网站首页
手机版

气候变化对人的情绪和健康有什么影响?

更新时间:2023-02-09 16:16:42作者:百科知识库

气候变化对人的情绪和健康有什么影响?

许多人都有这种切身体会:气候阴晴冷热的变化,往往对人的情绪产生一定的影响。每当秋高气爽、天气温和,人们的精神状态往往乐观条达,心情舒畅;每当寒风阴雨、干燥闷热的天气,人的心情就会变得烦躁易怒或抑郁低沉。这是什么原因呢?《素问·四气调神论》讲:“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这就是说,气候的突然变化可以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而生理功能的改变又能影响人的精神状态。

  在各种气候变化中,要属气温对人的影响最大了。春秋两季,当气温在18~22℃时,人们不仅感觉舒适,心绪稳定,而且学习和工作效率也特别高。倘若环境温度超出34℃时,则不仅使人大汗淋漓,酷热难受,而且心情也焦躁不安,容易发生诸如过食冷饮、凉水冲身、夜卧当风等对健康有害的过激行为。但是,当环境温度下降到10℃以下,人的情绪就变得沉闷而低落了;低于4℃时,就会严重影响大脑思维,使工作量下降,令人委靡不振而容易发生事故。因此,国家劳动保护部门每到夏、冬两季,总要采取防暑降温、取暖保暖的措施。

  为什么骤热骤冷的气温能对人的情绪产生这么大的波动呢?中医学里讲:阴阳?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76460.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仁亲匀唤缤蛭锷ぶ?也是维持人类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一般情况下,人体的阴阳常处在相对的平衡之中,以保证日常工作、生活的正常进行。夏冬两季,虽然由于自然气温的热与冷,超过或不足于人体体温的正常界限,但人体为了与自然气温相适应,自身具有生理调节能力来与它相平衡。

  倘若持续高温或寒冷,或者是突如其来的气温变化,其强度超出人体生理调节范围,或不能立即与它相适应,这样的话,就不仅仅是情绪上的改变,甚至还会导致疾病的发生。除冷热气温变化外,诸如阴雨、潮湿、大雾、大风等天气,也都能影响人的思维及其注意力,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上述气候变化,对于健康人来说尚能调节与适应。但对于体弱或患有某些疾病的人来说,由于生理调节功能低下,就容易出现旧病复发,或使病情加重。例如秋冬或冬春季节交替之时,常有寒流或大风天气,由于日夜温差加大以及低温寒流的刺激,胃病患者易诱发胃与十二指肠溃疡;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易诱发中风(脑血管意外)和心肌梗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则因支气管痉挛而加重哮喘。另外,像冬季气候该冷不冷,空气中的各种病菌、病毒趁机大量繁殖,从而增加传染病的感染机会。如最常见的咽炎,有因病毒感染,有因异味刺激,容易得而不易愈,虽不影响整体健康,但常年咽喉干燥,咳痒难忍,皆与冬春干暖节气有关。

  总之,在了解因气候变化影响情绪及健康的原因之后,属情志方面的,应适时加以自我调适和顺应;属身体方面的,应平时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的应变能力,并合理安排作息。只要人们掌握顺应气候变化的自我保健方法,一般就能应付自如了。

本文标签:中医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