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数据推动教育决策的科学化?
2023-02-05
更新时间:2023-02-05 06:23:31作者:百科知识库
腹泻是新生儿和婴儿的常见病,发病的原因较多,除肠道病毒和细菌、非肠胃系统的传染病灶等引起之外,还有因喂养不足而引起的饥饿性腹泻也占相当的比例。
饥饿性腹泻是指新生儿、婴儿在喂养中由于食物的质和量不足,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肠子的蠕动加快而发生的腹泻。起病时,每天大便六至八次,大便稀薄,呈黄或黄绿色,混有少量粘液和奶块。若此时食物的质和量得不到纠正,症状就会一天天加重,每日腹泻可达十多次,还会出现食欲减退、吐奶、睡眠不宁、爱哭、汗多、容易伤风感冒等症状。另外,患儿臀部皮肤常因酸性大便腐蚀而出现表皮剥脱、发红等。
饥饿性腹泻与消化不良性腹泻的症状虽然很相似,但两者的病因和治法则不尽相同,所以必须特别引起注意。消化不良性腹泻的患儿排便前表现不安、啼哭、似有腹痛,并能听到肠鸣音,便后安静。饥饿性腹泻的病儿排便前后都不哭闹,食欲也好,喂食后往往不到一两个小时就又哭闹寻食。
新生儿、婴儿饥饿性腹泻的治疗应注意下列几方面:凡有母乳不足者,每次喂奶后可适当加喂一些牛奶,或在两次喂奶中间加喂米汤,米汤内可加多维葡萄糖,并注意及时按月龄适当增加各种辅食。对于食欲不好、吐奶、腹泻次数每天超过十次以上的重症患儿,可用中药调理脾胃,宜用四君子汤加味。处方是:党参、炒白术、茯苓、山药、神曲、炙甘草各五克。煎服,每日一剂,同时逐渐给小儿增加奶量及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