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老年人的痔疮怎样治疗?

更新时间:2023-02-05 13:50:48作者:百科知识库

老年人的痔疮怎样治疗?

痔是直肠粘膜和肛管皮肤下静脉扩大曲张形成的静脉团,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老年人的痔多发生于中青年时代。人到老年时,痔疮容易加重,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老年人容易便秘。这是因为缺乏体育锻炼或久病卧床,造成腹部脂肪增多,腹壁肌肉萎缩无力,而且年纪大的人肠蠕动减慢,使肠内容物在肠管内运行缓慢,更容易发生便秘。另外,有些老年人因病常服降压药、安眠药或止咳药。这些药物中的某些成分也是引起便秘的重要因素。

  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又是老年人的多发病。长期咳喘引起腹内压力升高,也常使原有的痔疮加重。另外,老年男性多有前列腺增生,其中一部分人排尿不畅,在用力排尿时,容易使痔核脱出肛门外,使患者更加痛苦和烦恼。

  痔疮可分为外痔、内痔和混合痔三种。外痔在肛管皮肤覆盖部位,位置浅表,在肛门边缘可以看到和摸到。外痔在通常情况下并无不适,只是在大便后不易拭净。有时大便用力过猛,可在肛门口皮肤下突然出现一个肿物,色泽暗紫,伴有疼痛。这是由于皮下静脉丛破裂,血块凝结形成的,称为血栓性外痔。

  内痔的位置较深,其表面由粘膜覆盖。在肛门外无法看到。内痔平时无症状,只有在出血时才引起重视。内痔出血是由于大便干结或用力过猛而引起静脉丛破裂。血色鲜红,不与粪便相混,血量多少不等,有的仅在手纸上发现血迹,有的滴血,甚至喷射而出。大使后,出血一般可自行停止。大便干燥、腹泻、疲劳、饮酒,或吃刺激性食物时常诱发出血,一般出血是间歇性的。内痔不会发生疼痛,便血是内痔唯一的症状。长期慢性出血可引起贫血。

  混合痔是由内痔发展而成的。痔核表面是由直肠粘膜和肛管皮肤覆盖。

  其主要症状除了便血外,是在排便时痔核脱出。早期的混合痔在大便后可自行缩回。但反复脱出后,混合痔基底部松弛,排便后不易自行缩回,须由患者自己用手托回。再进一步发展,在长距离步行、咳嗽或用力时,痔核也会脱出,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极为不便。有时脱出的痔核经常受到内裤的磨擦而发生糜烂、出血和水肿。继发感染时可出现疼痛。痔核脱出后,可因肛门括约肌痉挛不能回缩而发生嵌顿、绞窄和坏死。此时疼痛难忍,且有恶臭的液体流出。

  老年人要想防止痔疮加重,必须保持每日定时大便一次的良好习惯,还没有这种良好习惯的老年人,应该及早建立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关键是每日定时去厕所,逐步形成定时排便的条件反射。为了促进排便,可在去厕所前喝一杯加蜂蜜的凉开水,待腹部出现“咕噜”声就立即去厕所。排便时看书必然延长排便时间,因而容易使痔疮加重,应该注意纠正。

  对于无症状的外痔,可以不去管它。如果外痔核过大,肛门有不适感而要求治疗,只有手术切除。假如发生血栓性外痔,肿痛难忍,可以去医院求治。一方面服药通便,另一方面要做热水浴,每日2~3次,每次十五分钟。坐浴后可外敷马应龙痔疮膏和九华膏等药膏,一般7~14天内可治愈。如果血栓痔较大,疼痛剧烈,医生会劝你去医院做一个小手术,取出里面的血块,疼痛立即消失,而且一周后可以痊愈。

  内痔无症状时也无需治疗。如果有少量便血,除了服药通便外,可在肛门内使用痔疮膏或痔疮栓。若出血较多,应听从医生意见而采取注射疗法,药物注入痔核后,形成无菌性炎症,使痔核硬化、萎缩。注射前不用禁食,不须灌肠,仅在注射前一天晚上,口服一些通便药即可。注射时一般没有疼痛,只在注射当天有点下坠感,效果比较满意,病人多易接受。

  老年人最常见的问题是混合痔坠出。若能采取前述的注意事项,保持大便通畅,缩短排便时间,混合痔坠出后,立即推回肛门内,治疗咳喘和排尿不畅,多能不使混合痔的病情加重。如果混合痔的症状较重只能采取手术治疗,手术虽然不大,但尽量在高龄体衰以前进行。

  我国中医界有人主张做肛门括约肌收缩练习,一日数次,每次3~5分钟,以增强肛门括约肌收缩能力,促进肛管直肠静脉的回流,可能对预防痔疮和防止痔疮加重有一定的好处。

  最后,要特别提及的是便血问题。如果老年人发生便血,一定要经医生检查,而不要随便对付,因为便血也可能是大肠癌的表现。由于患者漫不经心而造成诊断和治疗延误的教训实在是太多了。

本文标签:保健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