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

更新时间:2023-02-04 22:03:20作者:百科知识库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条的内容、主旨及释义

整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条的全文内容、主旨和释义,以加深对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条的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条内容如下: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可能误导消费者和社会舆论的食品安全信息,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专业机构、相关食品生产经营者等进行核实、分析,并及时公布结果。

主旨

本条是关于不得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的规定。

释义和理解

本条是新增加的规定,旨在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消除和减少虚假食品安全信息。

一、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

在我国目前食品安全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任何虚假食品安全信息都可能会被无限放大,打击社会公众的食品安全信心,甚至破坏正常生产经营和市场经济秩序,给企业和社会公众造成严重经济损失。2011年3月,受日本核电站爆炸引发的核泄漏恐慌在全国蔓延,在绍兴、宁波、福州等江浙沿海城市开始出现抢盐潮,不少居民纷纷奔走各大超市抢购食盐以备战日本核辐射污染。出现抢盐潮原因主要是有人谣传“吃碘盐可防辐射”、“核泄漏污染了海盐”。之后随着网络信息的扩散传播,数天之内,抢盐潮席卷我国大江南北,短期内食盐价格飙涨让很多抢盐的市民都遭受了经济损失。2012年8月28日,河北沧州市运河公安分局接到线索,夏某、李某的凉皮抽检中检测出硼砂,两人称可能是由于使用五得利面粉所致。此后的近一个月时间里,沧州市运河区公安分局、北京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沧州市工商局等多个部门先后介入,让这一事件扑朔迷离。9月20日,有媒体报道称,由于被发现涉嫌添加致癌物硼砂,五得利集团被工商部门查封问题产品,其位于河北省衡水深州和保定雄县的工厂被勒令停工。报道一经刊发引起广泛关注。9月26日,河北省食品安全办公室在石家庄召开新闻发布会,强调五得利深州厂、雄县厂在生产过程中不存在非法添加硼砂行为,五得利面粉是安全的,至此蹊跷而又沸沸扬扬的五得利“硼砂门”事件才渐趋平静。尽管企业及官方先后举行发布会澄清五得利未有非法添加硼砂问题,但据媒体调查发现,五得利面粉销量暴跌40%,出现“建厂以来最黯淡的销售记录”,给企业声誉和经济利益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尽管我国食品安全法从2009年就开始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但是类似抢盐潮、五得利“硼砂门”事件这样因为虚假食品安全信息造成食品安全形势紧张,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市场经济秩序的事情仍然时有发生。新法有必要增加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否则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二、政府部门组织核实、分析可能虚假的食品安全信息

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第106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布可能对社会或者食品产业造成重大影响的食品安全信息,应当事先向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实。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发布未经核实的食品安全信息,不得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该条规定在征求意见过程中遭到很多反对,例如一些媒体和社会组织认为,食品安全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食品安全信息的发布不能由政府部门单向掌控,应该有风险预警和双向交流机制。而“事先核实”的规定意味着政府对任何食品安全信息的公布都需进行事先审查和批准,这不仅会加大食品安全风险瞒报、延报的隐患,而且也会形成信息的堵塞甚至扭曲,使消费者失去知情权和社会监督通道。

在草案审议过程中,考虑到食品安全从根本上要依靠社会共治,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主要是为了防止“政出多门”,避免不同监管部门发布相互矛盾的食品安全信息。为了避免虚假食品安全信息引发的食品安全恐慌,一方面要严惩任何单位和个人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的行为,另一方面也要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社会监督渠道畅通。因此,二审稿删除了一审稿中关于监管部门事先核实、审批食品安全信息的规定,修改为事后的核实、分析,加强对虚假食品安全信息的事后监管和责任追究,加大打击查处编造、散布虚假食品安全信息违法行为的力度。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发现可能误导消费者和社会舆论的食品安全信息,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专业机构、相关食品生产经营者等进行核实、分析,并及时公布结果。

本文标签:法律释义  食品安全法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