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数据推动教育决策的科学化?
2023-02-05
更新时间:2023-02-05 13:50:16作者:百科知识库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在世界各地都有比较广泛的流行,我国属于高发国家之一。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证实,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在我国均已发生。不管得了哪一种肝炎,病人都能获得对该种肝炎的免疫力,但是它们之间却没有交叉免疫性,也就是说,得过甲型肝炎的人,还可得乙、丙、丁、戊型肝炎,甚至混合感染两种肝炎。这五种类型的肝炎,在急性期间均可能有黄疸型和无黄疸型。出现黄疸者一般比无黄疸型病情偏重。但不管有无黄疸,都具有传染性。
临床上这五种类型肝炎的症状大致相同,有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厌油腻食物、乏力、肝区不适、尿黄等症状。但是每个人的表现相差悬殊,轻症甚至没有明显症状,成为隐性感染或肝炎病毒携带者;重症者黄疸加深,持续不退,最后昏迷,预后不好;有的病人可顺利恢复;有的则可能持续不愈,反复波动,最终发展为慢性肝炎。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的结局,主要是取决于人体的免疫功能是否正常,同时与感染的肝炎病毒的数量和毒力强弱、遗传素质有关。免疫功能低下者,肝炎易向慢性演变。
老年人各脏器的生理功能大多下降,尤其是免疫功能、肝脏的再生更新能力、解毒能力和肝脏中糖元合成能力等都有明显下降。比如老年人的肝炎,出现的黄疸率就较高,而且颜色较深,持续时间长,年轻人的黄疸多在2~4周内消退,而老年人则需1~2月。此外,老年人的消化道症状持续时间长,转为重症肝炎者多,合并其它器官的感染也多,如胆道感染、胰腺炎、泌尿系感染,也有的伴发糖尿病。老年人患了黄疸型肝炎,还要注意区分黄疸的性质。因为肝癌或肝胆管结石所致的黄疸,处理原则与黄疸型肝炎大不相同,如果应手术的病人误当成肝炎,就会失去治疗机会。
肝炎病人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约为2~4个月,甲型肝炎病程较短,乙、丙型肝炎病程较长,但一般都会在6个月内恢复正常,超过6个月则可能演变为慢性肝炎。值得提出的是老年人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合理用药问题。肝脏不仅是处理体内正常代谢产物的重要器官,而且也是多数药物的解毒器官,所以药物和肝功能的关系非常密切。尤其是老年肝炎患者,对许多药物的代谢作用降低,致使药物常常积累于肝内,造成药物性肝损害。肝功损害严重者,往往对许多药物的耐受性下降,例如氯丙嗪等一般剂量的镇静药物对老年人可诱发肝性脑病。老年人多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势必加重肝脏负担促使肝脏损害。临床上常遇到药物用得过多的肝炎病人,转氨酶不易下降,甚至适得其反。到目前为止,对病毒性肝炎还没有特效药物,尽管保肝药不下数十种,但患者服用后很难证明有什么疗效。不论任何原因引起的急性肝炎,大多数病例无需特殊治疗,只要注意休息、合理营养、给予适量维生素,就可痊愈。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切忌滥用药物,尤其不宜在同一时期内服用过多的药物,可用可不用的药物最好不用,可以口服也可以注射的药物,最好口服。对于新药审慎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