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对策

更新时间:2023-02-10 15:32:41作者:百科知识库

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对策

一、发病症状
发病初期表现为从心叶开始出现黄绿条纹,以后逐渐发生卷曲向下弯,枯株渐渐矮化,叶片失绿,最后整株枯死。
二、发病规律
观察发现,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有三个明显高峰:第一个高峰期为7月上旬,发病原因是由于秧苗被第一代灰飞虱危害,被害植株将病毒带到大田造成的;第二个高峰期为7月底至8月初,秧苗移栽大田后受二代灰飞虱危害造成的;第三个高峰期出现在8月中旬,是第三代灰飞虱若虫和成虫传毒所致。
三、发生特点
水稻不同栽培方式和不同移栽时间、不同品种,发病轻重不同。
①直播田块重于移栽田块;
②大麦茬直播田块重于小麦茬直播田块;
③早栽田块重于晚栽田块;
④人工移栽田块重于机插田块。
四、农业防治
1.选用高抗病品种:各地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用抗病、耐肥、抗倒水稻品种是控制条纹叶枯病发生的重要手段。
2.适当推迟播种时间:播期对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程度影响较大,播期越早,秧苗越易遭受灰飞虱危害。因此,适当推迟播期,适期迟播,可显著减轻病害的发生。一般旱育秧播期以5月15日左右为宜。尽量避过灰飞虱为害期。
3.坚持调茬轮作,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团力结构,可减轻发病。
4.增加有机肥,培肥土质,适当控制化肥用量,注意增施磷钾肥及硅肥,促使水稻健壮生长,增强稻株对病害的抵抗力。
5.清除田园四周的杂草,减少病的传染源。杂草是灰飞虱活动的重要场所,要加大对水稻秧田及大田周围杂草的清除力度,以恶化灰飞虱的生存环境,减少过渡寄主,截断寄主链,可减轻发病。
五、化学防治
1.化学防治是有效控制灰飞虱虫量、减少病菌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要坚持“切断毒链,治虫控病”的药剂防治策略,多环节控制灰飞虱数量,防控病菌传播。
2.认真防治虫源田灰飞虱,有效压低虫源基数。结合麦田穗期病虫总体防治兼治一代灰飞虱,组织专业队对虫源田、“四边”杂草上的灰飞虱进行统一防治。在药剂选择上,应选用呲虫啉、敌敌畏及其复配剂为主,施药时要适当增加药量和用水量,确保防治效果。
3.狠抓秧田防治工作,减少传毒机会。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一代灰飞虱成虫迁入秧田为害,秧床揭膜后应立即开始防治。第1次用药后要每隔3~5天防治一次。可选用程度性好的农药如呲虫啉等与速度性强的农药如混灭威等进行防治,移栽前2~3天用好起身药,做到带药移栽。
4.控制大田危害,减轻病害发生。6月中旬水稻移栽后,一代灰飞虱大量迁入大田危害,水稻活棵后应立即用药防治。至7月中旬以后,结合水稻其他病虫整体防治兼治二、三代灰飞虱低龄幼虫,以减轻病害发生。

本文标签:粮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