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民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8 08:20:32作者:百科知识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雍城遗址—雍城城墙遗迹
秦雍城遗址,位于陕西省凤翔县城南,是春秋至战国中期秦国的都城。从秦德公元年(公元前677年)至献公二年(公元前383年),秦国在此建都长达290余年,一直是秦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献公东迁栎阳之后,雍城虽然失去了政治中心的地位,但作为故都,秦人祖先的陵寝、宗庙等仍在此地。1973年~1986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对秦雍城遗址进行了历时十年的大规模的调查、勘探和发掘,获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果。1988年,秦雍城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雍城城址平面呈方形,东西长约3300米,南北长约3200米,总面积约1056万平方米,四面城墙都有部分墙段残存。西墙残长3200米,墙外有城壕,长约1000米,南墙残长约1800米,东墙残长420米,北墙残长450米。残高1至7.35米,宽2.75至15米,均为夯筑。
城内发现有三大宫殿区,即在姚家岗宫殿遗址,马家庄宗庙遗址和寝宫遗址,铁沟宫殿遗址和“市”遗址,以及其他遗址和药藏十余处。马家庄宫殿区在城中部偏南,共发现建筑群遗址4处。1号宗庙建筑群遗址总面积近7000平方米,由大门、中庭、祖庙、昭庙、穆庙、围墙等组成;殿堂都是土木结构的,大屋顶,四面坡,屋顶由双楹柱支承,这是迄今所见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先秦建筑群遗址。
雍城遗址出土了大量以动物为图案的精美秦当,再现了雍城宫殿建筑的豪华气派,是研究秦代建筑史的宝贵资料。另外,遗址中还出土了67件大型的铜质建筑构件,根据不同的用途铸成,是安装在宫殿枋木转角处、壁柱或门窗上的建筑构件。
雍城城址的西南部是秦公的陵区,占地36平方公里。在此勘探发掘出了国君陵园十四座。发掘证明,秦人在春秋前期已初步形成了一套陵园规划体系和陵园设计指导思想。中字形墓是最高等级的墓葬,其余贵族墓则为甲字形、刀把形。
这些陵墓中最大的为秦公1号大墓,墓室面积达40万平方米,是迄今为止中国所见最大的先秦时期的木椁墓。墓室有主椁室、前后椁室、隔墙及放置陪葬器物的侧室。
在墓室里发掘出土的金、玉、铜、铁、骨、陶、漆、木质等各种文物600余件,如造型生动、形态逼真的金啄木鸟,镌刻双龙的金带钩,精美华贵的白玉戈、玉璋,玉佩与秦始皇陵兵马俑坑马俑造型的马头玉雕十分相似,这些都反映了秦国早期精湛的工艺和高度发达的技术水平。
秦雍城遗址的宏伟规模,不仅反映了秦国早期国力的逐渐崛起和强大,而且显示出“包举宇内,囊括四海”的浩大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