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萨夫兰博卢城

更新时间:2023-02-08 07:14:47作者:百科知识库

萨夫兰博卢城

萨夫兰博卢城位于土耳其卡拉比克省,是土耳其工业时代前最具代表性的古城,1994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随着13世纪到20世纪初铁路的出现,萨夫兰博卢便一直是东西贸易线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它的老清真寺和老浴室建于1322年。在17世纪它的建筑影响了奥斯曼帝国大片地区的城市发展。

萨夫兰博卢城位于土耳其卡拉比克省 番红花贸易种植中心

萨夫兰博卢,是位于土耳其安纳托利亚中部的城镇,离首都安卡拉约两百公里。萨夫兰博卢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海拔485米。萨夫兰博卢,又叫番红花城,番红花城名称源自于番红花以及希腊文polis(城邦)。番红花别名藏红花、西红花,是一种鸢尾科番红花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番红花是西南亚原生种,但由希腊人最先开始人工栽培(具体栽培时间不详)。主要分布在欧洲、地中海及中亚等地,明朝时传入中国,《本草纲目》将它列入药物之类,是一种常见的香料,也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强大的生理活性,其柱头在亚洲和欧洲作为药用,有镇静、祛痰、解痉作用,用于胃病、调经、麻疹、发热、黄胆、肝脾肿大等的治疗。番红花其辛辣的金色柱头很名贵,用于食品调味和上色,又用作染料。《圣经·雅歌》第4章第14节中提到一些香草时包括番红花,古代印度蒸馏番红花柱头得到一种金色水溶性布匹染料。在释迦牟尼去世後,其弟子以番红花为他们法衣的正式颜色。在几种文化中,王室服装均用这种染料染色。在希腊和罗马,番红花作为香料撒在会堂、宫廷、剧场和浴室。

萨夫兰博卢又叫番红花城

萨夫兰博卢在17世纪时期是番红花的贸易以及种植中心,至今番红花仍在萨夫兰博卢以东22公里的村落种植。老萨夫兰博卢城区的奥斯曼时期的房屋和建筑都被完整的保留下来,包括私人博物馆、清真寺、墓园、历史喷泉、土耳其浴、钟塔、日晷以及数以百计的房屋。

东西贸易的重要驿站

萨夫兰博卢城从公元13世纪开始至铁路出现的20世纪初期为止,一直为主要东西贸易路线上之重要驿站。公元前1世纪时,伟大的米特拉达悌国王治理着帕夫拉高尼亚。不久,即公元前63年,罗马人吞并了这一地区,并在今天萨夫兰博卢市区遗址附近建起了一座神庙。11世纪土耳其人占领后,萨夫兰博卢成为重要的贸易中心。经过拜占庭的短暂统治后,土耳其人重新占领该城。城市自此得以扩大。因黑海岸边的锡诺普港日益重要,萨夫兰博卢也随之成为联系欧洲与黑海以东地区商队路途的中转站。城内建起了清真寺、浴室和苏里曼帕夏(Süleyman Pasha)学院。奥斯曼帝国初兴时期,从1451年至1566年这一期间,萨夫兰博卢在1461年进入其版图。17世纪城市发展到达鼎盛。旅行者出资赞助建成的中心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商品门类日见齐全。城中建起了辛西(Cinci)旅馆和两座清真寺。随着铁路和新型商业机构的出现,萨夫兰博卢结束了长期繁荣的时代。

萨夫兰博卢在17世纪时期是番红花的贸易以及种植中心 公共和私人建筑的典范

萨夫兰博卢的城市布局使人想起了土耳其工业时代前的情形,因地就势铺砌的街道蜿蜒曲折,使视野更加宽阔,概括地讲,城市总体布局反映出城市随经济不断发展而完善的过程。市内截然不同的三个区域显示了土耳其传统中的不同方面。鳞次栉比的店铺和手艺作坊组成了集市区、集生活工作功能于一身的古老的非穆斯林住宅区以及带葡萄园的度夏住宅。最古旧的房屋是木料与粘土、砖瓦、石料的混合搭建结构,一楼界面不设窗户,而在二楼开一扇宽大突出的窗户以提供宽广视野。耸立于城中之老清真寺、古浴场以及苏里曼帕夏学院均建于公元1322年。在17世纪的黄金时代,萨夫兰博卢城之建筑对奥图曼帝国的城市发展有相当深远之影响。许多拥有几百年历史的传统木造民房至今仍矗立城中,为这座美丽的城市更添几分古意。萨夫兰博卢的城市建筑“为公共和私人建筑树立了一个典范”,并且影响到“奥斯曼帝国的大片地区”。萨夫兰博卢的原有城市布局和建筑,是欧洲和东方之间商队贸易往来的反映,保留得相当完善。

萨夫兰博卢的城市布局使人想起了土耳其工业时代前的情形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