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布哈拉历史中心

更新时间:2023-02-08 05:50:21作者:百科知识库

布哈拉历史中心

布哈拉位于乌兹别克斯坦泽拉夫尚河三角洲畔,是中亚城市中绝大多数建筑物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城市的范例,其中公元10世纪穆斯林的建筑杰作以及17世纪的一批建筑形成了著名的布哈拉历史中心。1993年,哈拉历史中心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丝绸之路上的布哈拉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中亚城市之中,它完好地保存了绝大多数建筑物,是中世纪城市的典范。其中著名的纪念物有伊斯梅尔·萨马尼的著名墓碑,公元10世纪穆斯林的建筑杰作以及17世纪的一批建筑。

丝绸之路上的布哈拉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重新吸引世人目光的古城

布哈拉位于欧亚大陆最深的腹地,在丝绸之路兴盛的年代里,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商路上一颗闪亮的明珠。在近现代史中,由于长期受沙俄和苏联的统治,它独有的辉煌被俄罗斯文化所掩盖和淹没,曾被世人遗忘。苏联解体后,这座古城的建筑艺术珍宝和文化古迹开始恢复本色,重新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布哈拉城已经有2500年历史,城市的建立者是说东伊朗语的粟特人与塞种人,由西徐亚人组成的萨卡王朝统治着这一地区,此后出现塞种人建立的嚈哒汗国,公元6世纪中亚突厥汗国兴起,取代了嚈哒汗国的统治。阿拉伯人占领该地后,709年,布哈拉成为巴格达哈里发的重要文化中心。公元892年至999年布哈拉成为波斯人建立的萨曼王朝的首都。11和12世纪期间,在突厥喀喇汗王朝治理下,随着城市的发展,经济和文化一直保持着繁荣景象。13世纪蒙古人入侵,城市遭受破坏,14世纪突厥贵族帖木儿推翻蒙古人的统治,建立帖木儿帝国统治布哈拉,城市得到很大程度复兴,16世纪乌兹别克人建立的乌兹别克布哈拉汗国取代帖木儿王朝,城市进一步发展。

素有“中亚城市博物馆”之称

布哈拉素有“中亚城市博物馆”之称。据考证,自建城以来,布哈拉的位置没有改变,而在地下20米的纵深范围内,却埋藏着不同时期的大量文物和古迹;地面上则分布着170多座中世纪以来各种风格的伊斯兰建筑。其中最著名的是萨曼陵墓、卡梁建筑群等。

布哈拉素有“中亚城市博物馆”之称

夏宫,位于布哈拉市郊,是布哈拉最后一位埃米尔的住所,也是迄今为止留存的唯一一座布哈拉统治者宫殿。宫殿分为两个部分:旧宫称为阿卜杜-阿哈德汗宫,建于1892年,为布哈拉传统建筑风格;新宫称为萨伊德-阿里姆汗宫,兼具欧洲和中亚风格,建于1917年,包括一些装饰华丽的居室和大厅,由布哈拉最优秀的工匠建成。除宫殿本身建筑外,夏宫还包括一个很大的园子,内有喷泉、池塘、房屋等设施。传说布哈拉埃米尔在建该宫之前曾为选址问题绞尽脑汁。后来听从一位老者的建议,埃米尔命令杀死四只羊,并将羊肉悬挂在布哈拉城的四个方向。一段时间后,挂在其它几个方向的羊肉都已腐烂,只有挂在城北的羊肉新鲜如故,埃米尔认为此地空气更加清新,于是选择城北作为建宫地址。

雅克城堡,位于布哈拉市西北角,是布哈拉统治者及其亲属的城堡和居所,建于公元前1世纪,是布哈拉中世纪文明的象征。几个世纪以来,由于古堡几经毁坏和重建,多次迭加,使整个古堡形成一座高达18米的丘岗,外边由层层的城墙所围。最上面一层是布哈拉最后一代统治者所建,面积约4公倾。当时,该城堡为一个综合建筑,有三千多人居住在里面,建筑包括当时统治者的宫殿、国库、官吏们的住所、兵器库、清真寺、手工作坊、监狱等,但保留下来的建筑不多。1920年,在布哈拉埃米尔与苏联红军的交战中,城堡的东、南、北部城墙及大部分建筑,特别是木制框架部分基本被毁。乌兹别克斯坦独立后,城堡南部的城墙及一些残存的建筑得到了修复。留存下的建筑之一是城堡的大门,十八世纪时被建成两侧树立粗壮塔型圆柱,中间为拱型入口的形式。大门对面广场称为列吉斯坦广场,曾是当时的城市中心,也是举行庆典和公决犯人的地方。7世纪前这里曾是政府部门和当地名流府宅所在地,后来又变成集市。城门入口处,有兵器库、当时城市军事首脑的接待室、波伊卡扬清真寺、手工小作坊等建筑。

布哈拉城分布着170多座中世纪以来各种风格的伊斯兰建筑

卡扬宣礼塔,是布哈拉最著名的建筑纪念碑,建成于1127年,高46.5米,坐落在布哈拉市老区中心大清真寺旁边。它高于整个布哈拉市,在距布哈拉几公里处就可以看到它的入口。宣礼塔起初是用于高声召集大家祈祷的。宣礼塔是用烧过的砖建成的,地基深达16米,勒脚直经达9米。巨大的锥形细脚到顶部时则成为圆筒形悬楼。圆形建筑物在柱子的顶部,悬楼有16个拱型透光窗,上面装饰有钟乳石状的檐。顶部有狭长的拱形回廊通往梯子。回廊由16个透光与主体建筑物相连的拱门组成,回廊的外部被建成两个相连的半圆柱形,托着两个拱门。宣礼塔的楼身布满了砖制装饰图案。楼身共分成14个装饰带,每个装饰带里都有清晰图案作装饰,所有的图案都不同。

萨曼陵墓,是中世纪中亚建筑艺术的典范。波斯人在这一建筑中首次使用火烧砖,据说和泥的液浆用骆驼奶调成。墙砖以不同的方式搭列,间有空隙,拼成了精巧别致的花草鱼虫或历史故事图案,墙体却坚固无比。陵墓是个立方体,覆以大圆拱顶,四角有小圆顶。立方体象征着稳固,也代表地球;大圆顶象征着天空,也代表宇宙。它们的结合,象征着天地合一。屋檐用砖砌成圆形,象征着太阳和星星。在干旱的沙漠,砖砌的陵墓经年不变,看起来像是一个巨大的木雕,但在不多见的雨天,整个建筑又变成了滋润的泥塑。这是此类建筑最为传神之处。相传,成吉思汗大军攻陷布哈拉之前,当地居民为保护陵墓用土将其掩埋成一个山丘,从而使这一建筑杰作免于战火的摧残。如今,萨曼陵墓成为来布哈拉朝觐的穆斯林信徒的必到之处和旅游者必看的古迹。

其中,萨曼陵墓是中世纪中亚建筑艺术的典范 别样的世外桃源

布哈拉盛产阿拉伯红宝石、香烟、香料、干果,还有石榴、葡萄、青李子等各色水果,布哈拉的石榴是中亚最有名的特产,不但粒大、色红,而且香甜可口。据说中国的石榴就是从中亚传来的,古称安石榴。除了瓜果蔬菜外,最吸引人的是工艺品摊,琳琅满目什么都有。布哈拉人擅长手工艺制作,布哈拉的古地毯是古董地毯中的精品。还有金银首饰、丝织品也很出名。因为深居沙漠之中,司空见惯的是火红的太阳,所以丝织品中多以红色和亮黄色为主,就像是太阳和沙漠。

当夕阳远远地挂在天边,给城市那若近若远的蓝色剪影镶上了一道金边,街上的人愈加显得暖暖的、懒懒的。古老的布哈拉让人觉得亲切,恍然觉得这是一个别样的世外桃源,只是这里多了许多真实的历史痕迹。不同的文化、两样的空间,远在天边的一隅,让人心灵涤荡、留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