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施与公用工程、绿化工程和其他工程在新建、扩建或者改建中相互妨碍时,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协商,达成协议后方可施工。
2023-02-11
更新时间:2023-02-12 02:36:30作者:百科知识库
摘要:实验旨在研究盐类对模拟胞外聚合物(EPS)溶液在超滤和微滤过程中膜污染影响,通过添加与无添加盐类的模拟溶液的比较,研究盐类对EPS膜过滤在死端过滤过程的影响。实验考察了不同模拟溶液的膜通量衰减情况和滤饼比阻,并利用Hermia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验证膜污染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超滤过程中,Ca2+和Al3+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膜通量,降低滤饼比阻,延缓膜污染;在微滤过程中,两者的添加反而降低了初始通量,添加Ca2+后滤饼比阻值反而有所增大;Na+对超/微滤过程影响很小。通过Hermia模型拟合分析发现,在超滤过程中,添加盐和无添加的溶液均以滤饼堵塞机理为主,而在微滤过程中则是以中间堵塞和滤饼堵塞机理为主。
在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微生物会产生一种被称为EPS的代谢产物,主要成分是一些高分子聚合物,如多糖、蛋白质、腐植酸、核酸等。它对生物膜结构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被广泛证明是造成膜污染的首要污染物。例如,胞外聚合物中的多糖带负电荷,有极度多样化的特性,含有多种功能团,如羧基、羟基和磷酸基,这些基团对不同类型离子表现出强烈的亲和性。在真实废水处理中通常都含有大量的盐类离子,如Na+,Ca2+,Fe2+,Al3+等。有研究者发现可溶性有机物中的多糖有可能比蛋白质、腐植酸更易产生膜污染。
关于膜污染的研究是当前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在膜污染的机理研究中,研究者会利用海藻酸钠(多糖),牛血清蛋白(蛋白质)、腐植酸或上述的混合液模拟EPS来研究膜污染。。
在利用膜技术处理某些工业废水的应用中,盐类离子一旦较高,在膜过滤过程中,尤其是在浓差极化层中,将会与EPS产生协同效应,加剧膜污染。众多研究表明,盐类离子的加入能够影响EPS的结构,从而影响膜的过滤效果和污染程度。目前,关于海藻酸钠,蛋白质,腐殖酸等共混的EPS模拟物质与盐类共混的膜污染机理研究还较少,因此,本实验从膜污染机理的角度出发,拟采用多糖,蛋白质,腐殖酸共混模拟EPS溶液并与典型盐类(NaCl、CaCl2、AlCl3)共混,在死端过滤方式下,考察共混体系的膜污染的现象,并且研究了模拟EPS溶液和不同浓度盐类离子共混对膜污染产生的影响,探讨污染模型和机理。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与分析设备
超滤膜(聚醚砜(PES)膜,US)表面改性,截留分子量为10000。
微滤膜(聚醚砜(PES)膜,US),膜孔径0.4μm。
详情请点击下载附件:盐类对膜污染的影响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事故后,可能影响到该单位周边地区时,应及时启动警报系统,告知公众有关疏散时间、路线、交通工具及目的地等信息。该工作属于应急响应过程中的( )
在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安排中,依据疏散的时间要求、距离远近可将人员疏散分为临时疏散和远距离疏散,进行远距离疏散前,需结合相关因素制定科学的疏散规划。下列因素中,在制定远距离疏散规划时一般不需要考虑的是(
在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安排中需要设置警戒线时,通常是设置内围和外围两层警戒线,内围警戒线需要圈定事故或事件的核心区域,且在核心区域内一般只允许特定人员进入。下列人员中,不能进入核心区域的是( )
事故现场应急处置需要依据事故的类型、特点和规模,对警戒线设置、应急人力资源组织与协调、应急物资设备调集、现场交通管制等作出紧急安排。下列关于现场应急处置安排说法中,正确的是( )
事故现场事态评估的工作之一是对事故的经济损失进行评估。下列经济损失评估工作中,一般只由事故现场处置人员完成的工作是( )
某企业在一次液氯泄漏事故的应急救援中,对事故的发展态势及影响及时进行了动态监测,建立现场和场外的监测和评估程序。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事故现场事态的评估包括事故性质的评估、人员伤亡情况的评估、经济损失的评估、周围环境与条件的评估等。下列评估内容中,属于周围环境与条件的是( )
事故现场事态的评估包括事故性质的评估、人员伤亡情况的评估、经济损失的评估、周围环境与条件的评估等。下列评估内容中,属于事故性质的是( )
定位控制法是在处置重大事故现场过程中常采用的一种现场控制方法。所谓定位控制法是指对事故现场的特定物体、特定物证和( )等采取定点标注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