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9-12 20:52:08作者:
近几年,南北极冰川大量融化,海平面上升的速度也逐渐加快,这样下去,或许再过十几年,世界上的一部分岛国就要不复存在了。
同时,世界各地的温度表明,地球的确是在逐渐变暖,然而,却有天文学家发现: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却在不断变大。
按常理说,地球距离太阳越远,地表温度就该越寒冷,为何实际感受却不是这样的呢?
地球和太阳正在“渐行渐远”
太阳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在一年之间不断变动,其中1月份地球与太阳之间距离最近,7月份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最远。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数据,平均而言,地球距离太阳约9300万英里(1.5亿公里)。这是什么概念呢?假设我们开车从地球出发,以每小时100英里的左右的恒定速度不断行驶,不眠不休开满24个小时,也需要106年之后才能到达。
而有科学家梳理地球与太阳之间近年来的距离汇总,发现是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事实上是不断在不断地变大。
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由于太阳在不断“变轻”。这一现象被称之为太阳收缩。
太阳的光热主要通过燃烧获得的,其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在不断地将太阳的质量转化为能量。据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天文学家Brian DiGiorgio教授估计,在太阳剩余五十亿年生命间,其将可能损失其自身质量的1%。
1%对大多数人来言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数字,但是由于太阳自身重量达到了2000亿亿亿吨,因此1%的重量就十分惊人了。随着太阳自身重量逐渐降低,对地球的引力也会下降,据研究报道,地球每年偏离恒星约2.36英寸(6厘米)。
第二个影响因素则是潮汐作用,是地球引力对太阳潮汐的拉动作用。这种作用会产生一个摩擦力,这个摩擦力会降低太阳的自转速度,因而使得日地距离增大。但事实上,这种作用对地球轨道的影响十分微弱,每年仅会造成地球相对于太阳0.0001英寸的偏移。
那么,为什么地球每年都在远离太阳,身处地球上的我们却感觉不到气温下降呢?其实,这完全是杞人忧天了。
一方面,每年6厘米的偏移是一个比较小的物理量。此外,根据恒星模型的演化规律,太阳的亮度每10亿年将会增加6%,这会使得地球接收到更多的热量。有科学家对此表示忧:
“可能在太阳毁灭的很久之前,地球就会变得十分炎热,海洋开始沸腾,这里便不再适宜人类居住了”。
仍然有人担心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担心地球是否会逃逸出太阳系。事实上,这也完全没有担心的必要。
地球永远也无法逃离出太阳系,因为太阳将在50亿年后变为红巨星,太阳的半径将扩大到现在的256倍,最终将地球吞没。
为何地球不断远离太阳,气温反而逐年升高?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即使地球距离太阳距离不断增大,我们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全球变暖问题?
主要是地球远离太阳造成的影响远远不能抵消温室效应所带来的地球增温。
温室效应大家都听说过,指的是太阳光线穿透大气层,热量被表面反射时,但却无法射向太空。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气体萦绕在天空中,阻止热量离开大气。这些温室气体主要由二氧化碳、氯氟烃、水蒸气、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等组成。
大气中过量的热量导致全球平均温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上升,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全球变暖。
因此,就目前而言,全球变暖仍是世界的重要问题。燃烧化石燃料和砍伐森林是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量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与去年相比,世界全年的平均温度上升了1.5摄氏度。许多城市都刷新了自己百年以来的高温纪录。在极地地区,来自远古的冰层开始融化,释放大量的碳元素到大气中。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地球正在处于第四纪冰期中的间冰期阶段,间冰期阶段。间冰期阶段地球的气温上升是大势所趋。这也是全球变暖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素。
面对严峻局势,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人类已经站到薄冰之上——而冰正在迅速融化。”如果人类不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可以预见到的是,几十年之后,将造成极为严峻且无法挽回的后果。全球变暖并不是仅仅针对某个国家的危机,而是关乎全人类未来的共同命运。
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达成了一项国际气候协议,旨在应对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与挑战。截止2021年9月,共有包括中国、美国、印度、日本、沙特阿拉伯等197个缔约国。在该项协议中,各国对各自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目标达成统一。
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世界降低温室效应做出巨大贡献,颁布相关行业规定减少了煤炭消费并提高能源效率、并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强环境监管及执法力度等等。具体数据显示,在1950年初期,我国的植被覆盖率为8.6%,到了2022年,我国的植被覆盖率已经达到23.04%,其中森林总面积达到了2.54亿公顷,这也为减少温室气体做出了中国贡献。
对每一个普通人而言,我们也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保护地球、保护环境。如上下班我们可以选择步行或者乘坐公共交通,选择清洁能源汽车代替普通燃油汽车等等,在节假日期间,我们可以带着孩子一起种树,以此美化家园、清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