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9 16:18:02作者:百科知识库
《本草纲目》共52卷,明代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撰,为巨型综合性本草书籍专著。
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县)人。其父李言闻是当地一位著名的医生,他的祖父是位草医。在当时,医生的社会地位不高,受到歧视,所以他父亲要李时珍参加科举考试,李时珍一心读书,他三次考试,都名落孙山。于是,李时珍决心放弃科举考试而毅然攻读医学,在医学的实践中,他对本草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嘉靖三十一年壬子(公元1552年)至万历六年戊寅(公元1578年),三易其稿,历时26年完成《本草纲目》,子孙6人参加辑校绘图。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南京王世贞为之作序;由胡承龙着手刊刻。万历二十一年癸巳(公元1593年),书甫刻成,时珍卒。临终前曾起草向朝廷进献《纲目》遗表。万历二十四年丙申(公元1596年),次子李建元根据遗表进《本草纲目疏》。
本书正文,收药1892种。李时珍吸收了自宋代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以来中外多民族的医药成就,新增药物374种。其中有103种是当时医家习用或流传于民间的有效药物,271种见录于前代文献,这些新增药大部分至今仍在沿用。附方11096首,集旧方2938首,新增方8000多首。药图1109幅,由其子建中、建元所绘,对药物鉴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