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9 16:02:09作者:百科知识库
暑为夏季主气,一般地说,夏季外感多见伤暑、中暑、暑湿等病证。但是夏季也可见风、寒、湿等邪气,而感冒则是一种以感受风邪为主的疾患,症见恶风、发热、头痛、鼻塞、流涕或咳嗽等表证,虽可兼挟暑、热、湿等邪气,但与伤暑是不同的。伤暑基本上无表证,所以夏季感冒不叫伤暑。中医辨证是以临床表现为主要依据的,时令季节只供参考,不可拘泥于《内经》“后夏至日者为病暑”之说。
《时病论》有“冒暑”之说,症见头晕、寒热、汗出、咳嗽等,与感冒相似,实质上是暑湿邪气上犯于肺,较伤暑之证稍微轻浅。其实无心烦口渴即非暑病,况又恶寒,实际上是夏月感冒。
伤暑之称,在温病中,似取其伤于暑邪之意,通指一切暑病。为避免概念混乱,讲义所说的伤暑证,是指暑伤气津,症见身热多汗、心烦、口渴、气短、乏力、小便短赤等,此乃阳明气分之证,并无卫分表证。《时病论》所说的伤暑,初则寒热无汗,似有表证,实乃湿邪困表之故。伤暑与中暑虽同为伤于暑邪,但不只是轻重的不同,在病机上也有根本的区别。
一般说伤暑较轻,中暑之所以为重,在于暑邪卒中人体,内窜心包,以致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喘喝汗出。若身热厥冷,便称“暑厥”(属热厥)。亦有轻者,但见头晕恶心、胸闷呕吐等症,这是中暑前兆,由于暑湿秽浊,内阻气机,也较伤暑为重。至于气津暴脱之证,可由伤暑和中暑发展而来,其危重程度,不言而喻。
总之,伤暑和中暑之根本区别在于:一为暑伤津气,一为暑窜心包;一个来势缓,一个发病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