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9 16:02:05作者:百科知识库
温为热之渐,热为温之甚,二者仅程度上有不同,没有本质的区别,所以往往温热混称。在温病学中所说的温邪,往往泛指一切温热邪气,连程度上的差别也没有。
暑为夏季的主气,乃火热所化。《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可见暑即热邪,只是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素问·热论》说:“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独见于夏季,指夏季炎热的气候,纯属外邪,无内暑之说。
火为热之源,热为火之性,其本质皆为阳盛,所以火热也往往混称,一般不需严格区别。但是“火”可以代表人体阳气,谧藏于赃腑之内,具有温煦、生化等作用,是人体的正气,《内经》称为“少火”。只有亢烈之火才成为病邪,《内经》称“壮火”,即今之火邪。
热只是邪气,没有属于人体正气的说法。这是火与热的主要区别。一般地说,热多属于外感,火则常由内生,但这一点不是绝对的,也有内热和五气化火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