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9 09:30:14作者:百科知识库
淮通(别名淮木通、淮通马兜铃、理防己、木防已、岩见悉。),苦;辛;寒,清热利湿;祛风止痛。主泻痢腹痛;湿热身肿;小便赤涩;尿血;风湿热痹;痈肿恶疮;湿疹;毒蛇咬伤,小编整理出含有淮通的处方共184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21~180共60个。
处方1、白附子散处方白附子2两,青木香2两,由跋2两,麝香2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面靤痒肿。
用法用量以水和,涂面。
摘录《外台》卷三十二引《古今录验》
处方2、化脾积二圣丸处方雷丸1两,神曲(炒)1两,麦蘖(炒)1两,陈皮1两,青皮1两,茯苓1两,苦葶苈1两,石三棱1两,萝卜子(炒,别研)1两,阿魏1两,白豆蔻1两,沉香1两,青木香1两,广木香1两半,莪术2两,苍术4两,半夏3钱,丁香2钱半。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用好醋5升,生利牛儿铁1斤捶碎,同前药浸,春3、夏2、秋7、冬10日,去铁,将药煮,晒干,为细面,糊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脾疳。
用法用量量儿大小服,3岁以下30丸,4岁以上至7岁50-60丸,用作水,空心服之;若受湿黄肿腹胀者,用木瓜煎汤送下。
注意忌生冷、盐咸、海味、毒物。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引《德生堂方》
处方3、加味青木香丸处方青木香丸300粒,白丁香10粒,小酒曲2钱。
制法上为末,入巴豆3粒,更研和令匀,蒸饼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糍糕伤脾,噫醋不食,心腹作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渐加至30丸,生姜、橘皮汤送下。宿滞既去,其疾自安。又用小酒曲、木香2件为末,盐汤调服,口有酒香是效。
摘录《得效》卷四
处方4、半夏散处方半夏半两(姜汁浸1宿,焙干),厚朴半两(去皮,姜汁炙),枇杷叶(炙去毛)半两,肉豆蔻1个(去壳),母丁香25枚,青木香1块,枣大。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五膈气噎,心胸不利,涕唾稠粘,饮食进退。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8分,煎6分,和滓热服;酒后服,尤妙。
摘录《博济》卷二
处方5、白蛇汤处方当归、川芎、芍药、甘草、大黄、白蛇(酒浸,少炙)、黄芩、肉桂、桂枝、槟榔、山椒、丁子、茯苓、人参(用俗称萨摩小人参者)、青木香各等分(一方加威灵仙、萍蓬根、没药、乳香)。
功能主治杨梅结毒,痼疾废病。
用法用量加生姜2片,水煎服。7日后又用加味四物汤、祛毒煎。
摘录《霉疠新书》
处方6、二圣丸处方雷丸1两,神曲(炒)1两,麦芽(炒)1两,陈皮1两,青皮1两,茯苓1两,苦葶苈1两,石三棱1两,萝卜子(炒,别研)1两,阿魏1两,白豆蔻1两,沉香1两,青木香1两,广木香1两半,莪术2两,苍术4两,半夏3钱,丁香2钱半。
制法上锉麻豆大,用好醋5升,生犁儿铁1斤,捶碎,同前药浸,春3、夏2、秋7、冬10日,去铁将药煮,晒干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化脾积。主小儿脾疳。
用法用量量儿大小服,三岁以下30丸,四岁至七岁50-60丸,用作水空心服之;若受湿黄肿腹胀者,用木瓜煎汤送下。
注意忌生冷、盐咸、海味、毒物。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引《德生堂方》
处方7、九龙膏处方儿茶、血竭、乳香、没药、青木香、山甲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用归尾3两,红花3两,酒煎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鱼口,便毒,悬痈,横痃,初起未成脓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空心热酒送下。
摘录《卫生鸿宝》卷二
处方8、当归柴胡汤别名当归汤
处方当归、芍药、桔梗、槟榔、枳壳、桂枝、柴胡、青木香。
功能主治产后血气胁肋胀痛。
用法用量当归汤(《普济方》卷三五一)。
摘录《产科发蒙》卷四引《经效方》
处方9、化气丸处方紫苏子(炒,研)1两,干姜(炮)半两,槟榔(锉)半两,莱菔子(炒,研)半两,芜荑(炒)半两,青木香3分,诃黎勒(煨,去核)3分,甘草(炙,锉)3分,青橘皮(汤浸,去白,焙)3分,草豆蔻(去皮)3分。
制法上为末,以曲末作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荣卫壅滞,流传脏腑,心腹胀满,饮食不消,腹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盐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处方10、加味五苓散处方赤苓2钱,猪苓2钱,泽泻2钱,茅术1钱半,桂枝木(黄连水炒)1钱,青木香1钱半,滑石3钱,甘草1钱,车前仁2钱。
功能主治燥湿行水。主转胞。妊娠小便不通,胸中痞闷,头重而痛,苔白腻,脉濡,两尺微滑,属湿热而偏湿盛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处方11、加减青木香丸处方昆仑青木香6分,大腹槟榔7分,桂心4分,芍药6分,枳实7分(炙),大黄10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脚气,发则上冲秘闷,有所不快,亦疗猝心痛,腰肾间冷。
用法用量每服15丸,以酒送下,1日2次,稍稍加,至大便微微通软为度。
摘录《近效方》引吴异方(见《外台》卷十八)
处方12、加减通圣散处方防风、荆芥、连翘、赤芍药、当归、川芎、桔梗、黄芩、栀子、甘草、青木香、玄参、牛蒡子、大黄、芒消、紫金皮、鸡屎子、诈死子、谷藤根、芙蓉根、嫩桕根、青王义。
功能主治疔疮、瘴气、紫游风等。
用法用量加薄荷、生地黄,水煎服。
摘录《准绳·疡科》卷二
处方13、加味天地散处方青木香藤(略抄)6分,香附6分,紫苏6分,陈皮4分,乌药5分,人参8分,当归1钱,白术1钱,甘草4分,木香2分。
功能主治妊娠腰脚肿。
用法用量或兼服补中益气汤。
摘录《嵩崖尊生》卷十四
处方14、二香五子三茱丸处方八角茴香半两(炒,去子),青木香半两,大腹子1两,川楝子肉3两,香附子(炒)1两,萝卜子(炒)2两,黑牵牛3两(半生半熟),吴茱萸3两,食茱萸3两,山茱萸(去核)3两。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
功能主治腰痛。
用法用量空心温酒、盐汤任下。
摘录《永类钤方》卷十一
处方15、开元固气丸处方西党参4两,上绵耆(炙)4两,焦白术4两,川楝肉(盐酒炒)4两,蛀青皮4两,当归身(酒炒)4两,小茴香(盐水炒)3两,上官桂3两,赤芍3两,白芍3两,软柴胡(醋炒)1两5钱,肥升麻1两5钱,大熟地5两,炙甘草2两,新会皮2两,青木香2两,橘核2两。
功能主治各种疝气。
用法用量上各为末,炼蜜为丸。每服4钱,淡酒送下。
摘录《古方汇精》卷一
处方16、加减追疔夺命汤处方防风、赤芍药、连翘、羌活、独活、细辛、青皮、僵蚕、蝉蜕、青木香、甘草节、金银花、紫河车、独脚莲。
功能主治疔疮,及痈疽、发背、恶疮,焮赤肿痛,或紫游风,赤游风。
用法用量上加生姜、泽兰、生地黄,水煎服。病势退减,加大黄,取利下3-5行,去大黄。
摘录《准绳·疡医》卷二
处方17、白蔹膏处方白蔹3两,甘草(炙)3两,青木香3两,芍药3两,大黄3两,玄参3两。
制法上为散,以少酢和稀糊。
功能主治瘰疬息肉结硬。
用法用量方中甘草,《圣济总录》作“莽草”。
注意忌猪肉、五辛、热肉、饮酒、热面。
摘录方出《外台》卷二十三引《广济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二六
处方18、回鹘五神散处方芫花独根(以水净洗)、木香、青木香、商陆(白者,洗净)、乌臼根(取黄土内1寸深,用皮)各等分。
制法晒干为末。
功能主治十种水气臌胀。
用法用量每服2钱,如人弱服1钱半,临卧腊酒调下。至寅卯时利下水气,辰时以白粥补之,若病浅3日1服,病深隔日1服,限5-6日后服金丹。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八
处方19、化积四物汤处方当归(酒洗)7分,川芎7分,赤芍7分,三棱(醋浸,炒)7分,莪术(醋浸,炒)7分,青皮(去瓤)7分,陈皮7分,枳壳(麸炒)7分,枳实(麸炒)7分,槟榔7分,砂仁7分,香附7分,莲肉7分,乌梅1个,青木香5分,白豆蔻(去壳)5分。
功能主治因饮酒中毒,或时胸中痞闷,腹中膨胀,有妨饮食。
用法用量上锉。水煎服。
摘录《鲁府禁方》卷三
处方20、吃力伽丸别名安息香丸、苏合香丸、乞力伽丸、苏合丸
处方吃力伽(即白术)一两、光明砂(研)一两、麝香(当门子)一两、诃梨勒皮一两、香附子(中白)一两、沉香(重者)一两、青木香一两、丁子香一两、安息香一两、白檀香一两、荜茇(上者)一两、犀角一两、熏陆香半两、苏合香半两、脑香半两。
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腊(月合)之,藏于密器中,勿令泄气。
功能主治芳香开窍,行气止痛,顺气化痰,解郁开窍。主中风、中气,猝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急,或中寒气闭,心腹猝痛,甚则昏厥;或痰壅气闭,突然昏迷,以及时疫霍乱.腹痛胸痞,欲吐泻不得,甚则昏闭者。
用法用量①安息香丸(《中藏经》卷下)。②苏合香丸(《苏沈良方》卷五)。③乞力伽丸(《普济方》卷二三七)。④苏合丸(《赤水玄珠》卷四)。
注意忌生血肉、桃、李、雀肉、青鱼、酢等。
各家论述①《医方考》:病人初中风,喉中痰塞,水饮难通,非香窜不能开窍,故集诸香以利窍;非辛热不能通塞,故用诸辛为佐使。犀角虽凉,凉而不滞;诃黎虽涩,涩而生津。世人用此方于初中之时,每每取效。丹溪谓辛香走散真气,又谓脑、麝能引风入骨,如油入面,不可解也。医者但可用之以救急,慎毋令人多服也。②《成方便读》:此为本实先拨,故景岳有非风之名;若一辨其脱证。无论其为有邪无邪,急以人参、桂、附之品,回阳固本,治之尚且不暇,何可再以开泄之药,耗散真气乎?须待其根本渐固,正气渐回,然后再察其六淫七情,或内或外,而缓调之,则庶乎可也。此方汇集诸香以开其闭,而以犀角解其毒,白术、白蜜匡其正,朱砂辟其邪,性偏于香,似乎治邪中气闭者为宜耳。
临床应用①中风《名医类案》:邱信,年43岁,患中风,肚甚疼,口眼喎[音 wāi]斜,苏合香丸服之就愈。后加姜汁、竹沥全愈。②血卟啉病(腹痛、胁痛)《辽宁中医杂志》(1988;1:31):冯某,女,48岁。有胁痛如锥刺,痛处固定不移,拒按,伴全腹剧烈胀痛,昼轻夜重,间歇发作,达13年之久。兼见面色黧黑,夜寐不安,恶梦纷坛,口苦口涩,口渴但不欲多饮,纳差,青紫暗胖嫩边有齿印,苔白而厚,脉沉涩,每次发作,剧痛难忍,疼痛持续2一3小时不等,之后即缓解,但余痛不息(其母亦患此证早亡)。近来病情加重,肝大肋下3-4cm,质硬中等;腹部膨隆,鼓之如鼓.但无青筋暴起。化验室检查:尿卟胆原试验阳性;尿液新鲜时呈深黄色,经日晒或加酸后转为红色。开始用酚噻嗪类、氯丙嗪、麦啶等药治疗,剧痛未减。急投苏合香丸1粒,令病者嚼碎,以温开水吞服。服后2分钟,疼痛大减,3分钟后,疼痛立止。其后每3天服1粒,共服用4粒,另外加服疏肝理气止痛的中药5O余剂,病愈出院。追访2年未见复发。③阴缩《辽宁中医杂志》(1988;1:31):马某,男,46岁。小便频数,日10余次,色白而短,淋沥不尽年余,伴见精神萎靡,面色黛黑,少腹冷痛,舌淡苔白,脉沉细。前医用补肾法治疗,月余未见好转。3月25日下午3时许,突感阴部抽吸样疼痛,逐渐加重,呼痛声不绝,精神恐慌,面色苍白,额头冷汗渗出,手足冰凉。其妻一手握住患者阴茎,一手握住阴囊,用力往外拉扯。舌淡苔白,脉沉伏不现。笔者令其妻松开手,见患者阴茎短小,仅寸许,阴囊团缩,小如鸡卵,阴茎和阴囊呈阵发性向腹中收宿,每收缩1次,病人即呼痛1次。证为"阴缩"。嘱服苏合香丸2粒,先以1粒,令病人嚼碎吞服,5分钟后,少腹转温,阴部抽搐停止,疼痛亦止,随即阴囊皮肤松弛,阴茎外挺,恢复原状。次日上午复诊,病人阴部无不适感。嘱其将剩余1粒照服,以巩固疗效。④木薯中毒《广东医学》(1966;1:15):刘某之子,一为7岁,一为10岁,二孩乘家长外出,共煮未去毒的木薯同食。饱食后,至黄昏时,突觉发冷、头晕、胸闷、呕吐,其家长收工回家,始发觉是木薯中毒。当天晚上邀我们医生2人前往抢救。一因呕吐较多,中毒较浅,当时除给予盐汤探吐.使之继续吐水一些清涎外,复磨服苏合香丸2枚,即安然无事。另一病孩因食木薯较多,中毒较重,当时已肢冷,脉伏,手足微抽,面青、唇绀,鼻扇,气促,呈半昏迷状态,情况十分严重。当即注射可拉明一支急救。注射后,情况未见好转。复以针刺人中穴,反复行针数次,虽有功效,但是未脱离危险。因山区交通不便,离城市较远,购药较难。后来细辨其表现症状.属痰厥气闭的寒证,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即用温开水磨苏合香丸1枚灌服,边磨边灌。服1丸后,其气即顺,效果十分显着,迅即温回脉复,神态安和,语言亦甚清楚,再无中毒证状。为着确保病孩安全,使再服苏合香丸1枚,送韶关市人民医院治疗。在送院途中(约3一4小时)病孩精神安和无异,翌晨回家一切如常人。⑤吐血《上海中医药杂志》(1986;7:26):一病人,素有咳嗽宿疾,性情忧郁寡欢,1日暴怒后咳呛吐红,胸闷胁痛,治以清肺宁嗽,凉血止红,但咳不止,血不宁。因思吐红乃木郁化火、气逆动血而致。木郁不达,气火不平,血何以归经?郁甚者,仅以疏肝,力怯难畅,必投香窜,气雄易通,故投以苏合香丸1粒,辛香宣达,解郁疏气,再配以肃肺降气之品,药后竟获良效。此法古有记载或可佐证,如《世医得效方》失血门即有以"苏合香丸治因气作衄,或吐呕血"的载述;《苏沈良方》有谢执方一案,"呕血甚久,遂奄奄而绝,羸败己久,手足都冷,鼻息皆绝","研苏合香丸灌之,尽半两遂安"。⑥胆道蛔虫《陕西中医》(1985;7:322):用苏合香丸治疗胆道蛔虫病9例,获得满意疗效。每服1丸,1日2至3次,温水送下,服药间隔时间为4至5小时。服药后剧痛30至60分钟内症状消失或缓解者,一般用药不超过3丸为疗效好。显效:服药1至2丸后,症状与体征消失,两天以上不复发者6例,占66.7%;有效:服药3丸后,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两天内有复发者2例,占22.3%;无效:服药后,症状体征稍有好转,1日内复发3次以上者。总有效率89%。⑦过敏性鼻炎《吉林中医药》(1986;6:17):王某某,男,45岁,工人,1985年11月26日就诊。两年前曾在某医院五官科确诊为过敏性鼻炎。每遇寒冷气候时则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流泪、反复发作,近日因气候变化症状加重,经西药对症治疗,效果不显而转中医诊治。证见鼻塞声重,喷嚏流涕,头痛,舌苔薄白,脉浮紧。诊为:鼻渊(寒闭型),治宜辛温芳香开窍,药用苏合香丸,嘱其早、午、晚各服1丸,经服40丸病愈,1年后追访未见复发。
摘录《外台》卷十三引《广济方》
处方21、加减附子理中汤处方淡附子2钱,元党参3钱,炮姜8分,制香附2钱,泽泻3钱,白芍1钱5分,天仙藤(即青木香藤)1钱半,川椒3分。
功能主治温以和气。主胀症将起,胸腹微满,食物不运,身重足肿,不耐走动,早间肿消,午后肿甚,属气虚不行于脾者;亦治木乘土而作胀。
用法用量加通草8钱,煎汤代水煎药。
注意忌食生冷水果等物。
摘录《医方简义》卷四
处方22、布海丸处方昆布1斤,海藻1斤(洗净,入罐炆成膏),枳实4两,陈皮2两,青皮1两,荜澄茄5分,青木香5钱。
制法上为末,入前膏为丸。
功能主治水肿,痰肿、气肿、鼓胀、喘咳,及症瘕瘿瘤。
用法用量空心沸汤送下。气盛,加三棱、莪术各2两。
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23、白薇散处方白薇6分,防风6分,射干6分,白术6分,当归4分,防己4分,青木香4分,天门冬4分,乌头4分,枳实4分,独活4分,山茱萸4分,葳蕤4分,麻黄5分,柴胡3分,白芷3分,莽草1分,蜀椒1分,秦艽5分。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痈疽,疔疮;风热相搏结,气痛左右走,身中或有恶核者;气肿痛,状如瘤,无头,但虚肿,色不变,皮急痛。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以浆水下,日3次。加至2匕。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白薇散中祛风走表之味居多,兼取当归、天门冬、葳蕤和血通津之味,以滋风燥之性;独山茱萸1味,人但知补肝涩精之用,不知《本经》原有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诸治,惟《千金》得之。
摘录《千金》卷二十二
处方24、五香汤处方青木香 藿香 沉香 丁香 熏陆香各30克
制法上五味,哎咀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热毒气盛,突然肿痛结核,或似痈疖,头痛,寒热气急者。
用法用量以水3升,煮取1升,分三次服。不愈更服之。并以滓敷肿处。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二
处方25、加减葱白香豉汤处方葱白香豉汤葱白减半,加萎蕤2钱,白薇1钱,青木香1钱,桔梗1钱,甘草3分,薄荷3分,白蜜3匕。
功能主治三时风热,咳嗽咽喉肿痛,难用萎蕤汤者。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三
处方26、紫金丸处方白姜 香附子(炒,去毛)紫金皮 石菖蒲 青木香 针砂(煅红)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水气肿满。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第一天用茶清送下,第二天用商陆根汤送下,第三天用赤小豆汤送下,常吃用好酒送下。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九
处方27、竹茹膏处方真麻油60克 青木香60克 青竹茹9克 杏仁20粒(去皮、尖)
制法上药人麻油内,慢火煎令杏仁黄色,去滓,入松脂(研)15克,熬成膏。
功能主治治黄泡热疮。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擦疮上。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28、燥阴散处方苍术(盐、酒炒)青皮 乌药 山楂 吴萸(盐、酒炒)小茴(盐、酒炒)橘核 青木香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疝气因湿而成,阴汗瘙痒。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盐、酒调下。
摘录《医林绳墨大全》卷五
处方29、竹茹丸处方当归 白术 青木香 蚕蜕(煅)黑棕刷(煅)川山甲(煅)各30克 地榆 竹茹 川芎 白茯苓 粉草 血余(煅)牡蛎(煅)绵子(煅)各15克 熟地黄120克 赤石脂(煅)90克
制法凡需煅之药,用绵裹定,入瓶子内,盐泥密封,炭火煅存性;合余药碾为细末,炼密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崩中,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每服4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摘录《妇人大全良方》卷一
处方30、五香丸处方豆蔻 丁香 藿香 零陵香 青木香 白芷 桂心各30克 香附子60克 甘松香 当归各15克 槟榔2枚
制法上十一味,研末,蜜和作丸。
功能主治治口臭及身臭。
用法用量常含如大豆1丸咽汁,日三夜一。五日口香,十日体香。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六
处方31、宽快汤处方香附(杵净)60克 天台乌药(去心)枳壳(制)各45克 缩砂仁15克 苏子(炒)15克 青木香9克 甘草(炙)23克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理气宽中。治气不下降,大便秘涩。
用法用量每服6克,陈皮煎汤调下。
摘录《仁斋直指》卷十五
处方32、化丹汤处方川独活 射干 麻黄(不去根、节)青木香 甘草 黄芩 薄桂(去粗皮)石膏末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小儿丹毒,遍身燥痒,发热烦啼。
用法用量每服6克,水150毫升,煎100毫升,无时温服。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处方33、纯阳正气丸处方官桂30克 公丁香30克 青木香30克 生苍术30克 生白术30克 广皮30克 制半夏30克 白茯苓30克 广藿香30克 花椒15克 红灵丹12克
制法上药除红灵丹、花椒外,其余生晒,各取净末,将红灵丹加入一并和匀,用花椒煎汤代水泛丸,如椒目大,约成丸270克。或轧片,每片0.75克。
功能主治辟秽温中,化湿宣浊。主暑月感寒,腹痛吐泻,四肢厥冷者。
用法用量每用6克,分二次开水吞服;小儿减半。
摘录《中药成方配本》
处方34、冠心苏合丸处方苏合香50g 冰片105g 乳香(制)105g 檀香210g 青木香210g
性状本品为深棕色至棕褐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苦、凉。
炮制以上五味,除苏合香、冰片外,其余乳香等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另取炼蜜适量,微温后加入苏合香,搅匀,再与上述粉末混匀,制成1000丸,即得。
功能主治理气宽胸,止痛。用于心绞痛,胸闷憋气。
用法用量嚼碎服,一次1丸,一日1~3次;或遵医嘱。
注意孕妇禁用。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5、十香返生丸处方沉香30g 丁香30g 檀香30g 青木香30g 香附(醋炙)30g 降香30g 广藿香30g 乳香(醋炙)30g 天麻30g 僵蚕(麸炒)30g 郁金30g 莲子心30g 瓜蒌子(蜜炙)30g 金礞石(煅)30g 诃子肉30g 甘草60g 苏合香30g 安息香30g 麝香15g 冰片7.5g 朱砂30g 琥珀30g 牛黄15g
性状本品为深棕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甘、苦。
炮制以上二十三味,除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外,琥珀、安息香、麝香、冰片、牛黄分别研成细粉;苏合香炖化,滤过;其余沉香等十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与上述安息香等六味细粉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90~100g及苏合香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开窍化痰,镇静安神。用于中风痰迷心窍引起的言语不清,神志昏迷,痰涎壅盛,牙关紧闭。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或遵医嘱。
注意孕妇忌服。
规格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6、摄风酒处方寻风藤(一两)五加皮(一两半)虎胫骨(二钱半)乌药(五钱)石楠叶(二钱半)青木香(二钱半)苍术(五钱)骨碎补(七钱半)三角尖(一两.石上生者)威灵仙(二钱半)川续断(二钱半)当归(二钱半)滴乳香(二钱半)川羌活(二钱半)北细辛(二钱半)青藤根(一两)川牛膝(四钱)防风(五钱)甘草节(五钱)苏木(五钱)南木香(二钱半)石薜荔(一两.石上生者佳)生姜(一两半)川乌头(一只.分作四份.只生用一份)
炮制上剉碎,用无灰酒一坛,将药盛于布袋内,放酒坛中,油纸封缚,以锅内盛水,将酒坛坐于锅内,慢火自辰煮至午,连坛取出放冷。
功能主治治白虎历节风,及诸般风湿,流注四肢,大风鹤膝,一切风疾。
用法用量每日不拘时随意温服药酒。如夏恐停久作酸,只作半料,用小坛酒,依上法煮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7、济坤丸处方紫丹参30克 益智仁30克 木通30克 当归90克 桔梗30克 生地60克 龙胆草60克 远志(炙)15克 天冬60克 枣仁(炒)15克 麦门冬90克 草豆蔻15克 川楝子120克 乌药24克 茯苓60克 白芍60克 于术24克 建神曲120克 阿胶(炒珠)15克 丹皮30克 青木香24克 藏红花60克 枳壳(炒)30克 陈皮24克 熟地120克 香附(炙)12克 谷芽(炒)30克 延胡索(醋炙)90克青皮(炒)45克
制法上药共二十九味,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朱砂为衣,蜡壳封固。
功能主治养血调经,和胃安神。治妇女经期不准,胸膈不舒,食欲不振,心悸失眠。
用法用量每服1丸,日服二次,黄酒或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38、纯阳正气丸处方广藿香100g 半夏(制)100g 青木香100g 陈皮100g 丁香100g 肉桂100g 苍术100g 白术100g 茯苓100g 朱砂10g 硝石(精制)10g 硼砂6g 雄黄6g 金礞石(煅)4g 麝香3g 冰片3g
性状为棕黄色至棕红色的水丸;气芳香,味苦、辛。
炮制上十六味,除麝香、冰片、硝石外,朱砂、雄黄分别水飞成极细粉;其余广麝香等十一味粉碎成细粉。将麝香、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再将硝石研细掺入,过筛,混匀;另取花椒50g,加水煎煮二次,取煎液与上述粉末泛丸,低温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用于暑天感寒受湿,腹痛吐泻,胸膈胀满,头痛恶寒,肢体酸重。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5~3g,一日1~2次。
注意孕妇禁用。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9、紫雪处方石膏、寒水石、磁石、滑石,已上四味各三斤,捣碎,水一斛,煮至四斗,去滓入下项:犀角屑、羚羊角屑、青木香(捣碎)、沉香(捣碎),各五两;玄参(洗.焙.捣碎)、升麻,各一斤;甘草(炒)八两,丁香一两(捣碎)。已上八味入前药汁中再煮,取一斗五升,去滓,入下项:朴硝(精者)十斤,硝石四升(如阙.芒硝亦得.每升重七两七钱半)。已上二味入前药汁中,微火上煎,柳木篦搅不住手,候有七升,投在木盆中,半日欲凝,入下项:麝香当门子一两二钱半(研)、朱砂(飞研)三两。已上二味入前药中,搅调令匀,寒之二日。上件药成霜雪紫色。
功能主治疗脚气,毒遍内外,烦热不解,口中生疮,狂易叫走,瘴疫毒疠,卒死温疟,五尸五疰,心腹诸疾,及解诸热药毒发,邪热卒黄等,并解蛊毒鬼魅,野道热毒。又治小儿惊俌百病。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或二钱,用冷水调下,大人、小儿临时以意加减,食后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0、苏合香圆处方白术、青木香、乌犀屑、香附子(炒去毛)、朱砂(干.水飞)、诃黎勒(煨.去皮)、白檀香、安息香(别为末.用无灰酒一升熬膏)、沉香、麝香(研)、丁香、荜拨,各二两。龙脑(研)、苏合香油(入安息香膏内),各一两。熏陆香(别研)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入研药匀,用安息香膏并炼白蜜和剂,每服旋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疗传尸骨蒸,?忤鬼气卒心痛,霍乱吐利,时气鬼魅瘴疟,赤白暴利,瘀血月闭,倂癖丁肿惊,鬼忤中人,小儿吐乳,大人狐狸等病。
用法用量早朝取井华水,温冷任意,化服四圆。老人、小儿可服一圆。温酒化服亦得,并空心服之。用蜡纸裹一圆如弹子大。绯绢袋盛,当心带之,一切邪神不敢近。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1、通圣消毒散处方防风 荆芥 连翘 赤芍药 当归须 黄芩 麻黄 栀子 青木香 黄连 黄柏 石膏 滑石 大黄 朴消 牛蒡子 川芎 桔梗 元参 蓝叶 甘草
功能主治祛风解表,泻火通便。治时毒肿痛,表里俱实者。
用法用量上药加薄荷,水煎服。大便利,去大黄、朴消。
摘录《证治准绳·疡医》卷五
处方42、千里光明汤处方青木香 黄连 黄柏 黄耆 荆芥 防风 苦参 苍耳子 蛇床子 羌活 升麻 麻黄 甘草各15克 鸡肠草(焙)冬青叶(焙)
功能主治治杨梅疮毒邪陷伏,延溃不能杜绝,手足心皮干枯类似白鹅掌风,筋骨疼痛,并起风块者。
用法用量上作一剂。用布包,水煮,于无风处浴洗,凉了又加热。微汗拭干。
备注原书用本方治上证,同时以托里解毒汤内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九
处方43、水解散处方柴胡 知母 瓜蒌 青木香 升麻 茵陈各30克 大黄 栀子仁 石膏 芒消各45克 黄芩 干葛各37.5克 枳壳(炒)芍药各22.5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伤寒时疾。
用法用量空腹时以冷水和散1匙,调顿服。以利为度。春、夏用冷水,秋、冬用暖水,不退再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四十六引《千金月令》
处方44、四海舒郁丸处方青木香15克 陈皮 海蛤粉各9克 海带 海藻 昆布 海螵蛸各60克(俱用滚水泡去盐)
功能主治行气化痰,散结消瘿。治肝脾气郁,致患气瘿,结喉之间,气结如胞,随喜怒消长,甚则妨碍饮食。
用法用量共研细末。每服9克,不拘酒、水,日服三次;滓沉在碗底内者,敷气颈上。愈后用黄药子120克,生酒1升,煮60分钟,窨七日,去火毒,早晚任饮数杯。
备注方中青木香、陈皮理气化痰;海蛤粉、海带、海藻、昆布清热化痰,软坚散结;海螵蛸破血消瘿。合用共奏行气化痰,软坚消瘿之效。黄药子凉血降火,消瘿解毒,煮酒内服,能治瘿瘤结气,在愈后继服,可以根除气瘿。
摘录《疡医大全》卷十八
处方45、萝卜子饮处方萝卜子 半夏(盐制)川芎 青木香 商陆 青皮各3克 葶苈(炒)赤茯苓 陈皮 牵牛末(炒)槟榔 甘草(炙)各4.5克 官桂2.1克
制法上作一服。
功能主治治水病浮肿。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200毫升,空腹时服。
摘录《奇效良方》卷四十
处方46、夜明丸处方夜明沙 木贼 防风 田螺壳 青木香 细辛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用煮烂猪肝,同药末研令极匀,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雀目青盲。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米饮或酒下。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七
处方47、吃力迦丸别名苏合香丸(《苏沈良方》卷五)。
处方吃力迦(即白术)光明砂(研)麝香 诃黎勒皮 香附子 沉香(重者)青木香 丁子香 安息香 白檀香 荜茇 犀角各30克 熏陆香 苏合香 龙脑香各15克
制法上十五味,捣筛极细,白蜜煎,去沫,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通开窍,行气止痛。主中风中气,猝然昏倒,牙关紧闭,不省人事;或中恶客忤,胸腹满痛;或突然昏迷,痰壅气闭;以及时疫霍乱,腹满胸痞,欲吐泻不得,甚则昏闭者。现用于脑血管意外,冠心病,癔病性昏厥、癫痫,以及突然昏厥属寒闭气滞,痰浊阻络者。
用法用量晨起服4丸,用井华水于净器中研破服。老、小每碎1丸服之。
注意脱证、热闭证及孕妇忌服。
备注方中苏合香、安息香逐秽透窍,能开痰浊气逆之闭;麝香、冰片芳香开窍,行气宽胸,善通十二经脉;沉香、丁香、木香、檀香、乳香、荜茇、香附皆辛散温通之品,能散寒顺气,宣郁通闭,气得畅行则痰浊自消。且乳香行气兼能活血,气行血畅,则胸腹满痛可止;犀角气质清香,寒而不遏,功专解毒而清心;朱砂气寒质重,镇心而安神,白术温运脾气,以使诸香能得脾气而输布;更以诃子温涩敛气,与诸香相配,能制辛香过多,耗正散气之弊。全方捷于温通气机,开窍启闭,故胸闷昏闭等证,用之则立起回生。
摘录《外台秘要)卷十三引《广济方》
处方48、调中散处方青木香 川楝子 没药 白茯苓 上青桂 杭青皮 莱菔子 陈枳壳 尖槟榔 炙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主婴孩盘肠气,腹内筑痛。
用法用量入葱白6.6厘米,盐3克,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幼幼集成》卷二
处方49、木香楝子散处方川楝子30个(巴豆20枚,同炒黄赤色,去巴豆)萆薢15克 石菖蒲30克(炒)青木香30克(炒)荔枝核20枚(炒)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小肠疝气,膀胱偏坠,久药不效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人麝香少许,空腹时用炒茴香盐酒调下。
摘录《证治准绳·类方》卷六
处方50、进食四物汤处方白芍(酒炒)3克 川芎2.1克 香附3克 砂仁2.4克 陈皮2.4克 枳实(麸炒)2.1克 槟榔2.1克 乌药2.1克 青皮(去瓤)2.1克 莲肉2.1克 白豆蔻(去壳)青木香各1.5克
制法上药锉末。
功能主治健脾理气。治脾气不和,胸中饱闷。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
摘录《鲁府禁方》卷三
处方51、香连丸处方宣连 青木香各等分
制法上药,同捣筛,白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赤白痢疾。
用法用量空腹时用温开水送下20~30丸。每日二三次。其久冷人,即用煨熟大蒜作丸服。
摘录《政和本草》卷七引《李绛兵部手集方》
处方52、香膏别名木香膏(《圣济总录》卷一一六)。
处方当归 芎藭 青木香 细辛 通草 蕤核仁 白芷各15克
功能主治治鼻中不通利窒塞者。
用法用量上七味,切,以羊髓微火煎,白芷色黄膏成,去滓。以小豆许纳鼻中,每日二次。以愈为度。
摘录《外台秘要》卷二十二引《古今录验》
处方53、槟榔丸处方黑牵牛90克(炒)青木香 青皮 防风 槟榔各30克
制法上药研末,面糊为丸,如芥子大。
功能主治主小儿遍身浮肿。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桑白皮汤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六
处方54、黄连犀角汤别名黄连犀角散(《张氏医通》卷十四)。
处方黄连3克(去毛)乌梅14枚(擘)犀角9克 青木香1.5克
制法上四味,切。
功能主治清热杀虫。治伤寒及诸病之后,下部生疮者。
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取200毫升。分二次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猪肉、冷水。
摘录《外台秘要》卷二引《深师方》
处方55、酒积丸处方乌梅肉30克 半夏曲21克 青木香12克 枳实15克 砂仁1.5克 杏仁9克 巴豆霜3克 黄连(酒浸一宿)30克
制法上为末,蒸饼为丸,绿豆大。
功能主治治饮酒受伤成积,面色黄黑,腹部腆胀,时呕痰水者。
用法用量每次8丸,白汤吞下。
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六补。
摘录《医学纲目》卷二十五
处方56、加减葱白香豉汤处方葱白半握(连须)香豉9克 葳蕤6克 白薇 青木香 桔梗各3克 甘草 薄荷各0.9克
功能主治养阴解表。治素体阴虚,外感风热,咳嗽,咽喉肿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加童便20毫升,白蜜15毫升和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三
处方57、葳蕤汤处方葳蕤 白薇 麻黄 独活 杏仁 芎藭 甘草 青木香各6克(如无木香,可用麝香0.3克代之)石膏9克
制法上九味,哎咀。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宣肺解表。治阴虚外感风热,发热头痛,咽干舌燥,气喘有汗,胸脘痞闷,体重嗜睡,苔白,脉浮者。
用法用量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津,分二次服,取汗。若一寒一热,加朴消7.5克,大黄9克下之。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海藻、菘莱。
备注方中用葳蕤滋阴生津为君;白薇、石膏清热凉血为臣;麻黄、杏仁宣降肺气而透邪平喘,独活、芎劳、青木香以舒经活络,理气行血为佐;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故可用于外感而兼津液不足者。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九
处方58、青木香散处方青木香60克 附子30克 白灰30克 矾石15克
制法上四物,合捣为粉。
功能主治治腋臭。
用法用量掺腋下。
摘录《医心方》卷四引《范汪方》
处方59、青木香丸处方吴茱萸30克(分作二份,酒、醋浸一宿,焙干)香附子30克 荜澄茄 青木香各15克
制法上药研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肾经有寒,疝气胀痛。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时用盐汤或乳香、葱白汤送下。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七
处方60、熟干地黄丸处方熟干地黄(焙干)120克 杏仁(汤,退去皮、尖、双仁,炒,别研)牛膝(去苗叶,酒浸,焙)各45克 苦参(细锉,焙干)菟丝子(酒浸,焙,捣)肉苁蓉(酒浸,切,炒)黄耆(炙,锉)萆薢(炒)各30克 桂(去粗皮)青木香(生用)各7.5克 诃黎勒(煨热,去核)15克 升麻23克
制法上一十二味,除杏仁外,捣细罗为末,入杏仁别捣,再罗匀,炼蜜和捣三千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远年伤折,忽因风气不和,于旧伤处疼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九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