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含有淮山的处方(二十三)

更新时间:2023-02-09 09:30:04作者:百科知识库

含有淮山的处方(二十三)

淮山(别名山药),平、甘、无毒。健脾、厚肠胃、补肺、益肾。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遗精带下,小便频数,消渴,子宫脱垂。小编整理出含有淮山的处方共1644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321~1380共60个。

处方1、济火延嗣丹

处方人参90克 黄耆250克 巴戟天250克 五味子90克 黄连24克 肉桂60克 当归90克 白术150克 龙骨30克(煅)山茱萸120克 山药120克 柏子仁60克 远志60克 牡蛎30克(煅)金樱子60克 芡实120克 鹿茸1具

制法上药十七味,各研细末,混和,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心肾两补,壮阳种子。治心肾火衰,早泄不育。

用法用量每日温水送下30克,不拘时候。服1个月症状改善,2个月见效,3个月复常。

摘录《辨证录》卷十

处方2、乌鸡白凤丸

处方乌鸡(去毛爪肠)640g 鹿角胶128g 鳖甲(制)64g 牡蛎(煅)48g 桑螵蛸48g 人参128g 黄芪32g 当归144g 白芍128g 香附(醋制)128g 天冬64g 甘草32g 地黄256g 熟地黄256g 川芎64g 银柴胡26g 丹参128g 山药128g 芡实(炒)64g 鹿角霜48g

性状为黑褐色至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微苦。

炮制上二十味,熟地黄、地黄、川芎、鹿角霜、银柴胡、芡实、山药、丹参八味粉碎成粗粉,其余乌鸡等十二味,分别酌予碎断,置罐中,另加黄酒1500g,加盖封闭,隔水炖至酒尽,取出,与上述粗粉掺匀,低温干燥,再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30~40g与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90~12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虚,身体瘦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小菟丝子圆

处方石莲肉二两,菟丝子(酒浸.研)五两,白茯苓(焙)一两,山药二两(内七钱半打糊)。

炮制上为细末,用山药糊搜和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肾气虚损,五劳七伤,少腹拘急,四肢酸疼,面色黧黑,唇口干燥,目暗耳鸣,心忪气短,夜梦惊恐,精神困倦,喜怒无常,悲忧不乐,饮食无味,举动乏力,心腹胀满,脚膝痿缓,小便滑数,房室不举,股内湿痒,水道涩痛,小便出血,时有遗沥,并宜服之。久服填骨髓,续绝伤,补五脏,去万病,明视听,益颜色,轻身延年,聪耳明目。

用法用量每服五十圆,温酒或盐汤下,空心服。如脚膝无力,木瓜汤下,晚食前再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启脾丸

处方人参100g 白术(炒)100g 茯苓100g 甘草50g 陈皮50g 山药100g 莲子(炒)100g 山楂(炒)50g 六神曲(炒)80g 麦芽(炒)50g 泽泻50g

性状本品为棕色的大蜜丸;味甜。

炮制以上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4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便溏。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三岁以内小儿酌减。

规格每丸重3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5、参苓壮脾圆

处方人参、白术、茯苓(去皮)、肉桂(去粗皮.不见火)、缩砂(去皮)、干姜、胡椒、麦蘖(微炒)、神僸、山药、白扁豆(炒),各等分。

炮制为末,炼蜜为圆,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胸膈痞闷,胁肋胀满,心腹刺痛,反胃吐食,口苦吞酸,胸满短气,肢体怠惰,面色萎黄,及中焦痞,不任攻击,脏腑虚寒,不受峻补,或因病气衰,食不复常,禀受怯弱,不能饮食,及久病泄痢,肠胃虚滑,并宜服之。常服育神养气,和补脾胃,进美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细嚼,白汤送下,温酒亦得,空心,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6、石斛山药酒

处方山茱萸60g 怀牛膝30g 石斛120g 山药60g 熟地60g 白术30g 白酒3000ml

炮制1. 将上述药材捣成碎末,装入纱布袋内;2. 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加盖密封;3. 14日后开启,去掉药袋,过滤后即可服用。

功能主治补肾,养阴,健脾。主治因阴虚体弱而致的腰膝酸软,体倦乏力,食欲不振,头晕目眩等症。

用法用量每次10~20ml,每日3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摘录《民间验方》

处方7、人参丁香散

处方白芍药半斤,当归(去芦)、丁香、丁皮、肉桂(去粗皮)、蓬莪、人参,各二两;干姜(炮)、茯苓(去皮)、香附(炒)、白术、甘草(炒)、山药,各四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呕吐不已,粥饮汤药不下。凡呕吐之病,皆因三焦不调,脾胃虚弱,冷热失和,邪正相干,清浊不分,阴阳错乱,停痰留饮,不能运化,胸膈痞满,呕逆恶心,腹胁胀痛,短气噎闷,咳呕痰水,噫醋吞酸,不思饮食,渐至羸瘦。及疗女人妊娠阻病,心中烦愦,头目眩重,憎闻食气,呕吐烦闷,颠倒不安,四肢困弱,不自胜持,多卧少起。又治久病羸弱,脾胃虚极,中满呕逆,全不入食,并宜服之。常服和脾胃,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五钱,水一盏,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空心,食前温服。小儿二岁可服半钱,水五分盏,生姜一片,同煎四分已下温服,更宜量岁数加减与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8、金箔镇心圆

处方紫河车(用黑豆煮软.切作片.焙干)二十五两,山药一百五十两,牙硝(枯)十五两,甘草、人参(去芦)、茯苓(去皮),各五十两;朱砂(研飞)一百两,龙脑(研)十两,麝香(研)五两,金箔一千二百箔,为衣。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为圆,每一两半作五十圆,以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治小儿风壅痰热,心神不宁,惊悸烦渴,唇焦颊赤,夜卧不安,谵语狂妄。常服安镇心神,散败邪热,凉咽膈,止惊啼。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薄荷汤化下,含化亦得,食后,临卧。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9、归芍地黄丸

处方当归40g 白芍(酒炒)40g 熟地黄160g 山茱萸(制)80g 牡丹皮60g 山药80g 茯苓60g 泽泻60g

性状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微酸。

炮制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滋肝肾,补阴血,清虚热。用于肝肾两亏,阴虚血少,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酸痛,脚跟疼痛。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0、参苓白术散

处方莲子肉(去皮)、薏苡仁、缩砂仁、桔梗(炒令深黄色),各一斤。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一斤半,白茯苓、人参(去芦)、甘草(炒)、白术、山药,各二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冶脾胃虚弱,饮食不进,多困少力,中满痞噎,心忪气喘,呕吐泄泻及伤寒咳噫。此药中和不热,久服养气育神,醒脾悦色,顺正辟邪。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枣汤调下,小儿量岁数加减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1、生血丸

处方鹿茸、黄柏、山药、白术(炒)、桑枝、白扁豆(炒)、稻芽、紫河车

性状本品为深褐色的水蜜丸;味微苦。

炮制以上八味,将鹿茸、紫河车置容器中,加入黄酒150g,加盖密闭,放入高压罐内或隔水加热,炖至酒尽,干燥,与其余黄柏等六味粉碎成细粉,混匀,过筛。每100g粉末用炼蜜50~70g加适量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补肾健脾,填精补髓。用于失血血亏,放、化疗后全血细胞减少及再生障碍性贫血。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g,一日3次,小儿酌减。

注意阴虚内热,舌质红、少苔者慎用。

规格每瓶装5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2、龙牡壮骨颗粒

处方党参、黄芪、麦冬、龟板(醋制)、白术(炒)、山药、五味子(醋制)、龙骨、牡蛎(煅)、茯苓、大枣、甘草、乳酸钙、鸡内金(炒)、维生素D2、葡萄糖酸钙、

性状为黄色至黄棕色的颗粒;味甜。

炮制以上十六味,党参、黄芪、麦冬、白术、山药、五味子、茯苓、大枣、甘草九味加水煎煮三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龟板、龙骨、牡蛎三味加水煎煮四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党参等提取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2(20℃)的清膏。取清膏,加糖粉、鸡内金粉、乳酸钙、葡萄糖酸钙及维生素D2,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制成1000g,即得。

功能主治强筋壮骨,和胃健脾。用于治疗和预防小儿佝偻病,软骨病;对小儿多汗、夜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育迟缓等症也有治疗作用。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二岁以下一次5g,二岁至七岁一次7g,七岁以上一次10g,一日3次。

规格每袋装5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3、杞菊地黄丸

处方枸杞子40g 菊花40g 熟地黄160g 山茱萸(制)80g 牡丹皮60g 山药80g 茯苓60g 泽泻60g

性状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微酸。

炮制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35~5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滋肾养肝。用于肝肾阴亏,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昏花。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4、一味薯蓣饮

处方生怀山药(切片.四两)

功能主治治劳瘵发热,或喘或嗽,或自汗,或心中怔忡,或因小便不利,至大便滑泻,及一切阴分亏损之证。

用法用量煮汁两大碗,以之当茶,徐徐温饮之。

摘录盐山·张锡纯着《医学衷中参西录》

处方15、参香散

处方人参、山药、黄蓍(制)、白茯苓(去皮)、石莲肉(去心)、白术(煨),各一两;乌药、缩砂仁、橘红、干姜(炮),各半两;丁香、南木香、檀香,各一分;沉香二钱,甘草(炙)三分。上为散。[一法有炮附子半两]

功能主治治心气不宁,诸虚百损,肢体沉重,情思不乐,夜多异梦,盗汗失精,恐怖烦悸,喜怒无时、口干咽燥,渴欲饮水,饮食减少,肌肉瘦瘁,渐成劳瘵。常服补精血,调心气,进饮食,安神守中,功效不可具述。

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大盏,生姜三片,枣一个,煎七分,去滓空心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6、腽肭脐圆

处方腽肭脐(一对.慢火酒炙令熟.研.飞)二两,精羊肉(熟.切碎.烂研)、羊髓(取汁),各一斤;沉香、神僸(炒),各四两。已上六味,用无灰好酒一斗,同于银器内,慢火熬成膏,候冷入下项药。阳起石(用浆水煮一日.细研飞过.焙干用)、人参(去芦)、补骨脂(酒炒)、钟乳粉(炼成者)、巴戟(去心)、川芎、肉豆蔻(去壳)、紫苏子(炒)、枳壳(去瓤.麸炒)、木香、荜澄茄、葫芦巴(炒)、天麻(去苗)、青皮(去白)、丁香、茴香(舶上.炒),各二两;肉桂(去粗皮)、槟榔、蒺藜子(炒)、大腹子,各二两半;山药一两半,苁蓉(洗.切片.焙)四两,白豆蔻(去壳)一两,大附子(炮.去皮.脐.用青盐半斤.浆水一斗五升煮.候水尽.切.焙乾八两)。

炮制上件药各依法修事,捣,罗为末,入前膏内搜成剂,于臼内捣千馀杵,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虚壮气,暖背祛邪,益精髓,调脾胃,进饮食,悦颜色。治五劳七伤,真气虚惫,脐腹冷痛,肢体酸疼,腰背拘急,脚膝缓弱,面色黧黑,肌肉消瘦,目暗耳鸣,口苦舌干,腹中虚呜,肋下刺痛,饮食无味,心常惨戚,夜多异梦,昼少精神,小便滑数,时有馀沥,房室不举,或梦交通,及一切风虚痼冷,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空心,温酒下,盐汤亦得。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17、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

处方丁公藤2500g 桂枝75g 麻黄93.8g 羌活7.5g 当归7.5g 川芎7.5g 白芷7.5g 补骨脂7.5g 乳香7.5g 猪牙皂7.5g 陈皮33.1g 苍术7.5g 厚朴7.5g 香附7.5g 木香7.5g 枳壳50g 白术7.5g 山药7.5g 黄精20g 菟丝子7.5g 小茴香7.5g 苦杏仁7.5g 泽泻7.5g 五灵脂7.5g 蚕砂16.2g 牡丹皮7.5g 没药7.5g

性状为棕黄色至红棕色的液体;气香,味微苦、甘。

炮制以上二十七味,除乳香、五灵脂、木香、没药、麻黄、桂枝、白芷、小茴香、羌活、猪牙皂外,其余丁公藤等十七味混匀,蒸2小时,取出,放冷,与上述各味合并,置容器内,加入白酒10kg,密闭浸泡30~40天,滤过,即得。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用于风寒湿痹,手足麻木,腰褪酸痛,跌扑损伤。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15ml,一日2~3次。外用,擦于患处;若有肿痛黑瘀,用生姜捣碎炒热,加入药酒适量,擦患处。

注意孕妇禁内服,忌擦腹部。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18、柏艾散

处方生地9克 淮山药6克 莲仁6克(去心)柏子仁(去净油)丹皮 山萸肉各5克 泽泻3克(盐水炒)生荷叶1张(干者无效)

制法上药研末。

功能主治治鼻衄。

用法用量每次9克,用生艾叶捣汁100毫升冲服。

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二

处方19、麝香鹿茸圆

处方鹿茸(火燎去毛.酒浸.炙)七十两,熟干地黄(净洗.酒浸.蒸.焙)十斤,附子(炮.去皮.脐)一百四十个,牛膝(去苗.酒浸一宿.焙)一斤四两,杜仲(去粗皮.炒去丝)三斤半,五味子二斤,山药四斤,肉苁蓉(酒浸一宿)三斤。

炮制上为末,炼蜜为圆,如梧桐子大,每一斤圆子,用麝香末一钱为衣。

功能主治益真气,补虚惫。治下焦伤竭,脐腹绞痛,两胁胀满,饮食减少,肢节烦疼,手足麻痹,腰腿沉重,行步艰难,目视茫茫,夜梦鬼交,遗泄失精,神情不爽,阳事不举,小便滑数,气虚肠鸣,大便自利,虚烦盗汗,津液内燥,并宜服。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粒,温酒下,盐汤亦得,食前服。

备注嘉定十年十二月申明改正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0、龙齿镇心丹

处方龙齿(水飞)、远志(去心.炒)、天门冬(去心)、熟地黄、山药,各六两(炒);茯神、麦门冬(去心)、车前子(炒)、白茯苓、桂心、地骨皮、五味子,各五两。

炮制上为末,蜜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心肾气不足,惊悸健忘,梦寐不安,遗精面少色,足胫酸疼。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至五十圆,空心温酒、米汤任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1、参苓白术散

处方人参100g 茯苓100g 白术(炒)100g 山药100g 白扁豆(炒)75g 莲子50g 薏苡仁(炒)50g 砂仁50g 桔梗50g 甘草100g

性状为黄色至灰黄色的粉末;气香,味甜。

炮制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主治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3次。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2、二地二冬酒

处方菟丝子120g 肉苁蓉120g 天门冬60g 麦门冬60g 白茯苓60g 枸杞子60g 五味子60g 石菖蒲30g 车前子45g 山萸肉60g 远志肉30g 柏子仁60g 覆盆子45g 地骨皮45g 牛膝60g 生地60g 熟地60g 山药60g 人参60g . 木香60g 川椒30g 泽泻30g 杜仲(姜汁炒)60g 巴戟天(去心)60g 白酒3000ml

炮制将上述24味药材一起捣为粗末,用纱布包贮,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7~12日,即可饮用。可随饮随加酒,直到味薄乃止。

功能主治补肾添精,安神定志。主治肾虚精亏,中年阳痿,老人视物昏花,神志恍惚,腰膝酸软。

用法用量每次20ml,每日早晚2次。

摘录《民间验方》

处方23、熟干地黄圆

处方熟干地黄(酒浸)、五味子(拣净)、柏子仁(微炒.别研)、川芎,各一两半;泽兰(去梗)二两一分,禹馀粮(火烧红.醋淬七遍.细研)、防风(去芦.叉)、肉苁蓉(酒浸一宿)、白茯苓(去皮)、厚朴(去粗皮.姜汁炙)、白芷、干姜(炮)、山药、细辛(去苗)、卷柏(去根),各一两;当归(去芦.酒浸.炒)、甘草(炙),各一两三分;蜀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牛膝(去苗.酒浸一宿)、人参、续断、蛇床子(拣净.微炒)、芜荑(炒)、杜仲(去粗皮.炙黄)、艾叶(炒),各三分;赤石脂(煅.醋淬)、石膏(煅.研飞),各二两;肉桂(去粗皮)、石斛(去根)、白术,各一两一分;紫石英(煅.醋淬.研飞)三两。

炮制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五、七百杵,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风虚劳冷一切诸疾。或风寒邪气留滞经络,气血冷涩,不能温润肌肤;或风寒客于腹内,则脾胃冷弱,不能克消水谷;或肠虚受冷,大便时泄;或子脏挟寒,久不成胎,月水不调,乍多乍少,或月前月后,或淋沥不止,或闭断不通,积聚症瘕,面体少色,饮食进退,肌肉消瘦,百节酸疼,时发寒热,渐至羸损,带漏五色,阴中冷痛,时发肿痒,月水将行,脐腹先痛,皮肤皱涩,瘾疹瘙痒,麻痹筋挛,面生僢僣,发黄脱落,目泪自出;心忪目眩;及产后劳损未复,肌瘦寒热,颜色枯黑,饮食无味,渐成蓐劳,并皆治之。温平不热无毒,常服养血补气,和顺荣卫,充实肌肤,调匀月水,长发驻颜,除风去冷,令人有子。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温酒或米饮下,空心,食前服。

注意妊娠不宜服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4、金箔镇心丸

处方紫河车(用黑豆煮软,切片,焙干)750克 山药4.5千克 牙消(枯)45克 甘草(烂)人参(去芦)茯苓(去皮)各1.5千克 朱砂(研,飞)3千克 龙脑(研)300克 麝香(研)150克 金箔1200箔(为衣)

制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45克作50丸,以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安心镇神,退热止惊。治小儿风壅痰热,心神不宁,惊悸烦渴,唇焦颊赤,夜卧不安,惊啼搐搦,谵语狂妄。

用法用量每服1丸,薄荷汤化下,含化亦得,食后及临卧时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处方25、玄兔丹

处方菟丝子(酒浸通软.乘湿研.焙干.别取末)十两,五味子(酒浸.别为末)称七两,白茯苓、干莲肉,各三两。上为末,别碾干山药末六两,将所浸酒馀者添酒煮糊,搜和得所,捣数千杵,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三消渴利神药,常服禁遗精,止白浊,延年。

用法用量每服五十圆,米汤下,空心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6、上丹

处方五味子半斤,蛇床子、百部根(酒浸一宿)、菟丝子(酒浸.别研)、白茯苓、肉苁蓉(酒浸)、枸杞子、柏子仁(别研)、杜仲(炒断丝)、防风(去叉)、巴戟(去心)、山药、远志(去心),各二两。

炮制上为末,蜜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养五脏,补不足,固真元,调二气,和荣卫,保神守中,久服轻身耐老,健力美食明目,降心火,交肾水,益精气。男子绝阳,庶事不兴。女子绝阴,不能妊娠。腰膝重痛,筋骨衰败,面色黧黑,心劳志昏,寤寐恍惚,烦愦多倦,馀沥梦遗,膀胱邪热,五劳七伤,肌肉羸瘦,上热下冷,难任补药,服之半月,阴阳自和,容色肌肉光润悦泽。开心意,安魂魄,消饮食,养胃气。

用法用量食前温酒、盐汤任下三十圆。春煎干枣汤,夏加五味子四两;四季月加苁蓉六两;秋加枸杞子六两;冬加远志六两。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7、羊肉圆

处方川楝子(炒)、续断(炒.去丝)、茯苓、茴香、补骨脂(炒)、附子(炮.去皮.脐)、葫芦巴(微炒),各三两;山药(炒)、桃仁(麸炒.去皮.尖.别研)、杏仁(麸炒.去皮.尖.别研)。

炮制上为末,精羊肉四两,酒煮烂,研极细,入面煮糊,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真阳耗竭,下元伤惫,耳轮焦枯,面色黧黑,腰重脚弱,元气衰微。常服固真补气,益精驻颜。

用法用量盐汤、温酒,空心任下三、五十圆。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28、龟鳖地黄汤

处方龟版30克 鳖甲30克 熟地15克 丹皮9克 萸肉9克 山药9克 泽泻9克 茯苓9克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强筋壮骨。治骨痨(骨与关节结核)阴虚者。

用法用量上药水煎,每日一剂,分二次服。托里透脓,加皂角、生黄耆、炙山甲;阴虚火旺重者,加丹皮、地骨皮。

摘录《历代名医良方注释》引陶慕章方

处方29、平补镇心丹

处方酸枣仁(去皮.隔纸炒)二钱半,车前子(去土.碾破)、白茯苓(去皮)、五味子(去枝.梗)、肉桂(去粗皮.不见火)、麦门冬(去心)、茯神(去皮),各一两二钱半;天门冬(去心)、龙齿、熟地黄(洗.酒蒸)、山药(姜汁制),各一两半;人参(去芦)半两,朱砂(细研为衣)半两,远志(去心)、甘草(炙),各一两半。

炮制上为末,炼蜜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丈夫、妇人心气不足,志意不定,神情恍惚,夜多异梦,忪悸烦郁,及肾气伤败,血少气多,四肢倦怠,足胫酸疼,睡卧不隐,梦寐遗精,时有白浊,渐至羸瘦。常服益精髓,养气血,悦色驻颜。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空心,饭饮下,温酒亦得,加至五十圆。

备注翰林刘活庵云:平补镇心丹方有二,此方有五昧子、白茯苓、车前子、肉桂、人参。酸枣仁,非惟可以治心气不足,而白浊消渴尤为切要之药。(局方)、无此六味,却有生地黄、苦梗、柏子仁、石菖蒲、当归,只宜治心气不足,肾气伤败,血少气多耳。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0、调经促孕丸

处方鹿茸(去毛)5g 淫羊藿(炙)10g 仙茅10g 续断10g 桑寄生10g 菟丝子15g 枸杞子10g 覆盆子10g 山药30g 莲子(去心)10g 茯苓15g 黄芪10g 白芍15g 酸枣仁(炒)10g 钩藤10g 丹参15g 赤芍15g 鸡血藤30g

性状为棕褐色的水蜜丸;味甘、微苦。

炮制以上十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40~5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包胶衣,即得。

功能主治补肾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脾肾阳虚引起的经血不调,经期不准,月经过少,久不受孕;继发性闭经,黄体功能欠佳,不孕症等属脾肾阳虚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g(50丸),一日2次,自月经周期第五天起连服20天;无周期者每月连服20天,连服三个月或遵医嘱。

注意阴虚火旺、月经量过多者不宜服用。

规格每100丸重10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1、钟乳泽兰圆

处方钟乳粉三两,泽兰二两二钱半,芜荑(炒)半两,麦门冬(去心.焙)一两半,山茱萸一两二钱半,艾叶(醋炒)七钱半,防风一两七钱半,柏子仁(炒.别捣)、人参(去芦)、石膏(研飞)、石斛(去根)、熟干地黄(酒蒸),各一两半;川芎、甘草(微炙赤)、牛膝(去芦.酒浸.焙)、白芷、山药、当归(去芦.炒)、细辛(去苗.不见火)、肉桂(去粗皮),各一两。

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虚羸,益血气。治冲任虚损,月水不调,腰腿沉重,四肢倦怠,百节酸痛,心忪恍惚,忧恚不乐,面少光泽,饮食无味。除下脏风冷,治带下三十六疾,崩中漏下五色,子宫久冷无子,及数堕胎,或因产劳损,冲任血气虚羸,肌瘦嗜卧。久服补暖元脏,润泽肌肤,长发去僢,除头风,令人有子。

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至五十圆,温酒或米饮下,空心,食前,日二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32、黄耆益损汤

处方人参(去芦),石斛(去根)甘草 黄耆(去芦)木香 白术 当归 正桂 茯苓 芍药 半夏 川芎 熟地黄(去土,酒炒)山药 五味子 牡丹皮(去骨)麦门冬(去心)各等分

制法上锉为数。

功能主治治诸虚不足,荣卫俱弱,五劳七伤,骨蒸潮热,腰背俱急,百节酸痛,夜多盗汗,心常惊惕,咽燥唇焦,嗜卧少力,肌肤瘦瘁,咳嗽多痰,咯唾血丝,寒热往来,颊赤神昏,全不用食,服热药则烦躁,进凉药则膈满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2枚,小麦50粒,乌梅1个煎。空腹时服。

摘录《世医得效方》卷八

处方33、补肾益脑片

处方鹿茸(去毛)6g 红参39g 茯苓38g 山药(炒)38g 熟地黄81g 当归38g 川芎29g 补骨脂(盐制)29g 牛膝29g 枸杞子30g 玄参29g 麦冬38g 五味子29g 酸枣仁(炒)38g 远志(蜜制)38g 朱砂10g

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味甘、微酸。

炮制上十六味,朱砂水飞成极细粉,鹿茸、红参、茯苓、山药、川芎、补骨脂、枸杞子、熟地黄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与上述细粉配研,混匀;其余五味子等七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三次各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80℃)的清膏,与上述药粉混匀,干燥,粉碎,过筛,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功能主治补肾益气,养血生精。用于气血两虚,肾虚精亏,心悸气短,失眠健忘,遗精盗汗,腰腿酸软,耳鸣耳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6片,一日2次。

注意感冒发烧者忌用。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4、麻仁丸

处方枳壳(麸炒)、白槟榔(煨.半生)、菟丝子(酒浸.别研)、山药、防风、山茱萸(去核)、肉桂(去皮)、车前子,各一两半。木香,羌活,各一两。郁李仁(去皮.研)、大黄(半蒸.伴生)、麻仁(研),各四两。

炮制上为细末,入别研药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顺三焦,和五脏,润肠胃,除风气,治冷热壅结,津液耗少,大便闭难或不通。若年高气弱及有风之人,大便秘涩者宜服。

用法用量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温水临卧服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5、醴泉饮

处方生山药30克 大生地15克 人参12克 玄参12克 生赭石(轧细)12克 牛蒡子(炒,捣)9克 天冬12克 甘草6克

功能主治治虚劳发热,或喘或嗽,脉数而弱。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36、石斛酒

处方石斛(四两)黄蓍(去芦.一两半)人参(去芦.一两半)防风(去芦.一两半)朱砂(水飞.二两)杜仲(炒.去丝.二两)牛膝(酒浸.二两)五味子(二两)白茯苓(去皮.二两)山茱萸(二两)山药(二两)萆薢(二两)细辛(去苗.一两)天门冬(去心.三两)生姜(三两)薏苡仁(半升)枸杞子(半升)

功能主治治心脏中风,下注腰脚,除头面游风,兼补损。

用法用量酒五斗,用稀绢袋装药,浸三日三夜后,温热酒随量饮下,不可断绝。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处方37、海马三肾丸

处方海狗肾1具 黑驴肾1具 花鹿肾1具 大海马1对 大蛤蚧1对(去头)大热地180克 胡桃肉120克 血鹿茸60克 附子片60克 上人参60克 怀山药60克 桑螵蛸60克 母丁香30克 贡油桂30克 紫梢花30克 韭菜子30克 山萸肉60克 覆盆子30克 枸杞子30克 肉苁蓉30克巴戟天30克 破故纸30克 淫羊藿30克 菟丝饼30克 上仙茅30克 蛇床子30克 荜澄茄30克 大茴香30克 小茴香30克

制法将三肾及海马、蛤蚧均各用滑石烫法,烫成存性,再和群药一处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壮阳,摄精止遗。治阳痿,遗精,肾虚腰痛。

用法用量每日二次,每服6克,淡盐汤送下。

摘录《全国中成药处方集》

处方38、儿康宁糖浆

处方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麦冬、制何首乌、大枣、焦山楂、炒麦芽、桑枝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的黏稠液体;气芳香,味甜。

炮制以上十二味,加水煎煮两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入蔗糖、炼蜜适量,混匀,滤过,加枸橼酸及防腐剂适量,混匀,再加入陈皮油0.6ml,加水至1000ml,混匀,分装,即得。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和中开胃。用于儿童身体瘦弱,消化不良,食欲不佳。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20~30天为一疗程。

规格(1)每支装10ml(2)每瓶装150ml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9、扶元散

处方人参 白术(土炒)茯苓 熟地黄 茯神 黄耆(蜜炙)山药(炒)炙甘草 当归 白芍药 川芎 石菖蒲

功能主治益气补血。治小儿禀受不足,气血不充,骨脉不强,筋肉痿弱,致见头项软、手软、足软、口软、肌肉软等五软者。

用法用量引用生姜、大枣,水煎服。

备注原书云:治小儿五软,宜补气为主,先以补肾地黄丸补其先天精气;再以扶元散补其后天赢弱。

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五

处方40、千金大养脾圆

处方枳壳、神僸、陈皮(去白)、麦蘖(炒)、茴香、白姜(炮)、缩砂(去皮)、肉豆蔻、三棱(炮)、茯苓(去皮)、良姜、薏苡仁、益智(去壳)、胡椒、木香、白扁豆(炒)、丁香、白术、红豆、藿香(去梗)、山药、苦梗(炒)、人参、甘草(炙)、蓬莪茂(炮),上各等分。

炮制为末,炼蜜为圆,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停寒留饮,膈气噎塞,反胃吐食,心胸痞满,胁肋虚胀,胸腹刺痛,牵引背膂,食少多伤,言微气短,口苦舌涩,恶心呕哕,喜唾咽酸,久病泄泻,肠胃虚滑;或大病气不复常,饮食无味,形容憔悴,酒后多痰,并宜服之。常服养益脾胃,大进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一粒,细嚼,白汤送下,温酒亦得,空心,食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1、牛黄清心圆

处方白芍药、麦门冬(去心)、黄芩、当归(去苗)、防风(去苗)、白术,各一两半。柴胡、桔梗、芎、白茯苓(去皮)、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黄.别研),各一两二钱半。神曲(研)、蒲黄(炒)、人参(去芦),各二两半。羚羊角末、麝香(研)、龙脑(研),各一两。肉桂(去粗皮)、大豆黄卷(碎炒)、阿胶(碎炒),各一两七钱半。白干姜(炮)七钱半,牛黄(研)一两二钱,犀角末二两,雄黄(研飞)八钱,干山药,七两。甘草(炒)五两,金箔(一千二百箔,内四百箔为衣),大枣一百枚(蒸熟.去皮.核.研成膏)。

炮制上除枣、杏仁、金箔、二角末及牛黄、麝香、雄黄、龙脑四味外,为细末。入馀药和匀,用炼蜜与枣膏为圆,每两作一十圆,用金箔为衣。

功能主治治诸风缓纵不随,语言蹇涩,心怔健忘,恍惚去来,头目眩冒,胸中烦郁,痰涎壅塞,精神昏愦。又治心气不足,神志不定,惊恐怕怖,悲忧惨戚,虚烦少睡,喜怒无时,或发狂颠,神情昏乱。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温水化下,食后服之。小儿惊,即酌度多少,以竹叶汤温温化下。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2、发灰煎

处方菟丝子120克 鹿茸 山药各30克 发灰7.5克

制法上为细末,酒浸煮面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五劳七伤,溺血淋沥,胸腹撑闷。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时用白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一五引《十便良方》

处方43、镇肝圆

处方蔓荆子(去白皮)、地肤子、人参、茺蔚子、决明子、白茯苓(去皮)、远志(去心)、防风(去芦.叉),各一两;青葙子、地骨皮、柴胡(去芦)、山药、车前子、柏子仁(炒)、玄参、甘菊、甘草(炙),各半两;细辛(去苗)一分。

炮制上为末,蜜水煮糊,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肝经不足,内受风热,上攻眼目,昏暗痒痛,隐涩难开,堆眵多泪,怕日羞明,时发肿赤,或生障翳,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米饮下,食后,日二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4、耳聋左慈丸

处方熟地黄240克 山萸肉 淮山药各120克 丹皮 建泽泻 浙茯苓各如克 煅磁石60克 石菖蒲45克 北五味15克

制法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补肝肾,通耳窍。主肾虚精脱,耳鸣耳聋。

用法用量每服9克,淡盐汤送下。

摘录《重订广温热论》卷二

处方45、沉香磁石丸

处方沉香15克(别研)磁石(火煅,醋淬七次,细研,水飞)胡芦巴(炒)川巴戟(去心)阳起石(煅,研)附子(炮,去皮、脐)椒红(炒)山茱萸(取肉)山药(炒)各30克 青盐(别研)甘菊花(去枝,萼)蔓荆子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上盛下虚,头目眩晕,耳鸣耳聋。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时用盐汤送下。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46、补髓丹

处方猪脊膂1条 羊脊膂1条 团鱼1枚 乌鸡1只 大山药5条 莲肉250克 京枣100枚 霜柿10个 阿胶120克 黄蜡90克

制法将前四味制净,去骨存肉,用酒350毫升,于沙瓮内煮熟擂细;再用大山药、莲肉,京枣、霜柿四味修制净,用井花水500毫升,于沙瓮内煮熟擂细,与前熟肉一处用慢火熬之,却逐渐下阿胶、黄蜡,与前八味和一处,研成膏子。和平胃散末、四君子汤末并知母、黄柏末各30克,共300克,搜和成剂,如十分坚硬,入白蜜同熬,取起放青石上,用木槌打如泥,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髓生精,和血顺气。主久痨愈后,髓干精竭,血枯气少,疲惫未复者。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不拘时候,枣汤下。

摘录《十药神书》

处方47、无比山药圆

处方赤石脂、茯神(去皮.木)、巴戟(去心)、熟干地黄(酒浸尽)、山茱萸、牛膝(去苗.酒浸)、泽泻,各一两;山药二两,五味子六两,苁蓉(酒浸)四两,杜仲(去皮.炒)、菟丝子(酒浸),各三两。

炮制上件为末,炼蜜和搜为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丈夫诸虚百损,五劳七伤,头痛目眩,手足逆冷,或烦热有时,或冷痹骨疼,腰髋不随,饮食虽多,不生肌肉;或少食而胀满,体无光泽,阳气衰绝,阴气不行。此药能补经脉,起阴阳,安魂魄,开三焦,破积聚,厚肠胃,强筋练骨,轻身明目,除风去冷,无所不治。

用法用量每服二十圆至三十圆,食前,温酒下,温米饮亦得。服之七日后,令人身轻健,四体润泽,唇口赤,手足暖,面有光悦,消食,身体安和,音声清响,是其验也。十日后长肌肉。

备注此药通中入脑,鼻必酸疼,勿怪。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8、八味圆

处方牡丹皮、白茯苓、泽泻,各三两;熟干地黄八两,山茱萸、山药,各四两;附子(炮.去皮.脐)、肉桂(去粗皮),各二两。

炮制上为末。炼蜜圆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肾气虚乏,下元冷惫,脐腹疼痛,夜多漩溺,脚膝缓弱,肢体倦怠,面色黧黑,不思饮食。又治脚气上冲,少腹不仁,及虚劳不足,渴欲饮水,腰重疼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男子消渴,小便反多,妇人转胞,小便不通,并宜服之。久服壮元阳,益精髓,活血驻颜,强志轻身。

用法用量每服十五圆至二十五圆,温酒下,空心,食前,日二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49、参赭镇气汤

处方野台参12克 生赭石(轧细)18克 生芡实15克 生山药15克 萸肉(去净核)18克 生龙骨(捣细)18克 生牡蛎(捣细)18克 生杭芍12克 苏子(炒,捣)6克

功能主治主阴阳两虚,喘逆迫促,有将脱之势;亦治肾虚不摄,冲气上干,致胃气不降,胸腹满闷。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50、补筋丸

处方五加皮 蛇床子 好沉香 丁香 川牛膝 白云苓 白莲蕊 肉苁蓉 菟丝子 当归(酒洗)熟地黄 牡丹皮 宣木瓜各30克 怀山药24克 人参 广木香各9克

制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丸重9克。

功能主治补肾壮筋,益气养血,活络止痛。主跌仆伤筋,血脉壅滞,青紫肿痛者。

用法用量用好无灰酒送下。

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三

处方51、地骨皮汤

处方生地 麦冬 黄耆 山药 五味手 地骨皮 淡竹叶

功能主治主心经虚热,小便短赤,茎中疼痛,尿道口时有脓样分泌物,淋沥不断。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九

处方52、急救回阳汤

处方潞党参24克 生山药30克 生杭芍15克 山萸肉(去净核)24克 炙甘草9克 赭石(研细)12克 朱砂(研细)1.5克

功能主治益气固脱。治霍乱吐泻已极,精神昏愦,气息奄奄。

用法用量先用童便100毫升炖热,送服朱砂,继服汤药。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53、补肺清金饮

处方淮山药9克 北沙参9克 麦冬6克 杏仁6克 楼皮9克 茯苓6克 橘红3克 川石斛9克 毛燕6克 莲子10粒(去心)大贝6克

功能主治主小儿鸡胸、龟背,脉虚数,身热少食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马培之医案》

处方54、二参三子方

处方元参30克,北沙参30克,麦冬15克,知母12克,石斛25克,黄芪25克,白术25克,女贞子15克,紫草25克,卷柏15克,苍耳子15克,山豆根10克,辛夷15克,白芷5克,淮山药10克,石菖蒲10克,菟丝子15克。

功能主治滋阴清热,益气利咽。主阴液亏损,邪毒未尽。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张民庆等:《肿瘤良方大全》

处方55、山萸苁蓉酒

处方菟丝子30g 肉苁蓉60g 山萸肉30g 五味子35g 川牛膝30g 熟地黄30g 巴戟天30g 山药25g 茯苓30g 泽泻30g 杜仲40g 远志30g 白酒2000ml

炮制将上述12味药材一起捣粗末,放入干净的器皿中;倒入白酒浸泡,密封;春夏5日,秋冬7日后开取,去渣备用。

功能主治补肝肾,暖腰膝,安神定志,充精补脑。主治肝肾亏损,头昏耳鸣,怔仲键忘,腰脚软弱,肢体不温。

用法用量每次10~20ml,每日早晚2次,将酒温热空腹服用。

摘录《民间验方》

处方56、加减八珍汤

处方黄芪30克,党参30克,淮山药30克,半枝莲30克,牡蛎30克,茯苓15克,当归15克,大小蓟15克,赤芍15克,淡海藻15克,淡昆布15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地龙10克,仙鹤草20克,元参20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补益气血,和营解毒,软坚散结。主气血两虚,血瘀毒凝。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张民庆等:《肿瘤良方大全》

处方57、加减肾气丸

处方山茱萸(取肉)白茯苓(去皮)牡丹皮(去木)熟地黄(酒蒸)五味子 泽泻 鹿角(镑)山药(锉,炒)各30克 沉香(不见火)官桂(不见火)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水,益精血,降心火。治劳伤肾经,肾水不足,心火自用,口舌焦干,多渴而利,精神恍惚,面赤心烦,腰痛脚弱,肢体羸瘦不能起止。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用盐汤或米饮送下。弱甚者,加附子30克,兼进黄耆汤。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58、安荣汤

处方当归(去尾)9~15克 熟地15~18克 丹参6克 淮山药9克 白芍(酒炒)4.5克 丹皮3.6克 阿胶(蛤粉炒)6克 川续断6克 甘草(炙)3克

功能主治血分有热,崩漏日久,六脉虚弱,体亏无神。

用法用量水煎服。另用发灰、百草霜、败棕灰、蒲黄炒黑存性,各等分研匀。上药煎就后,加药末2克调服。如实火盛,迫血妄行,口渴,舌黄,便燥,六脉洪滑,加黄柏、黄芩、栀仁之类,或加生地、赤芍、青蒿各6~9克,不应,加黄连。

摘录《会约医镜》卷十四

处方59、千金润下丸

处方大麻仁(微炒)30克 郁李仁(泡,去皮)菟丝子(酒蒸)枳壳(麸炒)牛膝(酒浸)山药 车前子各21克肉苁蓉(酒洗)4克 威参(蜜蒸)60克大黄(酒蒸)60克 陈皮(去白)15克 桃仁(去皮)15克

制法上药先将威参、大黄杵成膏后,加药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治大便燥结,胀闷之甚,而脉未至大虚者。

用法用量每次40丸,用白汤送下,早、晚各一服。

摘录《会约医镜》卷八

处方60、补脾丸

处方白术(去芦)300克(分四份:一肉蔻,二五味子,三故纸,四吴茱萸各60克拌炒,去四味,只用白术)莲肉(去心,炒)人参各30克 甘草 白芍(炒)各15克 木香(煨)12克 山药(炒)陈皮各21克 干姜(炒)9克

制法上为细末,煮粥加炒神曲末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中理气,健脾止泻。主肠胃虚寒,滑泄不禁,日夜无度。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腹时用淡姜汤送下。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本文标签:中医中药  药材方剂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