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庄园》读后感3篇1700、18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7 10:30:25作者:百科知识库

《庄园》读后感3篇1700、1800字

文章包括读《庄园》有感、《动物庄园》读后感(1750字)、唐顿庄园读后感(1843字)、以自由的名义—《动物庄园》读后(2369字)等1700字、18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作文3篇,供您参阅。

《动物庄园》读后感_1750字

花了一些时间读完了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言归正传,这本书给我的感受经历了一个好奇、期待、惊叹、无奈、叹息的过程.好奇的是,动物们如何管好自己,作者如何通过动物来将人类社会的事;期待的是,动物农场的伟大领袖开创一个新纪元,可使整个英伦半岛都飘扬起自由、平等的旗帜,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更希望看到我们当前社会的方向;惊叹的是,作者拥有惊人的洞察力与远见的卓识,社会主义的风光与阴霾,斯大林的神话与贪厌,皆不能逃脱他的敏锐;无奈的是,善良的政治弱不禁风,政治为何一定总要伴随着“斗”呢,斗来斗去,浪费了许多的社会财富,为何不能健康地博弈?叹息的是,专制必然要愚民,倘若民智不开,即便有了枪炮,炸了城堡,建立起来的只会是另一个专制政权。

百度上说,动物农场的第一、二、三代领导人分别映射了马克思、列宁、斯大林.其实好的作品已经无需后人揣度原作者的意图,然而小说本身的确映射了社会主义的一段发展过程,显然他是不乐观的,正如当前我们的社会所呈现的悲观.中国社会,千年冰封,百岁疮痍,建国六十年,前三十年盲目,后三十年饥渴,如今,高高在上的整治后面不再是主意,更谈不上正义,而是利益.对于,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前景,我也不乐观,一是因为前车之鉴,而是因为对记得利益者的姿态没信心。

这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现代社会的人也绝不会再允许如动物般被剥削、被欺骗,然而挨了打还要喊好的传统意识还是存在于很多人的骨子里.小说的最后,动物庄园的领袖们载歌载舞、灯红酒绿,受苦受难的牛马们,看着这样的场景,一头雾水,迷茫不知所措,令我担忧的是,他们可能会觉得这是领袖理所当然的享受,却不知责备他们违背了最初的誓言,我心疼他们不能无力,无法绝望.绝望是一份不可估量的力量.天亮时,他们还是会如同往常般辛劳,食不果腹但死不了,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他们还是期待,或者只是无知地等待一位新的领袖的到来,一位具有超凡魅力的领袖,帮助他们思考、争取.或许他们什么都不需要,他们骨子里便有一份骄傲——他们生活在一个动物自己当家做主的庄园!

可怜的动物们,你们现在的生活状态比革命前更好了吗?你们享受到真正的平等了吗?你们享受到了解真相的权利了吗?你们自由了吗?而领袖们到底做了些什么呢?倒不如高薪聘请人类来帮助你们打理一切,倘若此人胆敢不敬业,私吞肿囊,便炒掉他,这里是动物农场,你们理应有这个权利的!

然而,你们会接受人类进入你们的地盘吗?“Fourlegsright,twolegswrong”有史以来,人类便欺压动物,动物的脑海中是人类血淋淋的屠刀,动物本能地反对人类,甚至是害怕,读后感《《动物庄园》读后感》.然而,现在你们的领袖却和其他的人类农场主一起打牌喝酒,你们怎可如此无力?这里不是一个自由、平等、民主的动物庄园,民智未开,甚至钝化,结局只能如此.然后,我们把答案不负责任地交给光辉文明吧.那么我们现实社会呢?我们亲爱的祖国呢?

人类社会断不会像动物农场那般的简单,单凭几页纸是道不清的,人类文明千载,也聪明得多.“道义放两边,利字摆中间”,万恶的不是对利益的追求,是大多数人的愚昧和少数人的贪婪.“在锤子眼中,一切都是钉子”,于是,当官的都不是好东西,叫嚣的都是屁民,于是,企业里的领导永远都在想尽一切办法剥削员工的血汗,而领导眼中的员工总是狡猾的.要么是锤子,要么是钉子,你自己选吧,做哪个?哦,这些还都是命中注定的呢。

现实是,国内的官员们在往外运黄金,当锤子不积德,也得为后代想想;而普通民众大多只能不疼不痒地骂贪官.有一点必须纠正,市长不是用来管我们的,市长是一份职业,不要指望他无偿为人民服务,倘若市长干得好,我们便给他多发点奖金;倘若干得不好,便请他下岗;倘若敢运黄金,就判刑吧。

我们的维权之路十分艰难,民主之路似乎回到了多年以前.恶劣事件成出不穷,钉子们已经到了绝望的时刻,而锤子下手虽然一如既往地狠,却已有些慌乱.一切都不是一年、两年的过程.中国永远都不缺乏有智慧的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但中国也不缺乏无知小人,挥了拳头,舍不得一劳永逸的糜烂生活.你若问我想要怎样,付出一份努力便可获得一份幸福生活的社会,锤子和钉子之间的关系可以是亲密的。

前路漫漫,民智亟开。

成语不知所措:不知所措[bù zhī suǒ cuò],意指“不知所措”之“措”,典源作“错”。“错”通“措”。“不知所措”形容人惶恐不安,不知道怎麽办才好。语本《管子·七臣七主》。[源]《管子·七臣七主》或以平虚请论七主之过,得六过一是,以还自镜,以知得失,以绳七臣。得六过一是,呼呜美哉!成事疾。申主任势守数以为常,周听近远以续明,皆要审,则法令固。赏罚必,则下服度。不备待而得和,则民反素也。惠王丰赏厚赐以竭藏,赦奸纵过以伤法。藏竭则主权衰,法伤则奸门闓,故曰:“泰则反败矣!”侵主好恶反法以自伤,喜决难知以塞明,从狙而好小察,事无常而法令申,不 ,则国失势。芒主目伸五色,耳常五声。四邻不计,司声不听。则臣下恣行,而国权大倾,不 ,则所恶及身。劳主不明分职,上下相干,臣主同,则刑振以丰,丰振以刻,去之而乱,临之而殆,则後世何得。振主喜怒无度,严诛无赦,臣下振怒,不知所错,则人反其故。不 ,则法数日衰,而国失固。芒主通人情以质疑,故臣下无信,尽自治其事,则事多。多则昏,昏则缓急俱植,不 ,则见所不善。余力自失而罚,故主虞而安,吏肃而严,民朴而亲。官无邪吏,朝无奸臣,下无侵争,世无刑民,故一人之治乱在其心,一国之存亡在其主。天下得失,道一人出。《论语·子路》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典故]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是第一个提出国富兵强理论的人,在政治、经济、军事等许多领域都有卓着的建树,也被奉为法家之祖。他辅佐齐桓公,使他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桓公尊为“仲父”。《管子》一书是他的思想代表作。在〈七臣七主〉篇中,评论七种国君和七种臣子行为的得失。说明君主治国的态度和方法,在在影响了臣子和人民的行为。其中提到一种擅作威福的暴君,喜怒无常,动辄严厉治罪而杀人,绝不宽赦,那麽臣子就会震惊而不知如何是好。君主若不及时觉悟,则国家的法度日渐衰败,国家也就不再安定了。後来“不知所措”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形容人惶恐不安,不知道怎麽办才好。也有人以为这句成语是从《论语·子路》中,孔子所说的“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演变而来。一个国家不行礼乐,刑罚不公平,人民当然无所适从,不知所措了。《论语》原文中的“错”,就是“措”的通假字。

成语不疼不痒:比喻说话做事只是做样子,不解决实际问题。如:邓小平《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搞得不疼不痒,不得人心。”又如:她提出一大堆不疼不痒的问题。

唐顿庄园读后感_1843字

《唐顿庄园》是由英国ITV出品的古典剧,故事讲述了1912—1914年乔治五世时期,唐顿庄园的Grantham伯爵一家,由家产继承问题而引发的种种纠葛和摩擦,呈现了英国上层贵族与其仆人们在森严的等级制度下的人间百态。唐顿庄园中,一方面是伯爵一家人之间的明争暗斗、争风吃醋;另一方面,负责主人生活起居的一大群仆人,他们之间也有等级高低,仆人间的勾心斗角不亚于主人一家。

《唐顿庄园》已是时下的热门话题,该剧在美国比在英国更受追捧。从目前该剧受到的评论来看,这一点绝对属实。与厚道的美国观众相比,深谙阶级之道的英国人懂得抑制这种怀旧情绪,因为在那个时代,大多数人都过着苦行僧般的奴隶生活,能无拘无束纵情享受的只是极少数。美国人把这部剧夸的天花乱坠(该剧在美国拿下6项艾米奖和1项金球奖),相比之下,英国的影评人士则吝啬的多。就连一向可靠保守的英国报纸《每日电讯报》都将本季中的格兰瑟姆伯爵形容为“不合时宜的傻瓜”。

然而《唐顿庄园》的收视指数却得出了不同结论。在英国,该剧第三季平均有900多万观众收看,这一数字占到全英国观众总数的36%。而在美国,该剧通过PBS(美国公共广播公司)放映,收看人数仅为英国的一半多一点。考虑到美国人口几乎是英国的5倍,我敢说被仁慈的王公贵族以及爱德华时代的妇女头饰所吸引的,可绝不仅仅是美国人。

另外,一身正气的西蒙?沙玛抨击到“贪得无厌的美国人觊觎着英国的乡间建筑”。就算这话有几分道理,但公平来讲,他的炮口也不得不掉转过来:还是对着英国本土的观众开火吧。

阶级观念先放到一边,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一个很少受到评论关注的角度来谈一谈这部剧。说到底,《唐顿庄园》讲述的是一个家庭故事。与另一部家庭题材的收视冠军剧集(《摩登家庭)相比,《唐顿庄园》之所以能成功靠的绝不仅仅是华丽的古典服饰,对贵族克劳利一家的感情刻画同样功不可没。

克劳利一家的家族秘密贯穿了前两季《唐顿庄园》,并且推动了绝大部分剧情的发展。剧中的土耳其外交官凯末尔?帕慕克潜入玛丽?克劳利夫人的闺房与她私通,却在云雨之时一命呜呼。惊慌的玛丽先是叫来忠心耿耿的女仆安娜,然后又叫来了她的母亲。在安娜的建议下,她们决定把帕慕克的尸体搬回他自己的房间。

然而密谋好的三人均未发现,她们轻手轻脚地穿过走廊时已经被帮厨女佣黛西看在眼里。黛西把这件事告诉了玛丽的死对头,她的妹妹伊迪丝;伊迪丝又告诉了土耳其大使;土耳其大使又把这件事传的沸沸扬扬,闹得整个伦敦社会满城风雨。最终流言传到了贝茨夫人耳中,她是唐顿家男仆贝茨的太太,但两人关系却已经疏远。贝茨夫人威胁要让整件事见报,迫使玛丽(几乎)陷入了一桩极为麻烦的婚姻中:她差点嫁给了令人厌恶的报业巨头,理查德?卡莱尔爵士。

《唐顿庄园》的编剧朱利安?范罗士称,虽然外交官猝死石榴裙下看起来十分牵强,但剧情却是取材于现实生活。在他妻子的一位朋友的伯祖母的日记里,有一段关于某人尸体的记述。此人正是死于欢好之时,而后被悄悄从一间郊区别墅的楼上挪到了昏暗的大厅里。

格兰瑟姆伯爵夫人虽然怒不可遏,却把女儿的秘密视为自己的秘密,这一点也是非常合理可信的。而玛丽夫人的父亲被瞒在鼓里也并非全无可能。不管丈夫知不知情,一个家庭中的秘密通常都是由女人(尤其是母亲)处理的。年轻的女佣要戳穿谎言这一情节,至少在维多利亚时代的人看来是很危险、却完全有可能的事。所以,“丈夫们、妻子们、父亲和儿子们、母亲和女儿们、兄弟姐妹们,记好这一点,”小说家玛丽?伊丽莎白?布雷登告诫她的读者说:“你们的仆从喜欢干这种事。”

但是伊迪丝夫人真的会告发自己的姐妹吗?这里的情节就有点不合常理了。一个姐妹的不光彩通常也会影响到其他人。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涉及到道德问题时,家庭成员都会坚定地团结在一起,即便是互相看不顺眼的兄弟姐妹也是如此。如果姐妹的声誉被毁,可怜的伊迪丝自己的婚姻前景也会越来越糟。在维多利亚时代,离婚法庭的官方调查员要想找出申诉人隐藏的秘密,第一反应总是认为申诉人的家庭成员可以提供最好的佐证。但结果往往是,很少有父母或兄弟姐妹愿意出卖亲人,即便此人是家中的害群之马。

谈到家庭活动,《唐顿庄园》纯粹是一部二十世纪中叶的情节剧。该剧的剧情更偏向于现代人的喜好,而非贴近史实。现代家庭中恐怕没有人会把一架骷髅放在壁橱里小心看管,就像没有人再使用椅套了一样。但是对克劳利一家来说,包括那些报复心很重的成员,真相也无法让他们获得自由。

成语轻手轻脚:手脚动作很轻,使没有响声。如: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七:“一日,正在槛上闷坐,忽见那禁子轻手轻脚走来,低声哑气,笑嘻嘻的说道。”又如:她是个文静的姑娘,干什么都轻手轻脚的。

成语勾心斗角: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如:唐·杜牧《阿房宫赋》:“各报地势,钩心斗角。”又如:在这件事上,他们最是赤祼祼地毫无勾心斗角的意思。——茅盾《虹》九

以自由的名义—《动物庄园》读后_2369字

文/一株AM

趁着工作空档,花了大概3个小时把慕名已久的《动物庄园》(乔治·奥威尔着)一口气看完了。虽然已经看过书籍的简介,对“反乌托邦”的主旨有所了解,但,我是还是深深被震撼了。

以小见大,这本书用短短的篇幅、简单的环境描写、不复杂的情节,就把这世间百态都放在了文字中。动物们集体推翻了人类农场主,随后在以猪为领导的规则制定、粮食种植、反抗外敌、对外交易过程中,曾经号称“所有动物平等”的动物庄园逐渐变成了一个专制小社会,领导者甚至比人类农场主在位时更加残暴,底层动物悔之晚矣。

故事的开始,是老者预言,一个德高望重的猪给所有动物营造了一个美丽的愿景,一首歌曲开始传唱(理论先行,给实践带来指引,师出有名)。动物们的反抗意识开始觉醒,密谋反抗。随后在一次农场主引起动物不满的引爆下,动物们轻而易举地就把所有人类都赶走了,用武力的方法。动物们惊讶地发现原来推翻人类是一件如此简单的事情。

随后动物们逐渐建立了自己的社会与政权,而最聪明的猪,逐渐获得了大家的信赖,其中“雪球”与“拿破仑”两只猪成为众人认可的领导者。拿破仑高大凶猛,雪球智慧狡黠,二者一武一文倒是相得益彰,成功带领动物们设定制度、确定分工、明确角色、制定战略、架构愿景。在每个动物都会分配到更多粮食的愿景下,所有动物都无比积极地工作。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动物们发现无论多么努力工作,口粮在猪的领导下的分配并没有比人类在位时多,甚至由于生产力较低,口粮会更少。而猪们在享受了分配权的时候,自然是优先分配“自己人”。在暂时安逸的生活中,领导人之间开始出现矛盾,雪球提出可以建设风车来提高工作效率,但是这一工程需要耗时多年,面临投入与未知产出,此时动物们也出现分歧。但拿破仑很简单的替所有人做出了决策,即用武力夺取政权,雪球逃亡,生死不明。

拿破仑独裁时代到来。篡改制度、私享成果、愚民手段、洗脑后代。反抗的动物消失了,动物们每天活在恐惧之中,连最忠心的老马也被榨干了最后一丝价值。故事的结束,是拿破仑与邻近的人类农场主共宴,觥筹交错、谈笑风生、起身如人类般站立。

故事短小精悍,作者奥威尔的每个情节都干净凝练,毫无多余的笔墨浪费。就如同去掉了脂肪的猪肉,很瘦,口感虽柴,但那满满的坚实感却是瘦肉的本质所在。《动物庄园》就是这样一本书,将敦实的肉块呈现在桌上,作者如厨师一般细细切开,切面纹理清晰。

感想很多,但笔力有限,但请随意一观。

1、武力可以推翻文明。

繁荣昌盛的民族与文化可能毁于武力与暴力,弱小或者弱势群里的力量更是如立危墙之下。旧时代,作为文明承载体的人类是脆弱的,所以后期出现的绳结、文字、篆刻都是为了抵抗变化与遗忘的手段。武力能做的事情很多,所以强国重武,毛爷爷也说“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武力也可以保护文明不受其他武力的消灭。小到个人,身体是精神的载体,请勿让身体成为意志前进的绊脚石。

2、一旦大众无法集中力量与愿景,那么集体很容易四分五裂。

之所以如今如此提倡“愿景”一词,就是因为愿景已经成为将众人之力拧成一股绳的意识统治方法。每个人短期的目标可能都不同,而且往往懒于思考长远目标,此时有人给锚定了一个远方,向往之心遂起,连当下的困难、矛盾、冲突的疼痛都模糊了。统一的愿景更能起到万剑归心的效果。

3、乌合之众。

曾经看到一句话,大意是人类会牺牲一部分智慧作为被集体接纳的代价。勒庞的《乌合之众》也是极大改变我思想观念的一本书,里面对于个人与集体的叙述让我深以为然,集体未必会比个人聪明多少。不得不说,人类若不思考,就会倾向于跟随者的角色,就像世界永远向着熵增的方向前进一样,不去刻意逆转既定习惯,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4、有时万事开头难,有时开始容易坚持难。

开头与坚持构成了一点一线,向着终点笔直前进。开头之难,难在决心、意志、计划、风险,坚持之难,难在速度、质量、纠偏、保障。二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至于谁更难,就是一个经典的辩论问题了——没有对错之分。古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走的每一步都会成为成本——如果你放弃了的话,也是深谙人类心理的惯性,越前进越舍不得放下。然而事实是,很多人甚至还没开始,何谈坚持?

5、权力如天平,不制约则倾斜。

权力是个好东西,让人拥有先知、先获得、先分配、先动手的优越,而这些都是能把人喂胖的催化粮,流行话叫做“膨胀”。本书中的权力就逐渐集中于聪明的人,随后集中于力量强大者,最后在权力金字塔的演变下,形成独裁社会。中国古代的帝王统治也伴随着权力制约(制度、人员、外患),君主强大,制约就弱,而君主弱小,制约就强大。圣明的君主往往由弱变强,知道权力制约的束缚,强大后往往打压制约因素,导致明君膨胀成独裁者,也是时也势也。

6、记忆是可以篡改的。

曾经读到过一个实验,美国的专家找到一些从来没有去过迪士尼的人来进行调研。在调研的过程中,像被试出示一张他/她在迪士尼与扮成米奇的工作人员的合照(PS合成的),然后询问被试对迪士尼有什么记忆。其中很多人都“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去迪士尼的“经历”来,甚至绘声绘色的描述了很多故事细节。

而且,不止人为可以“塑造”记忆,人们自己也在“篡改”记忆。另一个结论是,当你的某段记忆中出现你自己的脸,就代表你的记忆有虚构成分,因为你的视角是第一人称,是不会出现自己的脸的。可以说,这个结论也极大程度上让我对人脑记忆产生怀疑,我现在更加信任笔记与日志了。

启示就写到这里,若多次阅读、深加挖掘,绝对会有更多收获。《动物庄园》就如高浓度的白酒,刺激辛辣,但喝起来很爽,易上头,滋味难忘,推荐阅读。

最后,以书中最著名的一句话作为结尾“所有动物生来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

成语谈笑风生: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如:宋·辛弃疾《念奴娇·赠夏成玉》词:“遐想后日蛾眉,两山横黛,谈笑风生颊。”又如:他嘻嘻笑着,让酒让菜,谈笑风生,又谈起他的山林生活。——梁斌《播火记》十七

成语德高望重:德高望重[dé gāo wàng zhòng],意指形容人品德高尚,极有声望。语本《晋书·卷六四·简文三子列传·会稽文孝王道子》。[源]《晋书·卷六四·简文三子列传·会稽文孝王道子》元显无良师友,正言弗闻,谄誉日至,或以为一时英杰,或谓为风流名士,由是自谓无敌天下,故骄侈日增。帝又以元显有翼亮之功,加其所生母刘氏为会稽王夫人,金章紫绶。会洛阳覆没,道子以山陵幽辱,上疏送章绶,请归藩,不许。及太皇太后崩,诏道子乘舆入殿。元显因讽礼官下议,称己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於是公卿皆拜。于时军旅荐兴,国用虚竭,自司徒已下,日廪七升,而元显聚敛不已,富过帝室。[典故]“德高望重”原作“德隆望重”。自从东晋大臣谢安病死後,晋孝武帝便将大权交给他的弟弟会稽文孝王司马道子,由司马道子与其子司马元显把持朝政。司马元显是司马道子的长子,因家世显赫,周围的人对司马元显极尽奉承巴结之能事,让司马元显自以为是一代英杰,无人可比。孝武帝也因他有辅政之功,加上他的生母刘氏是会稽王夫人,所以让他享有高官厚禄,使司马元显更是目中无人。太皇太后驾崩时,孝武帝召司马道子入宫,司马元显认为自己“德隆望重”(德行高,声望隆),所以命令百官要向他跪拜。群臣慑於司马元显的淫威,也只好跪拜。後来“德高望重”这句成语就从原文“德隆望重”演变而出,用来指品德高尚,极有声望。

本文标签:读后感作文  名著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