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爱国英雄》读后感9篇150、200、400、500、600、7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7 05:11:53作者:百科知识库

《爱国英雄》读后感9篇150、200、400、500、600、700字

文章含读《爱国英雄》有感、爱国英雄读后感(150字)、爱国英雄事迹读后感(226字)、爱国英雄故事读后感(387字)、《爱国英雄》观后感(412字)等150字、200字、400字、500字、600字、700字左右的读后感优秀作文9篇,供您参阅。

爱国英雄读后感_150字

读了毛泽东的故事,我发现他又一颗爱国之心。为了祖国的存亡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面对挫折坚强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

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只有经济繁荣、国家富强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一名学生,我要向这些爱国英雄学习,常怀一颗爱国之心,掌握本领,长大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应有的贡献。

成语繁荣富强:形容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日益富足强大。如:峻青《壮志录》:“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又如:祖国的繁荣富强离不开每个劳动者的辛勤劳动。

成语置之度外:置之度外[zhì zhī dù wài],意指不放在心上,不加理会。语本《东观汉记·卷一·光武帝纪》。[源]《东观汉记·卷一·光武帝纪》六年,春二月,吴汉下朐城。天下悉定,惟独公孙述、隗嚣未平,帝曰:“取此两子置度外。”乃休诸将,置酒赏赐之。另可参考:《後汉书·卷一三·隗嚣公孙述列传·隗嚣》[典故]据《东观汉记·卷一·光武帝纪》载,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虽已匡复汉室,但天下尚未统一,还有许多人据地称王。光武帝花了五年多的时间,总算大致敉平,只剩四川的公孙述和甘肃的隗嚣两股残余势力。公孙述远在蜀中,不易发动攻势;魏嚣表面上向光武帝称臣,并且把儿子送到洛阳任官,表示归顺。因此,光武帝不急於消灭这两股势力,希望能让苦战多年的将士,好好休养生息一番。於是对将领们说:“现在天下已在我们的掌握之中,姑且把消灭魏嚣和公孙述两人的事,置於度外,不加理会吧!”後来“置之度外”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不放在心上,不加理会。

爱国英雄事迹读后感_226字

今天,我读了一些有关英雄事迹的资料。其中,最令我震撼的是一个有关关天培的故事。

故事讲了在1841年2月25日,英国的战舰向虎门发起进攻,爱国将领关天培带领士兵到达前线英勇抵抗。到了26日下午,英国再次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关天培向琦善求助援兵,但被琦善拒绝。关天培孤军奋战,受伤数十处,却依然奋勇战斗。一点也没有投降的意思。最后,与400余位守炮台战士壮烈牺牲。

读到这里,我心潮澎湃。关天培太伟大了,我下定决心,要向他学习不畏俱,不低头的精神。

成语孤军奋战:奋战:尽全力地战斗。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也比喻一个人或一个集体无人支援、帮助的情况下努力从事某项斗争。如:《隋书·虞庆则传》:“由是长儒孤军独战,死者十八九。”又如:孤军奋战的艰苦局面带来了重重困难。——罗广斌《红岩》第29章

成语孤立无助:只有一个人或一方面的力量,得不到外力援助。如:《后汉书·班超传》:“十八年,帝崩,焉耆以中国大丧,遂攻没都护陈睦,超孤立无援。”又如:属者椒寝未繁,肖星不耀,孤立无助,有识寒心。——宋·周辉《清波杂志》卷一

爱国英雄读后感_386字

今天,我读《革命英雄的故事》这本书,我非常感动。他们都非常伟大,面对残酷的环境他们宁死不屈。其中,我最敬佩的是刘志丹。

刘志丹在1903年冬天出生于陕西保安县。他在青少年的时候目睹了民不聊生的凄惨景象。于是,他打算改造社会,复兴中华。通过努力,他终于考上了黄浦学校。1926年他毕业了,之后随军东征。在这期间,他带领着革命军打土壕、分财物。这时敌人带领大批部队向我们革命军发起进攻。他带领革命军英勇阻击,不让他们打死老百姓,将敌人打了回去。恼羞成怒的敌人再次发起了进攻,这次因为悬殊而失败。

之后,他带领着部队在三交镇展开战斗,他的部队从清晨一直打到中午,一直不太顺利,总是攻不下三交镇。于是他决定亲自带兵去指挥战斗。结果被敌人的子弹打到左胸,打伤了心脏,临死前他让其它战士告诉政委,一定要将三交镇攻下来!

他为了革命出生入死,百折不挠,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成语民不聊生:聊:依赖,凭借。指老百姓无以为生,活不下去。如:《史记·张耳陈余列传》:“财匮力尽,民不聊生。”又如:在那些年月,军阀混战,土匪横行,民不聊生。——冯德英《迎春花》第八章

成语宁死不屈:宁愿死也不屈服。如:明·赵弼《宋进士袁镛忠义传》:“以大义拒敌,宁死不屈,竟燎身于烈焰中。”又如:许大马棒转回身,提着枪,恶狠狠地瞅着宁死不屈工作队的同志们。——曲波《林海雪原》二

爱国英雄故事读后感_387字

今天,我读了《革命英雄的故事》这本书,我非常感动。他们都十分勇敢,面对残酷的环境他们宁死不屈,其中,我最佩服的是刘志丹。刘志丹在1903年冬生于陕西保安县。他在青少年时期目睹了民不聊生的凄惨景象。于是,他想改造社会,复兴中华。通过努力,他考进了黄埔军校。1926年他毕业了,之后随军东征,在这期间,他带领着革命军打土壕,分财物。这时敌人带领大批部队向革命军发起了进攻。他带领革命军英勇阻击,将敌人打了回去。恼羞成怒的敌人组织大批部队再次攻击,这次他们因为力量悬殊而失败。之后,他带领着部队在三交镇展开战斗,他的部队从清晨打到中午,一直不大顺利,总是攻不下三交镇。于是,他决定亲自去指挥战斗。结果,在指挥部队发起进攻时,不幸被敌人的子弹射中了左胸,伤到了心脏。在临死前他让其他战士告诉政委,请他带兵,一定要把三交镇给攻下来。他为了革命出生入死,百折不挠,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成语百折不挠:折:挫折;挠:弯曲。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如: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又如:汉阳民军总司令黄兴,系湖南长沙县人,向来主张革命,屡仆屡起,百折不挠。——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三回

成语毫不动摇:丝毫也不会改变意志。如:毛泽东《愚公移山》:“愚公批驳了智叟的错误思想,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又如:面对丰厚的物质诱惑,她的心毫不动摇。

《爱国英雄》观后感_412字

同学们,我想你们一定看过许多爱国故事吧!千百年来有多少志士仁人,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在历史的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可咏可叹,可歌可泣的壮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国,每个人也都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奋斗,为扞卫祖国尊严现身,这历来都是最光荣崇高的精神,这样的人也是最受人尊敬和爱戴的。

有直言敢谏嫉恶如仇,有抗暴反奢,赈饥利民,有刚正不阿铁面无私,老卧病床,心忧天下的,还有蒙冤受屈,穷且益坚,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难道不该让我们学习吗?

值此21世纪到来之际,我们民族,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事业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形势和问题,这李有机遇,也有挑战,既有光辉的前途,又有不可回避的困难,其实爱国包含着极为广泛的内容,爱国者不是个人的事,让我们以这些人为楷模,接受祖国的考验吧!

虽然我们不能去战场冲锋陷阵,但我们可以用知识来扞卫我们的国家,来保卫我们的国家,让我们的国家更强大起来!

成语错综复杂:错:交错,交叉;综:合在一起。形容头绪多,情况复杂。如:《周易·系辞上》:“参伍以变,错综其数。”又如:不管形式上怎样错综复杂,变化诡奇,实际上总有一个基本的道理贯串其间。——秦牧《河汊错综》

成语蒙冤受屈:蒙:受;冤:冤枉;屈:屈辱。遭受了冤枉和屈辱。如:元·关汉卿《望江亭》第四折:“他只待强拆开我长搀搀的连理枝,生摆断我颤巍巍的并头莲。其实负屈衔冤。”

爱国英雄故事读后感_474字

读完《爱国英雄故事》之后,觉得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实在是太低了,对我们管的太松了。

读完此书,我知道了在中国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有许许多英雄的血,英雄的脚印;在中国的历史上有无数共产党员为革命事业,为人民群众的安危而光荣的牺牲(例如:《严守纪律的邱少云》《欧阳海舍身救火车》等)。而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就像是欧阳海在日记中的一句话:“我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死。为人民显出问心无愧的一生!”是啊,一个人活在世上,不为他人做些什么,那在世上还有什么意义?

在读这本书,你会觉得这里埋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其实只要你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无私奉献这五点。你就能做一个几乎完美的人。当然,你的心中要想着自己的祖国,要有和平二字,这几点也自然做到了。

你要知道,你要记住,有无数革命先烈为了祖国的神圣领土不被侵犯,为了人民不受欺辱,为了我们的生活过得更幸福,用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曲英雄的赞歌。是他们用忍饥挨饿换取了我们今天丰盛的饭菜;是他们用站岗放哨换取了我们今天树荫下的嬉戏;是他们用流血牺牲使我们在和平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

成语忍饥挨饿:忍受饥饿。形容极其贫困。如:余华《活着》:“她每天提着篮子去挖野菜,身体本来就有病,又天天忍饥挨饿,那病真让医生说中了,越来越重。”又如:钱花完了,只好忍饥挨饿。

成语问心无愧:问心:问问自己。扪心自问,毫无愧色。如: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 》:“君无须问此,自问自心,问心无愧,即阴律所谓善;问心有愧,即阴律所谓恶。”又如:林冲那时候却觉得在“刀枪无情”的理由下伤害了那汉子的生命,原是冠冕堂皇,问心无愧。——茅盾《豹子头林冲》

爱国英雄读后感_501字

看了这篇感人的英雄事迹,让我受益匪浅。事迹的大义是这样的:28岁的军官救跳江女牺牲,妻儿目睹全过程。是说金华一女子轻生投河,某部军官孟祥斌正好与妻女经过。走到桥上时,他突然看到一个女孩子纵身跳下大桥,他没有来得及和妻子打招呼,甩掉鞋子,跟着纵身跳下了10米高的大桥。另外还有一名武警战士也跳入河中参与营救。轻生女子被救起,孟祥赋却刚与妻子女儿团聚一天,便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孟祥斌叔叔就走了,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和正气,为我门大家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孟祥斌叔叔人走了,但他的精神永存!而无数个像孟祥斌叔叔一样的英雄还是会在关键时刻站出来奉献自己,这样的时刻,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极力的宣传报道,更需要有一种对人性的反思,我们应该如何来面对把握的生命,我们应该如何来避免不必要的牺牲!我们更需要通过这样的事件,来考虑人性的薄弱与缺失!社会的道德与责任!奉献也好,牺牲也罢,我们是不是应该活得更真实一些,更淡薄一些,更热心一些,更善良一些!做为小学生的我们,应该更加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效力!

孟祥斌叔叔的举动,真的让我非常感动,也让我更加明白生命的可贵,我们应该要好好珍惜生命!

成语受益匪浅:匪:通“非”。得到的好处很多。如: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25章:“这类‘讲座’还售门票,并兼售演讲本人的著作,使得这类活动让各方面都受益匪浅。”

爱国英雄读后感_579字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名叫《红军长征的故事》。二万五千里长征,漫长的征途,我们的红军战士经历了各种艰难困苦,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一路上披荆斩棘,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用自己的血和泪谱写了动人的篇章。

雪山是红军前进的阻碍之一,面对山高邻秃,朔风凛冽,冰雪覆盖的高山,战士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用超乎想象的毅力和艰辛为部队探索出一条前进的道路。这不仅仅是一条磨炼意志的艰难之路,也是一条生命之路。遇到开阔美丽的草原,本以为有了希望,谁又能想到里面蕴藏着意想不到的困难。草地又成为红军前进的阻力,很多战士倒在了草地里,再也没有起来。当他们把自己交给党的时候,就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了。然而,面对粮食的短缺,环境的恶劣,战士们又何尝不是风雨前进,风餐露宿呢?我们只能从书中或电视上了解这些感人的事迹,但完全可以想象得到他们遇到困难险阻的情景,以及他们在困难险阻面前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的友爱之情。

看了红军长征时那段艰苦的岁月,那用无数生命写下的英雄史诗,将会成为我前进的动力。今天的我们怎能不被红军的顽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打动呢?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困难面前决不低头。用科技强国,以人才壮国。我们要不怕困难,急起直追,用民族的伟大精神迎接挑战,以祖国的兴衰为己任,为祖国的强盛奋斗不息。要自强、自立,用智慧和汗水创造祖国更加灿烂的明天。

成语风餐露宿: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如:宋·苏轼《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又如:宋·苏轼《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

成语露宿风餐:在露天过夜,在风口吃饭。形容行旅生活的辛苦。如:宋·苏轼《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又如:他离开家后,露宿风餐地赶路,十分辛苦。

《爱国英雄》观后感_670字

《爱国英雄故事》这本书里面全是写关于爱国的故事,让人看了惊心动魄。其中书中有一篇令我十分感动的爱过故事――战斗英雄董存瑞,他英勇善战,是人们的好榜样。

隆化,是日本人占领的地方,很不好打。但是董存瑞不怕,浑身蓄满了劲儿,射击、投弹、爆破、攻坚,各个项目都以身作则冲在前面,对班里的战士要求非常严格,一个动作不合格也不放过,反复纠正。大家都很佩服他。虽然他只有十八九岁,个儿不高,两年多来,他竟缴获了敌人两挺机枪,立了三次大功,四次小功,荣获了三枚勇敢奖章,一枚毛泽东奖章,真是厉害呀!而为了打隆化,董存瑞一早起来就计划着怎么打。大家比划着七嘴八舌的议论开了,意见越提越多,办法,越来越巧,一套完整的爆破方案终于形成了。激战在即,战士们个个摩拳擦掌、斗志昂扬。董存瑞被一致推选为“爆破元师”,担当其最艰巨,最光荣的爆破开路任务。解放隆化的任务终于打响了,碾开隆化中学东北角的四个炮楼和五个碉堡是董存瑞爆破组的任务。董存瑞扶着炸药包应声跃出战壕,带领爆破组冲向敌人的炮楼。董存瑞敏捷地扑了过去,随着一声巨响,第一个炮楼飞上了天,接着,第二个,第三个。在火力组的密切配合下,董存瑞和李振德一口气把四个炮楼,五个碉堡全部炸掉了。战士们冲了上去,突然,河上的一座桥上冒出了几条火舌,董存瑞抱着炸药包和郅顺义一前一后,配合着迅速奔向敌堡。经过一番斗争,化隆解放了,董存瑞却永远离开了我们,他用生命擎起了人民解放的红日!朱总司令为他题词:“合身为国,永垂不朽!”

董存瑞虽然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留给了后代,我们要学习他勇敢、舍己为人的精神。

成语以身作则:身:自身;则:准则,榜样。以自己的行动做出表率。如:《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又如:这其间不顾一切阻碍以身作则做一个开路先锋的便是许倩如。——巴金《家》二十五

成语斗志昂扬:昂扬:情绪高涨。斗争的意志旺盛。如: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又如:同学们听了英雄的报告后个个斗志昂扬、争当“活LeiF”

本文标签:读后感作文  名著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