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应又改造了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建立了高度关联和深刻认同。
2023-02-05
更新时间:2023-02-07 00:59:44作者:百科知识库
本文有《捕捉儿童敏感期》读后感(1138字)、启迪心智,感受精神—《孔子庄子》读后感(1105字)、全球通史读后感(1118字)、人生苦旅读后感(1125字)、名人童年故事读后感(1092字)、教育的新生读后感(1098字)、心灵鸡汤优秀作文(1107字)、《家》读后感(1156字)等1100字左右的初中二年级精选读后感8篇,供您参阅。
有多少父母知道,婴幼儿喝了糖水后为什么拒绝再喝白开水?他们为什么爱吃手,还对非常微小的东西感兴趣?让他听磁带,他的兴趣为什么不在听上,而是在来回装卸磁带上……
在读了资深幼儿教育学家孙瑞雪编著的《捕捉儿童敏感期》一书后,我才了解,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个黄金般贵重的概念——敏感期。
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
这本书收录了200多个孩子(0——10岁)敏感期的真实案例,所有案例由家长或老师记录,通俗易懂,孙瑞雪老师针对每个不同案例都作了点评,她认为儿童的智力来自于感觉;个性跟创造力之间是画等号的,创意不能教;打骂中长大的孩子,看不到客观现实……这是第一次大规模、全面深入地揭示敏感期这一生命现象,它就像一把打造了10年的金钥匙,引领我们读者了解儿童成长的规律,破解儿童内心的秘密,让每个孩子在爱和自由中健康成长。
敏感期是培养孩子的性格、兴趣、思维能力和独立能力的最佳时期。它的一个特点就是不期而至。成长中的儿童有一个接一个的敏感期,但很多父母、老师都不太了解,一直用自己的思维,成人的价值观来判断孩子的行为。他们强制性的介入不但侵占了儿童每个敏感期的独特发展时机,还会使儿童对强制灌输的内容产生恐惧,严重破坏了孩子自我发展的探索行为。有问题的儿童,如多动、自闭症的儿童,正是他们的探索活动被严重阻碍而造成的。因此,敏感期得到充分发展的孩子,头脑清晰、思维开阔、安全感强,能深入理解事物的特性和本质。
这本书中的一句话让我感触至深:"只有错误的成人,没有错误的儿童。"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孩子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一切特质。除了观察、了解外,我们还应该给幼儿充分的爱和自由。
在这本书中,有大量孩子敏感期的照片:从口的敏感期到手的敏感期,再到空间敏感期、人际敏感期等,使我一下子对敏感期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全书的述说对儿童种种发展都充满了由衷的赞叹和崇拜,言语中充满了爱和包容,尤其对儿童某些"恶劣"的行为和言语的冲撞,都能那么宽大的包容和理解。
在读这本书后,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儿童成长的每一个重要时期和生命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未来的一名幼儿教师,我认识到教师重要的品质之一是会观察,不去干扰孩子,充分给孩子爱和自由的空间。教师学会捕捉儿童的敏感期,如何在关键时刻给予孩子科学的教育和关注是如此重要。不但可以在幼儿敏感期对幼儿进行正确的引导,而且还可以在做家长工作上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家长提出的疑问也能做出正确的分析,让孩子在充满爱、充满快乐自由的环境中成长。
成语通俗易懂: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如:邓小平《跃进中原的胜利形势与今后的政策策略》:“这十六个字,通俗易懂。”又如:我们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写报告。
成语至关重要:指具有特别重大影响或后果。如: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3章:“这次命运的大决战不仅对她是至关重要的,对所有的同学都一样。”又如:对我大有用处的人,每个人都是‘至关重要’的。——王朔《许爷》
悠悠五千年,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再漫长的岁月里,每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涌现在众多杰出的人才。
以前,我经常听到父母,老师谈到孔子,庄子,什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总在耳边回响。最近,老师让我读了一本书,《孔子庄子》让我对这些圣贤名师有了更深的了解,他们洗礼,震撼了我的心灵。
《孔子庄子》顾名思义,主要就讲了孔子和庄子两个人的故事。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教育,曾携带弟子周游列国,整理了《诗经》《尚书》《春秋》等书。庄子是到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一生贫困,隐默无闻,却着述丰厚,《庄子》一书流传至今。
“江山代有人才出”勤奋,勇敢,坚强,好学是成功者亘古不变的必备素质,我最喜欢孔子。孔子就是这样的一位人才。孔子好学而又勤奋,对于学习他孜孜不倦,一丝不苟,拜了许多人为老师,起早贪黑地学习。孔子勇敢而又抱负远大,满怀救世治国的志向,积极寻找实现抱负的机会,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并且勇敢地推行自己心中所想。
孔子坚强而又持之以恒,虽然许多君主不重他,总是吃闭门羹,被人嘲笑,但他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周游列国,寻找他人生的最终方向。
读完这本书,我不由得静静思考,我是不是连他们的千分之一也达不到?人生在世,谁都有远大的志向和美好的愿望,可实现这些需要走一大段并不平坦,荆条丛生的坎坷的路,需要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勇敢坚强是必不可少的武器,唯有具有坚忍不拔毅力的人才能在遭受各种困难,遇到各种危机时迎难而上,困难和挫折不会因为你的脆弱而退缩,即使再大的苦难,只要勇敢坚强一点,也是可以过去的。有时候,要努力几次,也能成功,就像孔子。再一个国家中穿梭,付出了一次又一次的努力,这当中有必不可少的失败,失败不仅是一次挫折,也是一次机会,它使你找到自身的欠缺,不轻言放弃,一个能用坚强,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命中一切苦难的人,才是最精彩的,闪闪发光,令人敬仰。
我过的事丰衣足食的生活,从未尝试过外面的艰辛,我也有远大志向,有一颗爱国的心,总是幻想着长大后为祖国贡献力量,一切起来就滔滔不绝,直到今天我才明白,这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我没有付出行动,平时一遇到困难就轻易退缩,在远大志向的道路上不知失败了多少次,但从未在失败中前进,奋发。坚强和勇敢是掌握人生航向的舵手,把握命运的动力桨,但我还没有拥有,不知不觉偏离了轨道,坚强和勇敢这两个字眼和我很遥远。但我相信,我会从此时此刻开始,努力把方向重新调整过来,让坚强和统一与我同行,像孔子一样,为了自己的理想不懈努力,持之以恒。
庄子故事,流放百世;孔子名言,启迪心智,感受那深邃的精神。
成语一丝不苟:一丝不苟[yī sī bù gǒu],意指一丝,一点点。苟,随便、草率。“一丝不苟”形容做事认真,一点也不马虎。语或本《周礼·地官·大司徒》。[源]《周礼·地官·大司徒》大司徒之职: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安扰邦国。……施十有二教焉:一曰以祀礼教敬,则民不苟;二曰以阳礼教让,则民不争;三曰以阴礼教亲,则民不怨;四曰以乐礼教和,则民不乖;五曰以仪辨等,则民不越;六曰以俗教安,则民不偷;七曰以刑教中,则民不虣;八曰以誓教恤,则民不怠;九曰以度教节,则民知足;十曰以世事教能,则民不失职;十有一曰以贤制爵,则民慎德;十有二曰以庸制禄,则民兴功。[典故]“一丝不苟”的“苟”有轻率、随便的意思。所以“一丝不苟”是在形容一个人做事认真,一点也不马虎的意思。有许多和“不苟”组合而成的词语,如:“不苟言笑”、“不苟言谈”、“方正不苟”、“临财不苟”等等,都在指对事不轻忽、不随便。推究“不苟”一词,早就出现在《周礼·地官·大司徒》,是指对人民的十二种教化方法之一。古圣先王认为如果可以让人民在祭祀时能够养成恭敬的态度,对往者尊崇敬谨,则在面对在生的亲人时,一定“不苟”,意思即是不会轻率随便。为了强调语义,可在不苟前加上“一丝”,也就是“一点点都不马虎”的意思。“一丝不苟”这句成语,当就是从这里演变而来,用来形容做事认真,一点也不马虎。
成语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如:《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又如:他长年累月孜孜不倦地工作。
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一直都有历史课。学过中国古代史、近代史、政治思想史、文化史、法制史,世界史的课程从小学到大学似乎也没有间断过。但一直以来都未能形成一个人类历史的全景图。中国史里无世界,世界史里无中国。不知道秦皇汉武与何人欧洲何人并立于世,不知道中国与世界何时开始的。最近阅读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所着《全球通史》算是稍稍弥补了以往的疑惑。
随着欧洲人发现新大陆,世界才开始成为“一个世界”。人类诸种族的混合必然伴随着动植物的相应混合,“今天,全球范围内人类之间,动物之间和植物之间的混合仍在继续”。可以想象,地球上的人种终将混同。不同人种之间的精子与卵子并不拒绝合作,正如酒精与水倒在一起变成你仲有无我中有你的混合物,所差的只是时间问题。
最初国际性的竞争舞台是现在的中东地区,四大文明中的埃及印度巴比伦,兴衰轮替是历史的必然,人无百日旺花无百日红,还没有那个王朝能够维持百年霸权。现在的老大美国1914年也才刚刚有力量趁着欧洲内讧,扎紧自己的篱笆。亡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是他后来居上,其中有没有规律?
从发现新大陆开始,人类历史开始进入世界史。最初的引领者是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与葡萄牙。他们通过对美洲大陆的掠夺和通过新航路与东方的贸易中得到大量财富,由于长期的宗教战争,国立衰败。由于大量财富流入,导致国内物价大涨,产品没有竞争力,所以工业得不到发展。最终被西北欧的荷兰、英国控制了经济命脉。并在其国力衰败之后,取代了其对海上航线的垄断。
趁着欧洲大陆之间的攻伐不断,闷声大发财的英国后来居上。一方面内部工业革命提供了工业基础,另一方面,海外殖民的竞争中取得较大优势,成为日不落帝国,也把英语这个岛国方言推上世界第一语言的宝座。当时世界发展的发动机无疑是欧洲,欧洲对待世界其他地区的手段是赤裸裸的掠夺。
面对欧洲的霸权,正如作者总结的那样,有两种反应:第一种割裂同入侵势力的一切联系,撤回到与世隔绝的境地中,在传统的信念和习惯中寻找安慰,“回到美好的从前”。第二种力图采纳外国社会的东西,“向西方学习,与西方战斗”。恰好是清王朝与日本的写照。
恰如英国趁着欧洲大陆忙于战争,发展壮大。美国趁着英国陷入欧洲大陆的战火,取得独立,获得壮大。美国何以取得世界霸权?不是这只瞎猫碰到了欧洲内战的死耗子这么简单。美国在欧洲革命的基础上,建立了全新的政治制度,在新教基础上形成以个体自由为中心的社会伦理。他脱胎于欧洲,并战胜了欧洲。
今天的世界,远未到达大同世界。国家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中国目前远难谈得上乐观。是躲在传统的幻想中寻找安慰,还是“向西方学习,与西方战斗”,答案似乎不难理解,实施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
成语后来居上:后来的超过先前的。有以称赞后起之秀超过前辈。如:《史记·汲郑列传》:“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又如:今老矣,乐不预少年文酒之会,后来居上,又不知其为谁?——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四
成语来者居上:后来居上。原指资格浅的新进反居资格老的旧臣之上。后亦用以称赞后起之秀超过前辈。如:语出《史记·汲郑列传》:“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又如:陈人束阁,让他来者居上。——宋·刘克庄《念奴娇·丙寅生日》词
于世忠老师把他的新作《人生苦旅》赠我已有三四个月了,因颈椎病没有及时阅读,现在细读,使我感慨万千。故写此感,以述心鸣。
《人生苦旅》是世忠老师以日记的形式,记叙他及他的兄妹待奉父母的做。遇和思悟。所写做。遇之细致,思悟之灵动,使我钦佩之至。
做从待奉老人的吃、穿、行、便和用药都记之如丝。如:他与二妹交接的过程叙写:“二妹告诉他,茄子要削了皮再炒……菜板立起来放……”;伺候父亲打针的表述:“……糟糕,今天的答卷没做好,起针的是时候…父亲的右手背上起了一片黑紫,那是上帝给我的卷子上涂抹的分数吗?……”。作者给读者描述了一个祥实的立体的行孝图。俗话说,孝只能听其言,不能观其行,观其行,天下无孝子。读《人生苦旅》,观其行,方见真孝子。
遇从老人治病过程中的医生尽责,乡党朋友的关心,都写得入木三分。如:父亲灌肠过程中的祥记。“…用她修长而美丽的右手中指,舒缓的插入父亲的肛门,…一切都是那么从容,那一刻,美丽和龌龊同时进入我的脑海…”。母亲葬礼上过程的记写,“…杠夫们小心翼翼的把…”作者给读者勾勒了一个忠于职守的人们营造的和谐社会的场景。
思从自己的经历与见,思悟人生尤其是当人的岁数增大,身体生病时的痛苦、磨难及孝道。从儒家、道家、天主教、无神论和医学界等各个方面透视生命与生命经历的神秘与无奈。从古写到今,从国外写到国内及家族中某个人的生命旅行的艰辛,特别是对孝道的认同与升华。感写的淋漓尽致,有其自己的观点和超然。作者的思维跌宕,也极易引起读者的遐想,激读者深思和顿悟。如:写儿女应尽孝时,与投保联系起来。“…站在老人的一边考虑,养儿防老,是最原始的养老投保形式…儿女不孝,意味着骗取老人的投保的钱。…”
侍老随想中更是联想丰富,升华于颠。自然与科学的相关,贫穷与富有的利弊,古孝与今孝的异同,二十四孝的解读,儿女与老伴的乐生点,家的理解,财富作用的见解等。
海田兄为其作序,给于了很忠恳的评定。无暇坐下来一起商榷。我是带着敬畏之心读完《人生苦旅》的。读时感慨,读完感动、思索和叙然。当下社会人浮躁,物欲横流,堕落之极,伤风败俗之象,屡屡皆见。然而,在偏僻殷实的农村,仍有如陶翁笔下的桃源香美的孝,飘来阵阵清香沁人肺腑。古之二十四孝之得名,多是靠一时之怪举,则不如《人生苦旅》孝的到位,令人起敬,很难找到恰如其分的感语来形容。《人生苦旅》中思的跌宕以显世忠老师的文功与学富;思的超然以显世忠老师的修为之境界;思的宽展以显世忠老师治世之志责。
读《人生苦旅》实感,她不仅是孝文化而是孝的践行,孝的诠释,孝的升华,孝的典范,应当作为公民修为之佳作,之必读。
上感,没有任何之做作,乃心之共鸣而录之。然,仍不达意。
成语养儿防老:养育儿子是为了防备年老。亦泛指养育子女以防老年无依靠。如:宋·陈元靓《事林广记》:“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又如:养儿防老的观念应该改变了。
成语淋漓尽致:淋漓:形容湿淋淋往下滴,比喻尽情,酣畅;尽致:达到极点。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如:明·李清《三垣笔记·崇祯补遗》:“(刘若愚)着《酌中志略》叙次大内规制井井,而所纪客氏、魏忠贤骄横状,亦淋漓尽致,其为史家必采无疑。”又如:再就让我说,我也没姐姐说的这等透彻,这等淋漓尽致。——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
在我的书桌上,静静地躺着我最喜爱的一红一蓝封面的两本书——《200个名人的童年故事》。书是我自己在新华书店选购的,书的内容生动有趣,让人爱不释手,讲的是古今中外两百位杰出人物的童年生活。
从书中得知,原来中外名人小时候也那么淘气可爱,因为无论是谁,不管他取得多大成就,有多大名气,都是由孩子长大的。一个人的童年对于今后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可能会影响他一生。
书中的名人,有的出生于名门贵族,如司马迁、巴金、曼德拉、林肯;有的从小就勤奋好学、聪明过人,如白居易、康有为、曹禺、黑格尔;有的对功课不怎么关心,倒是对其他事物特别好奇敏感,如钱仲书、巴尔扎克、拜伦、爱迪生……但是书中最吸引我的是轮椅上的写作者张海迪和失去光明的强者海伦。凯勒,因为我从她们身上看到了乐观向上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
张海迪和海伦。凯勒都有一个不幸的童年,病魔使她们身体残疾,可是她们并没有向命运屈服、认输。高位截瘫的张海迪,怀着对生命的激情和执着,凭着坚强毅力学习、写作;双目失明的海伦。凯勒克服重重困难,以惊人的毅力学习了法语、英语、德语、希腊语和拉丁文,还学习了代数、几何、物理等课程,写出了闻名于世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作为一个身体健康的人,我实在佩服她们,一个正常人能够做的事,她们做到了,然而正常人不能做到的,她们也做到了,我不禁被她们的那种热爱生命、顽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她们不但不为自己的缺陷而自暴自弃,反而更加努力向上,在艰难中获得力量与坚强,她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实了她们是生活的强者。
读着她们的故事,联想到了自己,我作为一个正常人,却有时因为自身的惰性,浪费了许多学习时间,只是一味地贪玩儿、追求舒适的生活,实在感到惭愧。而我们同学中也有这么一些人,拥有舒适的生活环境,良好的学习条件,但他们不是去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而是吃不得半点苦,把学习当成苦差,无心学习。对于学习,他们总是不屑一顾,不是以积极的态度去勤奋学习,而是抱怨上天没有赋予他们聪明的天资、超人的智慧,可以让他们能不费工夫而一举成名。张海迪和海伦。凯勒在如此逆境中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都能成材,而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明亮的眼睛,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不去创造自己美好人生呢?
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遭到不幸。面对挫折,即使有无数选择,我们也应该像张海迪和海伦。凯勒那样选择坚持,坚持像一串串美妙的音符,将生命的乐章谱写得多姿多彩,坚持是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将浩翰的星空点缀得缤纷亮丽,坚持是一艘艘生命的小船,与恶魔般的巨浪搏击……让我们带上一颗坚持不懈的心,踏上新的旅程吧!
成语聪明过人:智力超过一般的人。如:清·钱泳《履园丛话·艺能·度曲》:“余在京师时,见盛甫山舍人之三弦,程香谷礼部之鼓礼鼓板,席子远、陈石士两编修能唱大小喉咙,俱妙,亦其聪明过人之一端。”
成语一帆风顺: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如:唐·孟郊《送崔爽之湖南》:“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风。”又如:栉霜沐露多劳顿,喜借得一帆风顺。——清·李渔《怜香伴·蹴居》
一位在美国受过多年教育的学者,回国后却放弃高官厚禄毅然跑到乡下办学,并终身致力于平民教育,这就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界最早认识到农民教育问题重要性的人,是最早广泛提倡妇女也有平等受教育权利的人,也是第一个开办乡村幼儿园的人。他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教育思想今天仍在广泛推行。
每次读到陶行知的话时,我总会感叹,他怎么那么先知先觉?他怎么会总结出那么多精辟的话?“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仔细辨辨,妙哉妙哉!真正让我了解了陶公“行知”名字的用意!记得前一阶段,看到一则介绍:“蜗牛喜欢吃什么呢?”过去,孩子们要问爸爸妈妈,问老师,现在他们说:“喂喂就知道。”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喂养,孩子们发现蜗牛喜欢吃甜食,如草莓、香蕉、橘子等,而不喜欢吃芹菜、黄瓜等。孩子们把蜗牛喜欢吃的食物画出来贴在墙上,告诉全班同学。更有趣的是,孩子们发现蜗牛吃了草莓排出红色的粪便,吃了橘子排出黄色的粪便。经过反复的实验观察,孩子们得出结论,蜗牛粪便的颜色与吃的食物有关。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被称为“做中学”,受到孩子们的空前欢迎。这项教育改革实验有着鲜明的特点,它强调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培养,注重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和发现。
这场教育改革实验虽然是科学家发动的,但在教学中起主要作用的仍然是教师。在课堂里,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地对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在学生面前说:“我也不太清楚,明天我再告诉你。”“我不知道,让我们一起来做实验吧。”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根本”这是做中学活动中“做”的灵魂,强调了“做”是“行是知之始”的行,行以求知,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在做中学活动中老师还会不经意地进入一个误区,即有意无意地将孩子的思想往自己设计的想法上引导。结果往往会千篇一律,没有新的、有价值的发现。例:在“盐水让胡萝卜浮起来”的实验中,老师为了让孩子观察到胡萝卜在盐水中可以浮起来这一现象,于是让孩子将胡萝卜放进调制好的盐水里,实验结果都一样,实验看似成功,其实不然。但反之,如果让孩子自由尝试,往沉有胡萝卜的清水里一点点地加盐,孩子却有不一样的发现,盐加少的孩子会发现胡萝卜仍沉在水底,加入量中等的孩子会发现胡萝卜悬在了中间,加盐比较多的孩子会发现胡萝卜浮起来了……于是孩子自信地得到结论:盐一点点地加入,胡萝卜会一点点地浮起来,直至浮在水面上……
手的操作和心智的操作与改变,是主动探究和学习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条件,大胆地放手让孩子在实验中验证自己的想法,深信:“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根本”,为孩子们展开一片充满想像,充满生机的天地!
成语高官厚禄:禄:俸禄。泛指职位高,待遇优。如:《荀子·议兵》:“是高爵丰禄之所加也,荣孰大焉。”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下之不能积日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又如:假如有一等做官的,误国欺君,侵剥百姓,虽然高官厚禄,难道不是大盗。——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八
成语千篇一律: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指文章公式化。也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如: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张公虽复千篇,犹一体耳。”宋·苏轼《答王庠书》:“今程试文字,千人一律,考官亦厌之。”又如:她又开始说起千篇一律的恳求的话语来了。——沙汀《磁力》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老师那里借到了《生活的镜子》,如获至宝。晚上,我躺在床上,细细品味。虽然已夜深人静,但我爱不释手,仍然沉浸在诸多故事当中,久久不能入寐。
作为刚跨入中学时代的我,强烈的求知欲使我浑身的血液都在流动。我喜欢看书,喜欢读别人的故事,因为它能给我力量,催我奋进。
《人生的第一桶金》中那个鲁南贫穷乡下的小男孩,家里穷得买不起化肥,为减轻家庭的负担,不得不辍学,四处寻找工作,后来在漂白粉厂工作,经常加班加点,累得吐血,身上被漂白粉灼伤如鱼鳞一般,却毫无怨言。终于挣得了他平生的第一桶金:500元。
与这位哥哥相比,作为同龄人的我真是自愧不如:我们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年代,家庭生活条件优越,打小从来都是“小皇帝”,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尤其是像我,常常在父母面前耍性子,不肯吃饭,闹情绪。像他那样一个未成年的孩子,辍学也不怪罪家人,还能为家人着想,并担当起家庭的责任,实在是难能可贵!
《平凡的震颤》中的那个男孩,把他的一条腿连同青春的梦想都留在了不属于他的成市,曾是被嘉嘉的父母鄙视和冷落的打工人,恰恰就是他救了嘉嘉的命。
读到这里,我的眼睛被湿润了,我的心灵被震撼了。我不禁掩卷而思:一个素不相识的异地人,下意识地以自己的生命去救助了一个与他毫不相干的小男孩,付出了自己的青春,以致终身残废。这不就告诉我们生活中就是这样,被我们鄙视和冷落的,恰恰是我们最需要的。于是我油然而生敬意。
与此同时,这使我联想到浙江教育频道“记实”栏目,日前播出朱强无辜多次杀人案件,并记录杀人经过,留下上万言的杀人日记。我们为之震惊,为之惋惜、为之痛心,为之愤怒。这扭曲的灵魂震撼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造成这种变态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当然主要来是家庭教育的不当,溺爱和放任,积小成大,渐渐形成了只求索取,不愿付出的恶习,情感上产生了严重的缺陷,自私虚荣,性格孤僻,缺乏爱心,缺乏责任心,心胸狭窄,视不顺眼者为仇恨。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在当代社会中,诸如此类青少年违法犯罪屡见不鲜,这与上述两位少年的行为是格格不入的。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我们这一代大多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爷爷奶奶护着,爸爸妈妈宠着,外公外婆依着,久而久之养成了一种只求索取不求付出的人格个性,那种天经地义式的索取一旦不能满足,心灵极易畸形发展而扭曲。
《生活的镜子》拜读之余,我仿佛看清了自己的背影,寻找到了自己的症结,它如同一付良药医治我心灵的缺陷,又犹如一碗人参鸡汤滋补我的身心。夜更加寂静了,我在日记上这样写道:
生活中不仅仅要索取,同样更要学会付出,人们的灵魂才不被扭曲,社会才充满爱。
成语诸如此类:诸:众多;此:这,这样。象这类的各种事物。如:《晋书·刘颂传》:“诸如此类 ,亦不得已已。”又如:书法、绘画、吟诗,诸如此类,他无一不会。
成语毫不相干:指丝毫没有任何联系。如: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回:“其实,月球并无分别,只是半个明,半个暗,盈亏圆缺,都是人眼睛现出来的景相,与月球毫不相干。”又如:不只是她,城里的所有市民谁留心这些和自己毫不相干的事呢?——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23章
暑期我阅读了巴金爷爷所写的《家》——以娴熟的手法,塑造了众多富有典型的形象。每个形象都描绘的血肉丰满,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家》着重刻画了觉新这个受过五四新思潮的激荡,但处于“长房长孙”的特殊地位,深受封建伦理,特别是“孝”的熏染,他的一生陷入极大的痛苦与矛盾之中,大大加强了这个人物的悲剧色彩,本与梅相爱的他却为了老太爷之命娶了素不相逢的富家小姐李瑞钰,使三人都陷入痛苦的深渊…但不久梅也顺从家族之意远嫁他方。对梅情感太深的觉新放不下那段感情,不断的疏远他的妻子,古人有句俗话说的好:“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李瑞钰终于还是忍不住要回娘家去了…或许是幸运之神的降临,就在这时在意外之中发现她怀孕了,两人的关系因肚子里的孩子而开始好转…
春去夏来,秋去冬来,日子在不知不觉中逝去了,孩子也在不断的长大,在一次家庭纠纷之中她为了阻止便上前劝架,或许那时正在气头上,五妈推开了她,那一刻仿佛命运就注定那个未出生婴儿的早降…一声一声的哭叫给了这个封建家庭带来了欢乐,觉新为儿子取名——高海臣,这名字之中包含的是母亲七月怀胎的艰辛,包含的是父母对他的希望…
在这边家庭幸福的同时,梅却整天以泪洗面,独自度过了无数艰苦的岁月,最终换来的却是——丈夫的早逝,婆家的抛弃,百感交集下,她回到了娘家,然而她的回来却是被认为是娘家的丑事,令她抬不起头来。又一次意外她与大表哥觉新相遇,两人虽然仍然不望往日的点点滴滴,但却又是刻意疏远彼此。“纸包不住火”觉新与梅的事李瑞钰还是知道了,但她用宽大的心胸去帮助,体谅觉新;并在知道梅家经济上有困难,卖刺绣贴补家用时,她连忙去买下梅所有的刺绣…她的真诚感天动地,更感动了梅,两人在一个夜晚结拜为姐妹,共同关心,共同帮助…
这一切的一切都令我不禁潸然泪下,感觉到社会中的——爱,大爱,那种无私的精神令我折服,令我感叹,我想这就应该是最完美的结局了吧!但却并非是这样,结局却让我难以想象——温顺善良的梅因疾病夺去了年轻的生命,李瑞钰也在第二次怀孕时,被长辈以各种理由去乡下养胎,最终因难产而死,留下一个宝贵的小生命…
这时的我对封建社会的腐败与不公,对封建等级制度十分憎恶!其实仔细一想高家不正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吗?,那些高家子弟证代表社会中那些形形色色的人物——高家专横衰老,腐朽的最高统治的老太爷,他代表了正是政府机构中腐败,贪婪的官员,那些官员仗着自己的官职,随意支配人,在无形中使人们对他产生怨恨,对他也产生无形的威胁。还有像狡猾贪婪的四老爷克安似的贪官,他们运用自己的小聪明,毫无顾忌的从公家手中“榨钱”行贿受贿,样样不缺…
尽管是这样的腐朽,但有不断崛起的新力量去改变社会,使得社会也在无形中进步,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用知识不断创新,推动社会飞速发展!
成语百感交集:感:感想;交:同时发生。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见此茫茫,不觉百端交集,苟未免有情,亦复谁能遣此。”又如:我是上一个世纪出生的人,能参加这样的盛会,百感交集,思绪万千。——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成语思绪万千:思绪:思想的头绪。万千:极多。指思想的头绪相当多,思虑复杂多端。如:南朝·陈·释洪偃《游故园》:“怅望伤游目,辛酸思绪乡。”又如:可是,此时此刻,母亲的情感是多么错综复杂,思绪万千呀! ——刘白羽《第二个太阳》第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