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官渡之战》读后感6篇500、600、700、9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6 18:23:58作者:百科知识库

《官渡之战》读后感6篇500、600、700、900字

本文整理了读《官渡之战》有感、官渡之战的读后感(527字)、官渡之战读后感(640字)等500字、600字、700字、9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作文6篇,供您参阅。

官渡之战的读后感_527字

《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故事要数官渡之战:东汉末年,袁绍率领大军进攻曹操,双方在官渡摆开了阵势。此时,袁绍号称有十万大军,而曹操人马很少,力量对比悬殊。经过几次交战,袁绍不仅没占上风,反而损失了几员大将。袁绍气急败坏,要与曹操决一死战。谋士沮授劝袁绍与曹操开展持久战。因曹操兵少而粮草将尽,人心惶惶,在接下来的战役中,曹操败下阵来,不少百姓都纷纷投奔袁绍。曹操正焦急万分之时,听说许攸前来投奔,高兴地赤脚相迎。最终曹操听从了许攸烧毁敌人的粮草的建议,把袁军全面击溃,缴获了大量的粮草与辎重,并占领了大片的领土。

读完官渡之战,我对替解决曹操燃眉之急的许攸肃然起敬,也对曹操在人马匮乏的情况下,以少胜多,打败拥有十万大军的袁绍由衷的敬佩。也让我明白:面对强大的敌人,我们不能不战而退。要知道,再强大的敌人,也会有破绽,也会有致命的弱点。在危险面前,我们不应该手忙脚乱,乱了方寸。应该要沉着冷静,安静的思考破敌地方法。想到这里,想着南宋君臣不战而退,苟且偷安的行径感到厌恶。这充分显示了南宋朝廷的腐败和无能。正如李清照的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因此,我们要像许攸一般,拥有超凡的智慧。在强敌面前不服输的精神。

成语燃眉之急:燃:烧。火烧眉毛那样紧急。形容事情非常急迫。如: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问:‘如何是急切一句?’师曰:‘火烧眉毛。’”《文献通考·市籴二》:“元佑初,温公入相,诸贤并进用,革新法之病民者,如救眉燃,青苗、助役其尤也。”又如:此在目前,实救燃眉之急。——叶圣陶《前途》

成语肃然起敬: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原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畅,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又如:衍举眼观看仲连,神清骨爽,飘飘乎有神仙之度,不觉肃然起敬。——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回

官渡之战的读后感_569字

袁绍兵强马壮,而曹操的实力很弱。但在这一场战争中,袁绍却被曹操打得大败,这是为什么呢?

事情是这样的:公元199年,袁绍想去攻打曹操,谋士田丰、沮授等人认为时机还不成熟,劝袁绍三思,袁绍非但不听劝告,还把田丰和沮授囚禁了起来。而曹操这边得知了袁绍的弱点,也开始壮起胆子来了。

公元200年2月,袁军首次进攻,可曹操却使用了声东击西之计,来到延津。袁绍中计,带兵杀来,结果曹操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文丑后退到官渡。8月,袁军逼进官渡。9月,曹军向袁军发起一次进攻,但没有成功,于是双方在官渡对峙了3个月。

后来许攸投奔了曹操,告诉曹操袁军的粮食都在乌巢。曹操听从荀彧的建议进攻,可袁绍并不在意,仅派少量的兵马去把守,结果曹操火烧了整个乌巢。而袁绍的另外两位大将张合、高览因受郭图陷害,也投奔了曹操,曹操的实力越加壮大。

不久,曹军发动全面进攻,杀了袁军70000多人。官渡之战以曹操的胜利而告终。

官渡之战中,袁绍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不听别人的意见。田丰和沮授再三劝袁绍三思,袁绍非但不听,反而把他们囚禁起来。后来又听了郭图的挑拨离间,致使大将张合和高览投奔了曹操。袁绍还没有胆量,既不敢分兵攻打许昌,而且在曹操放出谣言要断他的退路的时候就害怕了。而曹操正好相反,不但善于用计和用人,进攻又大胆果断,所以才会以少胜多取得胜利。

成语声东击西:声东击西[shēng dōng jí xī],意指表面做出要攻打东边的声势,实际上却集中主力攻击对方不备的西边的战略。语本《淮南子·兵略》。後亦用“声东击西”比喻以虚张声势,来转移对方的注意力。[源]《淮南子·兵略》夫飞鸟之挚也俛其首,猛兽之攫也匿其爪,虎豹不外其爪而噬不见齿。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先忤而後合,前冥而後明,若鬼之无迹,若水之无创。故所乡非所之也,所见非所谋也。举措动静,莫能识也,若雷之击,不可为备。所用不复,故胜可百全。与玄明通,莫知其门,是谓至神。唐·杜佑《通典·卷一五三·兵六·声言击东其实击西》後汉初,岑彭将兵三万余人,南击秦丰,拔黄邮。丰与其大将蔡宏拒彭等于邓,数月不得进。彭夜勒兵马申令军中,使明早西击山都。乃缓所获虏,令得逃亡归以告丰。丰即悉其军西邀彭,彭乃潜兵渡沔水击其将张阳於河头山,大破之。从川谷闲伐木开道,直袭黎邱,破诸屯兵。丰闻大惊驰归救之,彭依东山为营,丰与蔡宏夜攻彭,彭先为之备,出兵逆击之,丰败走。[典故]《淮南子·兵略》中,提到“声东击西”的战略:制造出要攻打东方的声势,以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实际上却把主力集中在对手疏於防备的西方,予以进攻打击,是一种出奇制胜的作战计谋。在唐·杜佑《通典》中,我们也可看到“声言击东其实击西”的战略。在东汉初年,征南大将军岑彭带着三万兵马,向南攻打秦丰,与秦丰部将蔡宏在邓地相持,累月不见胜负。岑彭布告士兵,明早要向西攻打山都,并故意放走抓到的俘虏,让他们去向秦丰报信。秦丰就派大军去西方防备岑彭的袭击,岑彭却潜兵渡过淝水,悄悄东进,袭破秦丰部下张阳,又从川谷间伐木开道,进捣黎邱。黎邱是秦丰巢穴,秦丰在西方接得警报,慌忙还救。岑彭与诸将驻营东山,严兵以待。秦丰与蔡宏夜攻岑彭,岑彭开营迎击,大破秦丰军队,秦丰败逃黎邱。此即“声东击西”战略的例证。後来这句成语就用来比喻虚张声势,以转移对方的注意力。

成语出奇制胜:出奇制胜[chū qí zhì shèng],意指发奇兵或用奇计制敌而获胜。语本《孙子·势篇》。後用“出奇制胜”比喻用奇特、创新的方法取得好效果。[源]《孙子·势篇》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典故]孙武,春秋齐国人,字长卿,生卒年不详,是当时有名的兵法家。着有《孙子》一书,共十三篇,亦称为《孙子兵法》,是一部重要的古代兵书。主要内容在分析战争形势,探讨军事作战策略、方式,为历代谈论军事作战典籍之祖,被推崇为“兵经”。“出奇制胜”是从《孙子·势篇》而来,内容大意是说,凡是懂得灵活运用战术的人,在两军交战时,都是一边正面和与敌人交锋,一边出奇兵袭击敌人,以取得最後的胜利。所以善於出奇兵、灵活运用战术的人,他的计谋,就像天地那样变化无穷,像江河那般日夜滔滔不停地流着,永不止竭;亦如日月的交替、四时的更迭,循环不已。声乐不过是宫、商、角、徵、羽五声,颜色不过是青、赤、黄、白、黑五色,滋味不过是酸、咸、辛、苦、甘五味,虽然只是五种简单的基本元素,可是组合起来,变化却是无穷尽,让人听不厌,看不完,尝不尽。战术不过奇正两种,可是奇正相依而生,循环交替变化,是永无穷尽的,所以善於灵活运用战术的人,他的计谋没有穷尽的一天。後来“出奇制胜”这句成语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用奇特、创新的方法取得好效果。

官渡之战读后感_640字

官渡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袁绍举70万大军伐曹操,而曹操却以7万击败了袁绍。

官渡之战曹操的胜负很值得探讨,在大仗之前,谋士为了给曹操壮胆,提出了“十胜十败”之说,曹操这才迎战。综合来看,曹操能赢有以下几点。1.曹操善用人。他能接受来降谋士许攸的计谋,夜袭乌巢,断了袁绍的粮草;而袁绍用人严重失察,听信郭图的话中了埋伏,又听信了审配、逢纪的诬陷收田丰下狱,把沮授囚在军中,听任手下将领谋士勾心斗角,逼走了手下的大牌张合高览;2.曹操知道兵贵神速,于是起精兵来决战,粮草并不是很充裕,而袁绍兵不如曹操之精却硬要与曹操比精良,不停从田丰的话,导致失败。这也告诫我们不要以为能够万无一失的做事,一切皆有可能,不要过分的自傲,否则终成恶果自尝之。

袁绍见刘备招兵买马,就想去讨伐刘备,袁绍的谋士说,刘备不是真正的敌人,曹操才是,你应该联合孙策,一起攻打曹操。袁绍听了,就派使者陈震前去江东。

陈震回来后,说孙策死了,孙权投靠了曹操,袁绍大怒,用七十万大军攻打许昌。曹操看到夏侯惇告急,派七万大军迎敌,结果大败而归,两军在官渡对垒,相持两个月之久,袁绍的手下献计,袁绍不听。曹操听了手下谋士之言,夜烧袁绍粮草,袁军军心焕散,大败而逃,曹军大胜,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官渡之战。

袁绍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低估了对手的实力,以为兵多就可以取得胜利,不听谋士之言,最终失败而归。

官渡之战告诉我,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不能轻视对手,还要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

成语以少胜多:用少量兵力战胜强大的敌人。如:邓小平《我们有信心把中国的事情做得更好》:“抗日战争打了八年,抗美援朝打了三年,我们有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传统。”又如:历史上以少胜多的军事案例还不少。

成语以弱胜强:凭弱小的力量战胜力量强大的。如:邓小平《我们有信心把中国的事情做得更好》:“抗日战争打了八年,抗美援朝打了三年,我们有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传统。”又如:以弱胜强的例子举不胜举。

读《官渡之战》有感_695字

官渡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的战例。曹操以七万军队打败了袁绍七十万大军。为什么袁绍七十万大军却敌不过曹操的七万人马呢?

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粮草是否充足,士气是否高昂,军队人数的多少,地理环境的优劣。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主帅能力的强弱。

许攸是袁绍的一位很好的谋士。一日,曹军的粮草吃完了,曹操写信并派人去许昌催督粮草。不料这封信落入许攸之手,他十分欣喜,急忙拿信来见袁绍。袁绍却不以为然,说曹操诡计多端,怕这信中有假,竟不听许攸建议。还说许攸和曹操是同窗,这次和曹操里应外合来算计他。许攸一气之下离开了袁绍,去投奔曹操。

当许攸来到曹营的时候,曹操正在睡午觉。曹操忽然听到帐外许攸的喊声,知道许攸来投。曹操非常高兴,急忙起身出帐相迎。由于走得太急,以至于连鞋子也没有来得及穿,就迎了出来。这令许攸大为感动,便帮助曹操出谋策划,终于打败了袁绍。

袁绍轻贤漫才,刚愎自用;曹操尊贤重士,求贤若渴。袁绍虽兵多粮足,手下谋士如云,而他不肯听取别人的意见,处事不当,以至于处处失误。曹操虽兵稀粮少,但他能明辨是非,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手下人心团结,军心稳定,往往能化险为夷,事事主动。因此官渡之战,在决战之前,胜负就已经决定了。

这种以少胜多的战争事例,在历史上也不是绝无仅有的。如赤壁大战,孙刘联合总共不过十几万人,却大败曹军八十三万人。再如毛泽东面对蒋介石发动的五次围剿,都能从容应对,并且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这些都是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例子。

于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不在于军队人数的多少,而在于统帅能力的强弱,其中包括他所采取的政策和策略。

成语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如:宋·苏轼《上皇帝书》:“改过不吝,从善如流,此尧舜禹汤之所勉强而力行,秦汉以来之所绝无而仅有。”又如:新的一辈继他们的父亲或者母亲之后成为作家的,可以说绝无仅有。——秦牧《两代人》

成语里应外合:应:接应;合:配合。外面攻打,里面接应。如: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三折:“反被韩,魏同谋,里应外合,决水淹我军,甲士溃乱,死者山积。”又如:过几日,我这里差人去投降,他们必然懈怠,我们却去劫寨,那时里应外合,定获全胜。——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七回

官渡之战读后感_709字

东汉末年发生的官渡之战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在公元200年二月,袁绍集中了十万精兵,派沮授为监军,从邺城出发进兵黎阳。他先派大将颜良渡过黄河,进攻白马,企图诱曹军离开官渡,然后一举消灭之。这时,曹操早已领兵来到官渡,听说白马被围,给于去救。曹操先派一支人马到达黄河,假装要渡河,袁绍听到消息后,急忙派大兵阻拦。曹操趁机带轻骑兵突袭白马。等曹操到了离白马十里之地,颜良才发现急忙仓促应战,被曹军先锋——暂降曹操,急于立功离去的关羽所斩杀。袁军群龙无首,顷刻间孤奔鼠窜。

袁绍闻讯,气得双脚跳。派大将文丑率六千轻骑兵为先锋,全军追击曹军。曹军把重武器丢在地上,让文丑认为曹军投降了文丑到时,以为曹军投降了,便领将士捡武器。霎时曹军见袁绍军乱成一团,就命令部队冲出去。袁绍军顿时慌了,来不及抵抗,被杀得七零八落,文丑也被关羽所杀。曹军大获全胜,形成了袁。曹两军对峙。

在这场强弱分明的战斗中袁绍为什么会输?我认为有三点:第一点是袁绍不采纳属下的建议,这是袁绍最大的败点,主要体现在两处:第一处是在战前,袁绍不听田丰、沮授的话执意开战。第二处是在曹操率大军进攻乌巢之际,袁绍不听张合,高览之言,进攻曹操大营,而不救乌巢,致使张合,高览叛变,让袁绍的战事雪上加霜;第二点是袁绍指挥不好,导致颜良、文丑过早被关羽斩杀,以至于最后无将可用;第三点是袁绍不能够充分信任其手下,导致许攸叛变,唆使曹操派兵火烧乌巢;当然,曹操获胜的原因也有两点,第一点是他能稳定军心,在危险前很镇定;第二点是曹操很能利用袁绍的上当之心,才取得了成功。

《官渡之战》让我明白了:在危险中要镇定,善于利用别人的缺点,这样才能成功。

成语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如:宋·惟白《建中靖国续灯录》卷六:“无味之谈,七零八落。”又如:一个小小家当,弄得七零八落。——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六

成语雪上加霜:雪上加霜[xuě shàng jiā shuāng],意指雪害又加上霜害,是害上加害。比喻苦上加苦。◎语或本《景德传灯录·卷八·大阳和尚》。後用“雪上加霜”比喻祸患接踵而至,使伤害加重。[源]《景德传灯录·卷八·大阳和尚》伊禅师参次,师云:“伊禅,近日一般禅师,向目前指教人了取目前事,作这个为人,还会文彩未兆时也无?”伊云:“拟向这里致一问问和尚,不知可否?”师云:“答汝已了,莫道可否。”伊云:“还识得目前也未。”师云:“是目前作麽生识?”伊云:“要且遭人点检。”师云:“谁?”伊云:“某甲。”师便咄之,伊退步而立。师云:“汝只解瞻前,不解顾後。”伊云:“雪上更加霜。”师云:“彼此无便宜。”《景德传灯录·卷一九·韶州云门山文偃禅师》诸和尚子,饶你道有什麽事,犹是头上着头,雪上加霜,棺木里瞠眼,灸疮瘢上着艾燋。这个一场狼籍,不是小事。[典故]“雪上加霜”大概是和天气有关的一个成语,农作物已遭雪害,如果再加上霜害,则是害上加害。比较早的典故,可能见於《景德传灯录·卷八·大阳和尚》:“师云:『汝只解瞻前,不解顾後。』伊云:『雪上更加霜。』”这是大阳和尚和伊禅师的一番对答。大概意思是在说当伊禅师在意於眼前他人的评语,大阳和尚说他是:“瞻前不顾後。”意指禅师只顾到人前的表现,却忽略人後自己的修为。禅师被和尚斥责後,说:“真是糟糕,错上加错了。”另外在《景德传灯录·卷一九·韶州云门山文偃禅师》中也见“雪上加霜”的语句。後来“雪上加霜”这个成语也许就从这里演变而出,被用来比喻祸患接踵而至,使伤害加重,苦上加苦。

官渡之战的读后感_955字

想必大家都看过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吧,它可是我最喜爱的书之一。里面有许多惊心动魄的情节,精彩纷呈的故事,还有许多历史典故,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历时九个月,是汉末群雄混战和三国形成两个阶段中具有意义的三大战役中的第二大战。曹操用荀攸之计不救颜良围住的白马先到延津,假装袭击袁绍,使袁绍调兵救援。袁绍将接应颜良的预备兵派去阻击曹操。曹操见袁绍中计,就派主力袭击白马,颜良猝不及防,被大将关羽斩杀。袁绍因损失爱将暴跳如雷,让全军渡河追击,曹操发现袁军纪律不严,就利用这个缺点,在地上堆满战利品,袁军果然中计,曹操接着亲帅大军,大破袁军,并斩杀大将文丑。后来,曹操和袁绍打攻防战时,袁绍的谋士许攸离开袁绍,加入曹军,并透露袁军粮草全堆集在乌巢,于是曹操在夜晚火烧乌巢,使袁军补给断绝,袁绍只好逃跑,通过这次战役,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而袁绍精兵损失惨重,从此一蹶不振。

通过这场战役,我们可以看出,曹操是一个善于调兵遣将,富于谋略的人。因为在白马被围攻时,他不先救白马,而是采用谋士荀攸的“声东击西”的方法,将接应颜良的预备兵派去,使袁兵分散,再用主力兵去解白马之围,斩杀颜良,又用计杀死文丑,火烧乌巢,最终取得胜利。同时曹操还是一个善于用人的人,他广交天下名士,用人方面知人善用,不计前嫌。最好的例子就是曹操收留了杀死他的勇将典韦的贾诩,让他为自己效力。而在官渡之战中,众谋士都对许攸投降一事表示怀疑,只有曹操力排众议,相信许攸,从而火烧乌巢粮仓,取得了战役获胜的转折点。大家想一想,刘备才几员大将啊?除了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五虎上将,就没其他可以独挡一面,能在前线领兵作战的将领。而曹操手下战将千员,慕名而来的更是不计其数。袁绍虽然兵力强大,但不善于用人,刚愎自用,当田丰、许攸劝他勿与曹操开战时,他不但不听,还将田丰投入大牢,将许攸赶了出去,兵败后不仅未悔改,回来后还斩杀了谋士田丰,使下面群臣人人自危,再也不敢进言。而当关羽斩杀颜良后,袁绍不听别人的劝告,出兵渡河,结果损失惨重,文丑被杀,一败涂地。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人物,我们从他们身上能够吸取许多经验教训。我们做人就要像曹操这样胸怀大志,用人不疑,心胸宽广,而不能像袁绍那样优柔寡断、刚愎自用,最终导致身败名裂。

成语暴跳如雷:暴跳如雷[bào tiào rú léi],意指暴躁得像打雷一样猛烈。形容脾气暴躁。语本无名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後用“暴跳如雷”形容人急怒时跳脚吼叫的样子。[源]无名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据《玉台新咏·卷一》引)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後,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通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君当作盘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盘石无转移。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典故]〈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汉代文学史上最长的叙事诗,作者已不可考,当为东汉建安时的作品,内容是记述焦仲卿与其妻刘兰芝的故事。据诗前叙言,两人的婚姻因仲卿母阻挠,仲卿不得不休妻。兰芝返回娘家,本立誓绝不改嫁,待仲卿有朝一日迎回她,却因家人不断逼迫,只好投水自尽,仲卿得知这个消息後,也在庭院中上吊以殉情。这样的结局,其实兰芝早有预言,当被遣送回娘家,临别之际就对丈夫说:“我会一直感念着你对我的情真意挚,希望你不久後就会来接我回去。对於我们之间的誓约,你当如巨石一般坚定不移,我也将如蒲苇一般柔软却坚韧。可是我家里有性情暴烈的父亲和兄长,恐怕不会让我称心如意,他们必定会不断的折磨我。”果不其然,兰芝回家後先是受到母亲的谴责,当有人上门提亲时,大家便逼她改嫁。结果,这一对苦恋的男女,终究只能走上死亡一途,在死後,才得以合葬,达成生死相依的期许。仲卿与兰芝的婚姻悲剧,表达出青年男女争取爱情和美满婚姻的愿望,引发读者无限的同情。诗中有“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二句,後来“暴跳如雷”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本用以形容脾气暴躁,现在则多用来形容人急怒时跳脚吼叫的样子。

成语一蹶不振:一蹶不振[yī jué bù zhèn],意指蹶,跌倒。振,奋起。“一蹶不振”指跌倒了就不能再奋起。语本汉·刘向《说苑·卷一六·谈丛》。後用“一蹶不振”比喻一遭受挫败,就再也不能振作起来。[源]汉·刘向《说苑·卷一六·谈丛》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天地无亲,常与善人。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一噎之故,绝谷不食;一蹶之故,却足不行。心如天地者明,行如绳墨者章。[典故]西汉刘向所撰《说苑》一书,记录轶闻琐事,杂以议论,以儒家思想为指归,阐明国家兴亡、政治得失之理,以为後世鉴戒。〈谈丛〉这篇是各家名言汇编,其中“一噎之故,绝谷不食;一蹶之故,却足不行”,本於《淮南子·修务》:“今以为学者之有过而非学者,则是以一饱之故,绝谷不食;以一蹪之难,辍足不行。惑也。”大意是:现在因为有的学者有过错就诋毁所有的学者,不再学习,就像一旦被饭噎到,便不再吃饭,跌了一跤,就畏缩不敢再向前走。这未免太糊涂了。後来“一蹶不振”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一遭受挫败,就再也不能振作起来。

本文标签:读后感作文  名著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