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应又改造了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建立了高度关联和深刻认同。
2023-02-05
更新时间:2023-02-06 07:12:32作者:百科知识库
本文整理了包括仁义的名言的名言名句,共65句。作者有李贽、陆贾、清·张映斗、亚索、谚语、荀子、《骈拇》、王充等。
1、故纯朴不残,孰为犠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庄子·外篇·马蹄》
2、今天下士君子,中请将欲为仁义,求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故当若节丧之为政,而不可不察此者也。
3、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4、老子之言道德,吾有取焉耳。及捶提仁义,绝灭礼学,吾无取焉耳。
5、又有一等,本为富贵,而外矫词以为不愿,实欲托此以为荣身之梯,又兼采道德仁义之事以自盖。——李贽
6、若是上利天,中利鬼,下利人,三利而无所不利,是谓天德。故凡从此事者,圣知也,仁义也,惠忠也,慈孝也。是故聚天下之善名而加之。
7、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8、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胠箧》
9、以仁义服人,何人不服。
10、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
11、忠孝仁义,德之顺也;悖傲无礼,德之逆也。顺者福之门,逆者祸之府。
12、仁义忠信不离乎心,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出处语默必于是。
13、敬其众,合其亲。敬其众则合,合其亲则喜,是谓仁义之纪。无使人夺汝威,因其明,顺其常。顺者任之以德,逆者绝之以力。敬之无疑,天下和服。
14、今天下之士君子,中将欲为仁义,求为上士,上欲中圣王之道,下欲中国家百姓之利。
15、窃钩者诛,窃国者忱。忱之门,仁义存。
16、治以道德为上,行以仁义为本。 ——陆贾
17、用仁义以治天下,公赏罚以定干戈。
18、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
19、守正直而佩仁义。出自: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宋:操守。做人要存正直之心,行仁义之德。
20、万世不乱,仁义之所治也。
21、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上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22、千秋龟监示兴亡,仁义从来为我宝。——清·张映斗
23、窃闻治人之道,防淫佚之原,广道德之端,抑末利而开仁义,毋示以利,然后教化可兴,而风俗可移也。
24、然功不能自存,而威不能自守,非贫弱也,乃道德不存乎身,仁义不加於下也。
25、守正直而佩仁义。
26、朝廷宪章,军旅誓诰,敷显仁义,发明功德,牧民建国,施用多途。
27、窃钩者诛,窃国者矦。矦之门,仁义存。
28、仁义道德,也是一种奢侈。——亚索
29、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谚语
30、能爱邦内之民者,能服境外之不善;重士民之死力者,能禁暴国之邪逆;听赁贤者,能威诸侯;安仁义而乐利世者,能服天下。
31、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32、仁义礼善之於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於家也。——荀子
33、非其名也,莫如静,莫如虚。静也虚也,得其居矣;取也与也,失其民矣。事之破 ?为而后有舞仁义者,弗能复也。
34、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35、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酒;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则有君酒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酒小人于其间哉!——出自《骈拇》
36、仁义者,治之本也。
37、养性必先知自慎,慎以畏为本。故士无畏则简仁义;农无畏则惰稼穑;工无畏则慢规矩;商无畏则贷下殖;子无畏则忘孝;爷无畏则废慈;臣无畏则功不立;君无畏则乱不治。
38、奉行圣贤的学说,讲习仁义的学业,应该得到福佑。——王充
39、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
40、政道隔于三家,仁义闭于公门,故作公陵之歌,伤无权力于世,大化绝而不通,道德施而不用。
41、夫圣贤所陈,皆同取道德仁义,以为奇论异文,而俱善可观者,犹人食皆用鱼肉菜茄,以为生熟异和,而复居美者也。
42、圣人之道,或以仁为仁,或以义为仁,或以礼以智以信为仁。仁义礼智信,各兼五者,圣人一之不胶,天下名之不得。
43、行兵之要,务揽英雄之心,严赏罚之科,总文武之道,操刚柔之术,说礼乐而敦诗书,先仁义而后智勇。
44、孟子言且令臣庶皆後去其仁义,而先且以自利,则不交相杀夺,故不足自饱餍。言必杀夺。
45、放得功名富贵之心下,便可脱凡;放得道德仁义之心下,才可入圣。
46、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哗,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韩愈
47、圣人成之。所以能统物通变,治情性,显仁义也。
48、夫道之本,仁义而已矣。
49、夫谋事不并仁义者后必败,殖不固本而立高基者后必崩。
50、故纯朴不残,孰为?尊!白玉不毁,孰为?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
51、仁义在身而色不伐,思虞通明而辞不专。
52、父虽慈而子要叛逆,兄虽友爱而弟要傲慢,夫虽仁义而妇要欺侮,那就是天生的凶恶之人,要用刑罚杀戮来使他畏惧,而不是用训诲诱导能改变的了。——颜之推
53、故言叁皇以道治,而五帝用德化;叁王由仁义,五霸用权智。
54、诚实者胜,勤劳者胜,谦虚者胜,仁义者胜,大公者胜,笃实者胜,忠忱者胜,信用者胜,圆融者胜。
55、仁义之端,是非之途。
56、示之以进退,故人知禁;诱之以仁义,故人知礼;重之以是非,故人知劝;决之以赏罚,故人知信。
57、仁义为友,道德为师。——史襄哉
58、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59、千秋龟鉴示兴亡,仁义从来为我宝。——清·张映斗
60、取之以仁义,守之以仁义者,周也。取之以诈力,守之以诈力者,秦也。以秦之所以取取之,以周之所以守守之者,汉也。仁义诈力杂用以取天下者,此孔明之所以失也。
61、阴阳升降有道,刚柔屈伸有理,仁义进退有法。知道者可与论政,知理者可与谋事,知法者可与取人。知道者理得,知理者法得,是以君子贵知道也。
62、故圣人怀仁仗义,分明纤微,忖度天地,危而不倾,佚而不乱者,仁义之所治也。
63、毛泽东说:“历代有作为、有成就的政治家都是法家,他们都主张法治,厚今薄古;而儒家则满口仁义道德,主张厚古薄今,开历史倒车。接着念了新写的。
64、仁义之道,守之而不失;俭约之志,终始而不渝。
65、既能成人,而又加之以仁义礼乐,成人之行也,若乃穷神知礼,德之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