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二十四孝》读后感8篇400、500、600字

更新时间:2023-02-06 01:15:27作者:百科知识库

《二十四孝》读后感8篇400、500、600字

文章包括读《二十四孝》有感、二十四孝观后感(430字)、读《二十四孝子》有感(496字)、二十四孝读后感(504字)、二十四孝图的读后感(539字)、二十四孝图读后感(547字)、二十四孝故事读后感(582字)等400字、500字、600字左右的读后感优秀作文8篇,供您参阅。

二十四孝观后感_430字

今天我看了《二十四孝》的故事,深有感触,决定写下一些感悟。

我看完了在古代的人们如何孝敬赡养父母之后,才发现跟他们比起来我是多么的不孝。就像第一则故事里面的舜,如果我是他,一定做不到如此大度。可是舜却一点也不介意,尽管父亲,后母和弟弟天天排挤他,可是他并不在意。仍然一如既往的孝敬父母,对弟弟慈爱,最终他的孝行感动上天,最后帝尧还把帝位让给了他。

看完这些故事后我羞愧难当,从前的我总是顶撞父母,不听他们的教导,现在想来真的是后悔无比,我想我应该做出一些改变了,以后我要多听他们的话,不淘气,干什么事情要马上做不推脱,还有以后我要学会做饭,洗衣等力所能及的活,在父母不方便时自己可以自食其力。其次就是以后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别人的事情要帮助做,自己的事情尽量不麻烦别人。做一个也能帮得上别人的人。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我们都应该懂得这个道理,读了《二十四孝》的故事,我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我以后一定会以他们为榜样,孝敬父母!

成语自食其力:自食其力[zì shí qí lì],意指凭藉自己的劳力养活自己。语本《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源]《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殴民而归之农,皆着於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典故]根据《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记载,汉文帝时,贾谊见到人民纷纷弃农从商,担心将来造成粮食不足的问题,於是向文帝力陈农业是立国的根本,朝廷应当鼓励人民从事农耕,使每个人都能凭藉自己的力量养活自己,让那些从事工、商等末技及游荡不务正业的人从事耕种,这麽一来就会有充足的存粮,人民就能安居乐业,国家富强安宁,而不至於像现在这样生活在危惧之中。汉文帝听取贾谊的建议,就开辟籍田亲自耕种,劝导人民务农。“自食其力”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凭藉自己的力量养活自己。

成语力所能及:力:体力,能力;及:达到。在自己力量的限度内所能做到的。如:晋·羊佑《诫子书》:“今之职位,谬恩之加耳,非吾力所能致也。”又如:特别是要用实例、用典型示范去告诉他们组织起来的好处,这种好处是超出单干户力所能及的。——郭小川《十字路口》

二十四孝观后感_487字

今天我看了《二十四孝》里面的视频,深受感动。

《二十四孝》顾名思义就是24个孝子的故事,而这24个孝子有一共同点就是孝顺父母,互相关心。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二十四孝》里有一个叫“恣蚊饱血”的故事,它讲的是晋朝人吴猛的故事。吴猛晚上帮父亲洗碗、洗盘子,洗完以后他便去父亲的卧室看父亲熟睡了没有,他走到卧室一看发现父亲身边很多的蚊子,由于家贫买不起蚊帐,他怕打扰父亲睡觉,于是便把衣服脱下来,让蚊子咬吸自己的血,希望蚊子喝饱了血就不再叮咬父亲。

早上他父亲起床后发现了全是蚊子叮咬痕迹的儿子十分心疼,立马带他去看大夫,可见他们父子情深,互相关爱。当大夫批评做为父亲不关心孩子,孩子全身都是蚊子叮的包,你还睡觉时,吴猛又为父亲辩解,不让别人误解父亲。整个故事,不论哪一处都可以看见他们互相关爱的场景,吴猛这样关心孝顺父亲,列为《二十四孝》其中之一孝。

其它的故事也很感人,对于现在的我们不需要做到像“没肉吃,就把自己身上的肉割孝敬父母”,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比如帮父母洗衣服、做饭,这些都可以的,我们要用我们实际行动,孝顺父母,做一个让父母骄傲的好孩子。

成语顾名思义:顾名思义[gù míng sī yì],意指本指为人子女者,见其名而思其命名之义。语出《三国志·卷二七·魏书·徐胡二王传·王昶》。後用“顾名思义”比喻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含义。[源]《三国志·卷二七·魏书·徐胡二王传·王昶》王昶字文舒,太原晋阳人也。少与同郡王淩俱知名。淩年长,昶兄事之。……其为兄子及子作名字,皆依谦实,以见其意,故兄子默字处静,沈字处道,其子浑字玄冲,深字道冲。遂书戒之曰:“……欲使汝曹立身行己,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故以玄默冲虚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古者盘杅有铭,几杖有诫,俯仰察焉,用无过行;况在己名,可不戒之哉!……”[典故]“顾名思义”的“名”原是指人的名字,整个词语的意思是:看到自己的名字,就能想到这个名的含义。这个成语较早见?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81080.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丁度尽ぞ矶摺の菏椤ば旌醮ね蹶啤贰8菁窃兀菏钡耐蹶莆私魃鲪瘢嬷蹲尤∶质保蝗∶执玻灰蝗∶颍执Φ馈L孀约旱亩尤∶质保蛞蝗∶耄中澹灰蝗∶睿值莱濉M被剐戳艘黄恼卵到胨撬担骸拔蚁M忝俏蠢创κ牢耍阅茏裱寮业囊謇恚导兰宜枷氲闹腔郏圆乓孕⒛⒊濉⑿樗淖治D忝且葬峥吹阶约旱拿郑鸵芟氲狡渲械暮澹⑶椅匏ケ场!蓖蹶扑档摹坝谷瓴芄嗣家濉保渲兄耙濉本褪恰靶⒛⒊濉⑿椤彼淖值暮澹簿褪窍M庑┽岜泊κ牢四苌畛辆材⒌辞椤a崂础肮嗣家濉笔褂玫姆段Ю┐螅还惴旱赜美幢扔骺吹矫疲土氲剿暮濉S惺被崧源嵋澹傅ゾ兔拼┰涓交幔磺笊踅狻?/p>

成语立身行己:存身自立,行为有度。如:《三国志·魏志·王昶传》:“欲使汝曹立身行己,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故以玄默冲虚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好逑传》第十回:“既为君子,自有立身行己的大节义。”又如:凡立身行己,利物济人,皆吾本分内事,即便磨竭终身,必不改柯易节。——清·李盘《与李仲林》

读《二十四孝子》有感_496字

俗语说:“羊有跪乳之义,鸦有反哺之恩”。今天,我与爸爸共同读了《二十四孝子》的两个小故事。一个是“亲尝汤药”,另一个是“涤亲溺器”。这两个小故事者是说古代两位孝子所作所为。“亲尝汤药”主要讲的是:一个叫刘恒的孝子,?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5/315308.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盖兹晟∈薄K淙坏绷嘶实郏梢越斜鹑死凑展四盖祝挥校恢迸阍谀盖咨肀撸坎唤唤蕖⒁虏唤獯盖追奶酪┒家约合瘸⑹怨俜判娜媚盖壮浴!暗忧啄缙鳌敝饕驳氖牵阂桓鼋?a href='http://www.baiven.com/baike/224/268313.html' target='_blank' style='color:#136ec2'>黄庭坚的人,虽然官很大,可他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溺器,从来没有空过。

读了这两个故事后,使我深受感动。这两位孝子,虽然做了大官和富有,可以叫别人来照顾自己的母亲,但他们没有,都是亲自照顾母亲。我们虽然不能向刘恒和黄庭坚哪样为母亲尝药或为母亲洗溺器,但我们可以为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洗碗、扫地、擦窗户……来减轻父母的负担。

读了这两个故事后,我懂得了一些道理:父母把我们从小养长大是很不容易的,我们一定要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努力学习,天天向上,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在此,我希望大家都能够从小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取得一个好成级而奋斗。

成语目不交睫:交睫:上下睫毛相交接,即闭眼。没有合上眼皮。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如:《史记·袁盎晁错列传》:“陛下居代时,太后尝病,三年,陛下不交睫,不解衣。”又如:生恚怒方甚,自昏达旦,目不交睫。——唐·白行简《李娃传》

成语衣不解带:解带:解开衣带,指脱衣。因事过度操劳,以致不能脱衣安睡。也形容看护病人十分辛劳(多指对长辈)。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刘孝标注引《中兴书》:“仲堪父尝疾患经时,仲堪衣不解带数年。”又如:看见父亲病重,他衣不解带,伏伺十余日,眼见得是不济事。——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回

二十四孝读后感_504字

今天我读了《二十四孝》中的一些故事。其中最令我感动的、记忆最深刻的是《亲尝汤药》这个故事。

《亲尝汤药》讲述的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的第三个孩子),当了皇帝之后,天下百姓都很敬重他,因为他治理国家很有方法,也很孝敬他的父母。他的母亲生病了,躺在床上三年,他每夜不脱衣服,伺候母亲,端汤熬药,整夜不眠。更让人感动的是,每次给母亲熬药,都要亲口尝一尝,直到没有问题时,才让母亲喝。汉文帝当了二十四年皇帝,重德治,兴礼仪,注重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得到后人赞扬。

读完这个故事,我要向刘恒学习。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过去很多孝敬父母的典范,都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榜样。

父母生养我们,付出了巨大的辛劳。特别是我们这一代,父母亲、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圈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养成了孩子一些不好的习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只知索取,不知奉献。

二十四孝故事,每一个故事中的人物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学习他们热爱父母,孝敬长辈;学习他们有一颗感恩的心;学习他们知恩图报的高尚品质。在日常生活中,多为父母着想,为父母洗脚,做好自己的事情,让父母开心。

努力吧!让我们做一个有孝心的孩子。

成语饭来张口:指吃现成饭。形容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如:《金瓶梅词话》第七六回:“那婆子道:‘我的奶奶,你饭来张口,水来湿手,这等插金带银,呼奴使婢,又惹什么气?’”又如:朱延年一辈子娇生惯养,做惯了大老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吃的好,穿得美,哪里吃过这样的苦头?——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十

成语吃现成饭:比喻自己不出力,只享受现成的利益。如: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3回:“他却一直不引见、不到省,仍旧在老子任上当少爷,吃现成饭,静候机缘。”又如:你就知道吃现成饭。

二十四孝图的读后感_539字

《二十四孝图》图文并茂,非常感人。我发现,百事孝为先,小时候那些孝顺的人,长大都有了很大的成就。

二十四孝有:孝感动天、亲尝汤药、啮指痛心、百里负米、芦衣顺母、鹿乳奉亲、戏彩娱亲、卖身葬父、刻木事亲、行佣供母、怀橘遗亲、为母埋儿、扇枕温衾、拾萧异器、涌泉跃鲤、闻雷泣墓、乳姑不怠、卧冰求鲤、恣蚊饱血、扼虎救父、哭竹生笋、尝粪忧心、弃官寻母、涤亲溺器。其中,我最喜欢刻木事亲,意思是: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南(今河南黄北)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见面,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子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居然有血流出。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子休弃。

虽然这篇文章里木头人的手指会流血不现实但古代人真的是孝顺。现在有很多人特别是我们这代人一天到晚都是在想自己该怎么样,自己吃的好不好,玩得好不好,向父母要这要那,达不到要求就发脾气,有时对父母和长辈说话、行为很不礼貌。和前人相比我真的对“孝顺”二字没有做好。读了这本书,我以后一定要孝顺父母,尊敬老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美德。让我们从点滴做起吧!

成语扇枕温衾: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同“扇枕温席”。如:《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说到此处,就是卧冰哭竹,扇枕温衾,也难报答万一。”又如: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说到此处,就是卧冰哭竹,扇枕温衾,也难报答万一。”

成语卧冰哭竹:卧冰:晋王祥卧冰求鱼事母;哭竹:楚人孟宗天寒求笋。指对父母十分孝顺如: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说到此处,就是卧冰哭竹,扇枕温衾,也难报答万一。”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_547字

孝,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特别强调的一种,《弟子规》中,对待长辈的态度无疑写的清清楚楚,“孝”这一概念,早应该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成为不可磨灭的一条了,从“乌鸦反哺,羊羔跪乳”这妇孺皆知的故事中体现出来了。

文中说,当作者看过二十四孝后,看到做个孝子如此之难,原先做个孝子的计划便彻底放弃了,其实我觉的,做孝子不一定非要将事例硬安到自己头上,那样多生硬来着,只要打心眼里替母亲着想,替父亲着想,不让他们为自己操心,在家务上替他们分担一些,也是一种孝,虽不如事例上那么感天动地,但至少也是一种平平凡凡的孝呀!

硬把事例往自己头上安,是行不通的,毕竟时代在变,你说有一天你父母想吃鲤鱼,你说:“好,我要做一个孝子,卧冰求鲤去!”行的通吗?现在冬天没有古代冷,湖面上通常才结一层薄冰,恐怕人才站上去还没来得及卧下呢,冰就碎了,当时别说父母吃不到鲤鱼,恐怕也会吓的赶紧跑到湖边来救人,再说,现在市场上明明有鲤鱼卖,干吗要那么费劲去求鲤鱼呢?

其实,这些事例所要表明的,是“孝”的精神,“孝”不是一件事情,而是一种精神,平平凡凡的“孝”反而更加的温馨,向一缕淡淡的香气迷漫在家庭之中,使每个人都感到淡淡的幸福。

不用那么惊天动地,平平凡凡的“孝”,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更加的温馨、幸福。

成语不可磨灭:磨灭:消失。永远消失不了。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如:宋·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蔽于暂而终耀于无穷者,其道当然也。”又如:但是我又不知道这是不可磨灭的事实。——巴金《春雨》八

成语清清楚楚:清晰明白有条理。如:邓小平《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盗窃国家财产,贪污受贿,这是现钱买卖,清清楚楚,不容易搞错。”又如:我把帐目理得清清楚楚了。

二十四孝图读后感_581字

《二十四孝图》这篇文章记述的是鲁迅先生通过当时的儿童读物想起自己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了封建孝道虚伪和残酷,并且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责了这些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生命,将“肉麻当做有趣”,以“不情为伦理,污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作品开篇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现象给予严重批评,通过这件事可以体现作者鲁迅是下了很大决心提倡白话文的。而对于提倡复古的人是极其痛恨的,痛恨到什么程度呢!“只要对于白话来加以谋害者,都应该灭亡!”两次在开篇部分出现足以体现作者鲁迅对提倡白话文的渴望和对复古的痛恨。并且用“麻叔谋蒸食小儿”的例子来比喻这件事,足以体现作者对于此事的努力有多大。

《二十四孝图》是元代郭居敬编,内容是集录了古代所传的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是旧时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其中“老莱娱亲”是讲他七十多岁时穿五色彩衣诈跌“娱亲”的故事,”、“郭巨埋儿”是讲郭巨由于家里贫穷母亲吃不饱饭便要挖坑埋掉自己亲生儿子的事。这里面几乎全是记录愚孝的故事,鲁迅通过表达自己对愚孝的不认同,同时也讽刺了当时的旧社会、旧制度、旧思想,表现了他强烈提倡新文化的欲望。

鲁迅先生对愚孝的看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孝是必要的,愚孝是万万不可的,这不是今天的我们正要学习的吗?希望天下多几个孝子,少几个愚孝之人……(于美恒)

成语老莱娱亲:表示孝顺父母。如:西汉·刘向《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蹄,或美鸟鸟于亲侧。”又如: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鲁迅《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

二十四孝故事读后感_582字

你读过《二十四孝》这本书吗?这里讲的都是有孝心的故事,这二十四个小故事写的生动感人,每一个故事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更值得我们去用心去体验。

《孝感动天》这个故事读后令我感触很深,这个故事讲了古人舜的故事。

舜是中国上古时代的“三皇五帝”之一,他开创了中华道德文明。舜是一个品行兼优的人。他很小的时候就没有妈妈,他的爸爸又是个双目失明的人,继母对他很苛刻,多次和自己的儿子想害死舜。一天,舜的爸爸叫他修补粮仓,后母想趁这个机会烧死他,舜在仓顶上看见起火了,但找不到梯子,他就把自己随身带的两顶斗笠当做翅膀,然后像鸟一样往下跳,结果他轻轻地落在了地上,一点也没受伤。他后母和弟弟并不甘心,又叫他去淘井,舜跳下井后,他们就把土石扔下去,把井填平,想把舜活埋在里面。舜有井边掘了一个孔道,钻了出来,虽然他知道这些事是后母和弟弟做的,但舜还是像过去一样和和气气地对待他的父母和弟弟,不过从此以后,后母再也不敢暗地里害他了。舜高尚的品德打动了尧,最终促使尧把他选定为自己的继承人,成为了一代英明的君主。

舜以德报怨的故事深深的打动了我,他不仅教会了我们要孝,更让我们学会了在生活中要宽容,要大度。“百善孝为先”,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读这些故事让我懂得感恩,懂得孝顺父母,并用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报答他们。感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成语以德报怨:以德报怨[yǐ dé bào yuàn],意指不记仇恨,反以恩德回报他人。语出《论语·宪问》。[源]《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老子·第六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於其易,为大於其细。天下难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尸子》(据《太平御览·卷四〇·地部五·太行山》引)夫龙门,鱼之难也;太行,牛之难也;以德报怨,人之难也。[典故]《论语》一书是由孔门弟子记录而成,内容是孔子自述或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间相互问答的话。〈宪问〉篇中有一段论述谢恩报怨的方法。有人问孔子:用恩惠来回报仇恨,你觉得怎麽样?孔子的回答是:如果用恩惠来回报仇恨,那用什麽来回报对我们有恩惠的人呢?不如用正直之道对待仇人,除非别人用恩惠待我,我才同样的用恩惠回报他。此外,在《礼记·表记》中也记载了孔子曾经说过的话:“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以怨报怨,则民有所惩。”及“以德报怨,则宽身之仁也;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这些话也是在讨论谢恩报怨的方法。“以德报怨”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个成语,用於表示不记仇恨,反以恩德回报他人。

成语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直:公正、正直。以公道的态度对待自己怨恨的人,把恩惠施与对自己有恩的人。如:《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又如: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1卷:“超度苏二爷,朱婆及苏胜夫妇亡灵,这叫做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本文标签:读后感作文  名著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