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数据推动教育决策的科学化?
2023-02-05
更新时间:2023-02-05 11:27:23作者:百科知识库
百问中文整理了恽南田、万斯大、胡渭等10位公元1633年出生的名人及相关资料。
1、梅文鼎(梅勿庵,天文学、数学):1633年3月16日出生于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1721年去世。
梅文鼎(1633—1721),字定九,号勿庵,汉族,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清初天文学家、数学家,为清代“历算第一名家”和“开山之祖”,被世界科技史界誉为与英国牛顿和日本关孝和齐名的“三大世界科学巨擘”。梅文鼎毕生致力于复兴中国传统的天文和算学知识,并且推进中西天文学的融合。梅文鼎在著作中,再次阐明了已失传的古代历理。传统天文学中的许多方法,他又写了《交食》《七政》《五星管见》等书介绍第谷式的西方天文学。梅文鼎在另一部著作《历学疑问》中,论述了中西历法的异同,并将许多西方天文知识纳入中国古代学术体系中,如他称西学的“地球寒暖有五带”,即《周髀算经》中的“七衡六间说”。他自撰的《勿庵历算书目》有天文数学著作七十余种,包括数学著作二十余种。《梅氏丛书辑要》六十卷,其中数学著作十三种共四十卷等。梅文鼎专心致力于天文数学的研究,他系统考察古今中外历法,又介绍欧洲数学,综合研究中西历算,梅文鼎介绍和发展来自西方的数学知识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后世颇有影响。
2、徐秉义(果亭):1633年出生于苏州府昆山县,1711年去世。
徐秉义(1633一1711)初名与仪,字彦和,号果亭,清代南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今江苏省昆山县)人,徐氏斋徐开法之子,顾炎武之甥。探花徐乾学之弟,状元徐元文之兄,兄弟三人皆官贵文名,号称“昆山三徐”、斋号“集义居”。
3、翁叔元(原名缒):1633年出生,1701年去世。
翁叔元(1633~1701),原名缒,字宝林,号静乡、铁庵。永平籍,江南苏州府(今江苏)常熟人。清康熙十五年(1676)丙辰科殿试赐彭定求榜进士第三人。
4、画家,书法家恽南田(常州画派宗匠之一、清六家之一,代表作品有《瓯香馆集》等):1633年出生于武进上店,1690年去世。
恽南田(1633-1690),原名格,字寿平,后以字行,改字正叔,号南田,明末清初著名的书画家,常州画派的开山祖师,后来成为清六家之一。
5、靳辅(字紫垣,从平三藩、治理黄河):1633年出生于辽阳,1692年去世。
靳辅(1633年—1692年12月26日),字紫垣,辽阳州(今辽宁辽阳)人,隶汉军镶黄旗,清代大臣,水利工程专家。清顺治时为内阁中书,康熙初自郎中迁内阁学士,康熙十年(1671年)授安徽巡抚,参与平定三藩。康熙十六年(1677年)调任河道总督。靳辅治河继承明朝潘季驯方法,对黄河水患进行了全面勘察,提出了对三大河流进行综合整治的详细方案,并积极组织实施,终使堤坝坚固,漕运无阻。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御史郭琇诬告靳辅治河九年无功,被免职。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十一月逝世,赐祭葬,谥文襄。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政府允江南士民所请,在黄河岸边为其建祠。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追赠太子太保,予拜他喇布勒哈番世职。雍正五年(1727年),复加工部尚书,入祀贤良祠。生前著有《治河方略》一书,为后世治河的重要参考文献。
6、何儒显:1633年出生,1685年去世。
何儒显,字珍候,号敬庵,清代福建顺昌县城人。
7、毛际可(字会侯,号鹤舫):1633年出生于浙江遂安县,1708年去世。
毛际可(1633年~1708年) 清代文人,字会侯,号鹤舫,晚号松皋老人。浙江遂安县十一都毛家(今姜家龙川半岛毛家泮塘)人。
8、经学家万斯大(褐夫先生):1633年出生于浙江鄞县,1683年去世。
万斯大(1633-1683),字充宗,别字褐夫,因患足疾而自号跛翁,浙江鄞县(今宁波)人。清初著名经学家。万泰第六子,与其弟万斯同等俱师事黄宗羲,为黄氏之高足弟子。其为人刚毅质直,义形于色。又性和易,好结纳贤豪,奖引后进。绝意进取,独精经学,广搜诸家之说,昼夜钻研,穷其旨要,尤邃于《春秋》《三礼》。其治经学,以礼学为根柢,会通诸经,折衷群言,是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
9、爱新觉罗·济度:1633年出生,1660年去世。
和硕简纯亲王济度,和硕郑献亲王济尔哈朗第二子;天聪七年癸酉六月二十四日子时生,母三娶福晋钴尔哈苏氏卓礼克图塔布囊之女;顺治十七年庚子七月初一日申时卒,年二十八岁。
10、经学家、地理学家胡渭(初名渭生,字朏明,号东樵,著《禹贡锥指》,为清代沿革地理学开山,代表作品有《禹贡锥指》《易图明辨》等等):1633年出生于浙江德清,1714年去世。
胡渭(1633-1714),清代经学家、地理学家。初名渭生,字朏明,号东樵。浙江德清人。年十五为县学生,入太学,笃志经义,尤精舆地学。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尚书徐乾学奉诏修《大清一统志》,延胡渭分纂。康熙三十六年(1697),撰《禹贡锥指》20卷,作图27幅,搜采方志舆图,阐释《尚书·禹贡》,将九州分域、山水脉络的沿革变化,详加说明,特别重视治水,是研究中国古代地理沿革的重要参考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称:“宋以来……注《禹贡》者数十家,精核典赡,此为冠矣。”梁启超说:“《尚书》里头的单篇,最复杂的是《禹贡》,胡朏明著《禹贡锥指》,是为清代研究古地理之首”。其中导河一章,博考精思,对后世研究黄河变迁颇有价值。又撰《易图明辨》10卷,考定宋儒所谓“河图”、“洛书”之误。另有《洪范正论》5卷、《大学翼真》7卷等。四十四年,康熙南巡,御书“耆年笃学”四字赐之。儒者咸以为荣。五十三年正月初九卒,年八十有二。
本文内容是本站(百问中文)通过程序自动聚合而成,如有谬误,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