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山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10 15:18:35作者:百科知识库
1选育经过
1999年早季选择高产、高抗稻瘟病、稻米靓、蒸煮性能好、饭味浓、口感爽滑的优质推广品种溪野占10为母本,直链淀粉含量较低、米饭柔软的高产优质推广品种中二软占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以改进溪野占10直链淀粉含量偏高(25.2%),饭偏硬的不足,经6代系谱选育于2002年早季育成。
从F2-F6共选择222个单株,其中110-190-232在第五代已基本定型后选择单株混收,2002年早造第六代同步进行育种圃种植系谱单株并于所内进行品比试验鉴定。系谱选育编号110-190-232-641全收晚造大田表证。所品比试验亩产457.5kg,比对照粤香占亩产457kg略为增产,稻米外观及米饭品尝均明显比粤香占高档,且定名为“野丝占”。2003~2004参加早造省区试及生产试验。2005年3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
2特征特性;
2.1生育性状野丝占属感温型早晚兼用、中高档优质籼稻。植株矮壮,分蘖力强,叶色青绿,叶片窄直,容纳穗数多,结实率高,后期熟色好。株高93.1cm,穗长20.4cm,亩有效穗24.7万,平均每穗总粒数114.8粒,结实率85.05%,千粒重17.7g,谷粒细长。2002~2003年本所种植,两年平均早造全生育期118.5天,本田期93天,晚造全生育期99天,本田期84.5天。2003年早造广东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24天,本田期92天,比粤香占早熟1~2天。晚造种植比早造生育期短7~8天。
2.2抗性鉴定广东省植保所接菌鉴定:中抗稻瘟病,中B、中C群和总抗性频率分别为73.3%、77.8%、71%;对一般白叶枯病(Ⅲ型)表现中抗(3级),对凋萎型(Ⅳ型)表现为中感(5级)。试验及大田生产试验田间纹枯病轻,苗期与后期耐寒性均较强,耐肥抗倒,田间综合抗逆性好,适应性广,易种易管。
2.3稻米品质广东省粮油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鉴定:2003年早造谷为特二级优质米,2004年早造谷为特一级优质米,晚造达国家优质标准二级。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对2003年早造谷的检验结果主要指标为:出糙率80.5%,整精米率59.2%,垩白粒率2%,垩白度0.5%,直链淀粉含量14.2%,胶稠度80%,粒长6.2mm,籽粒长宽比3.1。除直链淀粉含量未达国标优质指标外,其它各项均达国标优质1级米标准。各地种植后对稻米鉴定,均认为稻米外观靓,饭相好,蒸煮性能好,饭粒延伸好,不爆烈,饭味好,口感软滑不糊口。米质比对照种粤香占等一般优质品种提高2个档次,市场谷价高30~40元/100kg,畅销。
3产量表现
2003年早造广东省区试,平均亩产415.65kg,比对照粤香占亩产438.85kg减产5.29%;2004年早造广东省区试复试,平均亩产451.45kg,比对照粤香占亩产484.45kg减产6.81%;两年平均亩产433.55kg,比对照粤香占平均亩产461.65kg减产6.1%。2004年早造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46.17kg,比粤香占减产6.39%。
2003年广东省试种6.59万亩,2004年扩大试种25.21万亩,主要在江门地区、佛山市、中山市和番禺区等地种植,一般亩产400~450kg,肥力好田类一般都能收获亩产450kg,中山市黄埔镇高产已达亩产560kg。
4栽培技术要点
4.1秧龄不宜过长早造20~25天,晚造不宜超过15天,亩用种1.5kg。
4.2严格控制密度野丝占分蘖力强,有效穗数多时穗中等,单株栽植则明显穗大。建议栽培上严格控制密度,亩基本苗6~8万,亩有效穗25万左右为宜。密度太大易引起倒伏。
4.3肥水管理应掌握施足基肥、早追重施分蘖肥的原则,植后15天前施完追肥。一般2~3次,先施尿素引根促蘖,后复合肥壮蘖保蘖,中期酌情施穗分化肥。
水分管理,前期采用干湿浅灌,中期及早长露轻晒,后期注意保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