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山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10 11:59:59作者:百科知识库
7月15日一大早,正定县西房头村技术员给农牧局指导员安立云打电话咨询:目前他们村好多农户种的夏玉米苗,从植株的根部长出了1-2个“分叉”,不同品种都有发生,不知道怎么回事,去掉还是不去掉?
经技术人员实地调查和分析,确认农民朋友反映的玉米“分叉”现象是玉米的品种特性即遗传基础和外部生长环境共同作用造成的。
玉米的遗传基础是玉米“分叉”的内因。玉米属于禾谷类作物,“分叉”是禾谷类作物的固有特性之一。玉米每个节位的叶腋处都有一个腋芽,在受到外界因素的诱导时,腋芽会生长发育,在根茎部形成“分叉”。
外部生长环境是玉米“分叉”的诱导因素。诱导玉米“分叉”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生长环境。在肥力较高、墒情充足、气温偏高的环境下,容易产生“分叉”。不同的品种,对外界诱导因素的影响敏感程度不一样。
二是种植密度。种植密度过小,容易发生分蘖现象,这在分蘖性强的品种栽培上,表现最为明显。所以合理的种植密度有利于控制分蘖的发生。
三是病虫危害。玉米因虫害、病害等因素生长点遭到破坏时,会刺激根部腋芽生长发育产生“分叉”,病虫危害引起的“分叉”多为个别植株。
玉米“分叉”多发生在苗期,这些“分叉”不但不能成穗,而且消耗养分和水分。所以,一旦发现“分叉”应尽早去除,去除之后不会影响产量。拔除分蘖的时间以晴天的上午9点至下午5点为宜,以便使拔除分蘖以后形成的伤口能够尽快愈合,减少病害侵染和虫害为害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