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玉米中后期要管好

更新时间:2023-02-10 11:57:52作者:百科知识库

玉米中后期要管好

玉米中后期主要指穗期和花粒期2个阶段,穗期阶段是由营养生长转向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时期,一般历时27-30天。

  一、中耕培土:中耕可以疏松土壤,利于根系发育,同时可去除田间杂草并使土壤更多地接纳雨水;培土则可以刺激次生根发育,有效地防止因根系发育不良引起的根倒。

  二、防治虫害:玉米中后期是害虫的多发期,主要害虫有蚜虫、玉米螟、粘虫等。防治蚜虫,可用50%辟蚜雾每亩8-10克或10%吡虫啉每亩10-15克对水45公斤喷雾。防治玉米螟,可在玉米螟在小喇叭口期(第9-10叶展开)用3%辛硫磷颗粒剂0.5kg掺细沙7.5kg混匀后撒入心叶,每株1.5-2g或用4.5%高效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或2.5%功夫1500-2000倍液喷雾,在雌穗抽丝盛期后6-8天,用4.5%高效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或2.5%功夫1500-2000倍液喷雾,粘虫可用灭幼脲或4.5%高效氯氰菊酯1500-2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三、病害的防治:玉米中后期多发生叶斑病、青枯病、锈病、褐斑病等。?

  ?1、叶斑病。小斑病的发病轻重一般与7月份的降雨量大小有关,当病叶率15%时,又遇连阴雨天气,就要进行防治。可先摘除玉米底部1-2片病叶集中销毁,然后喷洒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75%代森锰锌500-800倍液喷雾防治。?

  2、青枯病。也称玉米茎腐病、茎基腐病,是对玉米生产危害较重的病害。该病病情发展迅速,来势凶猛,一般病株率在10-20%,严重的40-50%,特别严重的高达80%以上,农民称之为“暴死”,对玉米产量影响极大。发现零星病株时,用多菌灵500倍液浇根,每株灌药液500毫升。?

  ?3、褐斑病。 玉米褐斑病是近年来上升为主要病害的一种真菌病害,其典型症状是叶片中上部发病,出现黄、褐色斑点。防治用药可选择粉锈宁、甲基托布津、多菌灵、

  5、顶尖腐烂病。顶尖腐烂病是近两年来新禾果利等杀菌剂。

  四、追肥:玉米后期追肥,一般进行3次。?第一次在拔节前后(苗高30厘米左右,7-8片叶)施入,称为攻秆肥,第二次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第三次在雌穗3%-5%吐丝时追施。

  五、浇水:玉米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开好至籽粒形成期、乳熟期四个阶段需水量较大。要根据土壤湿度进行适时浇水。

  六、适时收获:玉米适时收获,不仅能提高产量,而且可以改进品质。玉米是否成熟以乳线消失为关键指标。乳线也叫灌浆线,当乳线下移到尖端而消失、整个子粒脱水变硬时表示玉米真正成熟。而玉米果穗苞叶发黄时,茎叶尚青,还正在灌浆。在乳线消失时收获,比苞叶发黄时收获增产9.3%~15.5%。

  ??

  1

本文标签:粮食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