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山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10 10:57:20作者:百科知识库
在实施基层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中,采取“六早”措施,狠抓鱼塘春管。
一是早清整鱼塘。将鱼塘水抽干,选晴天中午温度高时,每亩用 150千克 生石灰兑水化浆全池泼洒,以起到杀菌防病和调节水质的作用。同时,将坍塌池埂和进、排水渠等设备整修好。
二是早投放鱼种。鱼塘清塘7天后药性消失,合理搭配主养鱼进行投放鱼种。要求草鱼、鲢鱼、鳙鱼等规格应在 15厘米 以上,鲤鱼 6厘米 以上,鱼体应健康活泼、无创伤。
三是早施肥投饵。鱼塘清塘结束后,立即施足基肥,培肥水质。亩施优质有机肥料 1000千克 ,或配合施用 5千克 无机肥料。一般基肥应占全年总施肥量的25%—30%。提早肥水,不但使鱼有充足食物,同时,肥水对迅速提高水温,加速鱼类生长也是非常有益的。投放鱼种后应先用优质饵料诱其开食,把饵料投放在向阳背风的水中,然后逐步诱其到饲料台进食,投饵量占总体重的2%左右,日投饵1次—2次。
四是早调水。开春以后,由于气温水温逐渐回升,鱼类饵料生物开始大量滋生。对水质老化和偏酸性的,注入 20厘米 深的新水,及时调节水质,并每亩用 20千克 — 30千克 生石灰全池泼洒,以保持中等肥度水质,使透明度在 30厘米 — 40厘米 为宜。
五是早注水。早春水温过低,鱼种个体小,活动较少,吃食量不大,鱼塘内水量不宜过深,一般控制在 1米 左右,随着水温的升高和色体的生长情况逐渐加深塘水。
六是早防病。随水温回升,鱼病也开始增多。除放养前对池塘消毒防病外,还要做到以下几点:鱼种入池前用高锰酸钾水或食盐水浸洗杀菌;每隔15天—20天用漂白粉溶液全池均匀泼洒1次,使池水含药浓度达到1PPM;经常清除食台残饵,定期加新水,防止水质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