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山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10 10:55:08作者:百科知识库
一、网箱的调整与设置
夏季是主汛期,库水水温高,鱼类代谢旺盛,饵料残渣和鱼体排出的粪便在网箱底部堆积、分解,耗氧量大,水质容易变坏,引起鱼类缺氧,加上高温闷热更容易感染鱼病;因此,网箱的位置必须进行适当的调整;一般网箱的库水水流控制在0.05~0.2米/秒,水位以网箱底离库底0.5米以上为宜,这样可避开夏季库水形成的温跃层、洪水水位和水流的影响。
二、合理投饵
投饵坚持“四定”原则,投饵时坚持慢——快——慢的方法。为了提高投饵效率,投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遇到风浪大、水流急、水质浑浊时,应注意适当减少投饲量。如投浮性颗粒饲料,可采用集饲装置,也克适当加高食台的周边,以减少饵料被风浪、急流冲走。第二,当遇水温急剧下降、阴天无风、溶氧量降低、摄食不旺时,特别是夏季后期,要特别注意投饵量不宜过多。第三,网箱养殖鱼类在出箱销售当天不要投饵,这样可减少鱼体意外损伤而带来的不必要损失。
三、巡箱检查
坚持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观察鱼情和水情,捞出网箱内病死鱼和箱外杂物,查看“标志鱼”、做好防逃检查工作。巡箱检查最好在傍晚和次日早晨进行,方法是将网衣轻轻提起,仔细观察网衣是否有破损,特别要仔细水面下30㎝左右处的网衣,因网箱在刚放入鱼种时难免有死鱼的现象,各种网箱外的野杂鱼,特别是水老鼠等最容易被诱集来侵袭网箱,水老鼠咬网箱的部位绝大多数在离水面下30㎝左右的地方。还要做好防盗工作,每天做好记录,每月总结一次。
四、分箱
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网箱内的鱼个体增大,密度增加,特别是肉食性鱼类(如乌鳢)个体差异较大,会产生互相残食现象,必须进行分箱。分箱时结合洗箱和鱼病防治,根据天气、鱼情和市场行情等,将达到上市规格的成鱼及时上市销售。分箱后个体差异减小,疾病得到防治,网箱也得到清洗,密度适当,水流增大,溶氧量增加,更有利于鱼类生长。
五、鱼病防治
实行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和防重于治的原则,搞好鱼病防治。一般情况下,每半月左右泼洒1次氯制剂或聚维酮碘等消毒剂进行杀菌消毒,同时投喂药饵,在饵料鱼中拌土霉素或大蒜素等药物,连喂3~5天。在养殖过程中,发现鱼病要及时对症用药,积极治疗,确保鱼类健康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