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温室甲鱼养殖水质调控技术

更新时间:2023-02-10 09:36:35作者:百科知识库

温室甲鱼养殖水质调控技术

在温室甲鱼的养殖过程中,我们通常用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透明度和微生物等因子来表明水质的指标和性状,这些指标和性状的变化直接影响甲鱼的生长、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甲鱼对水质指标的适应围。

表1 龟鳖对水质指标的适应范围

理化因子最适范围不适范围
水温26℃~30℃18℃以下;32℃以上
pH7~87以下;9以上
透明度20cm~25cm15cm以下;30cm以上
盐度10×10-6~500×10-65000×10-6
溶解氧3×10-6以上1×10-6以下
氨态氮0.2×10-6~1×10-63×10-6以上
亚硝酸态氮0.02×10-6以下0.02×10-6以上
磷酸盐0.2×10-6~0.5×10-60.5×10-6以上
硫化氢0.5×10-6以下1×10-6以上
碱度3×10-6以下3.3×10-6以上
150×10-6~600×10-6600×10-6以上
50×10-6~200×10-6200×10-6以上
10×10-6以下10×10-6以上
COD12×10-6以下15×10-6以上
1 、溶解氧的调节

甲鱼苗入池时氧气的控制是很有讲究的。最好一台增氧机安装一个时控开关,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一般放养密度在30个左右/平方米,放养3万左右的鱼采用1.1kw的增氧机通常第1-2月增氧1-12个小时,第3-4月增氧12-24个小时,第4月以后一般开始全天增氧,甲鱼水体溶解氧的要求:2-6ppm,低于2ppm,氨氮容易偏高,大于6ppm,亚硝酸盐容易中毒,所以溶氧的控制要根据水体的理化指标和水体肥瘦程度灵活调节。

2、PH值的控制

甲鱼适宜的PH值为6.8-8.5。PH值过高会增加氨氮的毒性。PH下降是水体酸化的表现,可使有毒的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氨氮、硫化氢含量的增加都可以抑制甲鱼的生长。PH偏高的原因有四,其一:外水源本身PH值偏高;其二:溶解氧低,水质恶化、氨氮偏高;其三:泼洒过量致碱产品,如:生石灰等。处理办法:换水或者泼洒解毒净水宝10ppm+EM原露10ppm。PH偏低其主要原因是外水源本身就偏低或者是水质恶化,甲鱼消化吸收不好时也会导致水体PH值过低。处理办法:换水或者泼洒降硝抗酸灵5-10ppm,同时内服酵母细胞壁多糖2-3g/kg干料或肠倍健2-3g/kg干料。

3、氨氮降低的方法

可以通过控制饲料投喂数量以及适当的换水和排污来降低氨氮,另外水体泼洒:分解型底改颗粒、有机酸、活水改底片等也能达到降低氨氮的目的。

4、亚硝酸盐的控制

水体偏清时,增氧适当减少,泼洒藻来旺10ppm+EM原露10ppm,1-2次。

水体偏浓时,适当换水,水体泼洒底毒净(或底菌消)3-5ppm,连续用两天。或活水改底片3-5ppm。

5、透明度的要求

水体透明度2∕8为宜,遵循小肥大瘦原则,一般甲鱼苗入池后,水体透明度小于20﹪为佳,但养殖水体不能发白、变臭,这样可以减少白斑、白点的发病率。目前采用的生态调水,活水改底片3-5ppm或EM原露30-50ppm,增殖养殖池塘有益微生物,效果比较理想。养殖三个月后,甲鱼的摄食量增大,排泄物增多,这时需要及时换水、加水、增氧。定期泼洒底毒净、底菌消、塘宝360、活水改底片等,改良底质水质,降解过量的有机物,以保持池水透明度大于20﹪。

6、微生物的作用

在水体中使用有益微生物菌群,可以加速水体的氨氮转化为硝酸盐,硝酸盐则被浮游生物有效利用,改善水质及底质环境;同时由于高剂量投入,有益菌群在水体中短时间内形成优势种群,抑制了其它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可以将继发性感染源控制在较低水平,从而间接控制了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微生态制剂不能与消毒剂和抗生素同时使用,一般用药3天后等药性基本消失再使用。养殖中后期定期使用EM原露、活水改底片增殖水体的有益菌,有助于降解过量的残饵、粪便等有机物质,保持良好的水体微生态平衡。

本文标签:水产渔业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