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山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10 09:36:31作者:百科知识库
幼龟培育结束后进入成龟养殖阶段,幼龟出池时间在5-6月,苏州为6月25日左右。出池平均规格已达到150-200g。此时外界自然温差较小,有利于龟的快速生长。为避免出池时温差过大引起死亡,在幼龟移出温室前要逐渐降温,每天只能降低2℃,如果室外水温是25℃,那么从室内的30℃水温降到室外的25℃约需3d左右的时间。移入室外进行成龟养殖的目标为:将150-200g的幼龟通过3个月的饲养达到400g商品规格。利用7、8、9三个月的高温季节,自然温度基本达到成龟需要的最佳温度,成龟养殖一般在露天池进行,生长速度加快。在这一阶段,不需要加温能耗,只要调控水质和满足龟的营养需求,防病促长,加强饲养管理。
1.放养前养龟池与幼龟的消毒
放养前对养龟池、养殖工具和幼龟都要进行严格消毒。养龟池底质一般用生石灰彻底消毒,池水用二氧化氯消毒,工具用高锰酸钾消毒,幼龟用食盐或呋喃唑酮消毒,使龟保持无菌入池。
2.饲养与健康管理
幼龟放养量依龟池条件和养殖技术水平而定。一般,土池放养3~5只/㎡,水泥池5~8只/㎡,技术水平高的放养8~10只/㎡。一次放足,以减少中间分养的环节和对龟的干扰。密度越高,管理难度增加,要求技术含量高一些。成龟的饲料主要是全价配合饲料,要求蛋白质含量达到45%,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营养全面。饲料系数1.6以内。饵料成本控制在每产出500g商品龟耗料10元左右。7、8、9月份成龟配合饲料投饵率分别为3.5%、3.5%、3%。在成龟期可适量投喂螺蛳、河蚌、新鲜鱼虾、蚯蚓等,但不能投喂变质的动物内脏等,以防带菌的动物饵料及变性的脂肪酸在龟体内积累,造成龟的多谢机能失调,逐渐导致疾病。饲料台与幼龟养殖一样,用石棉瓦制作,1/3入水为引坡,2/3露出水面为摄食和晒背场所,石棉瓦设置在龟池的北面向南,石棉瓦一块块放置在一起,连接长度占池边的80%左右。实行水上投饲,投饵就投在水位线上面石棉瓦槽内,减少饲料浪费和防病用药的损耗。每天投喂2~3次,做到四定: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3.环境调控
环境调控尤其重要,在成龟池内1/4-1/3面积放养水葫芦,用来净化水质,因为水葫芦根须吸污和净化水质能力特强的水生植物。水葫芦还是龟的隐蔽物,龟也可爬到上面晒背。在集约化水泥池里,可安装罗茨鼓风机进行充气增氧,从而加速水中有害气体的逸出。及时换水,一般7~10d加一次水,或部分换水。为防止换水过程中龟相互抓伤细菌感染,每次换水后,立即泼洒0.5~1.5×10—6呋喃唑酮。尽量少换水,加强生态调控力度,及时排污,接种有益微生物,使溶氧量保持4-6mg/L。在盛夏季节,为防止高温对龟的不利影响,要适时提高水位,并根据天气情况增减。9月底80%左右的龟都可达到400g左右,作为商品龟上市,部分达不到上市规格的成龟留池养殖,进入冬眠期,成龟的越冬密度控制在3-5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