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无公害茶叶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更新时间:2023-02-10 09:27:24作者:百科知识库

无公害茶叶栽培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栽培技术
  1.选择适栽园地新建茶园的选址应远离工厂、矿山、医院等,空气、水源、土壤未受污染,背风向阳、25度以下的山坡或丘陵缓坡,土壤PH值4.5~6.5,游离碳酸钙≤0.5%,土壤厚度50厘米以上砂壤土。建园前应全面深翻,并在种植沟内施优质土杂肥每亩(667平方米)600千克。
  2.实行密矮栽植选用人工驯化、矮化品种,清明前后经催芽后种子直播。实行双行种植,大小行为100×30厘米,穴距20厘米,品字形点播,每穴3粒,每亩5328株。与常规种植密度相比,密植园可提前3年进入半产期。
  3.幼苗期管理3月下旬茶树播前,可在播种行间点种1行玉米,株距30厘米。行间玉米能遮夏季强光直射,阻挡初夏西南干热风对茶树幼苗的伤害,有利茶苗生长。茶树播种后覆草3~5厘米,能起到很好的保墒增湿,提高出苗率。
  4.定型修剪采用高肥水管理,2~4年即可定型修剪,实行以采代剪,春夏季留2~3叶采摘,秋季留鱼叶;定型后重肥、重水、重采摘,春秋季留鱼叶,夏季留1片真叶。这既能保证茶树正常扩冠,又能提高茶叶产量。
  5.科学施肥无公害茶叶生产应大力推广施用有机肥和平衡施肥,禁止施用化学合成肥料等。要重施基肥,一般每亩施饼肥100千克,10月份在行间挖沟施入,施后盖土浇水;追肥在采茶前1个月施入,以腐熟的粪液和沼液等速效有机肥为主。
  6.茶园地面覆盖农作物秸秆、绿肥等覆盖地面,以涵养水份,促进茶园耕作系统中包括微生物、土壤动植物在内的生物循环和物质循环,保持与提高土壤的肥力。覆盖材料因地制宜,可用稻草、豆秸、绿肥、落叶等。其厚度以不露为佳,每年覆盖2次,第1次在5~6月,有利于抗旱保水和预防草害;第2次在10~11月,可抗寒防冻,次年秋将铺料深埋作肥料,一般一次铺草量为每亩1000~1500千克,第1次少些,第2次量多些。
  7.综合防冻主要指高山与北方地区。其措施有(1):幼龄园行内培土:
  1.3年生幼龄园,小雪前后在行内培土,把2/3苗干埋在土内,防止冻伤根系和苗干,可保证95%以上幼树能安全越冬。
  (2)成龄园行间盖草:小雪前后,在园林地面覆盖厚10厘米左右的农作物秸秆或地膜,能在冬季提高0~10厘米土壤温度2~3摄氏度,增加0~25厘米土壤含水量4%~8%,对茶树安全越冬十分有利。
  (3)浇足越冬水:小雪前后,浇透1次,能明显提高茶树抗寒能力,使翌春茶树提早10天发芽,大大提高经济效益。
  病虫害防治1.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包括(1)保护茶园中的自然天敌;建立体复合生态茶园,优化茶园生态环境,给天敌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栽培措施中应注意保护天敌。
  (2)以虫治虫:人工释放捕食和寄生性天敌昆虫或益螨防治害虫。
  (3)病源微生物治虫:用茶尺蠖病毒制剂和茶毛虫病毒制剂防制茶尺蠖和茶毛虫,在虫口密度小、发生的第1代1~2龄幼虫期喷施1次即可控制1整年内其它各代的发生。
  (4)真菌治虫:用真菌药液白僵菌0.1亿~0.2亿每毫升孢子液喷施,对茶毛虫、尺蠖类、卷叶蛾、象甲类等害虫防治效果达85%以上。
  (5)细菌治虫:用苏云金杆菌类,对茶毛虫防效可达90%,对茶尺蠖也有一定效果,可达70%左右。
  2.运用植物源农药防治(1)用浓度0.20%苦参碱水剂每亩34~50毫升加水1000~1500倍喷雾,对茶毛虫、茶尺蠖、茶黑毒蛾等效果理想,提前2~3天施药。
  (2)用鱼藤酮浓度2.5%乳油每亩12~16毫升加水300~500倍液喷雾,对茶尺蠖、茶毛虫、叶蝉类防效尤佳。
  3.运用矿物源农药防治(1)45%石硫合剂在晚秋至早冬期(气温<15摄氏度)喷施封园,防治各种叶病、茎病、蚧类、粉虱类较好,尤其对翌年的发生有明显控制作用,值得大力推广。采茶季节不可施用。
  (2)0.60%~0.70%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防治茶树叶病、茎病均有良好收效。亦不可采茶期使用,一般在秋季封园后施用。

本文标签:经济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