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的历史沿革

更新时间:2023-02-08 11:10:55作者:百科知识库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的历史沿革 夏、商、周三代,区境属古雍州地,为羌戎所居。战国后为匈奴所居。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区境为大将蒙恬收复,归北地郡管辖。不足十年,秦末仍为匈奴所居。

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汉得河南地,区境为汉北地郡属地。

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设置安定郡,设祖里厉、鹑阴二县,归安定郡管辖。

东汉初年,鹑阴县改鹯阴县,隶武威郡。

三国时,鹯阴县属魏之武威郡。

西晋初年,鲜卑族一支秃发氏迁居鹯阴,改麦田城。西晋末收复鹯阴县,仍称鹯阴,属武威郡辖地。东晋成帝咸和四年,麦田城为鲜卑另一支乞伏氏所居。

东晋孝武帝太元元年后,苻坚改鹯阴县为平凉郡,此后,平凉郡先后为前秦、后秦、南凉、大夏、北魏、西魏所据有。沿称平凉郡。

西魏文帝十三年,宇文太奉太子西巡,会师平凉郡,遂改称会州。北周时,改会州为会宁防。隋改会宁防为会宁镇。

唐高祖武德二年,改会宁镇为西会州。贞观六年,废鸣沙之会州,改西会州为会州。唐玄宗天宝元年,改会州为会宁郡。十六年后,复改为会州。代宗广德元年后区境为吐蕃所据。

宋初,仍置会州。太宗雍熙二年,李继迁破会州,焚毁城郭,会州从此废除。

宋神宗元丰四年后,李宪筑打罗城(打拉池),形成杨稍沟→打拉池→双铺→狼山→海原的宋、夏边界线,边界线以东归宋管辖,以西为西夏属地。

南宋时,区境为西夏据有。

西夏末主宝义二年(1227),蒙古灭西夏,区境属元巩昌路西宁县。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9年),设迭烈逊巡检司,属军事设置单位,归固原州管辖。巡检司治所在黄湾中村。

明英宗正统二年(1437),于会州旧址置靖虏卫,迭烈逊巡检司归靖虏卫管辖。成化十年(1474),移迭烈逊巡检司驻打拉池。

清朝初年,改靖虏卫为靖远卫,区境属靖远卫辖地。后改为靖远县,隶巩昌府。

同治十二年(1873),左宗棠奏设海城县丞于打拉池,分会宁、靖远、海原部分地方归其管辖,亦称打拉池分县。

民国以后,区境大部分地方归靖远县,小水村归会宁县管辖。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四方面军在打拉池胜利会师,在水泉、打拉池成立了农会、为白银市境内最早建立的革命政权之一。

1949年9月,小水村改归靖远县管辖。区境属靖远县地。

1985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5]66号)恢复白银市(地级)。将靖远县的宝积镇和宝积、水泉、共和、种田、复兴等5个乡划归白银市,设立平川区。(辖境中部为宽阔的的旱平川,海拔1500~2000米,因以为区名)。

1993年7月乡镇机构调整:撤销宝积镇,设立宝积路、电力路和红会路3个街道;由水泉乡析置设立王家山镇。

1996年,平川区面积1943(一说2106)平方千米,人口17.8万人。辖3街道1镇5乡:红会路街道、宝积路街道、电力路街道、王家山镇、宝积乡、共和乡、水泉乡、种田乡、复兴乡。区政府驻宝积乡。

1997年4月,由共和乡析置设立黄峤乡,由水泉乡析置设立陡城乡。至此,全区辖3个街道、1个镇、7个乡。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区总人口186428人,其中:宝积路街道47311人,电力路街道10416人,红会路街道22607人,王家山镇16187人,水泉乡11277人,陡城乡20429人,宝积乡12361人,共和乡18478人,黄峤乡12165人,种田乡8054人,复兴乡7143人。

2002年9月,撤销陡城乡成立陡城镇,撤销红会路街道设立红会镇。2004年9月,撤销水泉乡、陡城镇,设立水泉镇。2005年2月乡镇机构改革:撤销红会镇,恢复红会路街道;撤销共和乡,设立共和镇;由宝积路街道析置设立兴平路街道。2009年10月,宝积路街道更名为长征(路)街道。至此,全区辖4个街道、3个镇、4个乡:长征街道、电力路街道、红会路街道、兴平路街道、王家山镇、水泉镇、共和镇、宝积乡、黄峤乡、种田乡、复兴乡。

2008年末,全区农村人口2.09万户、10.32万人,有7个乡镇,59个行政村,296个村民小组(不含城区数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平川区常住人口192398人。

本文标签:福斯克特  D.J.  Fusikete  专项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