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陕西省西安市户县的历史沿革

更新时间:2023-02-08 08:54:52作者:百科知识库

陕西省西安市户县的历史沿革 户县地处陕西关中渭河流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远在新石器时代(前40~前21世纪),祖先便在这里劳动繁衍生息,与自然界进行着艰苦的斗争,创造了原始公社氏族文化,为后来户县地区方国(包括邑、方、都、邦)的形成提供了先驱条件。

夏代(前21~前16世纪),户县为有扈氏国,与夏同姓姒,为夏之属国。夏是中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这时国家常以氏族名称作为国名。如“夏后氏”为“夏国”,“有扈氏”为“扈国”。有扈氏国为户县地区建置最早的方国,也是户县地名的由来。

商代(前16~前11世纪),户县有崇国,其后有丰邑,都是商之属国。公元前1143年,西伯(周文王)国势强盛,四十余国诸侯尊西伯为王。公元前1136年,西伯伐崇侯虎,自岐迁都于丰。武王伐纣时,誓师于丰。当时的丰京实际上已成为政治中心,但仍为商之属国。由于商代人口稀少,交通阻塞,小方国政权常在狭小的地域范围内形成,所以有的史书记载,商代户县的甘亭、甘盘也是商之属国。

西周(前1133~前771年),武王灭纣后,虽建都于沣河以东的镐,而丰京不移,每遇大事,如伐商、作洛之事,皆步自宗周,以告于宗庙。在西周时期,一直是丰、镐并举。

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年),周平王东迁,以岐丰之地赐秦襄公。

秦代(前221~前207年),在咸阳设内史,兼治三辅,户县属内史管辖。

汉代(前206~公元220年),汉初置鄠县,属右扶风,高帝九年属内史,武帝太初元年属右扶风,东汉仍属右扶风。

三国、魏(220~265),置雍州三辅,下设8郡,户县属始平郡。

晋代(265~420),户县属始平郡。

北魏(420~534),置雍州下设7郡,户县属京兆郡。

西魏(535~556),户县属雍州京兆郡。

北周(557~581),雍州下设5郡1尹,户县属京兆尹。

隋朝(581~618),全国分为109郡,关中设京兆、冯翊、扶风3郡,户县属京兆郡。

唐代(618~907),全国分为10道,户县属关内道京兆府京兆郡。开元二十一年(733)全国改设为15道,户县属京畿道〔注19〕。

五代(907~960),梁时户县属大安府。唐、晋、汉、周户县属京兆府。

北宋(960~1127),全国分为15路,在长安设立陕西路,后改陕西路为永兴军路,户县属永兴军路京兆府京兆郡〔注21〕。

金代(1127~1234),陕西分6路,户县属京兆路京兆府。

元代(1271~1368),陕西设行中书省,下辖6路,户县属奉元路。

明代(1368~1644),明初陕西仍设行中书省,洪武九年(1376)置陕西布政使司,下分4道,户县属关内道西安府。

清代(1644~1911)仍依明制,户县属西安府。

民国元年(1912)废陕西布政使司,全省分7府,户县属西安府。

民国三年(1914)撤销府的建制,全省分3道,户县属关中道。

民国十六年(1927)撤销道的建制,户县属陕西省政府直接管辖。

民国二十六年(1937)陕西省政府以下设立行政督察区,户县属第10行政督察区(区治在咸阳)管辖。

1949年5月21日,户县解放后,户县属陕甘宁边区咸阳分区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5月,户县属咸阳专区管辖。

1953年元月,户县直属陕西省人民政府管辖。

1958年11月,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报请国务院批准,户县保留县的建制,划归西安市人民委员会管辖。

1961年8月,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报请国务院批准,户县划归咸阳专区管辖。

1964年9月10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通知,经国务院批准,将“鄠县”改为“户县”。

1969年到1982年,户县属咸阳地区管辖。

1983年10月20日将户县划归西安市管辖。

户县自汉初确定了县的建制以后,两千多年来,只有隶属关系的变更,县名及县制设置相沿未改。

本文标签:专项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