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斯泰克方丹、斯瓦特科兰斯、科罗姆德拉伊和维罗恩斯的化石遗址

更新时间:2023-02-08 07:10:55作者:百科知识库

斯泰克方丹、斯瓦特科兰斯、科罗姆德拉伊和维罗恩斯的化石遗址

斯泰克方丹、斯瓦特科兰斯、科罗姆德拉伊和维罗恩斯的化石遗址坐落于南非豪登省、西北省和林波波省境内,这里有能够确定人类起源和进化的重要线索,1999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5年该遗产进行了增扩。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汤恩头骨化石遗址是该遗址的扩展项目,1924年在这里发现了非洲南方古猿的一种——举世闻名的汤恩人猿头骨。麦卡潘山谷也是遗迹的一部分,山谷中有许多考古洞穴,人类在此居住和进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30万年前。这里有能够确定人类起源和进化的重要线索。在此发现的化石确定了早期原始人类的一些标本,尤其是距今450万至25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的标本,以及180万至100万年前人类使用火的证据。这是1999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该遗址的扩展项目。

该遗址坐落于南非豪登省、西北省和林波波省境内 遗址简介

斯泰克方丹、斯瓦特科兰斯、科罗姆德拉伊和维罗恩斯的化石遗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南非豪登省的一处世界遗产,位于约翰内斯堡西北约50公里。本地在1999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时的登录名称为人类的摇篮(Cradle of Humankind),后于2005年扩展并改为此名。本地目前面积47,000公顷,包含斯泰克方丹的石灰岩洞等。

“人类的摇篮”一名反应出本地迄今发现的人类化石数量多、历史悠久的事实,其中最老的化石可以追溯到350万年前。单斯泰克方丹遗址发现的原始人类化石就占现今发现的人类化石总数的三分之一。

发掘历史

1935年,罗伯特首次在斯泰克方丹地区发现猿人化石,并开始在当地工作。1938年,格特在Kromdraai附近发现人类头骨,后经鉴定确认是罗百氏傍人。

1966年菲利普•托比亚斯在当地进行考古发掘,成为世界上最长的一次连续运行化石发掘。1991年李•伯杰发现了第一个原始人类的标本。

2005年12月7日,时任南非总统塔博•姆贝基建立一个新的游客中心——Maropeng游客中心。

这个被称作“人类摇篮”的遗址出土有三件举世闻名的人类先祖化石 地理环境

斯泰克方丹化石遗址位于距约翰内斯堡(南非东北部城市)大约50公里的一座山头上,距离山顶不足10来米。化石洞主体下面是一片辽阔的地下洞群。这些洞群以浑然天成的地下湖泊和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而享誉四海。斯泰克方丹化石洞是由地下水位之下的白云石溶解于水后沉积而成的,它被认为是非洲原始人类化石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该化石洞占地面积大约5摩根(南非地积单位,合2.116英亩)。现在由于地下水位的下降,游人们在通往地下湖泊的大厅里即可慢慢品味这大自然的杰作。

科罗姆德拉伊化石洞高40米,长125米,宽50米,它不像大多数对世人开放的石洞那样——也许只有这里会让人们体验到真正“体面”的洞中旅行。游人穿过洞口时无须弯腰,沿着砌好的楼梯可以进入位于地下22米的电梯,而从电梯中走出来时,游人们已经到达地下40米处了。科罗姆德拉伊化石洞目前仍处在活跃状态,里面的许多形成物正以每一百年1毫米至1厘米的速度生长。科学家们估计该洞已有22亿年的历史,洞中75%的形成物历经沧桑而至今完好无损(其余25%遭人为破坏)。该化石洞中的平均温度为16摄氏度,空气湿度终年保持在80-98%之间。

山谷中有许多考古洞穴 考古发现

这个被称作“人类摇篮”的遗址出土有三件举世闻名的人类先祖化石:一是1997年出土、距今约330万年的南方古猿“小脚”化石。它被称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先祖骨架。二是1947年出土的“普莱斯夫人”头骨化石,距今260万年至280万年。它是首例完整的成年南方古猿非洲种头骨化石。三是1924年出土的“汤恩幼儿”南方古猿头骨化石,距今约200万年。其中“小脚”化石和“普莱斯夫人”头骨化石都是在斯泰克方丹岩洞发现的。

历史价值

斯泰克方丹、斯瓦特科兰斯、科罗姆德拉伊和维罗恩斯的化石遗址拥有大量古代人类居住过的洞穴遗迹,其演变历史可以追溯到3300万年前,是人类进化和起源的有利证据。从中发现的化石可作为确认早期原始人类的多个标本,尤其是距今450万至25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的标本,以及180万至100万年前人类使用火的证据。

在此发现的化石确定了早期原始人类的一些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