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裕民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8 06:00:59作者:百科知识库
喀山克里姆林宫,是鞑靼斯坦的主要城堡,坐落于首府喀山。依伊凡雷帝旨意,在喀山汗国原城堡遗址上修建。该遗址是俄罗斯境内唯一的一座幸存下来的鞑靼城堡,不仅如此,它还是一处重要的朝拜场所。2000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建在古老遗址上的喀山克里姆林宫可追溯到黄金游牧部落和喀山可汗的穆斯林时代。因1552年被伊凡四世征服而成为伏尔加基督教区。喀山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唯一保存下来的鞑靼人要塞和重要的朝圣地。在这里,公元16世纪到19世纪美仑美奂的历史建筑群与公元10世纪到16世纪的早期建筑得到了绝妙结合。
千年沧桑的历史名城喀山是俄罗斯的一座历史古城,位于伏尔加河中游左岸,古比雪夫水库西北岸。“喀山”是一个很特殊的城市,它是俄罗斯国家里的少数民族城市,类似于中国的新疆。今天的喀山,是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的首都,在过去一千年中积淀下来的历史遗产,使喀山与莫斯科、圣彼得堡并列为全国仅有的三座“A”级历史文化城市。喀山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000年前。大约11世纪初,当时统治喀赞河流域伏尔加-保加尔公国为了抵御外敌入侵,在卡赞河的东岸的一个山坡上修建了一座木质的关隘,这也就是喀山的雏形。在鞑靼语中,“喀山”的意思就是“大锅”,这是因为当时这座城堡的形状如同一个倒扣着的大锅而得名。与此同时,伊斯兰教也传入鞑靼人居住的地区。
据说,伊凡雷帝攻占喀山之后,曾一度禁止当地居民继续信奉伊斯兰教,但是当地鞑靼人的信仰还是没有因此而改变,人们仍偷偷的向真主祈祷、做礼拜、诵读古兰经。伊凡·瓦西里耶维奇(1530年8月25日-1584年3月18日),又被称为伊凡雷帝(即伊凡四世),瓦西里三世与叶琳娜·格林斯卡娅之子,是俄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沙皇。伊凡四世时期,俄罗斯开始成为多民族国家。灭掉喀山汗国是俄罗斯历史上重大的转折点,标志着从此以后俄罗斯力量强于蒙古鞑靼人的力量,攻灭喀山之前蒙古鞑靼人的力量强于俄罗斯的力量,攻灭喀山改变了俄罗斯人与蒙古鞑靼人的力量对比。而且,攻灭喀山汗国,为俄罗斯越过乌拉尔山脉吞并地域辽阔的西伯利亚扫平了道路。
凝聚多种风格的古建筑群在喀山,既有欧洲风格的教堂,也有亚洲格调的喇嘛庙。在建筑群中,斯拉夫式的拱门、罗马式的尖顶、蒙古包形的圆穹和中国式的雕梁画栋,还有16~18世纪的古塔和教堂等古迹。五光十色,杂然纷呈,富有情趣,如18世纪建造的彼得罗巴夫洛夫斯基大教堂,具有俄罗斯民族的厚重风格;而喀山博物馆的外貌则带有鞑靼族的建筑格调。喀山城中的克里姆林宫是一处华丽的建筑群遗址,它凝聚着好几个世纪的建筑精华。“克里姆林”一词的意思是“内城堡”,是指高大的钟楼与宫墙连接而成的建筑形式。因此,在俄罗斯的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克里姆林宫”,而其中,以莫斯科和喀山的两座最令人叹为观止。喀山克里姆林宫和其主要的古迹,经过长期的历史延续性和文化多样性,导致产生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与原有的城市规划概念不同,它是唯一幸存的鞑靼堡垒。此外,它合成了鞑靼和俄罗斯文化的影响,结合不同的文化(保加尔,金帐汗国,鞑靼,意大利和俄罗斯),以及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影响。
遗址群的周围环绕着高大的白色石头墙,拥有独特的环形洞穴和13座具有斜脊的城堡。在中世纪,克里姆林宫的城墙是用橡树条搭建起来,而里面的建筑物所使用的建筑原料则是木材和石头。16世纪中叶喀山被伊凡雷帝征服,许多入口和商业区的城堡都未能免遭劫难,成为铁蹄下的废墟。一位描述喀山掠取经过的俄罗斯年代编录学家记载道,伊凡为“这座城市中还存在着一个如此超乎寻常美丽的城墙及整座城堡”而惊叹不已。自1556年开始,俄罗斯石匠们在当时建筑大师伊希尔埃伊和皮雅克夫列夫的指挥下,对克里姆林宫的城墙及城堡进行了又一次地改建,并且在原有建筑物的基础上,增加了几个新城堡,例如斯帕斯基城堡就是增建的城堡之一。
固若金汤的美丽城堡1558年,一位英国旅行家在他的论文集中写道:“喀山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在建筑艺术上兼具了俄罗斯和鞑靼人的风格。城市中还有一个固若金汤的美丽城堡,高高地耸立于山之巅”。今天,这个城堡早已经成为官员们出入克里姆林宫的通道,依旧焕发着昔日的夺目光彩,令人流连忘返。
克里姆林宫中最引人注意的建筑物是苏尤姆别卡红色尖塔,共计有7层,高58米,其造型颇具特色,从各个方向都清晰可见,并且与位于克里姆林宫另一端的斯帕斯基城堡构成了和谐的统一体。相传伊凡雷帝攻占喀山之后,见到了喀山汗国的皇妃苏尤姆别卡,并立即被她的美貌所吸引,打算娶她为妻。国破家亡的苏尤姆别卡无奈只得答应,但她向伊凡提出:要求在七日之内为她修建一座高塔。伊凡雷帝下令工匠们不分昼夜的修建了这座七层的高塔,完工之后,苏尤姆别卡又说,她要登上塔顶向自己的子民和城市告别,然而登顶之后,她却突然纵身跳了下来。尽管历史学家们早已证实这个传说绝不可能是真的,因为现实中的苏尤姆别卡比伊凡雷帝大了30多岁,而且这个高塔修建的年份也大约是在伊凡雷帝攻占喀山100多年之后。然而在喀山,仍然有不止一个人讲述起这个美丽的传说。
站在克里姆林宫内,一边是典型东正教风格的,有400多年历史的布拉格维申斯克大教堂,而另一边则是宏伟的库尔·沙里夫清真寺。1996年,鞑靼斯坦共和国总统谢米耶夫下令﹐在克里姆林宫内建造一座全俄罗斯最宏伟的清真寺﹐以标志鞑靼人民摆脱了历史的灾难﹐成为自由的穆斯林。据说在这座新寺的原址上,四百多年前就曾有过一座宏伟的清真寺﹐周围有八个喧礼高塔。每日五次礼拜前,八个人登高向四面八方高声朗诵喧礼词,几十公里之内都能听到促人按时礼拜的喧礼声,这个范围之内的数以百计的街区清真寺礼拜时间都以此为准。这座象征着鞑靼人自由的清真寺名为“库尔·沙里夫”清真寺。库尔·沙里夫是鞑靼历史上著名的伊斯兰学者,当年他曾率领自己的学生同伊凡雷帝的军队进行殊死的抗争并英勇就义。“库尔·沙里夫”清真寺的主体建筑四角竖立着高耸云霄的喧礼塔,高度都是五十七米,建筑墙面和门窗的所有图案都表现强烈的伊斯兰艺术特色﹐是高加索地区传统的土耳其清真寺建筑形式。整个工程的造价一千多万美元﹐绝大部分是民间志愿捐款。
在克里姆林宫内,一些头围围巾的女士便是伊斯兰教徒,他们形态类似与中东地区的人们。很多人来到这里会产生一种错觉,这里仿佛是中东国家的区域,这或许是人类几千年历史上都从未有过的宗教奇观。走出克里姆林宫正门,便可以看到一条两旁站满哥特式建筑的、笔直的街道--克里姆林宫大街。沿着这条大街走到尽头,便可以看到一排白色的柱廊,这就是俄罗斯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之一的“喀山国立大学”。在这里,历史还刻下了另外两个辉煌的名字:列夫·托尔斯泰和弗拉基米尔·列宁。托尔斯泰1840年进入喀山大学,就读于东方语言系。在喀山大学,托尔斯泰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的影响,他的思想开始发生转变。1847年,托尔斯泰怀着自己的理想,退学回到故乡雅斯纳亚·波良纳庄园,后来,他当兵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并最终回到自己的故乡,终身躬耕著书,最终成为俄罗斯文学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