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学者对泡沫含义的理解

更新时间:2023-02-05 01:04:44作者:百科知识库

学者对泡沫含义的理解 学者对泡沫 含义的理解

“泡沫”一词是人们对经济经过一段时间的迅速繁荣,然后又急剧下滑,最后像肥皂泡一样破灭这一兴衰过程的生动描绘。但学术界对于“泡沫”含义的理解却存在分歧。

1978年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C.Kindleberger认为:

“泡沫状态这个名词,随便一点说,就是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在一个连续过程中陡然涨价,开始的价格上升会使人们产生还要涨价的预期,于是又吸引了新的买主——这些人一般只想通过买卖牟取利润,随着涨价,常常是预期的逆转,接着就是价格暴跌,最后以金融危机告终或者以繁荣的消退告终而不发生危机。”该定义强调了泡沫是一个由资产价格从持续上涨到价格暴跌的过程,而且强调了预期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是价格逆转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斯蒂格里茨(JosephE.Stiglitz,1990)也认为,当投资者预期未来某种资产能以高于他们期望的价格出售时,这种资产的现实价格将上升,从而出现泡沫。持有此观点的还有1992年版的《新帕尔格雷夫货币与金融大词典》:在市场经济中,如果一种或一系列资产价格出现了突然上升,并且这种上升使人们产生出对这种(些)资产的远期价格继续上升的预期和持续的购买行为,那么这些资产就会出现泡沫行为。

日本学者则普遍认为,泡沫是资产价格相对于经济基础条件背离的膨胀过程。三木谷良一(1998)认为,所谓泡沫经济就是资产价格(具体指股票和不动产价格)严重偏离实体经济(生产、流通、雇佣、增长率等)的暴涨,然后暴跌这一过程;铃木淑夫也认为,经济学所说的泡沫是指地价、物价等资产的价格持续出现无法用基础条件来解释的猛烈的上涨或下跌。1993年度日本经济自书》指出,所谓泡沫,一般而言就是资产价格大幅度偏离经济基础(经济的基本要素)而上升。日本学者的理解有以下共同点,一是将泡沫同经济基本要素联系起来,强调泡沫是资产价格相对经济基础的偏离;二是泡沫的变化经历了一个资产价格由上涨到暴跌的过程。

中国学者在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从泡沫资产价格偏离经济基础角度来理解泡沫的经济含义。

王子明从理性预期和非均衡分析的角度,认为泡沫是一种经济失衡现象,将泡沫定义为某种价格水平相对于经济基础条件决定的理论价格(一般均衡稳定状态价格)的非平稳性向上偏移(王子明,2002)。陈国力和黄名坤博士都持有这种观点。其中黄名坤博士把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联系起来,对基本价值进行了进一步阐述,认为资产的基本价值来源于实体经济,是实体经济体系达到最优动态均衡时的价格(等于资本边际产出率)(黄明坤,2002)。对许多日本和欧美学者强调泡沫是资产价格从急剧上升到迅速下跌的过程,即经济存在价格上升(膨胀性)泡沫,Well.Philippe1990年对价格下降的泡沫进行了专门研究,并从理论上证明了股票市场上下降类型的泡沫是可能存在的。王子明、黄名坤等中国学者也认为经济中既存在膨胀性泡沫也存在漏损性泡沫,即这种泡沫的出现是由于理论价格下降造成的,而市场价格没有大的变化,甚至下降,只是下降的幅度小于理论价格的下降幅度,从而造成了市场价格高于理论价格的幅度在增大。

本文标签:经济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