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整理论的内容
2023-02-05
更新时间:2023-02-05 00:38:19作者:百科知识库
价值转形理论的百年之争
从恩格斯为《资本论》第三卷写的增补中可以看到,生产价格与平均利润理论即价值转形理论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强烈批评。进入20世纪以后,西方学者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实质性的研究及评价。第一个具有奠基性意义的研究来白俄裔德国经济学家鲍尔特基维茨。他在1916-1918年发表的两篇文章认为《资本论》在论述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时,产出是用生产价格表示的,而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却仍然是用价值表示的。也就是说,价值转形只完成了一半。为此,他提出了白己的转形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模型,以求完善这个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前,对价值转形问题的研究都遵循鲍尔特基维茨的观点与方法。现有理论的缺陷一经指出,就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需要建立另外的模型加以克服或完善。著名的模型包括鲍尔特基维茨模型、温特尼茨模型、米克模型和塞顿模型。这些模型得出的结论是,价值转形理论只能在有限制的条件下成立,或者完全是错误的。1960年,斯拉法发表《用商品生产商品》一书,建立了斯拉法体系,从而引起价值转形问题的新一轮争论。萨缪尔森和斯蒂德曼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本身就是错误的,而从劳动价值论出发,无法建立逻辑上一致的转形理论。米克则试图沟通斯拉法和马克思,认为斯拉法体系可以解决转形问题。
80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学家也开始着手研究这一问题,并同样产生了激烈的争论。许多学者承认转形理论存在着不足或缺陷。他们从维护《资本论》的角度出发,对西方学者的研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并建立了白己的数学模型。但也有学者对这一理论持否定态度。比如,冯金华通过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得出价值转形是一个伪问题的结论。晏智杰则在总结西方学者的研究之后认为,转形理论不成立,进而认为马克思没有超越李嘉图,从而主张放弃劳动价值论。
纵观价值转形问题的百年之争,人多数学者企图通过数学模型证明这个理论是正确的或错误的,而一部分学者则从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出发,或为了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而质疑或否定这个理论。笔者认为,百年之争本身就足以说明,仅仅从纯数学的角度解决价值转形问题是行不通的。问题并不在于是否存在一个可以完美阐释价值转形的数学模型,而在于这个理论本身是否正确。其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否与价值转形理论相矛盾,这个矛盾是否会导致劳动价值论归于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