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规定》适用于()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成员。
2023-02-04
更新时间:2023-08-08 04:09:12作者:
在刑事案件的处理过程中,若是犯罪嫌疑人的罪行成立时,审判人员将会相应的罪行进行判处徒刑或者给予处罚,同时犯罪人员也应当签下犯罪认罪书进行阐述事实。那么,认罪认罚书中的认罪认罚指的是什么呢?根据有关规定,进行认罪认罚的是说名被告人自愿供述自己的罪行以及承担相应的责任。
在刑事案件的处理过程中,若是犯罪嫌疑人的罪行成立时,审判人员将会相应的罪行进行判处徒刑或者给予处罚,同时犯罪人员也应当签下犯罪认罪书进行阐述事实。那么,认罪认罚书中的认罪认罚指的是什么呢?根据有关规定,进行认罪认罚的是说名被告人自愿供述自己的罪行以及承担相应的责任。
一、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是认罪、认罚、从宽是指什么?
认罪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公诉机关指控的主要犯罪事实及罪名没有异议,并签署具结书。
认罚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检察机关建议判处的刑罚种类、幅度及刑罚执行方式均没有异议。是否积极退赃、退赔,主动缴纳罚金,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也是评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罚的重要标准。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同意适用速裁程序、简易程序的,不影响“认罚”的认定。
从宽是指对认罪认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的,根据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应当减轻处罚;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的,不具有法定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以内从轻处罚。
二、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的条件是什么?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量刑建议,签署具结书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三、那些情况不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
2、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对未成年人认罪认罚有异议的;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的;
4、其他不宜适用的情形。
四、什么样的案件应当慎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1、危害国家安全、涉恐、涉黑、涉恶案件;
2、社会影响恶劣的案件;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系惯犯或以犯罪为常业的案件;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观恶性深,人身危害性大的案件;
5、其他应当慎重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案件。
在法制的社会中,法律法规是不会忽视任何一个违法犯罪行为的出现,同时当罪行证据充足时当事人只能进行认罪认罚,接受相应的法律责任。在我国国家宪法面前,人人是平等,人人都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的制度,严禁触犯法律的底线,这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最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