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冒充僧人诈骗招摇撞骗的怎么处罚?

更新时间:2023-08-07 14:20:29作者:

冒充僧人诈骗招摇撞骗的怎么处罚?

冒充僧人诈骗招摇撞骗的处罚是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因为僧人只是一种普通的身份,所以是不构成招摇撞骗罪,诈骗的财产数额较大的才能够以诈骗罪进行定罪量刑,如果是诈骗的财产的数额巨大,或者是出现其他严重的犯罪情节的,就应当处无期徒刑。

一、冒充僧人诈骗招摇撞骗的怎么处罚?

一般是以诈骗罪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诈骗罪与招摇撞骗罪界限是什么?

两者都使用骗术,后者也可能获得财产利益,这两点相同;但是,主观目的、犯罪手段、财物数额要求和侵犯的客体,均有不同。

招摇撞骗罪是以骗取各种非法利益为目的,冒充国家工作人员,进行招摇撞骗活动,是损害国家机关的威信、公共利益或者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它所骗取的不仅包括财物(但无数额多少的限制),还包括工作、职务、地位、荣誉等等,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当犯罪分子冒充国家工作人员骗取公私财物时,它就侵犯了财产权利,又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威信和正常活动,属于牵连犯,应当按照行为所侵犯的主要客体和主要危害性来确定罪名并从重惩罚。

如果骗取财物数额不大,却严重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威信,应按招摇撞骗罪论处;反之,则定为诈骗罪,如果严重地侵犯了两种客体,一般依从一重罪处断的原则按诈骗罪处治;如果先后分别独立地犯了两种罪,互不牵连则应按照数罪并罚原则处理。

三、诈骗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是怎样的?

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

其次,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

再次,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

最后,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

行为人进行诈骗活动时如果是冒充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是军人的身份的,就可以以招摇撞骗罪进行处罚,因为其损害的是国家机关和军队的声誉,只要是实施了招摇撞骗的,就可以以招摇撞骗罪进行处罚,因为本罪是行为犯罪,并不以犯罪嫌疑人所获得的非法利益进行定罪。

本文标签:金融诈骗辩护  刑法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