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3-08-06 21:13:18作者:

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有哪些

不适合判处死刑的对象是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还有已经怀孕的孕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还规定,如果在审判的时候犯罪嫌疑人已经年满75周岁,一般情况下不判处死刑,除非犯罪手段特别残忍,且致受害人死亡,死刑只适用于性质极其恶劣的刑事犯罪。

一、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四十九条 【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二、死刑执行流程是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一条 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的,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第二百六十二条 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但是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一)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

(二)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三)罪犯正在怀孕。

前款第一项、第二项停止执行的原因消失后,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再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才能执行;由于前款第三项原因停止执行的,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第二百六十三条 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

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

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

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

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当写成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

执行死刑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

我国各项法律制度都明确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是必须要从轻处罚的,所以,未成年人不管构成什么样的刑事犯罪,肯定不会被判处死刑,至于孕妇,对孕妇不判处死刑是考虑到人道主义精神,因为腹中的孩子是没有过错的。

本文标签:刑事犯罪辩护  刑事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