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九节茶

更新时间:2023-02-02 18:58:25作者:百科

九节茶

概况

异名:观音茶(《生草药性备要》),接骨木(《植物名实图考》),九节风(《分类草药性》》,驳节茶(《岭南采药录》),草珠兰(《修订增补天宝本草》),肿节风(《新华本草纲要》)。

基源:为金粟兰科草珊瑚属植物草珊瑚的枝叶。草珊瑚属全世界约3种,中国有2种。

原植物: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Thunb.)Nakai[Chloranthus glabra(Thunb.)Makino],又名接骨金粟兰(《中国植物志》)。

历史:(《植物名实图考》)以接骨木之名收藏,云:“绿茎圆节颇似牛膝,叶生节间,长约二寸,圆齿稀纹末有尖,以有接骨之效故名。”按上述与原植物草珊瑚基本一致。

形态:常绿半灌木,高50~120cm;茎与枝均有膨大的节。叶革质,椭圆形、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6~7cm,宽2~6cm,顶端渐尖,基部尖或楔形,边缘具锐锯齿,齿尖有一腺体,两面均无毛;叶柄长0.5~1.5cm,基部合生成鞘状;托叶钻形。穗状花序顶生,通常分枝,多少成圆锥花序状,连总花梗长1.5~4cm;苞片三角形;花黄绿色;雄蕊1枚,肉质,棒状至圆柱状,花药2室,生于药隔上部的两侧,侧向或有时内向;子房球形或卵形,无花柱,柱头近头状。核果球形,直径3~4mm,熟时亮红色。花期6月,果期8~10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20卷.第1分册.81页.图版25:1-5)

生境与分布:生于海拔420~1500m的山坡、沟谷林下荫湿处。分布于西南及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朝鲜、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柬埔寨、印度、斯里兰卡也有分布。

生药

采集: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药材主产于江西贵溪、余江、赣州,浙江永嘉、平阳、泰顺、云和、龙泉,广西桂林、南宁。

鉴别

性状:全株长40~50cm,茎圆柱形,较硬挺,多分枝,节膨大;表面深绿色或棕褐色,具细纵皱纹,粗茎上可见稀疏分布的纵向长圆形小皮孔;质脆,易折断,断面淡棕色,边缘纤维状,中央具棕色疏松的髓或中空。叶对生,叶柄较硬,基部合生抱茎;叶片深绿色或棕红色,薄革质,有时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可见叶片卵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表面光滑,边缘具粗锯齿,并向叶背微反卷,齿尖腺体呈黑褐色。顶端常有穗状花序,通常分枝,棕色。气微香,味微辛。以茎、叶色绿者为佳。

理化:取样品粉末适量,用甲醇温浸,浓缩该提取物,以己烷、醋酸再次温浸,取醋酸提取部分点于硅胶F254板上,以(Ⅰ)甲苯-甲酸乙酯-甲酸(5∶4∶1)或(Ⅱ)乙酸乙酯-甲乙酮-甲酸-水(5∶3∶3∶1)为展开剂,展开后,置紫外光灯下检视或喷以10%硫酸液显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377)

贮藏:置干燥处。

化学性质

全草含香草醛(Vanillin)、4-乙氧基-3-甲氧基苯甲酸,以及香豆素、黄酮甙、木脂素。果实含蹄纹天竺葵素3-鼠李糖基葡萄糖甙(Pelargonidin3-rhamnosylglucoside)[1,2],另含琥珀酸,延胡索酸[3]。

参考文献

[1] 北京大学学报 1981;(2):426 。
[2] CA 1981;95:58118x 。
[3] 中草药通讯 1979;10(4):8。

本文标签:九节茶  药性  临床应用  药理  化学性质  
上一篇:青蛙
下一篇:山扁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