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10 02:17:34作者:百科知识库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药理
1.药效学
·作用机制 本药含亚胺培南和西司他丁钠的两种等量成分。
亚胺培南属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类抗生素,通过与多种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尤其是与PBP1a、PBP1b和PBP2结合),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胞溶解和死亡,从而起到抗菌作用。亚胺培南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对某些细菌具有抗生素后效应,但是,亚胺培南在体内可被肾脏脱氢肽酶I代谢失活,单独应用时,可受肾肽酶的影响而分解,药效降低。
西司他丁是肾脏脱氢肽酶I抑制剂,本身不具抗菌作用,对β-内酰胺酶也无抑制作用,但西司他丁可阻碍脱氢肽酶I对抗生素的水解,阻断亚胺培南在体内的代谢,保护亚胺培南在肾脏中不被破坏,从而增加尿液中亚胺培南浓度。西司他丁还可阻抑亚胺培南进入肾小管上皮组织,减少亚胺培南的排泄并减轻药物的肾毒性。
·抗菌谱 本药为一种广谱的抗生素,对大多数革兰阳性、革兰阴性的需氧菌和厌氧菌有抗菌作用。其敏感菌包括:
革兰阳性需氧菌: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产酶菌株)、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C族、链球菌G族、芽孢杆菌属等。
革兰阴性需氧菌:流感嗜血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雷杆菌、产气肠杆菌、布鲁杆菌、假单胞菌属、百日咳杆菌、大肠杆菌、奈瑟淋病球菌、沙门菌属、伤寒沙门菌、副流感嗜血杆菌、克雷伯杆菌、军团菌属、志贺菌属、分枝杆菌等。
革兰阳性厌氧菌:放线菌属、双歧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真杆菌属、乳杆菌属、丙酸杆菌属等。
革兰阴性厌氧菌:多形拟杆菌、吉氏拟杆菌、脆弱拟杆菌、普通拟杆菌、坏疽梭形杆菌、核梭形杆菌、韦荣球菌属等。
2.药动学本药口服不吸收,肌内注射吸收良好。缓慢静注亚胺培南250mg、500mg、1000mg后的血药浓度峰值分别为14-24mg/L、21-58mg/L、41-83mg/L,静脉注射等量西司他丁的血药浓度峰值分别为15-25mg/L、31-49mg/L、56-80mg/L。肌注亚胺培南500mg、750mg后的血药浓度峰值分别为10mg/L、12mg/L,肌注等量西司他丁的血药浓度峰值分别为24mg/L、33mg/L。
药物吸收后,亚胺培南在体内可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和体液中(如痰液、胸水、组织间液、胆汁、房水、生殖器组织及骨组织中),其中尤以胸水、组织间液、腹水及生殖器组织中药物浓度较高。药物能透过胎盘,但难以透过血-脑脊液屏障,在脑脊液中的浓度很低。
亚胺培南的蛋白结合率约为20%,西司他丁的蛋白结合率约为40%,两者的半衰期均为1小时。肾功能损害者,亚胺培南的半衰期可延长至2.9-4.0小时,西司他丁半衰期可延长至13.3-17.1小时。使用本药后10小时内,70%-76%的药物经肾小球滤过及肾小管分泌排出,肾功能减退时,尿中排泄量减少。此外,另有约20%-25%的药物经非肾途径排泄,其中约有1%-2%经胆汁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