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9 16:44:29作者:百科知识库
鸡的种类很多,各地所产的鸡,大小形色都不相同。
肉:味甘,性温,无毒。可补虚,祛邪,但不可多吃,因它能引发旧病,鸡虽然具有补益作用,但能助温生热。
丹雄鸡肉:味甘,性温,无毒。主治妇女崩中漏下。能杀恶毒、辟邪,且能温中补血,治疗疮疡溃烂、久不收口,补肺。
白雄鸡肉:味酸,性温,无毒。下气消积,治疗狂躁,安五脏,调中祛邪,止消渴,利小便,治丹毒。
乌雄鸡肉:味甘,性温,无毒。温中止痛,补虚,安胎。治疗肚痛、风湿麻痹、虚弱羸瘦、骨折痈疽等。生的捣细,可涂竹木刺入肉。李时珍说:按李鹏飞讲,黄鸡宜于养老人,乌鸡宜于产妇,可暖血。
黑雌鸡肉:味甘、酸,性温、平,无毒。作羹食,能治疗风寒湿痹、五缓六急,安胎定志,辟除邪气,破血化瘀。治疗痈疽,补血及产后虚弱,益气。治疗反胃及腹痛、骨折、乳痈。孕妇产后,用一只黑雌鸡加五味炒香,再加二升酒,密封一夜后饮服,可使人长得肥白。
黄雌鸡肉:味甘、酸、咸,性平,无毒。主治饮食伤中,消渴,小便频数,泄泻痢疾,补水气。治五脏虚损、肢体乏力,且能填精补髓,助阳。用诸石末和饭喂鸡,这样的鸡煮来吃更补人。治产后虚羸,煮汤煎服,很好。
乌骨鸡
味甘,性平,无毒。补虚强身,治疗消渴、心腹疼痛,以及妇女崩中带下,一切虚损病,以及大人小孩患噤口痢,都取乌骨鸡煮汤饮汁,也可以捣和丸药。
反毛鸡
主治反胃。将一只鸡煮烂,去掉骨头,加入人参、当归、食盐各半两,再煮,然后一直将它吃完。
泰和老鸡
味甘、辛,性热,无毒。主治小儿痘疮。李时珍说:江西泰和、吉水等县的人都说老鸡能发痘疮,所以家家都加以畜养,短的养五六年,长的有养一二十年的。待发痘疮时,加五味将老鸡煮烂,给小儿吃,有的还加了胡椒和桂、附之类的品物。这种方法因风水的不同,有的地方适宜,而有的地方却不适宜,不可以一味地用。
鸡头:以丹、白雄鸡的为好。主杀鬼,祛除瘟疫,因为鸡是阳精,且雄性为阳体,头是阳气交泄之处,所以能祛阳邪。
鸡冠血:味咸,性平,无毒。乌鸡的鸡冠血,可治疗乳汁不通,又可用于眼睛见风流泪以及天行赤眼。红鸡的鸡冠血,可治白癜风,祛除经络间风热,涂面颊治口眼喁斜。内服,可用于缢死欲绝、小儿急惊风,解蜈蚣、蜘蛛毒。治常流眼泪,可用鸡冠血点眼,每天三次。
鸡血:味咸,性平,无毒。主治骨折及肢体痿弱不用、腹痛、乳汁不下。热的血服用,可治疗小儿便血及惊风,解丹毒及虫毒,安神定志。治白癜风、疬疡风,取公鸡翅下的血涂擦。
肪
味甘,性寒,无毒。主治耳聋,头发脱落。
脑:主治小儿惊痫。烧成灰后用酒送服,治妇女难产。
心:祛五邪。
肝:味甘、苦,性温,无毒。补肾壮阳,治疗心腹疼痛,安胎止漏,则用一具肝,切碎和五合酒服。治妇女阴痒,则切片纳入阴道。还治肝虚视物昏花。
胆:味甘,性寒,无毒。主治沙石淋沥,眼热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