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9 16:11:12作者:百科知识库
妇女有经、带、胎、产的生理特点。因此,在诊治女病人时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在月经方面,应注意经期、经量、色、质等几个方面。在正常情况下,月经周期是28~30天,量中等,不稀不稠,颜色正红,没有血块。如月经提前一周以上,甚或一月二至者,称为月经先期。多由血热或气虚所致。月经错后一周以上,或更长时间者称月经后期,多由寒凝、气滞、血虚血瘀所致。如月经错乱,有时提前,有时错后,称为先后不定期,多由肝郁所致。
在经量方面:月经量多,多由血热迫血妄行或气虚不摄所致。月经量少,多由寒凝经脉或血虚不充,或痰阻血道所致。夹有血块者,多属气滞血瘀,且常伴有痛经现象。
在月经的色、质方面:颜色淡红,甚则呈粉红色者,其质清稀,多属气虚或气血两虚。月经颜色深红,质稠者多为实证热证。
在询问带下时,应从量、色、质与气味等几个方面了解。带下色黄或赤,绵绵不断,其质黏稠,有臭味,常伴有急躁易怒,外阴瘙痒的,多为肝郁化热,脾虚湿盛,湿热互结,流注下焦,肝经湿热所致。
带下色白量多,如涕如唾,连绵不断,味小,常伴有纳少疲乏,面色萎黄,甚或形寒肢冷,腰部有冷感,多属脾虚运化失常,水湿下注的脾虚带下证。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故湿邪停留,有时可见寒象。
如带下色清,质稀如水,淋漓不止,常伴有面色晦暗,腰痛如折,小腹发凉,手足不温等表现。多为肾阳虚,寒湿内停,带脉失约的肾虚带下。如偏于肾阴虚者,则带下色黄,伴有五心烦热,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表现。
有的患者,受湿毒侵袭,损伤带脉,而使秽浊之液下注,则表现为带下黄绿如脓,阴部奇痒,口苦咽干,身体困乏。
应该指出,在正常情况下,妇女阴道内亦有少量白色分泌物,并非病态,具有“津津常润”的作用。
生育年龄的妇女,还应简要询问妊娠、胎产情况,如妊娠者,在用药上宜慎,以防动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