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9 15:00:49作者:百科知识库
半夏(别名水玉、地文、和姑、害田、示姑、羊眼半夏、地珠半夏、麻芋果、三步跳、泛石子、老和尚头、老鸹头、地巴豆、无心菜根、老鸹眼、地雷公、狗芋头),味辛;性温;有毒,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咳喘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满头痛眩晕;夜卧不安;瘿瘤痰核;痈疽肿毒。小编整理出含有半夏的处方共4729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3541~3600共60个。
处方1、二陈汤处方陈皮、半夏(姜炒)、茯苓(去皮)、甘草、加人参、白术、竹茹、砂仁、山栀(炒)、麦门冬(去心)各等分,乌梅1个。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痰火呕吐。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东医宝鉴·杂病篇》引作“清热二陈汤”。
摘录《回春》卷三
处方2、必胜饮处方半夏2钱,枳实2钱,石膏(煅)3钱,杏仁(去皮尖)1钱,茶叶1钱,麻黄1钱,瓜蒌霜(去油)1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哮症久久不愈。
用法用量生姜5片为引,不拘时候服。
摘录《玉案》卷四
处方3、半夏汤处方半夏(汤洗7遍,炒干)1两,桂(去粗皮)半两,甘草(炙)1分,槟榔(锉)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后上气,咽喉不利,胸膈多痰,气逆。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用水1盏半,加生姜1分(拍碎),同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处方4、归神汤处方人参5钱,白术1两,巴戟天1两,茯神5钱,紫河车1具,半夏3钱,陈皮1钱,甘草1钱,丹砂1钱,菖蒲1钱,麦冬5钱,柏子仁3钱(不去油),白芥子3钱。
制法上各为末,先将紫河车净水煮熟,不可去血丝,捣烂,将备药末再捣为丸。
功能主治思虑过度,耗损心血,遂致失志之癫,或哭或笑,或裸体而走,或闭户自言,喃喃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5钱,白滚水送下,连服数日。
摘录《辨证录》卷四
处方5、半夏汤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葛根2两,桂心1两,麻黄(去节)1两,芍药1两,甘草半两(炙)。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太阳与阳明合病,不利但呕者。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加生姜、大枣,煎5分,热服。
摘录《医方类聚》卷五十三引《神巧万全方》
处方6、白前散处方白前1两,紫菀1两(去苗土),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大戟1分(锉碎,微炒),麻黄1两(去根节),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咳嗽,坐卧不得,喉中作呀呷声。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六
处方7、防风散处方防风3分(去芦头),麻黄2分(去根节),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白术半两,赤茯苓1两,芎䓖半两,杏仁3分(汤浸,去双仁,麸炒微黄),麦门冬1两(去心),当归半两(锉,微炒),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犀角屑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肝风,筋脉拘挛,四肢疼痛,心膈痰壅,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普济方》有人参半两(去芦头)、牛膝一两(去苗)、薏苡仁一两、羚羊角屑一两。
摘录《圣惠》卷三
处方8、半夏散处方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桂心半两,赤茯苓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人参半两(去芦头),白术半两,大腹皮3两(锉),桔梗3分(去芦头),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腹虚胀,两胁妨闷,喘促,不思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三
处方9、白羊肾丸处方半夏,猪苓2两。
制法上将半夏净洗,猪苓同炒。色褐为度,却用半夏为末,酒煮羊内外肾烂研,同杵为丸。却以猪苓为末,入瓷瓶内养。
功能主治除浊。主小便白浊,遗精。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温水或猪苓煎温汤空心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引《郑氏家传渴浊方》
处方10、加味柴胡汤处方人参、半夏、柴胡、黄芩、百合、知母、甘草。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百合病,百无是处,又非寒又非热,欲食不食,欲行不行,欲坐不坐,服药即吐,小便赤。
用法用量加青竹茹1团,粳米炒食盐1撮,入姜汁少许,水煎服。
摘录《回春》卷二
处方11、加味健脾丸处方人参1两,白术(焙)1两,半夏(汤泡)1两,砂仁1两,茯苓1两半,青皮(去瓤)1两半,枳实(麸炒)1两半,山楂(去核)1两半,陈皮(炒)2两,神曲(炒黄色)2两,香附子(炒)2两,麦芽(炒,净末)2两,厚朴(姜汁炒)2两,苍术(米泔浸,晒干)2两,甘草(炙)7钱。
制法上为末,用荷叶煮陈仓米饭或仓米磨粉煮粥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清热和中。主痰涎多食,肚腹饱胀。
用法用量每服60-70丸,白米饮送下。
摘录《济阳纲目》卷十二
处方12、六君子汤处方人参、白术(炒)、白茯苓、甘草(炙)、黄耆(炙)、陈皮、半夏、神曲(炒)、木香、砂仁、升麻(酒炒)。
功能主治痘疮起发之后,能食而泄泻者。
用法用量大枣为引,水煎服。
摘录《片玉痘疹》卷八
处方13、加味越婢加半夏汤处方麻黄2钱,石膏(煅捣)3钱,生山药5钱,寸麦冬(带心)4钱,清半夏3钱,牛蒡子(炒,捣)3钱,元参3钱,甘草1钱5分,大枣3枚(擘开),生姜3片。
功能主治素患劳嗽,因外感袭肺,而劳嗽益甚,或兼喘逆,痰涎壅滞者。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处方14、加减温脾祛疟汤处方甜白术1两,云苓5钱,肉桂1钱(去皮),甘草8分,白蔻仁2钱(研),制半夏2钱,青皮1钱5分,炒帜壳1钱5分。
功能主治邪盛脾经,痰食难化,而得风邪,致成脾疟。初病令人不乐,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善呕,呕已乃衰,先寒后热,寒从腹起者。
用法用量煨姜3钱,大枣3枚为引。如口苦耳鸣,疟邪将入少阳,加炒柴胡8分;如热多,加青蒿3钱;如恶心,加灶心土5钱;如手足冷,指甲青,加桂枝2钱;如胸腹饱胀,加槟榔1钱5分;如腹痛作泻;加煨木香1钱5分,鹿角霜3钱。
摘录《慈航集》卷下
处方15、半夏桂枝汤处方半夏6钱,秫米1两,白芍6钱,桂枝4钱,炙甘草1钱,生姜3钱,大枣2枚(去核)。
功能主治饮退得寐,舌滑,食不进者。
用法用量水8杯,煮取3杯,分温3服。
摘录《温病条辨》卷三
处方16、白豆蔻汤处方白蔻、藿香、半夏、陈皮、生姜。
功能主治呕吐哕。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四
处方17、发动汤处方人参1钱,茯苓3钱,黄耆5钱,防风1钱,半夏1钱,羌活1钱。
功能主治手足麻木。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石室秘录》卷一
处方18、加味越鞠丸处方炒栀、香附、抚芎、苍术、神曲、山楂、陈皮、半夏、草蔻。
功能主治胃脘常惯痛。
用法用量为丸服。
摘录《嵩崖尊生》卷九
处方19、半夏茯神散处方半夏1两2钱,茯神1两2钱,天麻(煨)8钱,胆星8钱,远志肉8钱,枣仁(炒)8钱,广皮8钱,乌药8钱,木香8钱,礞石(煅)8钱。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癫妄,因思虑不遂,妄言妄见,神不守舍,初病神气未衰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数沸,加生姜汁数匙,空心和滓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四
处方20、半夏茯苓饮子处方半夏2两,附子1分,赤茯苓1分,白术1分,人参1分,黄橘皮1分,丁香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痰饮呕吐。
用法用量每服5钱,加生姜,水煎,空心服。心躁者,去丁香;饮甚者,加细辛,葶苈1分,枳实4个。
摘录《鸡峰》卷十八
处方21、加味顺气化痰汤处方人参1钱,白术1钱,白芍药3分,白茯苓3分,半夏3分,陈皮3分,枳实3分,柴胡3分,苏叶3分,黄柏3分,甘草(炙)3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痰病。
用法用量水2钟,加生姜3片,煎至7分,食后温服,滓再煎。
摘录《扶寿精方》
处方22、半夏散处方半夏(汤洗7遍去滑)1两,白术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赤茯芩1两,桂心1两,人参(去芦头)1两,诃黎勒(用皮)1两,前胡(去芦头)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若吐下发汗后,心下痞满,气上冲胸,起即头眩,脉沉者。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处方23、加味养心汤处方茯苓2钱半,茯神2钱半,黄耆2钱半,半夏2钱半,归身2钱半,川芎2钱半,炙甘草2钱,柏子仁1钱2分,远志1钱2分,肉桂1钱2分,人参1钱2分,五味子1钱2分,枣仁1钱2分,生姜、大枣。
功能主治不寐,心肺有火,方卧即大声鼾睡,少顷即醒者。
用法用量水煎,加羚羊角、犀角,俱磨冲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六
处方24、加味小柴胡汤处方柴胡3钱,黄芩3钱,知母3钱,潞参3钱,鳖甲3钱(醋炙),清半夏2钱,常山1钱半(酒炒),草果1钱,甘草1钱,酒曲3钱,生姜3钱,大枣2枚(擘开)。
功能主治久疟不愈,脉象弦而无力。
用法用量疟初起者,减潞参、鳖甲;热甚者,加生石膏5-6钱或至1两;寒甚者,再加草果5分或至1钱。
各家论述疟邪不专在少阳,而实以少阳为主,故其六脉恒露弦象。其先寒者,少阳之邪外与太阳并也;其后热者,少阳之邪内与阳明并也。故方中用柴胡以升少阳之邪,草果、生姜以祛太阳之寒,黄芩、知母以清阳明之热。又疟之成也,多挟痰挟食,故用半夏、常山以豁痰,酒曲以消食也。用人参,因其疟久气虚,扶其正即所以逐邪外出。用鳖甲者,因疟久则胁下结有痞积,消其痞积,然后能断疟根株。用甘草、大枣者,所以化常山之猛烈而服之不至瞑眩也。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处方25、加味平胃散处方苍术1钱半,厚朴(姜炒)1钱,陈皮8分,甘草(炙)8分,扁豆(炒,研)2钱,白芍1钱半,半夏1钱半,大腹皮(去黑皮及粗,洗净)1钱,砂仁1钱(炒,研),生姜1钱3分,大枣3枚(去核)。
功能主治伤寒,太阴脾经病,腹满而吐,食不下,嗌干,手足自温,或自利,腹痛,不渴,脉沉而细。
用法用量水煎服。如泄,加肉豆蔻8分,白术1钱半,或再加煨木香3分;如腹痛拒按者,去生姜,加葛根1钱半;如嗌干,加元参、桔梗。
摘录《会约》卷三
处方26、加味滋阴散处方当归2钱,川芎1钱5分,白芍2钱,熟地黄3钱,陈皮2钱,半夏2钱,白茯苓3钱,甘草8分,升麻3分,柴胡5分,牛膝2钱,黄柏1钱5分,知母1钱5分,白术1钱5分,苍术1钱5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诸淋久不止者。
用法用量水煎,露1宿,空心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五
处方27、加味小柴胡汤处方柴胡1钱,人参1钱,黄芩(炒)1钱,川芎1钱,白术1钱,黄耆(盐水浸炒)1钱,当归(酒炒)1钱,甘草1钱,黄柏(酒拌炒)1钱,知母(酒拌炒)1钱,半夏5分。
制法上作1剂。
功能主治囊痈腐烂,或饮食少思,日晡发热。
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食前服。痛甚,加黄连;小便不利,加木通。
摘录《外科经验方》
处方28、化痞膏处方当归尾1两,红花1两,金银花1两,三棱1两,白芥子1两,莪术1两,胡芦巴1两,昆布1两,生地黄1两,桃仁1两,乱头发1两,大黄1两,熟地黄1两,鳖甲1两,穿山甲1两,海藻3钱,两头尖3钱,阿魏3钱,蓖麻子3钱,川乌3钱,巴豆仁3钱,黄连3钱,天南星3钱,漏芦3钱,大贝母3钱,半夏3钱,川萆薢3钱,大戟3钱,胡黄连3钱,甘遂3钱,凤仙子3钱,芫花3钱,海浮石3钱,阿胶3钱,威灵仙3钱,槟榔3钱,直僵蚕3钱,全蝎3钱,瓜儿竭3钱,乳香(去油)3钱,粉甘草3钱,金线重楼3钱,没药(去油)3钱,土木鳖30个,番木鳖30个,独蒜30个,蜈蚣30条,水红花子4两,鲜商陆8两,活鲫鱼1个(重半斤),麻油3斤,黄丹(飞,晒炒)1斤半,麝香1钱。
制法上药除乳、没、竭、麝、阿魏5味另研收贮。
功能主治痞积症瘕。
用法用量临摊掺膏药上,群药同油熬膏法修合。
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一引刘长随方
处方29、化痰丸处方知母4钱,杏仁2钱,桔梗5钱,莪术4钱,葶苈3钱,冬花4钱,旋覆花1两,姜半夏3钱,炙草1两,橘红1两,兜铃1两,五味子4钱,麻黄1两,人参5钱。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
功能主治宽胸化痰止嗽。
用法用量每服2钱,开水送下。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大同方)
处方30、二陈汤处方半夏(汤洗7次)5两,橘红5两,白茯苓3两,甘草(炙)1两半。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去痰和中。和中理气,健脾胃,消痰,进饮食。健脾燥湿,顺气和中化痰,安胃气,降逆气。主湿痰为患,脾胃不和。胸膈痞闷,呕吐恶心,头痛眩晕,心悸嘈杂,或咳嗽痰多者。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妊娠恶阻,产后饮食不进。气郁痰多眩晕,及酒食所伤眩晕;食疟,诸疟。咳嗽呕痰;痰壅吐食。臀痈,流注。中风风盛痰壅。上中下一身之痰。疡痈,中脘停痰。痰多小便不通,用此探吐。痰嘈,痰多气滞,似饥非饥,不喜食者,或兼恶心,脉象必滑;呃有痰声而脉滑者。肥盛之人,湿痰为患,喘嗽,胀满。心痛,腹痛;膏粱太过,脾胃湿热遗精;脾胃湿痰下注而淋。妇人月水准信,因痰闭子宫而不受胎者。子眩。
用法用量本方改为丸剂,名“二陈丸”(见《饲鹤亭集方》)。
注意热痰,燥痰,吐血,消渴,阴虚,血虚均忌用。
各家论述1.《丹溪心法附余》:此方半夏豁痰燥湿,橘红消痰利气,茯苓降气渗湿,甘草补脾和中。盖补脾则不生湿,燥湿渗湿则不生痰,利气降气则痰消解,可谓体用兼赅,标本两尽之药也。今人但见半夏性燥,便以他药代之,殊失立方之旨。若果血虚燥症,用姜汁制用何妨。抑尝论之,二陈汤治痰之主药也。2.《医方考》:名曰二陈,以橘、半二物贵乎陈久耳。3.《古今名医方论》:李士才曰,肥人多湿,湿挟热而生痰,火载气而逆上。半夏之辛,利二便而去湿;陈皮之辛,通三焦而理气;茯苓佐半夏,共成燥湿之功;甘草佐陈皮,同致调和之力,成无己曰,半夏行水气而润肾燥,《经》曰,辛以润之是也。行水则土自燥,非半夏之性燥也。4.《张氏医通》:此方本《内经》半夏汤及《金匮》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等方而立,加甘草安胃,橘皮行气,乌梅收津,生姜豁痰,乃理脾胃,治痰湿之专剂也。5.《医林纂要》:痰者,水湿之滞而不行也,半夏之辛,本润肾补肝,开胃泻肺,去湿行水之药,而滑能通利关节,出阴入阳,是能治水滞下行,故主为治痰君药;水随气运,水湿之滞而成痰,以气不行故也,橘皮之甘苦辛温,主于行气,润命门,舒肝木,和中气,燥脾湿,泻肺邪,降逆气,故每合半夏为治痰之佐;痰本水也,水渍土中则为湿,湿积不化则为痰,茯苓生土中而味淡,专主渗土中之湿;脾不厚不能胜湿,故甘草以厚脾,然不多用者,以甘主缓,过缓则恐生湿也;生姜之辛,亦以行湿祛痰,非徒以制半夏毒也。6.《时方歌括》:此方为祛痰之通剂也。痰之本,水也,茯苓制水以治其本;痰之动,湿也,茯苓渗湿以镇其动。方中只此一味是治痰正药,其余半夏降逆,陈皮顺气,甘草调中,皆取之以为茯苓之佐使耳。故仲景书风痰多者俱加茯苓,呕者俱加半夏,古圣不易之法也。今人不穷古训,以半夏为祛痰之专品,仿稀涎散之法,制以明矾,致降逆之品反为涌吐,堪发一叹。7.《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6;2:40):乌梅滋阴敛肝,佐甘草合和,取其酸甘化阴以滋胃津。方中夏、橘虽贵在陈久,仍不失劫阴之弊,伍以乌梅兼制半夏之燥性,使半夏之燥性尽失,而无伤阴之虞,乌梅生津而无滋腻之虑,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乌梅之功厥伟,其功不可泯也,为方中画龙点睛之处。二陈汤中乌梅滋养胃阴,收敛肝气之功,后世多忽而不察,失其制方之本旨。
临床应用1.气厥:倪维德治一妇病气厥,哭笑不常,人以为鬼祟所凭,倪诊脉俱沉,胃脘必有积,有所积必作疼,遂以二陈汤导之,吐痰升许而愈。此盖积痰类祟也。2.咬牙:咬牙一证,多见于小儿虫积,成年人则很少见。友人一子,25岁,每夜入睡后,即上下齿相切磋,震震有声,可闻于户外,同屋之人,往往惊醒。因切其脉滑象显露,望其体,肥壮面色光亮,断为痰饮蓄于中焦,足阳明之脉入上齿,痰阻经络,滞碍气机,或导致咬牙。为拟二陈汤加焦荷叶以燥湿化痰,水煎服十剂。服五剂后,咬牙声即减少。十剂后,同屋之人已不复闻其齿牙相击声了。嘱再服数剂,以巩固疗效。3.夜咳:舒某,男,教师,1980年3月31日初诊,干咳痰滞,胸闷已三月,昼轻夜甚,苔薄白,脉弦滑,予二陈汤加当归,五剂后诸症大减,原方续服五剂而愈。
摘录《局方》卷四(绍兴续添方)
处方31、八仙丹处方雄黄(水飞)1两(1半为衣),鹅管石(煅)1两,礞石1两,消石1两(二物合煅如金色),款冬蕊1两,胆星2两,半夏(白矾水煮透)1两5钱,天竺黄5钱,白砒1两(入白矾2两,用银罐2个,1盛1盖,上面钻1大孔出气,煅出青烟尽为度。止重1两,加麝香1分)。
制法上为未,以甘草3钱煎汁,和绿豆粉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冷喘哮嗽。
用法用量每服8丸,临睡津咽,或桑白皮汤冷透送下。小儿量减。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惠直堂方》卷二
处方32、半夏丸别名皂荚丸
处方半夏半分(生姜汤洗7遍去滑),皂荚子仁半两。
制法上为末,用生姜汁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脾热,乳食不下,胸膈多涎。
用法用量皂荚丸(《普济方》卷三六二)。
摘录《圣惠》卷八十九
处方33、六郁汤处方香附、苍术、川芎、炒栀、神曲、半夏。
功能主治气闭耳聋。
摘录《医学集成》卷一
处方34、加味流气饮处方川芎、麻黄、甘草、肉桂、干姜、半夏、茯苓、枳壳、白芷、厚朴、芍药、陈皮、苍术。
功能主治足发背。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疮疡经验全书》卷三
处方35、加味温胆汤处方半夏(泡7次)3钱半,竹茹1钱半,枳实(麸炒)1钱半,陈皮2钱2分,茯苓1钱1分,甘草1钱1分,酸枣仁(炒)1钱,远志(去心)1钱,五味子1钱,人参1钱,熟地黄1钱。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病后虚烦不得卧,及心胆虚怯,触事易惊,短气悸乏。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回春》卷四
处方36、半夏散处方半夏1钱,南星1钱,白僵蚕(直者)1钱。
制法用巴豆7粒(去皮油),合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胙腮。
用法用量用少许生姜自然汁调涂外面肿处。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九
处方37、加减导痰汤处方半夏1钱,南星1钱,橘红1钱,茯苓1钱,苍术1钱,白术1钱,甘草5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痰泻。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二
处方38、加味温胆汤处方人参2钱半,橘红1钱,茯苓1钱,黄连(酒炒)1钱,软苗柴胡1钱,当归身1钱,川芎1钱,白芍药1钱,生地黄1钱,酸枣仁1钱,半夏7分,甘草5分,竹茹1团,生姜3片。
功能主治虚烦身振不得眠。
用法用量水2钟,煎至1钟,去滓温服。
摘录《准绳·伤寒》卷五
处方39、白术散处方白术2钱,人参2钱,半夏曲2钱,茯苓1钱,干姜1钱,甘草1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温养中宫,通调营卫。主小儿呕吐,脉迟细,有寒。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3个(擘,去核),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2-3次。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白术气味甘温微苦,入足太阴;人参气味甘温,入足阳明;半夏曲气味辛微温,入足阳明;茯苓气味甘平淡渗,入足阳明;干姜辛温,入手足太阴;甘草气味甘平,入足太阴;姜、枣之辛温甘,和营卫。小儿挟寒呕吐,脉迟细者,恐延成慢惊,故必温养中宫,通调营卫,则正气旺而呕吐除,病何由入乎!
摘录《本事》卷十
处方40、加味二陈汤处方甘草8分,半夏1钱,茯苓1钱,陈皮1钱5分,南星、枳实、黄芩、白术、黄连、瓜蒌仁、桔梗、杏仁、山楂、柴胡(少佐)、贝母、金沸草、姜汁、竹沥。
功能主治食积夹痰,憎寒恶风,自汗,胸膈满闷,气上攻冲,头不昏痛,项不强,无热者。
用法用量年力壮盛者,先吐去痰,后服此药。
摘录《玉案》卷二
处方41、加味理中汤处方理中汤加丁香1钱,橘红2钱,半夏2钱,柿蒂(炒)5分。
功能主治胃冷呃忒。
摘录《伤寒广要》卷九引《蕴要》
处方42、加减胃苓汤处方苍术1钱5分,陈皮1钱5分,厚朴(姜炒)8分,猪苓2钱,泽泻2钱,白术1钱5分,白茯苓3钱,藿香3钱,半夏(姜炒)2钱,大腹皮3钱,山楂2钱,萝卜子3钱,三棱1钱,莪术1钱,青皮1钱,甘草8分。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黄胖。饮食无味,四肢无力,行步倦怠,脉涩而迟,或腹有积块胀满。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枣2枚,水煎,温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处方43、加减调中益气汤处方人参、白术、白茯苓、陈皮、槟榔、山楂、青皮、柴胡、苍术、黄芩、升麻、半夏。
功能主治疟疾经消导后仍不止,体倦脉弱,或脉虚大者。
用法用量久疟在阴分者,加芎、归。
摘录《医部全录》卷二九○
处方44、杏参饮处方人参 桑白皮 橘红 大腹皮 槟榔 白术 诃子(面裹,煨,取肉)半夏(汤泡七次)桂心(不见火)杏仁(去皮、尖,炒)紫菀(洗)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温补肺气,化痰平喘。治因坠堕惊恐,疲劳筋力,喘急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5片,紫苏叶7叶,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45、正气丸别名香朴丸(《永类钤方》卷二十一)。
处方藿香叶 厚朴(生姜制)陈皮 半夏曲(炙)白术 白茯苓各3克 甘草(炙)6克 干姜3克 三棱(炮)6克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食伤,干呕,哕声频作。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生姜枣子汤化开与服。
摘录《活幼口议》卷十九
处方46、麻杏二三汤处方炙麻黄10克,杏仁10克,化橘红12克,半夏10克,茯苓15克,炒苏子10克,莱菔子10克,白芥子6克,茶叶6克,诃子6克,甘草5克。
功能主治化痰蠲饮,降气平喘,兼益肺脾。主肺脾两虚,痰饮阻肺。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病情较重者,每日1.5剂,日服3次。
摘录焦树德方
处方47、九宝汤处方薄荷、贝母、橘红、甘草、紫苏、杏仁、槟榔、麻黄、半夏、桑叶、乌梅、官桂各等分。
功能主治痰嗽。
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用水2盏,煎至1盏,食后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五八
处方48、清喘汤处方炙麻黄9克,细辛9克,射干9克,生石膏24克,五味子9克,炙甘草9克,法半夏9克。
功能主治宣肺化痰,平喘止咳。主痰饮喘咳。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苏礼方
处方49、加减香砂养胃汤处方木香(磨,不见火)3分,砂仁5分(打碎),厚朴(姜汁炒)4分,陈皮1钱,茯芩5分,炒黑姜2分,草果3分,木瓜5分,麦芽1钱(炒),神曲1钱半,半夏(姜汁制)1钱,车前子8分,泽泻7分(炒)。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外发浮肿。
用法用量加生姜2片,水1钟半,煎大半钟,热服,滓再煎。
摘录《医林绳墨大全》卷三
处方50、柏子仁汤处方柏子仁15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姜半夏6克,五味子10克,牡蛎20克,麻黄根10克,浮小麦15克,红枣5枚。
功能主治宁心安神,滋阴敛汗。主心肺阴虚,营虚不守,卫气不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周明道方
处方51、加味六君子汤处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苏子、大腹皮、木香、草果、厚朴、枳实。
功能主治因怒伤肝乘肺,传大肠者,腹鸣,气走有声,二便或闭或溏。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三十九
处方52、小儿回春丹处方西牛黄0.6克 天竺黄6克 煅青礞石6克 制半夏 黄连 胆星 川贝 胡连 飞朱砂各6克 九节菖蒲9克 珠粉1.5克 麝香0.6克
制法上药各取净末和匀,用钩藤6克、薄荷6克煎汤去滓,加蜜13.5克,炼熟烊化泛丸,分作400粒,每粒约重0.18克,每蜡丸装五粒。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开窍安神。治小儿急惊,痰热蒙蔽,神昏气喘,烦躁发热等证。
用法用量周岁以下服2~3粒,周岁以上服5粒,或用2粒研匀贴脐。
摘录《中药成方配本》
处方53、加减柴芩汤处方柴胡8分,黄芩1钱,半夏1钱,青皮1钱,草果1钱,苍术5分,槟榔5分,川芎3分。
功能主治疟发3-4日。
用法用量水1碗,酒1碗,加生姜3片,葱白2根,煎1碗温服。微汗。
摘录《医林绳墨大全》卷一
处方54、加减左归饮处方熟地3钱,萸肉3钱,枸杞3钱,茯苓3钱,广陈皮3钱,山药2钱,半夏2钱,三七1钱,炙甘草1钱,郁金钱半。
功能主治瘰疬由内伤咳嗽日久而来者,名伤肺疬。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疬科全书》
处方55、白围药处方天花粉3两,生南星4两,生半夏4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一切痰毒。
用法用量用酸醋调涂。
摘录《外科方外奇方》卷一
处方56、加减六合汤别名加味六合汤
处方当归(酒洗)1钱,白芍(酒炒)8分,川芎(盐水浸)8分,熟地黄(酒洗,焙)1钱,橘红(盐水洗,去白)8分,白茯苓(去皮)7分,甘草(炙)4分。半夏(姜制)7分,贝母(去心,糯米拌炒)7分,白术(去芦)2钱,黄柏(酒浸)7分,知母(酒浸)7分,椿根皮(酒炒)1钱。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妇人上有痰火,下有白带,腹痛。
用法用量加味六合汤(《宋氏女科》)。若痰火盛,加枯芩7分,临卧服。
摘录《回春》卷六
处方57、吴茱萸散处方吴茱萸30克(汤浸七遍,焙干微炒)半夏30克(汤洗七遍,去滑)白术30克 鳖甲30克(涂醋,炙令黄,去裙澜)赤茯苓30克 前胡30克(去芦头)青橘皮30克(汤浸,去白、瓤,烙)京三棱30克 桂心30克 厚朴30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热)槟榔30克 枳壳15克(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胸痹,咽喉噎塞,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每服15克,以水300毫升,入生姜4克,大枣3枚,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稍热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二
处方58、加减平疟养脾丸处方黄耆(炙)1钱,人参1钱,白术1分,当归1分,白茯苓1分,半夏曲1分,黄芩1分,陈皮1分,常山1分,鳖甲(九肋者,醋炙)1分,使君子肉1分,柴胡7分,草果仁7分,厚朴(姜汁炒)7分,神曲(炒)7分,肉桂5分,青皮6分,炙甘草5分。
制法上为细末,神曲糊丸。
功能主治补脾平肝。主久疟发搐,病在肝脾者。
用法用量陈米汤送下。
摘录《育婴秘诀》卷二
处方59、分气饮处方陈皮1钱,茯苓1钱,半夏(炒)1钱,桔梗(炒)1钱,大腹皮1钱,紫苏梗1钱,枳壳(麸炒)1钱,白术(炒)1钱,山栀(炒)1钱,甘草(炙)5分。
功能主治脾胃虚弱,气血不和,胸膈不利;或痰气喘嗽,饮食少思。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三
处方60、军门丹处方紫藤香(即降香中最佳者,瓦镰刮下碾细)1两,五倍子(去虫屎)1两,牡蛎1两,白占1两,三七1两,生半夏5钱,血竭5钱,乳香(去油)5钱,象皮(焙黄)5钱。
制法上为细末,瓷瓶收贮。
功能主治止血止痛,续筋生肌,不脓无瘢。主刀伤。
用法用量敷伤处。
摘录《卫生鸿宝》卷六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