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含有半夏的处方(五十六)

更新时间:2023-02-09 15:00:42作者:百科知识库

含有半夏的处方(五十六)

半夏(别名水玉、地文、和姑、害田、示姑、羊眼半夏、地珠半夏、麻芋果、三步跳、泛石子、老和尚头、老鸹头、地巴豆、无心菜根、老鸹眼、地雷公、狗芋头),味辛;性温;有毒,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咳喘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满头痛眩晕;夜卧不安;瘿瘤痰核;痈疽肿毒。小编整理出含有半夏的处方共4729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3301~3360共60个。

处方1、加味六君汤

处方人参1两,黄耆2两,焦术2两,茯苓5钱,半夏3钱,附子1钱,陈皮1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中风,右手不仁。

摘录《医学集成》卷二

处方2、半夏散

处方半夏5钱(酢煮),赤茯苓(去皮)2钱,甘草(生)2钱,陈粳米50粒。

制法上锉,焙。

功能主治暑伏热生痰,呕吐中痞。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不止,调姜茹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四

处方3、半夏酒

处方半夏20枚。

功能主治重舌满口。

用法用量水煮了,炮及热,用好酒1升浸,密封头。良久,取酒乘热含之。冷即吐却,又含热者,以愈为度。

摘录《圣惠》卷三十六

处方4、半夏茯苓陈皮汤

处方半夏(泡)1钱半,茯苓1钱半,陈皮(去白)1钱半,生姜1钱半。

功能主治消饮止呕,和中顺气。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2盏半,煎1盏,去滓,临卧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十八

处方5、半夏汤

处方半夏1升,生姜5两,桂心5两,橘皮4两。

功能主治逆气心腹满,气上胸胁痛,寒冷心腹痛,呕逆及吐不下食,忧气结聚;亦治霍乱后吐逆腹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7升,煮取3升,分4服,日3夜1。人强者,作3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此方专以破气为主,故于七气汤中除去人参、甘草,易入橘皮以破滞气。

摘录《千金》卷十七

处方6、二附散

别名二附汤

处方附子(炮裂,去皮脐)1分,白附子(炮)1分,半夏(汤洗7遍,炒干)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中风伤寒,头痛,四肢烦疼。

用法用量二附汤(《普济方》卷一三一)。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处方7、分涎汤

处方陈皮、新罗拣参、半夏(汤洗7次令软,每个切4片,姜汁浸1夕)、枳实、苦梗、天南星(去外皮,湿纸包,灰火煨香熟,取出)各等分。

功能主治顺阴阳,消痞满。主风痰留滞,膈间喘满,恶心,涎唾不利。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10片同煎,食后服。

摘录《简易方》引《叶氏方》(见《袖珍》卷一)

处方8、半夏散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前胡1两(去芦头),防风半两(去芦头),旋覆花半两,大腹皮1两(锉),桂心半两,人参3分(去芦头),白术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桑根白皮半两(锉),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妇人风痰气逆,胸膈壅闷,难下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处方9、贝母散

处方贝母1分(煨微黄),桔梗1分(去芦头),甘草1分(炙微赤,锉),桂心1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人参1分(去芦头),干姜1分(炮裂,锉),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半夏1分(汤洗7遍去滑)。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伤寒,痰逆咳嗽,不欲乳食。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少许,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处方10、半夏散

处方半夏1两(汤洗7次去滑),干姜1两(炮制,锉),昆布2两(洗去咸味)。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膈气,咽喉噎塞,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方出《圣惠》卷五十,名见《普济方》卷二○四

处方11、加味陷胸汤

处方枳壳(麸炒)4钱,桔梗4钱,半夏(泡)2钱,黄芩2钱,瓜蒌子2钱,黄连2钱,麦门冬(去心)2钱。

功能主治热壅痞满,胸膈痛或两胁痛,及疟、利后发热留滞胸膈,或饮酒过度,胸满结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作2服。每服加生姜5片,水2盏,煎8分,食远服。利下即安。

摘录《医统》卷二十九引《医林集要》

处方12、回阳散

处方附子(汤浸,炮裂,去皮)2钱半,甘草(半生半炙)2钱半,人参(去芦)7钱半,细辛(去叶)1钱半,桔梗(锉,炒)5钱,厚桂(去粗皮)2钱,白茯苓(去皮)2钱,川独活2钱,半夏(汤煮透,滤,仍锉,焙)3钱。

功能主治理脾虚。主感受风寒湿气,传作吐泻,手足逆冷,腹痛有痰,及阴证脱肛,疝疾,盗汗。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2片,煎7分,温服,不拘时候。或入枣子同煎。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处方13、半夏茯苓汤加丁香汤

处方半夏3钱,茯苓2钱,丁香1钱,生姜3钱。

功能主治伏饮虚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四十一

处方14、白术散

处方白术3分,麻黄1两(去根节),赤芍药3分,旋覆花半两,桂心1两,前胡3分(去芦头),甘草3分(炙微赤,锉),五味子1分,半夏3分(汤洗7遍去滑)。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发汗。主溢饮。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衣盖取汗。如人行10里未汗,即再服。

摘录《圣惠》卷五十一

处方15、加味二陈汤

处方半夏2钱半,茯苓3钱,陈皮2钱,甘草1钱,苍术1钱3分,桔梗1钱。

功能主治脾经湿滞,痰甚而脉弦滑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6分,大枣1枚,水煎服。若呕吐吞酸,胃脘痛,呃逆,加丁香9粒;若胸膈不快,加香附8分,枳壳1钱;食滞,加神曲1钱。

摘录《会约》卷八

处方16、加减二陈汤

处方陈皮(去白)1钱,半夏1钱,白茯苓1钱,苍术(泔浸,炒)1钱,白术1钱,猪苓1钱,泽泻1钱,山栀子(炒)1钱,麦门冬(去心)1钱,黄芩(炒)1钱。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水肿。

用法用量水煎服。腹胀,加厚朴;泻,加肉豆蔻、诃子;喘急,加桑白皮、杏仁;气壅,加香附;食积,加山楂、麦芽;阳水便秘,加甘遂少许;阴水气弱,加人参;风肿,加羌活、防风、白芷;夏月,加香薷;寒月,加姜、桂;气肿,加萝卜子、枳壳;血肿,加当归、芍药;痰,加贝母;上肿,加紫苏;下肿,加防己、木瓜;阴囊肿,加小茴香、木香;外肾如石,引胁痛,加巴戟;又太阳肿证,加藁本、赤小豆;少阳,加芫花、雄黄、木通;阳明,加茯苓、椒目;太阴,加甘遂、葶苈;少阴,加泽泻、连翘、巴戟;厥阴,加大戟、吴茱萸。

摘录《济阳纲目》卷三十八

处方17、二陈平胃散

处方半夏、茯苓、陈皮、炙草、苍术、厚朴、山楂、神曲、麦芽、砂仁、草果、枳实。

功能主治宿食不消,脐腹作痛,得便痛稍减,吞酸,面黄,脉弦者。

摘录《嵩崖尊生》卷七

处方18、加减二陈汤

处方陈皮2钱,半夏(姜炒)2钱,白茯苓(去皮)3钱,甘草8分,人参2钱,白术1钱5分,竹茹2钱,砂仁8分,山栀3钱,麦冬(去心)1钱。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呕哕痰涎。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徐徐温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处方19、加减排风汤

处方天麻1钱,苍术1钱,杏仁1钱,羌活8分,独活8分,防风8分,白鲜皮8分,川芎8分,当归8分,白芍药8分,白术8分,茯苓8分,黄芩8分,半夏8分,麻黄7分,甘草4分。

功能主治中风口眼喎[音 wāi]斜。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加生姜3片,水2盏,煎1盏,不拘时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二引陈白野方

处方20、加减柴胡汤

处方柴胡8分,黄芩钱半,枳壳钱半(炒),牡蛎3钱,半夏1钱半(制),甘草5分,生姜3片,大枣3枚。

功能主治伤寒少阳证,胁痛痞硬,脉弦数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柴胡疏少阳之邪,黄芩清在里之热,枳壳破滞气以消痞,牡蛎涤邪热以软坚,半夏醒脾却饮,甘草和胃缓中,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以退寒热也。水煎温服,使外邪解散,则里热自化,而经府清和,安有寒热胁痛痞硬之患乎?此分解之剂,为少阳伤寒胁痛之专方。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三

处方21、加减柴胡汤

处方柴胡1两,黄芩7钱半,半夏7钱半,枳壳1两,赤芍1两,山栀子(去壳)4两(半生半炒)。

功能主治实热凑上,心腹作痛,发热不止。

用法用量上锉1剂。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

处方22、加味陷胸丸

处方黄连(姜汁炒)3钱,半夏(姜制)3钱,栝楼实3钱,焰消3钱,轻粉2钱半,滑石(飞净)1两。

制法炼蜜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痰积痞满,疳热喘嗽。

用法用量大儿5-6丸,周岁儿1丸,沸汤调化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处方23、半夏散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前胡3分(去芦头),槟榔3分,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癖黄。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五

处方24、半夏汤

处方半夏(汤洗7遍,焙干)3分,枳壳(去瓤,麸炒)3分,茯苓(去黑皮)3分,前胡(去芦头)3分,木通(锉)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后脚气,心烦满闷,不下饮食,呕逆多痰。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1分(拍碎),同煎至半盏,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三

处方25、半夏汤

处方半夏(汤洗)2钱半,藿香(洗,去梗)2钱半,羌活2钱半,川芎2钱半,黑牵牛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痰疟,头痛,才食即吐。

用法用量每服2钱半,食后熟汤调下,和滓服。以吐涎为度;未吐更进1服。

摘录《续易简》卷三

处方26、汉防己散

处方汉防己2分,桑根白皮1两(锉),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赤茯苓3分,紫苏茎叶1两,木通2分(锉),大腹皮1两(锉),黄芩半两,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前胡1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乳石发动,痰结不食,身体浮肿,腹胁满闷,喘息气粗。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三十八

处方27、加减人参养营汤

处方当归1钱,熟地1钱,白芍1钱,白苓1钱,人参7分,甘草7分,麦冬(去心),五味9粒,陈皮1钱,半夏1钱,枣仁1钱,志肉(去骨,甘草水炒)1钱,肉桂8分,附子8分,制南星8分,天麻(煨)8分。

功能主治虚痰、虚火、心虚、眩晕等症。

用法用量方中麦冬用量原缺。

摘录《一盘珠》卷三

处方28、二陈消核汤

处方陈皮、半夏、茯苓、防风、白芷、贝母、天麻、夏枯草、山慈姑、连翘、海藻、枳实、黄芩、桔梗、前胡。

功能主治痰、气二核,瘰疬初起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外科百效》卷二

处方29、立效济众丹

处方紫檀香20两,槟榔20两,干姜20两,苍术15两,厚朴15两,便香附15两,神曲(炒)10两,陈皮10两,半夏10两,胡椒10两,青皮5两,广木香5两。

制法上为末,面糊和,1两5钱为10锭,朱砂为衣。或1两为20丸。

功能主治寒食伤霍乱及关格。

摘录《济众新编》卷二

处方30、半黄丸

处方黄芩1两半,南星1两,半夏1两。

制法姜汁打糊为丸。

功能主治热痰嗽。热痰留滞于内,咳嗽面赤,胸满,胸腹胁常热,惟足乍有时冷,其脉洪滑者。

用法用量姜汤下30-50丸。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一

处方31、加味安胎饮

处方人参、白术、陈皮、甘草、川芎、当归、柴胡、升麻、半夏、生地。

功能主治孕妇脾胃气虚,而胎压水胞,或脐腹作痛、小便淋沥。

摘录《胎产要诀》卷上

处方32、白荆花丸

处方白荆花半两(微炒),乌头1分(炮裂,去皮脐),半夏1分(汤洗7遍,去滑),腻粉半分,水银半两(以枣瓤研令星尽),白花蛇2两(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黄),天南星1分(炮裂)。

制法上为末,入水银都研令匀,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急风,腰背强硬,口眼牵急。

用法用量每服5丸,以热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二

处方33、白术散

处方白术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丁香半两,赤茯苓半两,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桂心半两,前胡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胸膈留饮,腹中虚满气逆,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一

处方34、加味二陈汤

处方陈皮、半夏、茯苓、甘草、黄芩、黄连、山栀子。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肠鸣。因火动其水,腹中水鸣作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七十三

处方35、二陈一连汤

处方陈皮、半夏、白茯苓、黄连(酒炒)、竹茹。

功能主治痘疮起发,饮食而呕,属热症者。

用法用量生姜为引,水煎服。

摘录《片玉痘疹》卷八

处方36、当归散

处方当归3钱,白芍2钱半,人参2钱半,甘草(炙)1钱,桔梗1钱,橘皮(去白)1钱,半夏1钱,茯神1钱。

功能主治小儿中寒夜啼。

用法用量水煎,时时与之服。

摘录《医林纂要》卷九

处方37、汉防己散

处方汉防己1两,麻黄1两(去根节),赤茯苓1两,丹参1两,牛膝1两(去苗),独活1两,黄耆1两(锉),防风1两(去芦头),人参半两(去芦头),犀角屑1两,木香半两,桂心1两,石膏1两,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槟榔1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桑根白皮1两(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脚气,缓弱顽痹,心神烦闷,语言謇涩,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五

处方38、白术汤

处方白术2两,半夏1两(生姜汁浸1宿,焙)。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咳嗽,痰盛呕逆。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半盏,去滓,食后温服,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处方39、化涎丸

别名化痰丹

处方半夏1两(生姜汁浸1宿),干姜(炮)半两,黄连(去须)半两,桂心半两,木香半两,巴豆10枚(去皮心膜,炒令黄,研细),牛黄1分(别研),麝香1分(别研),朱砂1两(研细,水飞)。

制法上为细末,次入研者药,一处拌匀,滴水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诸痫,胞络涎盛。

用法用量化痰丹(《普济方》卷三七八)。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七

处方40、半夏散

处方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防风半两(去芦头),大腹皮半两(锉),麦门冬3分(去心),枇杷叶半两(拭去毛,炙微黄),赤茯苓3分,白术3分,桔梗3分(去芦头),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前胡3分(去芦头),人参半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溢饮,胸隔痰壅,头痛呕逆,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一

处方41、半夏汤

处方半夏(汤洗7遍)5两,白术3两,赤茯苓(去黑皮)2两,人参2两,桂(去粗皮)2两,甘草(炙)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留饮不除,胸中痰冷。冷痰癖饮,胸膈痞满,呕逆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切),同煎取1盏,去滓温服,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处方42、半夏汤

处方半夏(汤洗7次)1两,白茯苓1两,青皮(去白)1两,陈皮(去白)1两,枳壳(去瓤,炒)1两,桔梗(炒)1两。

制法上为锉散。

功能主治消痰逐饮。主疟疾,暑毒。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半,加生姜10片,煎至7分,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九八引《卫生家宝》

处方43、半夏散

处方苍耳子、半夏各等分。

制法上打破,炒黄色,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嘎病,咽喉中有声者。

用法用量每服1钱,猪靥子1个,灯焰上烧热,与药在上,又烧3-4次,临卧口中噙之。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四五引《医林方》

处方44、加减逍遥散

处方白术(炒)、白芍(炒)、白茯苓、陈皮、甘草、柴胡、当归、神曲(炒)、熟半夏、石斛。

功能主治小儿脾虚受湿,肿胀,或作泄泻,或兼呕吐。

用法用量生姜1片为引。

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处方45、加味二陈汤

处方橘红(盐水浸)8分,半夏(姜汁炒)1钱5分,白茯苓(去皮)1钱3分,白术1钱3分,香附(盐水拌炒)7分,连翘5分,黄芩(炒)5分,枳实(麦麸炒)5分,前胡5分,甘草5分(炙),瓜蒌仁1钱,桔梗1钱,麦糵(炒)1钱。

制法上切细。

功能主治治痰,理脾胃。

用法用量《明医杂着》无枳实,主治脾胃气盛,痰多或喘。

摘录《松崖医径》卷下

处方46、白金丹

处方桑白皮1两(锉),前胡(去芦)1两,半夏1两(汤泡7次),白术1两,人参(去芦)半两,陈皮半两,甘遂1分(微炒)。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消痰实,利胸膈。主肺壅痰实,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5-7丸,水送下,周晬至1-2岁儿3丸,以上者以上意量加,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四

处方47、加味六君汤

处方熟人参8分,冬白术1钱半(炒),法半夏1钱半,白茯苓1钱半,全当归1钱半,小川芎8分,新会皮1钱半,广木香8分,炙甘草5分,纯钩藤3钱(迟入),生姜汁3匙(冲),甜竹沥3匙(冲)。

功能主治虚风,手足指麻,脉弦虚浮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冲2汁服。

各家论述气虚血涩,不能运行于经络,且挟痰涎凝滞,故手足麻木不随焉。参、术补脾益气,芩、夏渗湿化痰,会皮、炙草缓中理气,木香、当归调气和营,川芎、钩藤舒筋活血,竹沥、姜汁豁痰通经。洵为虚风挟痰,手足指麻之专方。

摘录《医略六书》卷十八

处方48、辰砂乳香丸

别名镇惊安神丸

处方半夏(泡)、乳香、朱砂(各研)各等分。

制法上药各为细末,面糊为丸。

功能主治小儿惊痫胎风,壮热瘛疭,弄舌摇头,眠睡不稳,目睛上视,口眼牵引,痰实咳嗽,咬齿谵语。

用法用量每服10丸,乳食后温薄荷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七五

处方49、加减大安丸

处方陈皮(去白)、半夏、白茯苓、白术、枳实(炒)、桔梗各等分,苏子(炒)、甘草(炙)、莱菔子(炒)各减半。

制法上为末,姜汁煮神曲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伤乳喘嗽。

用法用量淡姜汤送下。

摘录《幼科发挥》卷四

处方50、加味藿香正气散

处方藿香叶2两,紫苏叶1两6钱,粉甘葛2两,漂茅术2两,山查肉1两6钱,云茯苓2两,嫩桂尖6钱4分,广陈皮2两,大腹皮2两(洗浸),宣木瓜2两,建神曲1两6钱,白芍1两,陈香薷1两6钱,煨枳壳2两,芽桔梗2两,法半夏1两6钱(姜汁制),大麦芽1两6(炒),炒扁豆2两,粉甘草8钱,建泽泻2两(淡盐水炒),猪苓块2两。

制法上为细末,外用生姜捣汁1盏,和白水为丸,或将腹皮、生姜2两,煎水搓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寒热杂感,吐泻胸满腹胀,头痛或口渴,霍乱转筋,小便赤热者。

用法用量每服2-3钱,小儿量减。

摘录《寿世新编》卷上

处方51、龙脑丸

处方草龙脑4两,白矾(烧沸定)4两,天南星2两,半夏2两半(水浸,切作片,用浆水、雪水1钟半同煎3-5沸,焙干,各称2两)。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解暴热,化痰凉膈,清头目。主热痰壅膈,头目眩重;岭南瘴气,意思昏闷;咽喉肿疼,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临卧腊茶清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七

处方52、分心气饮子

处方青皮2钱,陈皮5钱,白茯苓3钱半,半夏3钱半(制),紫苏2两,大腹皮5钱(洗),厚朴(炒)3钱半,赤芍3钱,桑白皮(炒)5钱,木通3钱半,桔梗5钱,甘草2钱。

功能主治气实,刺痛胀满。

用法用量分5剂。每剂加生姜3片,大枣1个,灯心10根,水煎服。

摘录《国医宗旨》卷二

处方53、分心气饮

处方紫苏叶、半夏、青皮、陈皮、大腹皮、赤茯苓、桑皮、芍药、甘草、木通。

功能主治一切气病。

摘录《医学六要·治法汇》卷一

处方54、加味二陈汤

处方南星(姜制)1钱半,半夏(姜制)1钱半,苍术(米泔浸炒)1钱,黄柏(煨)1钱,陈皮1钱,茯苓8分,甘草5分(一方二陈汤加南星、香附、乌药、枳壳)。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痰积腰痛,脉滑者。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七十五

处方55、白术散

处方白术1两,人参1两(去芦头),葛根1两,赤茯苓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枇杷叶(拭去毛,炙微黄)半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半两,黄耆(锉)半两,柴胡(去苗)半两,麦门冬(去心)半两,甘草(炙微赤)半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心胸痰逆,烦闷,头重目眩,憎寒,恶闻食气,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两,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处方56、大黄丸

处方大黄3分,苦参3分,人参3分,桔梗3分,杏仁(去皮尖)3分,芎䓖3分,半夏(洗)2分,黄芩2分,葶苈4分(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伤食,腹大膨脝,时泄,困甚如寒热状,又如霍乱;时痢,肠出脓血。

用法用量每服1丸,1日3次,白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二

处方57、辰砂远志丸

处方石菖蒲(去须,洗)1两,远志(去心,洗,锉,炒令黄色)1两,人参(去芦)1两,茯神(去木)1两,川芎1两,山芋1两,铁粉1两,麦门冬(水浥,去心)1两,天麻1两,半夏曲1两,南星(锉骰子大,麸炒黄)1两,白附子(生)1两,细辛(去叶)半两,辰砂(水飞)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生姜5两取汁,入水煮糊为丸,如绿豆大,别以朱砂为衣,干之。

功能主治安神镇心,消风痰,止头眩。补肾益志。主惊悸。产后中风惊狂,起卧不安,或痰涎上涌。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夜卧生姜汤送下;小儿减丸服。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石菖蒲气味辛温,入手少阴、足厥明;远志气味辛微温,入心肾;人参气味甘温,入脾胃;茯神气味甘平,入心;川芎气味辛温,入肝胆;山芋气味辛平,入足阳明;铁粉气味咸平,入足厥阴,能安神强志;麦冬气味甘凉、微苦,入手太阴、少阴;天麻气味辛平,入足阳明、厥阴;半夏曲气味辛微温,入胃;天南星气味辛温,入手足太阴;白附子气味辛甘温,入胃;细辛气味辛温,入肾;辰砂气味苦温,入心。因惊悸致病,故必镇心安神,兼以扶持正气,以姜为引,虽有微毒之味,只能搜病,并不能伤正气也。

摘录《本事》卷二

处方58、加味二陈汤

处方陈皮1钱,半夏1钱,茯苓1钱,甘草3分,酒芩1钱,羌活1钱,威灵仙3钱,南星1钱,香附1钱,苍术1钱半,白术1钱。

制法上锉1服。

功能主治臂痛,乃上焦湿痰横行经络所致。

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济阳纲目》卷七十八

处方59、加味二陈汤

处方陈皮(去白)1钱,半夏1钱半,茯苓2钱,甘草1钱,桔梗1钱半,枳壳1钱半,麻黄(去节)8分,杏仁20粒(去皮尖),桂枝1钱。

功能主治肺感风寒,痰稠喘急,脉浮紧者。

用法用量水煎,加生姜汁合服。

摘录《会约》卷九

处方60、半夏汤

处方半夏4分,黄芩2分,甘草2分,干姜3分,橘皮3分,当归3分,人参3分。

功能主治心结坚实,饮不下,呕逆欲死,并霍乱后吐下不止,短气烦满,小儿大吐下。

用法用量水4升,煮取1升半,200日儿服3合。腹痛,加当归3分;呕逆甚,加陈皮3分。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七引《婴孺方》

本文标签:中医中药  药材方剂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