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手机版

海蛤汤

更新时间:2023-02-09 11:48:00作者:百科知识库

海蛤汤

海蛤汤的基本资料,相关中药材24味。

海蛤汤的基本资料

海蛤汤(《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处方海蛤半两,木通(锉)半两,猪苓(去黑皮)半两,滑石(碎)1分,冬葵子(微炒)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子淋。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灯心10茎,同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海蛤汤(《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处方海蛤1两,紫菀(去苗土)1两,远志(去心)1两,大戟半两,木香半两,防己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涌水。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热服。若取下恶水,即以白粥补之。

注意禁盐120日,兼不得服芫花、甘遂药。

海蛤汤(《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别名海蛤散。

处方海蛤1两,泽漆叶(新者)1两,防己1两,木通(锉)1两,百合1两,桑根白皮(锉,炒)1两半,郁李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半两,牵牛子(炒)半两,槟榔(锉)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脚气变成水肿,小便不通,喘息。

用法用量海蛤散(《奇效良方》卷三十九)

海蛤汤(《幼幼新书》卷三十二引张涣方)

处方海蛤1两,桑根白皮1两,汉防己半两,白术(炮)半两,赤茯苓半两,甜葶苈(隔纸炒紫色)1分,川朴消1分,木猪苓(去黑皮)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肿满,大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盏,煎至5分,去滓,乳食后温服。

海蛤汤(《杨氏家藏方》卷十)

处方海蛤1两,泽泻1两,木猪苓(去皮)1两,木通1两,滑石1两,桑白皮1两,葵菜子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水气,肢体肿满,元气发动,遍身壮热,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灯心10茎,通草2寸,同煎至7分,食前温服。

海蛤汤相关中药材

1、牵牛子

别名草金铃,金铃,黑牵牛,白牵牛,黑丑,白丑,草金铃,丑牛子,二丑,牵牛,喇叭花子。

来源为旋花科植物牵牛或毛牵牛等的种子。7~10月间果实成熟时,将藤割下,打出种子,除去果壳杂质,晒干。

生境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性状干燥成熟的种子,卵形而具三棱,两侧面稍平坦,背面弓状隆起,其正中有纵宜凹沟,两侧凸起部凹凸不平。腹面为一棱线,棱线下端有类圆形浅色的肿脐,种子长4~8毫米,背面及平坦面宽3~5毫米。表面灰黑色(黑丑),或淡黄白色(白丑)。种皮坚硬。横切面可见极为皱缩而重叠的二片子叶。呈黄色或淡黄色。用水浸润后,种皮作龟裂状,并自腹面棱线处破裂,有显着粘液性。气无,味微辛辣。有麻辣感,并有豆样味。以成熟、饱满、无皮壳杂质、无黑白相杂者为佳。本品有黑、白二种,黑者名黑丑,白者名白丑,两种的混合品名二丑。一般花色较深,呈紫红等色者,其种子多黑,花色较浅,呈白色、粉红等色者,其种子多白。种子的颜色与植物的品种无关。

功能主治泻水,下气,杀虫。治水肿,喘满。痰饮,脚气,虫积食滞,大便秘结。①《别录》:“主下气,疗脚满水肿,除风毒,利小便。”②《药性论》:“治痃癖气块,利大小便,除水气,虚肿。落胎。”③《日华子本草》:“取腰痛,下冷脓,并一切气壅滞。”④李杲:“除气分湿热,三焦塑结。”⑤《纲目》:“逐痰消饮,通大肠气秘风秘,杀虫。”⑥《江苏植药志》:“适用于急性关节炎。”⑦《新疆中草药手册》:“泻下,利尿,杀虫。治便秘,消化不良,肾炎水肿,小儿咽喉炎。”

2、赤茯苓

别名赤苓,赤茯。

来源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近外皮部的淡红色部分。

性状为大小不一的方块或碎块,均为淡红色或淡棕色。质松,略具弹性。

功能主治行水,利湿热。治小便不利,淋浊,泻痢。①《药性论》:“破结气”②《纲目》:“泻心小肠膀胱湿热,利窍行水”③《本草再新》:“益心气,健中和脾,润肺,燥湿。治泻痢”

3、冬葵子

别名葵子,葵菜子。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冬葵的种子。

生境分布分布全国各地。

性状干燥种子呈圆形扁平之橘瓣状,或微呈肾形,细小,直径约1.5~2毫米,较薄的一边中央凹下,外表为棕黄色的包壳(果皮),具环形细皱纹.搓去皮壳后。种子呈棕褐色。质坚硬,破碎后微有香味。以颗粒饱满、坚老者为佳。

功能主治利水,滑肠,下乳。治二便不通,淋病,水肿,妇女乳汁不行,乳房肿痛。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羸瘦,五癃,利小便”②《本草经集注》:“葵子汁解蜀椒毒”③《别录》:“疗妇人乳难内(「内」一作「血」)闭”④《药性论》:“治五淋,主奶肿,下乳汁”⑤《本草衍义》:“患痈疖毒热内攻,未出脓者,水吞三、五枚,遂作窍,脓出”⑥《纲目》:“通大便,消水气,滑胎,治痢”⑦《本草通玄》:“达诸窍”⑧《本草汇》:“下胞衣”

备注目前商品所用的冬葵子,大多为锦葵科植物苘麻的种子。考冬葵子与苘麻子在诸家《本草》中均各列守条,效用亦不相同,参见“苘麻”及“苘实”条。

4、郁李仁

别名小李仁,大李仁,郁子,郁里仁,李仁肉,郁李,英梅,爵李,白棣,雀李,车下李,山李,爵梅,样藜,千金藤,秧李,穿心梅,侧李,欧李,酸丁,乌拉柰,欧梨。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郁李、欧李或长梗郁李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肉,取核,再去壳,取出种仁。

生境分布主产辽宁、河北、内蒙古等地。

性状干燥的成热种子,略呈长卵形,长5~7毫米,中部直径3~5毫米。表面黄白色、黄棕色或深棕色,由基部向上,具纵向脉纹。顶端锐尖,基部钝曲,中间有圆脐。种皮薄,易剥落,种仁两瓣,白色,带油性。气微,味微苦。以颗粒饱满、淡黄白色、整齐不碎、不出油、无核壳者为佳。

功能主治润燥,滑肠,下气,利水。治大肠气滞,燥涩不通,小便不利,大腹水肿,四肢浮肿,脚气。①《本经》:“主大腹水肿,面目、四肢浮肿,利小便水道”②《药性论》:“治肠中结气,关格不通”③《食疗本草》:“破癖气,下四肢水”④《日华子本草》:“通泄五脏,膀胱急痛,宣腰胯冷脓,消宿食,下气”⑤《珍珠囊》:“破血润燥”⑥李杲:“专治大肠气滞,燥涩不通”⑦《本草再新》:“行水下气,破血消肿,通关节,治眼长翳”

备注上述品种,商品习称“小李仁”。另外,在甘肃、内蒙古、河北、山东、辽宁等少数地区,还产一种“大李仁”,亦作郁李仁使用。大李仁为蔷薇科植物山樱桃(参见“山樱桃”条)或截形榆叶梅干燥的成熟种子,外形较大,长径6~10毫米,短径5~7毫米,表面黄棕色,余与小李仁同。

5、桑白皮

别名桑根白皮,白桑皮桑桑皮,根皮,桑根白皮,桑根皮,桑皮,白桑皮。

来源为桑科植物桑除去栓皮的根皮。冬季采挖,洗净,趁新鲜刮去背棕色栓皮,纵向剖开,以木槌轻击,使皮部与木心分离,剥取白皮,晒干。

生境分布主产安徽、河南、浙江、江苏、湖南等地;其他各地亦产。

性状干燥根皮多呈长而扭曲的板状,或两边向内卷曲成槽状。长短宽狭不一,厚1~5毫米。外表面淡黄白色或近白色,有少数棕黄色或红黄色斑点,较平坦,有纵向裂纹及稀疏的纤维。内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平滑,有细纵纹,或纵向裂开,霉出纤维。体轻,质韧,难折断,易纵裂,撕裂时有白色粉尘飞出。微有豆腥气,味甘微苦。以色白、皮厚、粉性足者为佳。

功能主治泻肺平喘,行水消肿。治肺热喘咳,吐血,水肿,脚气,小便不利。①《本经》:“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崩中,脉绝,补虚益气”②《别录》:“去肺中水气,唾血,热渴,水肿,腹满胪胀,利水道,去寸白,可以缝金疮”③《药性论》:“治肺气喘满,水气浮肿,主伤绝,利水道,消水气,虚劳客热,头痛,内补不足”④孟诜:“入散用,下一切风气水气”⑤《滇南本草》:“止肺热咳嗽”⑧《纲目》:泻肺,降气,散血。⑦《本草求原》:“治脚气痹挛,目昏,黄疸,通二便,治尿数”⑧《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风湿麻木”

6、白术

别名山蓟,杨抱蓟,山芥,天蓟,山姜,乞力伽,山精,山连,冬白术,山蓟,杨枹蓟,于术,冬术,浙术,种术。

来源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霜降至立冬采挖,除去茎叶和泥土,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即可。烘干者称“烘术”;晒干者称“生晒术”,亦称“冬术”。

生境分布原生于山区丘陵地带,野生种在原产地几已绝迹。现广为栽培,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均有,而以浙江栽培的数量最大。主产浙江、安徽。此外,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地亦产。以浙江嵊县、新昌地区产量最大;于潜所产品质最佳,特称为“于术”。

性状干燥的根茎,呈拳状团块,有不规则的瘤状突起,长5~8厘米,直径2~5厘米。表面灰黄色至棕黄色,有浅而细的纵皱纹。下部两侧膨大似如意头,俗称“云头”。向上则渐细,或留有一段地上茎,俗称“白术腿”。在瘤状突起的顶端,常有茎基残迹或芽痕,须根痕也较明显。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烘术的断面淡黄白色,角质,中央时有裂隙。生晒术的断面皮部类白色,本质部淡黄色至黄色,有油点。气香,味甜微辛,略带粘液性。以个大、表面灰黄色、断面黄白色、有云头、质坚实、无空心者为佳。野于术是产于浙江於潜、吕化、天目山一带的野生白术,一名为“天生术”,该种商品早巳绝迹。现售之於术,系将新昌的白术种子,播种在於潜山区的栽培品,折断面黄白色,有黄色放射状纹理。气清香,甜味强而辣味少。一般认为於潜白术的品质较新昌白术为佳。

功能主治补脾,益胃,燥湿,和中,安胎。治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胎气不安。①《本经》:“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②《别录》:“主大风在身面,风眩头痛,目泪出,消痰水,逐皮间风水结肿,除心下急满,及霍乱吐下不止,利腰脐间血,益津液,暖胃,消谷嗜食”③《药性论》:“主大风顽痹,多年气痢,心腹胀痛,破消宿食,开胃,去痰诞,除寒热,止下泄,主面光悦,驻颜去皯,治水肿胀满,止呕逆,腹内冷痛,吐泻不住,及胃气虚冷痢”④《唐本草》:“利小便”⑤《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疾,五劳七伤,冷气腹胀,补腰膝,消痰,治水气,利小便,止反胃呕逆,及筋骨弱软,痃癖气块,妇人冷癥瘕,温疾,山岚瘴气,除烦长肌”⑥《医学启源》:“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和胃,生津液,主肌热,四肢困倦,目不欲开,怠惰嗜卧,不思饮食,止渴,安胎”⑦李杲:“去诸经中湿而理脾胃”⑧王好古:“理中益脾,补肝风虚,主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身体重,心下急痛,心下水痞,冲脉为病,逆气里急,脐腹痛”⑨《本草衍义补遗》:“有汗则止,无汗则发。能消虚痰”

7、防己

别名粉防己,粉寸己,汉防己,土防己,石蟾蜍,蟾蜍薯,倒地拱,白木香,猪大肠,解离,载君行,石解。

来源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木防己及马兜铃科植物广防己、异叶马兜铃的根。秋季采挖,洗净或刮去栓皮,切成长段,粗根纵剖为2~4瓣,晒干。异叶马兜铃根则在春、秋采挖。

性状①粉防己的干燥根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或块状,多少弯曲,弯曲处有横沟而呈结节状的瘤块样,长10~15厘米,直径1~3厘米。未刮去栓皮者表面灰棕色,粗糙而多细皱,多数可见明显横向突起的皮孔,已刮除栓皮者,表面灰白色,较平滑,可见深色的横沟纹。切开面浅棕白色,粉质,维管束浅棕色,呈弯曲的横曲纹或皱纹。横断面平坦,有明显的浅棕色,呈弯曲的横曲纹或皱纹。质重而坚脆,易折断。气无,味苦。以去净栓皮,干燥,粗细均匀,质重,粉性大,纤维少者为仕。主产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地。集散于汉口,故名汉防已。②广防己的干燥根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体稍弯曲,弯曲处有深横沟,长8~15厘米,直径1.5~4.5厘米。未刮栓皮者,表面棕色,粗糙,且多纵皱纹;有的只刮掉部分栓皮,露出灰黄色的皮层;栓皮全部刮掉者,表面灰黄色,较光滑。切开面灰白色或浅棕黄色,缺乏粉质,可见纵向及横向或弯曲排列的维管束,顺着维管束的方向,易呈刺片状剥下。质坚硬,不易折断。横断面可见细而较密的放射状纹。气微香,味微苦而涩。以块大、粗细均匀、质重者为佳。产广东、广西等地。③木防己的干燥根呈圆柱形,屈曲不直。长约15厘米,直径1~2.5厘米。表面黑褐色,有深陷而扭曲的沟纹,可见横长的皮孔状物及除去支根的痕迹。质较坚硬,呈木质性,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无粉质,皮部极薄,木部几全部木化,可见放射状狭窄的导管群穿过。气无,味微苦。产于河南、陕西等地。部分地区仅草药中使用,参见“黑皮青木香”条。④汉中防己为异叶马兜铃的根,呈圆柱形而弯曲。长8~15厘米,直径2~3厘米。通常均已除去外皮而呈浅棕黄色,残留的栓皮呈灰褐色,较平坦。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粉性,皮部较厚,木部可见放射状的导管群,导管群在中央方向多联合成1束,向外方2歧或3歧分叉。气微香,味苦。产于陕西、甘肃、四川、贵州。

功能主治行水,泻下焦湿热。治水肿臌胀,湿热脚气,手足挛痛,癣疥疮肿。①《本经》:“主风寒温疟,热气诸痫。除邪,利大小便”②《别录》:“疗水肿、风肿,去膀胱热,伤寒寒热邪气,中风手脚挛急,止泄,散痈肿恶结,(治)诸瘑疥癣虫疮,通腠理,利九窍”③《药性沦》:“汉防己:治湿风口面歪斜,手足疼,散留痰,主肺气嗽喘。木防己:治男子肢节中风毒风不语,主散结气痈肿,温疟,风水肿,治膀胱”④《医学启源》:“疗胸中(《本草发挥》引「胸中」作「腰」)以下至足湿热肿盛、脚气,去留热”⑤《医林纂要》:“泻心,坚肾,燥脾湿,功专行水决渎,以达于下”⑥《本草再新》:“利湿,除风,解火,破血。治膀胱水肿,健脾胃,化痰”

备注防己药材较为复杂,主要分粉防己和木防己两类。木防己药材包括广防己和汉中防已,有时也包括防己科的木防己。其中汉中防己,即《唐本草》所说“出汉中者”。此外,个别地区尚有以防己科植物青藤(参见“青风藤”条)、蝙蝠葛(参见“蝙蝠葛根”条)和马兜铃科植物淮通马兜铃(参见“淮通”条)、大叶马兜铃(参见“朱砂莲”条)等的根部作防己使用。

8、槟榔

别名榔玉,宾门,青仔,国马,槟楠,尖槟,鸡心槟榔,仁频,宾门药饯,白槟榔,橄榄子,槟榔仁,洗瘴丹,大腹子,大腹槟榔,槟榔子,马金南,槟榔玉,榔玉。

来源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种子。冬、春果实成熟时采收。摘下果实,将果皮剥下,取其种子,晒干。

生境分布分布广西、云南、福建、台湾、广东等地。主产广东、云南、台湾、广西、福建。国外以印度尼西亚、印度、斯里兰卡,菲律宾等地产量最多。

性状干燥种子呈圆锥形或扁圆球形,高1.5~3厘米,基部直径2~3厘米,表面淡黄棕色或黄棕色,粗糙,有颜色较浅的网形凹纹,并偶有银色斑片状的内果皮附着。基部中央有圆形凹陷的珠孔,其旁有淡色的疤痕状的种脐。质坚实,纵剖面可见外缘的棕色种皮向内褶入,与乳白色的胚乳交错,形成大理石样花纹。基部珠孔内侧有小形的胚,常呈棕色,干枯皱缩不显。气无,味涩而微苦。以果大体重、坚实、不破裂者为佳。

功能主治杀虫,破积,下气,行水。治虫积、食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疟疾,水肿,脚气,痰癖,症结。①《别录》:“主消谷逐水,除痰癖;杀三虫,疗寸白”②《药性论》:“宣利五脏六腑壅滞,破坚满气,下水肿。治心痛,风血积聚”③《唐本草》:“主腹胀,生捣末服,利水谷。敷疮,生肌肉止痛。烧为灰,主口吻白疮”④《脚气论》:“治脚气壅毒,水气浮肿”⑤《海药本草》:“主奔豚诸气,五膈气,风冷气,宿食不消”⑥《日华子本草》:“除一切风,下一切气,通关节,利九窍,补五劳七伤,健脾调中,除烦,破癥结,下五膈气”⑦《医学启原》:“治后重”⑧王好古:“治冲脉为病,气逆里急”⑨《纲目》:“治泻痢后重,心腹诸痛,大小便气秘,痰气喘急。疗诸疟,御瘴疠”⑩《本草通玄》:“止疟疗疝”⑾《随息居饮食谱》:“宣滞破坚,定痛和中,通肠逐水,制肥甘之毒。且能坚齿,解口气”⑿《现代实用中药》:“驱除姜片虫、绦虫,兼有健胃、收敛及泻下作用”

9、紫菀

别名青菀,紫葥,返魂草根,夜牵牛,紫菀茸,关公须,青菀,紫蒨,紫苑,小辫儿,夹板菜,驴耳朵菜,软紫菀。

来源为菊科植物紫菀的根及根茎。春、秋均可采挖,除去茎叶及泥土,晒干,或将须根编成小辫晒干,商品称为“辫紫菀”。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或河边草地。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地。河北、安徽等地有栽培。主产河北、安徽等地。

性状干燥的根茎呈圆形的疙瘩头状,长约2~6厘米,径约1.5~3厘米,顶端有茎基及叶柄的残痕,底部常有一条未除净的母根,直径约3毫米,淡灰黄色,纤维性,质稍硬;疙瘩头下簇生许多须根,根长约5~14厘米,多编成辫状;表面紫红色或灰红色,有纵皱纹。质柔韧,不易折断,断面灰白色有紫边。微有香气,味甜微苦。以根长、色紫、质柔韧、去净茎苗者为佳。

功能主治温肺,下气,消痰,止咳。治风寒咳嗽气喘,虚劳咳吐脓血,喉痹,小便不利。①《本经》:“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毒、痿蹷,安五藏”②《别录》:“疗咳唾脓血,止喘悸,五劳体虚,补不足,小儿惊痫”③《药性论》:“补虚下气,治胸胁逆气,劳气虚热”④《唐本草》:“治气喘,阴痿”⑤《日华子本草》:“调中及肺痿吐血,消痰止咳”⑥《本草衍义》:“益肺气”⑦王好古:“主息贲”⑧宁原《食鉴本草》:“主肺经虚热,开喉痹,取恶涎”⑨《本草从新》:“专治血痰,为血劳圣药。又能通利小肠”⑩《本草再新》:“润肺下气,寒痰及虚喘者宜之”

备注紫菀除了上述一种外,在新疆地区以阿尔泰狗哇花的根入药(参见“阿尔泰紫菀”条);西藏地区以缘毛紫菀及重冠紫菀的根及根茎入药。在东北、华北、陕西、云南、四川、新疆等地,还以菊科橐[音tuó]吾属多种植物的根部作紫菀入药,商品统称“山紫菀”。其质硬而易断,气香而微辣。原植物主要为肾叶橐吾(参见“葫芦七”条)、西伯利亚橐吾、狭苞橐吾、四川橐吾(参见“南瓜七”条)、大叶橐吾、裂叶橐吾等。

10、猪苓

别名豕零,猳猪屎,豕橐[音tuó],司马彪,豨苓,地乌桃,野猪食,猪屎苓,猪茯苓,野猪粪,豕零。

来源为多孔菌科植物猪苓的干燥菌核。南方全年皆采,北方以夏、秋两季为多。挖出后去掉泥砂,晒干。放干燥通风处。

生境分布分布河北、河南、安徽、浙江、福建、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内蒙古及东北等地。主产于陕西、河南、河北、四川、云南。甘肃、青海、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湖北等地亦产。陕西、云南产量较大,陕西产者质量最佳。

性状为干燥的不规则的长形块状或近圆形块状,大小粗细不等,长形的多弯曲或分枝如姜,长约10~25厘米,径约3~8厘米,圆块状的直径约3~7厘米。外表面灰黑色或棕黑色,全体有瘤状突起及明显的皱纹。质坚而不实,轻如软木,断面细腻,白色或淡棕色,略呈颗粒状。气无,味淡。以个大、外皮黑褐色光亮、肉色粉白、体较重者为佳。

功能主治利尿渗湿。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脚气,泄泻,淋、浊,带下。①《本经》:“主痃疟,利水道”②《药性论》:“解伤寒温疫大热,发汗,主肿胀,满腹急痛”③《珍珠囊》:“渗泄,止渴,又治淋肿”④《医学启源》:“大燥除湿。《主治秘要》云,去心懊憹”⑤《医学入门》:“治中暑消渴”⑥《纲目》:“开腠理,治淋、肿、脚气,白浊、带下,妊娠子淋,小便不利”

备注猪苓是真菌类多孔菌科植物猪苓菌的菌核,常寄生于枫树、柞树、桦树、椴树等的树干或根部。李时珍说“猪苓淡渗透.....利不便与茯苓同功,但入补药,不如茯苓也。”

11、漆叶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漆树的叶。随时可采。

功能主治治紫云疯,外伤出血,疮疡溃烂。①《纲目》:“主劳疾,杀虫。暴干研末,日用酒服一钱匕”②《本经逢原》:“涂紫云疯,面生紫肿,散瘀”③《陆川本草》:“治外伤出血,疮痈溃烂。生捣敷”

12、朴消

别名朴消石,消石朴,海末,朴硝,皮消,盐消,水消,海皮消,毛消,朴硝石,海皮硝,毛硝。

来源为矿物芒硝经加工而得的粗制结晶。

功能主治泻热,润燥,软坚。治实热积滞,腹胀便秘,停痰积聚,目赤肿痛,喉痹,痈肿。①《本经》:“除寒热邪气,逐六府积聚,结固留癖”②皇甫谧:“主疗热,腹中饱胀,养胃消谷,去邪气”③《别录》:“主胃中食坎热结,破留血闭绝,停痰痞满,推陈致新”④《药性论》:“能治腹胀,大小便不通,女子月候不通”⑤《日华子本草》:“主通泄五脏症结。治天行热疾,消肿毒及头痛,排脓,润毛发。凡入饮药,先安于盏内,搅热药浇服”⑥《本草衍义》:“以人乳汁调半钱,扫一切风热毒气攻注目睑外,及发于头面,四肢肿痛”⑦《本经逢匾》:“治小儿赤游风,以硝倾汤中,取布蘸湿拭之”

13、白皮

别名牛千斤。

来源为卫矛科植物腾冲卫矛的树皮。全年可采。

生境分布生山谷森林中。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功能主治止血。治刀伤,水磨浓汁搽,或研细末撒患处。

14、木香

别名蜜香,青木香,五香,五木香,南木香,广木香,云木香。

来源为菊科物木香Auckiandialappa Decne.的根。秋、冬季采挖,除去杂质,切段,干燥后撞去粗皮。

生境分布多栽培于海拔2500m以上的高山。主产云南、四川。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15、大戟

别名邛巨,红芽大戟,紫大戟,下马仙,京大戟。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大戟或茜草科植物红芽大戟的根。春季未发芽前,或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晒干。

性状①京大戟 为植物大戟的干燥根。呈圆柱形或圆锥形,长16~20厘米,直径可达4厘米,表面灰棕色至深棕色,粗糙而具侧根,顶端多膨大,上有许多圆形的地上茎痕,向下渐细,有纵直沟纹及横生皮孔与支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折断面纤维性,类白色至灰棕色。气无,味苦涩。以根条均匀,肥嫩、质软无须者为佳。主产江苏。此外,四川、江西、广西等地亦产。②红大戟 为植物红芽大戟的干燥根。又名:红毛大戟、红芽戟、南大戟。呈长圆锥形至纺锤形,多不分歧,偶有分歧者,长6~8~14厘米,直径O.6~1厘米。表面灰棕色至红棕色;多扭转的皱纹,有时可见横生皮孔及支根残基或支根痕;顶端有地上茎痕。质坚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呈红褐色至棕黄色。气微,味辣刺喉。以条大,肥壮,色紫红、坚实无须根者为佳。主产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地。此外,大戟科植物准噶尔大戟的根,在新疆亦作大戟使用。

功能主治泻水沈,利二便。治水肿,水臌,痰饮,瘰疬,痈疽肿毒。①《本经》:“主十二水,腹满急痛,积聚,中风皮肤疼厢,吐逆”②《别录》:“主颈腋痈肿,头痛,发汗,利大小肠”③《药性论》:“下恶血癖块,腹内雷鸣,通月水,善治瘀血,能堕胎孕”④《日华子本草》:“泻毒药,泄天行黄病、温疟,破症瘕”⑤《本草图经》:“治隐疹风及风毒脚肿”⑥《医学启源》:“泻肺”⑦《本草正》:“性峻利,善逐水邪痰涎,泻湿热胀满”⑧《药征》:“主利水,旁治掣痛,咳烦”⑨《现代实用中药》:“用于壮实体质之腹水,全身水肿。胸肋膜积水等”⑩《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杀虫”

备注历代《本草》所载大戟,品种亦不止一种,但大多数是大戟科大戟属植物。如《蜀本草》中所述的大戟,《本草图经》的“滁州大戟”、“并州大戟”以及《植物名实图考》中的“大戟”所述的形态都和大戟科大戟近似。此外,《本草图经》中的“河中府大戟”,似为豆科植物;《纲目》所称的“北方绵大戟”,似即今之绵大戟(参见“狼毒”条);至于茜草科的红芽大戟,《本草》中未见收载,但为目前大戟药材中使用最广的一种。

16、茯苓

别名茯苓个,茯苓皮,茯苓块,赤茯苓,白茯苓,茯菟,茯灵,茯蕶,伏苓,伏菟,松腴,绛晨伏胎,云苓,茯兔,松薯,松木薯,松苓,不死面。

来源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野生茯苓一般在7月至次年3月间到马尾松林中采取。生有茯苓的地面,一般具有以下特征:㈠松林中树桩周围地面有裂隙,敲之发出空响;㈡松树附近地面有白色菌丝(呈粉白膜或粉白灰状);㈢树桩头烂后,有黑红色的横线裂口;㈣小雨后树桩周围干燥得快,或有不长草的地方。栽培的茯苓一般在接种后第二、三年采收,以立秋后采收的质量最好,过早则影响质量和产量。加工:茯苓出土后洗净泥土,堆置于屋角不通风处,亦可贮放于瓦缸内,下面先铺衬松毛或稻草一层,并将茯苓与稻草逐层铺迭,最上盖以厚麻袋,使其“发汗”,析出水分。然后取出,将水珠擦去,摊放阴凉处,待表面干燥后再行发汗。如此反复3~4次,至表面皱缩,皮色变为褐色,再置阴凉干燥处晾至全干,即为“茯苓个”。切制:于发汗后趁湿切制,亦可取干燥茯苓以水浸润后切制。将茯苓菌核内部的白色部分切成薄片或小方块,即为白茯苓;削下来的黑色外皮部即为茯苓皮;茯苓皮层下的赤色部分,即为赤茯苓;带有松根的白色部分,切成正方形的薄片,即为茯神。切制后的各种成品,均需阴干,不可炕晒,并宜放置阴凉处,不能过于干燥或通风.以免失去粘性或发生裂隙。

生境分布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深入地下20~30厘米。分布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山西等地。主产安徽、湖北、河南、云南。此外贵州、四川、广西、福建、湖南、浙江、河北等地亦产。以云南所产品质较佳,安徽、湖北产量较大。

性状茯苓个呈球形,扁圆形或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重量由数两至十斤以上。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外皮薄而粗糙,有明显隆起的皱纹,常附有泥土。体重,质坚硬,不易破开;断面不平坦,呈颗粒状或粉状,外层淡棕色或淡红色,内层全部为白色,少数为淡棕色,细腻,并可见裂隙或棕色松根与白色绒状块片嵌镶在中间。气味无,嚼之粘牙。以体重坚实、外皮呈褐色而略带光泽、皱纹深、断面白色细腻、粘牙力强者为佳。白茯苓均已切成薄片或方块,色白细腻而有粉滑感。质松脆,易折断破碎,有时边缘呈黄棕色。

功能主治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①《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②《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③《药性论》:“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治小儿惊痫,心腹胀满,妇人热淋。”④《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⑤《伤寒明理论》:“渗水缓脾。”⑥《医学启源》:“除湿,利腰脐间血,和中益气为主。治溺黄或赤而不利。《主治秘诀》云,止泻,除虚热,开腠理,生津液。”⑦王好古:“泻膀胱,益脾胃。治肾积奔豚。”⑧《药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头眩烦躁。”

17、泽泻

别名水泻,芒芋,鹄泻,泽芝,及泻,天鹅蛋,天秃,水泻,禹孙,水泽,如意花,车苦菜,一枝花。

来源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块茎。冬季叶子枯萎时,采挖块茎,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用微火烘干,再撞去须根及粗皮。

生境分布生于沼泽边缘。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四川、贵州、云南、新疆等地。四川、福建有大面积的栽培。

性状干燥块茎类圆球形、长圆球形或倒卵形,长约4~7厘米,直径约3~5厘米;表面黄白色,未去尽粗皮者呈淡棕色;有不规则的横向环状凹陷,并散有无数突起的须根痕迹,在底部尤密;质坚实,破折面黄白色,带颗粒性。气微香,味微苦。以个大、质坚、色黄白、粉性足者为佳。主产福建、四川、江西,此外贵州、云南等地亦产。商品中以福建、江西产者称“建泽泻”,个大,圆形而光滑;四川、云南、贵州产者称“川泽泻”,个较小,皮较粗糙。一般认为建泽泻品质较佳。

功能主治利水,渗湿,泄热。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呕吐,泻痢,痰饮,脚气,淋病,尿血。(1)利水渗湿:用于水湿内停之尿少、水肿、泻痢及湿热淋浊等证。治胃内停水常配白术。治尿道涩痛、小便不利常配木通、茯苓。(2)清泻肾火:用于阴虚火旺诸证。①《本经》:“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②《别录》:“补虚损五劳,除五脏痞满,起阴气,止泄精、消渴、淋沥,逐膀胱、三焦停水”③《药性论》:“主肾虚精自出,治五淋,利膀胱热,直通水道”④《日华子本草》:治五劳七伤,主头旋、耳虚鸣,筋骨挛缩,通小肠,止遗沥、尿血。⑤《医学启源》:“治小便淋沥,去阴间汗。《主治秘诀》云,去旧水,养新水,利小便,消水肿,渗泄止渴”⑥李杲:“去脬中留垢、心下水痞”⑦《纲目》:“渗湿热,行痰饮,止呕吐、泻痢,疝痛,脚气”

18、木通

别名通草,附支,丁翁,丁父,葍藤,王翁,万年,万年藤,燕蕧,乌蕧,通草,活血藤。

来源为木通科植物白木通或三叶木通、木通的木质茎。9月采收,截取茎部,刮去外皮,阴干。

性状白木通的干燥木质茎呈圆柱形而弯曲,长30~60厘米,直径1.2~2厘米。表面灰褐色,外皮极粗糙而有许多不规则裂纹,节不明显,仅可见侧枝断痕。质坚硬,难折断,断面显纤维性,皮部较厚,黄褐色,木部黄白色,密布细孔洞的导管,夹有灰黄色放射状花纹。中央具小形的髓。气微弱,味苦而涩。以条匀,内色黄者为佳。产四川、湖北、湖南、广西等地。目前所用的木通药材,主要有关木通、川木通、淮通和白木通四类,其中使用最广的关木通为马兜铃科木通马兜铃的木质茎(详“关木通”条);其次为川木通,为毛茛科小木通、绣球藤等的木质茎(详“川木通”条);淮通为马兜铃科大叶马兜铃、淮通马兜铃的木质茎(详“淮通”及“朱砂莲”条);白木通则仅在少数地区自产自销。而历代本草所记载的木通则为木通科木通,目前很少见用。

功能主治泻火行水,通利血脉。治小便赤涩,淋浊,水肿,胸中烦热,喉痹咽痛,遍身拘痛,妇女经闭,乳汁不通。①《本经》:“主去恶虫,除脾胃寒热,通利九窍血脉关节,令人不忘”②《吴普本草》:“止自汗”③《别录》:“疗脾疸常欲眠,心烦哕,出音声,疗耳聋,散痈肿诸结不消,及金疮、恶疮、鼠瘘、踒折、鼻息肉,堕胎,去三虫”④《药性论》:“主治五淋,利小便,开关格。治人多睡,主水肿浮大,除烦热”⑤《食疗本草》:“煮饮之,通妇人血气,又除寒热不通之气,消鼠瘘、金疮、踒折,煮汁酿酒妙”⑥《本草拾遗》:“利大小便,令人心宽下气”⑦《海药本草》:“主诸瘘疮;喉咙痛及喉痹,并宜煎服之,磨亦得,急即含之”⑧《食性本草》:“主理风热淋疾,小便效急疼,小腹虚满,宜煎汤并葱食之有效”⑨《日华子本草》:“安心除烦,止渴退热。治健忘,明耳目,治鼻塞;通小肠,下水,破积聚血块,排脓,治疮疖,止痛,催生下胞,女人血闭,月候不匀,天行时疾,头痛目眩,羸劣乳结,及下乳”⑩《安徽药材》:“治脚气浮肿”

19、百合

别名白百合,蒜脑薯,野百合,喇叭筒,山百合,药百合,家百合,重迈,中庭,重箱,摩罗,强瞿,百合蒜。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百合、细叶百合、麝香百合及其同属多种植物鳞茎的鳞叶。秋、冬采挖,除去地上部分,洗净泥土,剥取鳞片,用沸水捞过或微蒸后,焙干或晒干。

性状干燥的鳞叶,呈长椭圆形,披针形或长三角形,长约2~4厘米,宽约0.5~1.5厘米,肉质肥厚,中心较厚,边缘薄而成波状,或向内卷曲,表面乳白色或淡黄棕色,光滑细腻,略有光泽,瓣内有数条平行纵走的白色维管束。质坚硬而稍脆,折断面较平整,黄白色似蜡样。气微,味微苦。以瓣匀肉厚、色黄白、质坚、筋少者为佳。药用百合有家种与野生之分,家种的鳞片阔而薄,味不甚苦;野生的鳞片小而厚,味较苦。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清心安神。治肺费久嗽,咳唾痰血;热病后余热来清,虚烦惊悸,神志恍惚;脚气浮肿。(1)润肺止咳:用于肺燥或阴虚之咳嗽、咯血,常配川贝。(2)清心安神:用于热性病后余热不清、虚烦不眠、神志恍惚,常配地黄。①《本经》:“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②《别录》:除浮肿胪胀,痞满,寒热,通身疼痛,及乳难。喉痹,止涕泪。③《药性论》:“除心下急、满、痛,治脚气,热咳逆”④《食疗本草》:“主心急黄”⑤《日华子本草》:“安心,定胆,益志,养五脏。治癫邪啼泣、狂叫,惊悸,杀蛊毒气,熁乳痈、发背及诸疮肿,并治产后血狂运”⑥《本草衍义》:“治伤寒坏后百合病”⑦《本草蒙筌》:“除时疫咳逆”⑧《医学入门》:“治肺痿,肺痈”⑨《纲目拾遗》:“清痰火,补虚损”⑩《上海常用中草药》:“治肺热咳嗽,干咳久咳,热病后虚热,烦躁不安”

备注同属植物如:卷丹(《纲目》)(东北)、山丹(《食疗本草》)(详“山丹”条)、山百合(《植物名实图考》)(云南)、松叶百合、渥丹(《花镜》)、赛渥丹(东北)、轮叶百合、高原卷丹(西北、西南)、野百合(新疆)等,均可入药。

20、木香

别名蜜香,青木香,五香,五木香,南木香,广木香,云木香。

来源为菊科物木香Auckiandialappa Decne.的根。秋、冬季采挖,除去杂质,切段,干燥后撞去粗皮。

生境分布多栽培于海拔2500m以上的高山。主产云南、四川。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21、桑根

别名桑树根。

来源为桑科植物桑的根。

功能主治治惊痫,筋骨痛,高血压,目赤,鹅口疮。①《日华子本草》:“研汁,治小儿天吊,惊痫客忤;敷鹅口疮”②《岭南采药录》:“去骨节风痰”③《南京民间药草》:“治筋骨痛,高血压”

22、泽漆

别名桼茎,猫儿眼睛草,五凤灵枝,五凤草,绿叶绿花草,凉伞草,五盏灯,五朵云,白种乳草,五点草,五灯头草,乳浆草,肿手棵,马虎眼,倒毒伞,一把伞,乳草,龙虎草,铁骨伞,漆茎,五风灵枝,五风草,九头狮子草,灯台草,癣草,猫眼草,烂肠草。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泽漆的全草。4~5月开花时采收,除去根及泥沙,晒干。

生境分布生于山沟、路边、荒野、湿地。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以江苏、浙江产量较多。

性状干燥全草都切成段状,有时具黄色的肉质主根。根顶部具紧密的环纹,外表具不规则的纵纹,断面白色,木质部成放射状;茎圆柱形,鲜黄色至黄褐色,表面光滑或具不明显的纵纹,有明显的互生、褐色的条形叶痕;叶暗绿色,常皱缩,破碎或脱落;茎顶端具多数小花及灰色的蒴果;总苞片绿色,常破碎。气酸而特异、味淡。以干燥、无根者为佳。

功能主治行水,消痰,杀虫,解毒。治水气肿满,痰饮喘咳,疟疾,菌痢,瘰疬,癣疮,结核性痿管,骨髓炎。①《本经》:“主皮肤热,大腹水气,四肢面目浮肿,丈夫阴气不足”②《别录》:“利大小肠,明目”③《药性论》:“治人肌热,利小便”④《唐本草》:“逐水”⑤《日华子本草》:“止疟疾,消痰退热”⑥《本草备要》:“止咳,杀虫”⑦《植物名实图考》:“煎熬为膏,敷无名肿毒”⑧《贵州民间方药集》:“内服可除风湿,止疼痛”⑨《四川中药志》:“治一切恶毒、梅疮”⑩江西《草药手册》:“治淋巴结结核”⑾《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治骨髓炎”

备注泽漆是利水的名药,功效很象大戟,但泽漆的茎叶煮熟之后便没有毒,因此更宜推广利用。

23、滑石

别名画石,液石,共石,脱石,番石,夕冷,脆石,留石,画石,活石。

来源为硅酸盐类矿物滑石的块状体。采得后,去净泥土、杂石。或将滑石块刮净,用粉碎机粉碎,过细筛后即成滑石粉。

生境分布产江西、山东、江苏、陕西、山西、河北、福建、浙江、广东、广西、辽宁等地。

性状呈扁平形、斜方形或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全体白色、蛋青色或黄白色,表面有珍珠样光泽,半透明或不透明。质软而细致,手摸有滑润感,用指甲即可刮下白粉。无臭,无味,有微凉感。以整洁、色青白、滑润、无杂石者为佳。

功能主治清热,渗湿,利窍。治暑热烦渴,小便不利,水泻,热痢,淋病,黄疸,水肿,衄血,脚气,皮肤湿烂。①《本经》:“主身热泄澼,女子乳难,癃闭,利小便,荡胃中积聚寒热,益精气”②《别录》:“通九窍六腑津液,去留结,止渴,令人利中”③《药性论》:“能疗五淋,主难产,除烦热心躁,偏主石淋”④《日华子本草》:“治乳痈,利津液”⑤《本草衍义补遗》:“燥湿,分水道,实大肠,化食毒,行积滞,逐凝血,解燥渴,补脾胃,降心火之要药”⑥《纲目》:“疗黄疸,水肿脚气,吐血衄血,金疮出血,诸疮肿毒”⑦《本草通玄》:“利窍除热,清三焦,凉六府,化暑气”⑧《本草再新》:“清火化痰,利湿消暑,通经活血,止泻痢呕吐,消水肿火毒”

24、远志

别名小草,细草,小鸡腿,细叶远志,线茶,葽绕,蕀蒬,棘菀,苦远志,小鸡眼,小草根。

来源为远志科植物细叶远志的根。春季出苗前或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挖取根部,除去残基及泥土,阴干或晒干。趁新鲜时,选择较粗的根用木棒搂松或用手搓揉。抽去木心,即为“远志筒”;较细的根用棒捶裂,除去木心,称“远志肉”;最细小的根不去木心,名“远志棍”。

生境分布生向阳山坡或路旁。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及山东、安徽、江西、江苏等地。主产山西、陕西、河北、河南。此外山东、内蒙古、安徽、湖北、吉林、辽宁等地亦产。

性状①远志筒 呈筒状,中空,拘挛不直,长3~12厘米,直径0.3~1厘米。表面灰色,或灰黄色。全体有密而深陷的横皱纹,有些有细纵纹及细小的疙瘩状根痕。质脆易断,断面黄白色、较平坦,微有青草气,味苦微辛,有刺喉感。②远志肉 多已破碎。肉薄,横皱纹较少。③远志棍 又名:远志梗、远志骨。细小,中间有较硬的淡黄色木心。

功能主治安神益智,祛痰,解郁。治惊悸,健忘,梦遗,失眠,咳嗽多痰,痈疽疮肿。(1)祛痰开窍:用于痰阻心窍之神昏痰盛及精神失常,可配菖蒲、郁金。(2)交通心肾:用于心肾不交之失眠,常配茯苓、酸枣仁。①《本经》:“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②《本草经集注》:“杀天雄、附子毒”③《别录》:“定心气,止惊悸,益精,去心下膈气、皮肤中热、面目黄”④《药性论》:“治心神健春,坚壮阳道。主梦邪”⑤《日华子本草》:“主膈气惊魇,长肌肉,助筋骨,妇人血噤失音,小儿客忤”⑥王好古:“治肾积奔豚”⑦《纲目》:“治一切痈疽”⑧《滇南本草》:“养心血,镇惊,宁心,散痰涎。疗五痫角弓反张,惊搐,口吐痰涎,手足战摇,不省人事,缩小便,治赤白浊,膏淋,滑精不禁”⑨《本草再新》:“行气散郁,并善豁痰”

备注此外,尚有一种宽叶远志的根,也作远志使用,习称“土远志”,《滇南本草》称之为“甜远志”,参见“甜远志”条。

本文标签:药学  方剂大全  
上一篇:海蛤索饼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