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9 08:47:59作者:百科知识库
诃子(别名诃黎勒、诃黎、诃梨、随风子),味苦;酸;涩;性平,敛肺;涩肠;下气;利咽。主久泻;久痢;脱肛;喘咳痰嗽;久咳失音,小编整理出含有诃子的处方共1411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60共60个。
处方1、二十五味松石丸处方松石50g 珍珠10g 珊瑚40g 朱砂20g 诃子(去核)50g 铁屑(诃子制)100g 余甘子50g 五灵脂膏40g 檀香40g 降香40g 木香马兜铃50g 鸭嘴花50g 牛黄5g 广木香60g 绿绒蒿50g 船形乌头40g 肉豆蔻20g 丁香25g 伞梗虎耳草50g 毛诃子(去核)5g 天竺黄35g 西红花5g 木棉花35g 麝香0.25g 石灰华35g
来源本品系藏族验方。
性状本品为黑色的水丸;气香,味苦、涩。
炮制以上二十五味,除牛黄、西红花、麝香、五灵脂膏外,其余珍珠等二十一味共研成细粉,过筛;将牛黄、西红花、麝香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用五灵脂膏加适量水泛丸,阴干,即得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肝利胆,化瘀。用于肝郁气滞,血瘀,肝中毒,肝痛,肝硬化,肝渗水及各种急、慢性肝炎和胆囊炎。
用法用量开水泡服,一次1g,一日1次。
规格(1)每4丸重1g(2)每丸重1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2、二十五味珊瑚丸处方珊瑚75g 珍珠15g 青金石20g 珍珠母50g 诃子100g 广木香60g 红花80g 丁香35g 沉香70g 朱砂30g 龙骨40g 炉甘石25g 脑石25g 磁石25g 禹粮土25g 芝麻40g 葫芦30g 紫菀花45g 獐牙菜80g 藏菖蒲50g 草乌45g 打箭菊75g 甘草75g 西红花25g 麝香2g
来源本品系藏族验方。
性状本品为红棕色的水丸;气微香,味甘、苦、涩。
炮制以上二十五味,除珊瑚、珍珠、西红花、麝香外,其余珍珠母等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将珊瑚、珍珠、西红花、麝香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用水泛丸,阴干,即得。
功能主治开窍,通络,止痛。用于“白脉病”,神志不清,身体麻木,头昏目眩,脑部疼痛,血压不调,头痛,癫痫及各种神性疼痛。
用法用量开水泡服,一次1g,一日1次。
规格(1)每4丸重1g(2)每丸重1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3、十一味能消丸处方土木香30g 小叶莲50g 野姜40g 沙棘膏38g 诃子(去核)75g 蛇肉(麝香制)25g 大黄90g 方海25g 寒水石(煅)100g 硇砂17g 碱花125g
性状本品为黄棕色至黄褐色的水丸;气微,味咸、微苦、涩。
炮制以上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化瘀行血,通经催产。用于经闭,月经不调,难产,胎盘不下,产后瘀血腹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孕妇忌服。
规格每丸重1.5g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处方4、鳖甲煎丸处方木香半两(炒),胡黄连2两,当归1两(去芦),人参半两(去芦),茯苓1两(白者,去皮),诃子半两(炮,去核),槟榔1两,使君子49个(炮),鳖甲2两(醋浸,炙),麝香半两(别研),芦荟2钱半(别研),芜荑1两。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小儿诸般疳疾。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十
处方5、丁香煮散处方丁香1两3分,蓬莪术2两,荜澄茄1两半,枳壳1两3分(炒令黄色),藿香(1两半),沉香1两,麝香半两,芍药半两,当归3分,诃子1两(去核),前胡1两,人参1两,京芎1两,木香3分,槟榔7个,豆蔻(去皮)7个。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一切冷气攻冲,心胸不利,不思饮食,腹胁刺痛,口苦无味,吐逆及酒后呕吐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盏,煎至5分,热服。
摘录《博济》卷二
处方6、麻黄散处方麻黄10两(去根节),款冬花(去芦枝梗)5两,诃子皮(去核)5两,甘草(爁)5两,桂6两(去皮,不见火),杏仁3两(去皮尖,麸炒)。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久近肺气咳嗽,喘急上冲,坐卧不安,痰涎壅塞,咳唾稠粘,脚手冷痹,心胁疼胀。兼伤风咳嗽,膈上不快。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水1盏,加好茶1钱,同煎8分,食后夜卧通口服。如半夜不能煎,但以药末入茶和匀,沸汤点,或干咽亦得。
注意忌鱼、酒、炙煿、猪肉、腥臊物。
摘录《局方》卷四(宝庆新增方)
处方7、福神丹处方诃子4个(炮),巴戟(炒)半两,黑牵牛(生)半两,甘草3钱(生),赤小豆49粒(生)。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大风。
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薄荷汤送下。次用水膏药。
摘录《三因》卷十五
处方8、僵蚕丸处方白僵蚕、瓜蒌仁、杏仁、诃子、贝母、五倍子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粥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郁痰。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白汤送下。
摘录《医统》卷四十三
处方9、蛤蚧丸处方蛤蚧1对(去口足,温水浸,去膜,刮了血脉,用好醋炙),诃子(煨,去核)半两,阿胶(炒)半两,熟地黄半两,麦门冬(去心)半两,细辛(去苗)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皂子大。
功能主治积劳,久咳失音。肺间邪气,胸中积血作痛。
用法用量本方原名“蛤蚧散”,与剂型不符,据《普济方》改。
摘录《三因》卷十
处方10、静顺汤处方白茯苓1两,木瓜干1两,附子(炮,去皮脐)3分,牛膝(酒浸)3分,防风(去叉)半两,诃子(炮,去核)半两,甘草(炙)半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辰戌之岁,病身热头痛,呕吐,气郁中满,瞀闷少气,足痿,注下赤白,肌腠疮疡,发为痈疽。
用法用量每服4大钱,以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食前服。自大寒至春分,宜去附子,加枸杞半两;自春分至小满,依前入附子、枸杞;自小满至大暑,去附子、木瓜、干姜,加人参、枸杞、地榆、香白芷、生姜各3分;自大暑至秋分,依正方,加石榴皮半两;自秋分至小雪,依正方;自小雪至大寒,去牛膝,加当归、芍药、阿胶(炒)各3分。
摘录《三因》卷五
处方11、黄耆丸处方黄耆6分,人参6分,茯苓6分,甘草6分,白术6分,五味子6分,芎䓖6分,当归6分,泽兰叶6分,陈皮6分,麦门冬20分,诃子20分,桂心12分,熟干地黄12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喘乏气羸,腹内绞痛,自汗出。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空心以温酒送下,日再服。
摘录《普济方》卷三五二
处方12、黑神丹处方诃子4个(炒),黑牵牛(生)半两,巴戟(炒)半两,甘遂3钱,赤小豆(生)49粒。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大麻风。
用法用量每服10丸,加至15丸,用薄荷汤送下,不拘时候,次用水膏药。
摘录《奇效良方》卷五十三
处方13、聚香羊肉丸处方木香(湿纸裹,微炮,锉)半两,丁香(去梗,不见火)半两,白豆蔻(去壳)半两,红豆(炒)半两,肉豆蔻(湿纸裹,炮,锉碎)半两,胡椒(炒)半两,附子(炮裂,沸汤泡,去皮脐,锉)半两,荜茇(炒)半两,干姜(锉,炒,洗净)半两,诃子肉(炮,去核)半两,高良姜(去芦,锉碎,洗,焙)半两,陈皮(汤泡,去白,焙干)半两,草果子(去壳并皮)半两,厚朴半两(去粗皮,以生姜半两杵碎,并厚朴半两,淹1宿,炒令黄色),肉苁蓉(酒浸1宿,微炙,切片)1两,鹿茸(去皮毛,劈片,酥炙令紫黄色,洗净)1两,缩砂仁3两,精羊肉(去筋膜,净取)2斤(成片薄批,盐、酒、葱各少许淹两时辰,沸汤淖过,取出压干,研如菘脯,焙干入)。
制法上为细末,别用神曲研为细末,做熟糊,丸如梧桐子大,候干。
功能主治脾元久虚,胸膈噎塞,呕逆恶心,痰逆,腹肚疼痛,脏腑泄泻,两胁胀闷,腹内虚鸣,饮食不进,面无颜色,渐成虚羸,精神不爽,四肢乏力,口苦舌干,老人久不思食。
用法用量每服60粒,食前米饮、温酒任便吞下。
摘录《传信适用方》卷一
处方14、蟾光膏处方白砂蜜4两(色白者妙,用来年葱1根,去须皮,切短,与蜜一同熬,去白膜,觑葱软熟为度,以绵滤滓,放定,用纸取蜡面),黄丹3钱(水飞,生用),蜜佗僧3钱(水飞,生用),炉甘石(火煅过)5钱(水飞)上3味熬,研极细末,倾入前蜜中,桃无节病者一枝,柳无节病者一枝,搅匀。当归5钱,赤芍药5钱,杏仁(汤去皮尖)5钱,黄连(去芦头并茨净)2两,川芎半两,秦皮3钱,诃子皮3钱,防风3钱,石膏3钱,玄精石(兽背文者妙)3钱,井泉石3钱,无名异3钱,玄参3钱,代赭石3钱,石决明3钱,上秦皮至石决明10味(口父)咀,用雪水或长流河水5升,于银器内熬至2升,滤去滓净,再熬至1升,将15味熬至1升药水内,才倾入放下的药蜜,一同银器内慢火熬药紫金色时,再添入后药,匀令过火。乳香3钱,没药3钱,琥珀3钱,朱砂(另飞)3钱,蕤仁(带皮秤3钱,去皮用仁)3钱,前4味先干研烂,后入蕤仁水飞,一同研细,折澄有滓再水飞,澄清再水飞,才倾入前紫金色药内,一同复熬1-2沸,以箸点药滴于水中不散为度,大抵勿令过与不及,取下于土中埋7日,取出置于银器盒中或瓷器中,如法收贮,便再添入后细药,倾入药味时亦用桃柳枝搅匀。南硼砂1钱,珍珠1钱,龙脑1钱,珊瑚枝1钱,麝香半钱,上5味熬研极细,亦以桃柳枝搅匀,倾入前药中,复搅匀。
功能主治退去云膜。主远年病目,不通道路。
用法用量腊月成开日合。以纸封器盒口,旋取用,原盛药器盒中如有取不尽药,用净水斟酌洗渲,却将渲药水熬3-5沸,另行收拾,或洗点眼,或膏子药稠了时倾入些小调解。
注意制药用桑柴烧。
摘录《杂类名方》
处方15、葱白散处方川芎1两,当归1两,枳壳(去白,麸炒)1两,厚朴(去白,姜汁炙)1两,官桂(去皮)1两,干姜(炮)1两,芍药1两,木香1两,青橘皮(去白)1两,神曲(炒)1两,麦糵(炒)1两,人参1两,蓬莪术(醋浸1宿,焙)1两,舶上茴香(炒)1两,荆三棱(炮)1两,苦楝子1两,茯苓(去皮)1两,干地黄1两,大黄半两,诃子半两(去核)(2味酌用)。
制法上杵为末。
功能主治温通调经。主一切冷气不和,及本脏膀胱气攻冲疼痛;妇人产前产后腹痛,胎不安,或血刺者;兼能治血脏宿冷,百节倦疼,肌瘦怯弱,伤劳带癖。脾胃虚冷,攻筑心下,连胁肋刺痛,胸膈病闷,背膊连顶,拘急疼痛,不思饮食,或时呕逆,霍乱转筋,腹冷泄泻,膀胱小肠及外肾肿痛,食伤浮肿,心脾冷痛。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方类聚》引《管见良方》引作“蟠葱散”。本方改为丸剂,名“葱白丸”(见《中药成方配本》)。
各家论述《济阴纲目》:重在冷气不和,恐非胎前所宜,若产后血刺痛,或血脏冷者宜之。人身以气血流行为无病,此方以四物补血,人参助气,枳壳、厚朴行上焦之气,茴香、苦楝行下焦之气,木香、青皮行肝气,干姜温行血中之气,其余消之削之,皆所以温而行之也,气一行则痛自止矣。以盐行入血分,使气下行而主内,以葱引气外通而开表,如是则内外和而痛愈矣。
摘录《博济》卷二
处方16、磁石丸处方羌活半两,陈皮半两,木香半两,泽泻半两,赤茯苓(去皮)半两,附子(炮,去皮脐)半两,槟榔半两,白术半两,诃子(炮,去皮用)半两,肉苁蓉半两,椒红半两,上好磁石(吸铁多者。烧赤,入醋淬10次,细研,水飞过,至极细为妙)半两,乌头(炮)半两,桑白皮(另研为末,不用筋滓)半两,鳖甲(醋炙令黄)半两,官桂(去皮)半两,黄耆(另研,取细末)半两。
制法上为末。用羊石子或豮猪石子(去筋膜,生,研细)和米再杵一二千下,如硬更入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焙干。
功能主治诸气肿。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日午温酒送下。
注意切忌房室并腌藏诸毒物,须至百日外。次用补药。
摘录《博济》卷二
处方17、黑云散处方五倍子(炒)、百药煎、生胡桃皮、青石榴皮、诃子肉、青木瓜皮、青柿子皮、何首乌、猪牙皂角(炒黑)、青矾、细辛、水银各等分。
制法上以水银入石榴皮内月余,再以榴皮晒干,同诸药研末,炼蜜为丸,如小钱大,常于木炭灰内焙养,勿得离灰。
功能主治乌须发。
用法用量如要乌须发时,先用皂角水洗净,次用热酒调化涂之,好热醋亦可。
摘录《准绳·类方》卷八
处方18、硫黄药酒处方老硫黄2两,花椒2两,诃子72个。
制法上各以生绢夹袋子盛,麻线系口,用酒1斗,浸泡10日,硫黄永不更换,椒一季一换,诃子72日一换,饮酒1升,即再入酒1升,饮半升,再入酒半升。
功能主治暖水脏,乌发鬓,明目润肤,益寿延年。
用法用量每朝服1盏,临卧再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六五引《本草》
处方19、槟榔丸处方茯神8分,山药8分,人参8分,五味子8分,附子8分,石斛8分,牛膝8分,苁蓉8分,远志6分,鹿茸6分,泽泻6分,山茱萸6分,蛇床子6分,黄耆6分,诃子6分,桂6分,熟地黄10分,麻仁12分,钟乳12分,槟榔10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男子五劳七伤,虚乏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酒送下。
摘录《鸡峰》卷七
处方20、黑神散处方麻黄根4两(烧尽烟,存性,7分),盆消2两(水少许化开,蘸一遍,水尽为度),自然铜2两(烧红,小便蘸),诃子肉半两,雄黄2两,红豆1钱,没药1两,乳香1两,萝卜子1两,良姜1钱,马兜铃2两(去隔)。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目赤疼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噙水,鼻内搐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七十引《医林方》
处方21、魂停汤别名魂停散
处方白芍药1两,桔梗1两,人参1两,茯苓1两,诃子1两,丁香1两,甘草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脾脏劳极。
用法用量魂停散(《医统》卷四十六)。方中白芍药,《医统》作“白药子”。
摘录《鸡峰》卷十二
处方22、精天下第一下部药处方灵砂(水飞过)2两,龙骨(火煅,飞,酒煮,焙干)2两,缩砂仁半两,诃子(用小者,热灰煨,取肉)半两。
制法上为末,米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助阳补精。主夜遗梦泄。
用法用量每服15-30丸,空心温酒送下,临卧熟汤送下。
摘录《臞仙活人心方》卷下
处方23、藿香半夏丸处方藿香1钱,半夏2钱,红豆1钱,干生姜半钱,诃子皮2钱,乌梅肉2钱,干姜1钱。
制法上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长夏湿热胃困。长夏5-6月,湿热蒸炊,人多困倦,胸满短气,支节疼痛,气高而喘,烦热,大便或泄而黄,或如白泔,或渴或不渴,膨闷不欲食,或气短不能言,小便多而黄。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温水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四
处方24、黄连丸处方木香半两,诃子(连核)半两,黄连1斤(炒紫色)。
制法上为细末,研粳米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积下痢,蛊痢。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食前以米饮送下,每日3次。
摘录《百一》卷六
处方25、川芎牡丹散处方牡丹1两,陈橘皮1两,芎1两,诃子1两,木香3分,当归3分,白术3分,玄胡索3分,京三棱3分,半夏3分,甘草半两,干姜半两,羌活半两,桂1两1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血脏气不调,腹胁胀满,烦躁吐逆,头昏,身体疼痛,可思饮食者。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2盏,加生姜、大枣,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十五
处方26、催汤丸处方土木香膏30g,土木香20g,悬钩子茎(去皮、心)90g,土藤蓼(去皮)50g,野姜20g,诃子(去核)36g,余甘子40g,毛诃子(去核)20g,块根糙苏60g。
制法以上9味,除土木香膏外,其余土木香等8味,粉碎成粗粉,过筛,混匀。用土木香膏与水制丸,干燥即得,每丸重4g。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止咳止痛。防治流行性感冒。主感冒初起,咳嗽头痛,关节酸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用冷水约400毫升浸泡1-2小时后,煎至约300毫升,趁热服汤,1次1-2丸,1日3次。
注意肾病患者慎用。
摘录《中国药典》一部
处方27、鳗鲤丸处方当归(酒洗)、杜仲(盐水炒)、生地(酒洗)、熟地(酒蒸)、枸杞(人乳浸)、菟丝(酒蒸)、女贞(人乳浸,蒸)、红枣肉、莲子(去心)、山药(炒)、丹皮(炒)、藕节、川贝(去心)、百合、龟胶(酒化)、苍术(米泔浸,炒)、豆仁(炒)、石菖蒲(炒)、诃子(面裹煨,去核,取肉)、金樱子(去毛刺,炒)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入鳗灰加倍,共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
用法用量煅鳗灰法:觅年远瓦夜壶一个,须择其人中白最多而厚,不能多容小便者,用大鳗一条,重一斤外,放入夜壶内,瓦片盖口,铁丝扎之,外用盐水黄泥加羊毛涂一指厚,以糠炭火煅之二日,以臭气过为度,冷定开出,其鳗成灰,连人中白研匀用。
摘录《惠直堂方》卷一
处方28、干姜黄连丸处方干姜1两,黄连1两,缩砂仁1两,芎䓖1两,阿胶1两,白术1两,乳香3钱,枳壳半两(一方有诃子1两,龙骨半两,无砂仁、阿胶、枳壳)。
制法上为细末,用盐梅3个取肉,入少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妊娠因冷物伤脾,辛酸损胃,冷热不调,胎气不安,气血凝滞,下痢频频,时有时无,或赤或白,肠鸣后重,谷道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40丸。
摘录《普济方》卷三四○
处方29、槟榔丸处方桂心、干姜、茯苓、槟榔、甘草、人参、细辛、诃子皮、白芍药、枳壳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忧膈、食膈、冷膈、气膈、热膈。或宿酒不消,或为霍乱,或心痛醋心,腹胁气胀,不食,或饮食伤饱。
用法用量每服15丸,空心温酒送下心,嚼破服亦可。
摘录《鸡峰》卷二十
处方30、嘉禾散别名谷神散、谷神嘉禾散
处方枇杷叶(去毛尽,涂姜汁,炙令香熟为度)1两,薏苡仁(微炒)1两,白茯苓(去皮)1两,人参(去芦)1两,缩砂仁(去皮)1两,大腹子(微炒)3分,随风子(如无,楝实,诃子亦得)3分,杜仲(去皮,用姜汁与酒合和涂,炙令香熟微焦)3分,石斛(细锉,酒拌,微炒)3分,藿香叶3分,木香3分,沉香3分,陈皮(去白)3分,谷糵(微炒)半两,槟榔(炒)半两,丁香半两,五味子(微炒)半两,白豆蔻(微炒,去皮)半两,青皮(去瓤)半两,桑白皮(微炒)半两,白术(炒)2两,神曲(微炒)1分,半夏(汤洗7遍,生姜1分,切作片子,与半夏同捣烂,作饼炙黄)1分,甘草(炙)1两半。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常服育神养气,和补脾胃,进美饮食。主中满下虚,五噎五膈,脾胃不和,胸膈痞闷,胁肋胀满,心腹刺痛,不思饮食,或多痰逆,口苦吞酸,胸满短气,肢体怠惰,面色萎黄;如中焦虚痞,不任攻击,脏气虚寒,不受峻补,或因病气衰,食不复常,禀受怯弱不能多食,尤宜服之。
用法用量谷神散(原书同卷)、谷神嘉禾散(《得效》卷五)。
摘录《局方》卷三
处方31、樗根散处方樗根白皮1截,诃子7个(取皮,去核)。
制法用河水3升,煮取1升,去滓,时时呷服。一方2味等分,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积年毒利,无休息。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至半盏,去滓温服。利住,吃淡粥。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一
处方32、大戟丸别名麝香大戟丸
处方大戟(去皮,锉,炒黄)半两,葫芦巴4两(炒),木香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舶上茴香1两,诃子(煨,去核)1两,槟榔1两,川楝5两(后入),麝香半钱(别研)。
制法上为末,独留川楝,似好酒1-2升,葱白7枚,长3-4寸,煮川楝软,去皮核,取肉,和上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阴(疒颓)肿胀,或小肠气痛。
用法用量麝香大戟丸(《局方》卷八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摘录《三因》卷十四
处方33、调中散处方人参1钱,白茯苓1钱,白术1钱(煨),木香1钱,御米1钱,扁豆1钱,藿香1钱,诃子2个(煨),甘草1钱,石莲肉1钱(1方加丁香,枳壳,荜澄茄,肉豆蔻)。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下痢纯白;吐泻,气虚不食,头汗不止;胃气虚弱,呕吐腹胀;盘肠气痛。
用法用量每服1钱,陈米饮或甘草汤送下;如和气,紫苏木瓜汤送下;吐泻,气虚不食,头汗不止盐汤送下;胃气虚弱,呕吐腹胀,陈皮汤送下;盘肠气痛,木瓜盐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六引《傅氏活婴方》
处方34、丁香散处方陈皮1两,青皮(去瓤)半两,诃子肉(去核)半两,甘草半两,丁香2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脾怯多汗。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6分,食前温服,儿小分之。
摘录《卫生总微》卷二
处方35、黑药处方没食子1两,石榴皮1两,干荷叶(另捣)1两,五倍子1两,诃子皮1两,百药煎1两,金丝矾1两,绿矾少许(另研,旋点诸药)。
制法上为细末,炒熟面5-6匙,入好醋打面糊,和药末。
功能主治乌须发。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乌头药”。方中五倍子以下五味药用量原缺,据《普济方》补。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五
处方36、痢疾奇妙丹处方槟榔1两6钱,川黄连2两4钱,车前子2两,地榆1两6钱,白芍1两6钱,白茯苓1两6钱,全当归1两6钱,甘草8钱,黄柏2两4钱,莱菔子1两6钱,猪苓1两6钱,陈皮1两6钱,枳壳1两6钱,广木香4两,南山楂3两2钱,槐花1两6钱,吴茱萸2两,诃子2两,黄芩2两,川厚朴2两4钱,升麻1两6钱。
制法共研细面,水迭为丸,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红白痢疾。小腹疼痛,里急后重,下坠脱肛。
用法用量每服1包(24粒),每日2次。满10岁者服半包。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禹县方)
处方37、敷和汤处方半夏(汤洗)半两,枣子半两,五味子半两,枳实(麸炒)半两,茯苓半两,诃子(炮,去核)半两,干姜(炮)半两,橘皮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锉为散。
功能主治己亥之岁,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病者中热,而反右胁下寒,耳鸣泪出,掉眩,燥湿相博,民病黄疸浮肿,时作瘟疠。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半,煎7分,去滓,食前服。自大寒至春分,加鼠粘子1分;自春分至小满,加麦门冬(去心)、山药各1分;自小满至大暑,加紫菀1分;自大暑至秋分,加泽泻、山栀仁各1分;自秋分直至大寒,并依正方。
摘录《三因》卷五
处方38、丁香煮散处方丁香1分,肉桂1分,厚朴3分(去皮,姜汁炙),甘草3分(炙),麻黄2分(去节),芍药半两,诃子皮4分,大黄3分,旋覆花3分,吴茱萸2分(热浆水淘五遍,浮者焙)。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热痰,浑身疼痛,鼻塞烦壅闷躁,头痛,一切诸气疾。
用法用量每服如茶点,1字至半钱,温服,不拘时候。若伤寒热痰,只半温服之。风气常服半钱,治病1钱,去大黄1分,夏添甘草2分,秋添诃子皮2分,冬添肉桂2分。
摘录《传家秘宝》卷中
处方39、调脾散处方白术7钱,茯苓7钱,白芍5钱,神曲5钱,炙草3钱,香附3钱,厚朴3钱,木香3钱,砂仁5钱,莲子5钱,诃子肉5钱,苡仁5钱,楂肉5钱,豆蔻(去净油)5钱,陈皮4钱。
制法共为细末。
功能主治健脾消积,制肝行气。主小儿痘疮虚寒泄泻,粪清白而无声,小便清白,泻时滑溜而不自知,或溏泄者。
用法用量米清汤送下。虚甚者,加人参。
摘录《种痘新书》卷三
处方40、川椒散处方大红开口川椒(微炒,盖出汗)、诃子(煨,取肉)、川白姜(生者)、辣桂、川芎、细辛、净白术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风冷随气乘于鼻脑,津液不能自收,流涕。
用法用量每服2钱,温酒调下。
摘录《直指》卷二十一
处方41、海青膏处方黄丹4两(水飞),诃子8个(去核,为细末),乌鱼骨(白者)2钱,青盐1两(另研),白沙蜜(净者)1斤。
制法上将蜜滚去白沫,先下黄丹,用槐条49根,少时下余药。不住手一顺搅,直搅蜜紫色,滴水中不散为度。后再用黄连2两为末,水3大碗,于熬药锅内熬数沸,将锅并槐条上药洗净,别用瓷器收之,澄清。
功能主治一切昏翳内障眼疾。
用法用量专洗风赤冷泪等眼。前所熬膏子药,用点云翳白膜等疾。
摘录《瑞竹堂方》卷三
处方42、理肺膏处方诃子(去核)5钱,百药煎5钱,五味子(微炒)5钱,条参(去芦)5钱,款冬花蕊5钱,杏仁5钱,知母5钱,贝母5钱,甜葶苈子5钱,紫菀5钱,百合5钱,甘草节5钱。
制法上为末,白茅根净洗,称3斤,研取自然汁,入瓷石器中熬成膏,更添入好蜜2两,再熬匀候冷,调和前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肺痈正作,咳唾不利,胸膈迫塞。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理肺丸”。
摘录《得效》卷十九
处方43、调中散处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诃子(煨)、陈皮、木瓜、白扁豆(炒)、黄耆(蜜炙)、木香、罂粟子(炒)、干紫苏叶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调气益脾。主小儿吐泻。
用法用量白汤点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一
处方44、丁香和脾饮子处方丁香1分,木香1分,大腹子3个,草豆蔻15个,人参半两,白术1两,甘草半两,诃子2个。
制法上锉细,分作15服。
功能主治一切伤寒,霍乱吐泻。
用法用量每服用水5合,煎2合,去滓温服。滓并煎作1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三九引《广南摄生方》
处方45、大藿香散处方藿香叶1两,木香1两,沉香(去白)1两,肉豆蔻(面裹煨)1两,诃子(煨,去核)1两,人参(去芦)1两,良姜(炒)1两,麦糵(炒,大麦炒)1两,神曲(炒)1两,白茯苓(炒)1两,甘草(炒)1两,青皮(去瓤,麸炒)1两,厚朴(姜汁制,炒)1两,缩砂仁1两,白干姜(炒)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心气脾胃,变为万病。
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生姜3片,大枣1枚(擘开),水1盏,同煎7分,盏中先放盐1捻:将药倾在内,空心热服。常服加紫苏。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二引《经验秘方》
处方46、萆薢胜金丸处方萆薢1两,诃子1两,石斛半两,续断半两,芎半两,附子半两,巴戟半两(去心),官桂半两,藁本半两,蓬莪术1分,山茱萸1分,细辛1分,当归1分,独活1分。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肾寒溏泄,体重,食减,腹痛,四肢不举,甚则注下赤白,腰膝酸痛,股膝不便。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心米汤下。
摘录《史载之方》卷上
处方47、厚朴丸处方厚朴10两,白龙骨5两,诃子皮5两,附子5两,干姜5两,黄连5两,当归5两,石榴皮5两,艾叶5两,青橘皮1两。
制法上为细末,用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气寒,经年不愈,瘦弱,下痢频并。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茱萸汤送下。
摘录《鸡峰》卷十二
处方48、第二还真散处方诃子5枚(用面裹,火煨熟,不要生,亦不要焦,去面不用,就热咬破诃子,去核不用,只用皮,焙干)。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时疫毒痢,寒热已退,赤痢已消减者。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以米汤1盏半,同药煎取1盏,空心和滓吃。若吐出1-2口涎更佳。
注意壮热未退,血痢未减者,不可进此药。
摘录《济阳纲目》卷二十二
处方49、荜茇丸别名泼雪丹、缩水丹
处方荜茇半两,人参半两,白茯苓(去皮)半两,干姜(炮)半两,胡椒3分,大附子(炮,去皮脐)3分,官桂(去皮)3分,荜澄茄3分,诃子(面裹煨,去核)3分。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病。
用法用量泼雪丹、缩水丹
摘录《百一》卷二
处方50、黄末眼药处方诃子5钱(去核),姜黄1两,干姜5钱,萆拔1钱2分,黄连1钱2分,青盐1钱,朵揉牙1两2钱(为末,水飞)。
制法上用生葡萄汁浸,日晒为末。
功能主治风眼冷泪赤烂。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点之。
摘录《普济方》卷七十六
处方51、敛肺汤处方百药煎、诃子皮、五味子、黄耆皮、白及片、胡桃肉、罂粟壳、甜杏霜。
功能主治久嗽,纯虚无邪。
各家论述方中百药煎、诃子皮、罂粟壳,皆清虚之品,入肺而敛其耗散;五味子敛而兼补,且能保肺滋肾;耆皮固肺气;白及补肺损;胡桃、杏仁润肺燥耳。
摘录《成方便读》卷四
处方52、黄连乌梅丸处方黄连2两(去须),阿胶2两(蛤粉炒成珠子),当归(洗净)2两,人参1两(去芦头),龙骨1两(煅红),赤石脂1两,干姜1两(炮),白茯苓1两(去皮),乌梅肉1两(焙干),陈橘皮1两(去白),诃子1两(煨,去核),肉豆蔻1两(面裹煨香),木香1两,罂粟壳(蜜炙)1两,白矾(枯)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饮食不节,荣卫不和,风邪进袭脏腑之间,致肠胃虚弱,泄泻肠鸣,腹胁膨胀,里急后重,日夜频并,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米饮送下;如腹痛,煎当归汤下;下血,煎地榆汤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七
处方53、调胃养中汤处方人参3钱,白术3钱,陈皮3钱,豆蔻3钱,诃子1个,白茯苓3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妇人因受寒热之邪,积于脏腑,下痢赤白,腹痛。
用法用量本方治上症,当先用八宝汤去其热,后以本方调脾胃。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一九引《仙传济阴方》
处方54、调脾汤处方陈皮、白术、丁香、人参、诃子、青皮、甘草。
功能主治小儿脾疳。黄瘦腹大,或吃土吃米吃茶。
摘录《幼科铁镜》
处方55、厚朴丸处方厚朴(姜制)半两,诃子半两(炮,去核),白龙骨半两,白矾半两。
制法上用一器盛之,盐泥固济,留一窍子,木炭火煅,烟息为度,取出为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小儿脏寒泄泻,下痢纯白,腹中绞痛,虚气胀满,手足逆冷。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一
处方56、解关散处方麻黄3分(去节),大黄3分,肉桂半分,甘草半两(炙),诃子5个(去核),枳壳1两,木通1两,木瓜1个。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去恶毒脓血。主疽毒。头痛寒热,心烦闷躁,肌困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葱白3寸(连须),煎至8分,通口服。片时自然汗出,再进数服,痛热即减。
摘录《卫济宝书》卷下
处方57、黄耆散处方青皮、陈皮、黄耆、茯神、厚朴、茯苓、诃子、砂仁、丁香、木香、甘草、白术各等分。
功能主治小儿疳证。身体潮热,烦躁不可安卧,饮食不进,小便如泔,头面赤色。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加生姜1片,煎,去滓服,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
处方58、椒朴健脾散别名椒附健脾散
处方川椒(去目,微炒出汗)1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1两,肉豆蔻(面裹煨熟)1两,诃子(煨,去核)1两,缩砂仁1两,丁香1两,木香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高良姜1两,干姜(炮)1两,甘草(炙)1两,萆澄茄7钱半,赤石脂7钱半,半夏(生姜汁制)7钱半,陈橘皮(去白)7钱半,神曲(炒)7钱半,大麦糵(炒)7钱半。
功能主治健脾温胃,消谷嗜食,育气养神,厚固脏腑。理脾进食,和胃顺气。主翻胃腹痛。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以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3枚,同煎至1盏,去滓,食前稍热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六
处方59、揩齿七圣散处方白面4两,皂角2挺(不去皮子,锉碎),诃子1两,盐1两。
制法上以面裹一处,用槐枝子烧,烟尽为度,次入升麻、细辛各1两,同杵为末。
功能主治牢牙益齿。
用法用量每日早用药揩齿,须臾漱口。
摘录《博济》卷三
处方60、丁香温气汤处方丁香1两,吴茱萸(汤浸,微炒)1两,桂心(去粗皮)1两,附子(炮,去皮脐)2两,黄耆(去芦)2两,白茯苓2两,人参(去芦头)1两半,半夏(沸汤泡7次)1两半,良姜1两半,白术1两半,甘草7钱(炙),诃子(面煨,去核)3分,沉香少许。
功能主治胃寒呕吐涎沫。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2个,煎至7分,去滓服,不拘时候。
摘录《百一》卷二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