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9 07:51:06作者:百科知识库
麻黄(别名龙沙、狗骨、卑相、卑盐),辛;微苦;性温,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邪壅于肺;肺气不宣;咳嗽气喘;风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肌肤不仁以及风疹瘙痒;阴疽痰核,小编整理出含有麻黄的处方共2385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421~480共60个。
处方1、黑龙丸处方天南星半斤(黑豆熏3次),川乌半斤(黑豆熏3次),石膏半斤,麻黄(去根节)4两,干薄荷4两,藁本(去芦,洗)2两,白芷(不见火)2两,京墨1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中风头痛。
用法用量每服1丸,薄荷、茶汤嚼下。
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天南星气味苦辛温,入手足太阴;川乌气味苦辛大热,入足太阳、少阴;石膏气味辛寒,入手足阳明;麻黄气味辛温,入足太阳;薄荷气味辛凉,入手太阴、少阴;藁本气味辛温,入足太阳、阳明;白芷气味辛温,入手足阳明;京墨气味辛温,能解诸药之毒。大凡中风头疼,而用丸剂攻病者,必非暴病也,辛热、寒凉表散之药,恐伤正气而病仍不去,故作丸药攻之,性缓而行至病所矣。
摘录《本事》卷二
处方2、大排风汤处方白鲜皮3两,附子(炮,去皮)3两,麻黄(去节)3两,杏仁(去皮尖,熬)3两,白术3两,防风3两,葛根3两,独活3两,防己3两,当归3两,人参3两,茯神3两,甘草(炙)3两,石膏6两(碎),桂心2两,白芷1两
功能主治半身不遂,口不能言,及诸偏枯。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7升,先煮麻黄,取1升半,去沫澄清,纳药煮取4升,分4服,日3夜1服。
摘录《千金翼》卷十七
处方3、调中散处方柴胡1分,前胡(各去毛)1分,桔梗1分,贝母(去心)1分,牡丹皮(去心)1分,黄芩1分,麻黄1分,枳壳(只用青)4铢,栀子4铢,升麻半两,甘草1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伤寒吃转药,病热已减,然大腑馀热出后,终未快,精神昏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两3沸,去滓,食后临卧任意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三二
处方4、麻黄汤处方麻黄(去根节)半两,桂(去粗皮)1分,射干1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喉痹,咽喉傍肿,喉中噎塞。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以水7分,煎至4分,去滓,食后分2次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
处方5、鳖甲汤处方鳖甲(醋炙黄)1两,桑根白皮(锉)1两,甘草(炙,锉)1两,贝母(去心,炒)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白术1两,人参1两,陈橘皮(去白,焙)1两,胡黄连半两,知母(焙)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百部半两,紫菀(去苗土)半两,山栀子仁半两,栝楼根半两,柴胡(去苗)半两,款冬花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虚劳。烦躁,羸瘦发热,面红颊赤,咳吐脓血。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加杏仁7个(去皮尖),再同煎至6分,去滓,临卧温服,如嗽止,不用杏仁,只用生姜少许同煎。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
处方6、鳖甲汤处方鳖甲(去裙襕,酥炙)1两,柴胡(去苗)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芍药1两,沉香半两,黄耆半两,桔梗半两,人参半两,芎䓖半两,桂(去粗皮)半两,木香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五味子半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焙)半两,防风(去叉)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当归(切,焙)半两,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焙)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秦艽(去苗土)半两,槟榔1个,甘草(炙)1两半(锉),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分。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男子。妇人五劳七伤。四肢无力,手足疼痛,饮食无味。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2片,大枣1个(劈破),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九
处方7、麻黄醇酒汤别名麻黄酒
处方麻黄1把。
功能主治发汗。主大汗出入水,而致黄汗,身体四肢微肿,胸满不得汗,汗出如黄柏汁。伤寒热出,表发黄疸。
用法用量麻黄酒(《得效》卷三)。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四,名见《千金》卷十
处方8、萝卜子散处方萝卜子1分,皂荚子10枚(煨熟,去皮),麻黄1分(去根节),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咳逆,上气喘促。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加灯芯20茎,煎至5分,去滓,分为2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处方9、黄耆汤处方黄耆2两(锉),芍药2两,甘草2两(炙),赤茯苓2两(去黑皮),人参2两,石膏2两(碎),生地黄2两(切,焙),生姜2两(切,焙),麻黄2两(去根节,汤煮,掠去沫),麦门冬(去心,焙)2两,桂(去粗皮)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乳石发,胸背头中游热。
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水2盏,加竹叶10片,大枣2枚(擘破),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早晨日午夜卧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三
处方10、麻黄杏子汤处方麻黄、杏子、米仁、桑白皮、桔梗、甘草。
功能主治外感腋痛。风寒壅肺,恶寒发热,喘急嗽痰,腋下作痛。
摘录《症因肺治》卷一
处方11、羚羊角汤处方羚羊角屑1两,麻黄1两(去根节),羌活1两(去芦头),桂1两(去粗皮),防风1两(去叉),升麻1两,细辛(去苗叶)1两,干蝎半两(炒,去土),天麻(酒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中风,身如角弓,筋脉抽掣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擘),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处方12、麻黄汤处方麻黄(去根节,煎,去沫,焙)2钱,甘草3钱(生用),杏仁21枚(去皮尖双仁,麸炒),乌梅7枚(锤碎)。
功能主治咳嗽声嘶。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水3盏,石器内煎,去滓,取1盏半,分为3服,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处方13、桂心散处方桂心、丹桂、牛膝(去心)、附子(炮裂,去皮脐)、当归、赤芍药、木香1两,萆薢1两(锉),麻黄1两(去根节)。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历节风,疼痛不可忍,肢节无力。
用法用量方中自桂心以下六味药用量原缺。
注意忌猪、鸡、犬肉,生冷,油腻。
摘录《圣惠》卷二十三
处方14、麻黄散处方麻黄3分(去根节),羌活3分,桂心半两,黄芩半两,防风3分(去芦头),羚羊角屑半两,附子3分(炮裂,去皮脐),赤茯苓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芎䓖3分,蔓荆子半两,酸枣仁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风痉。身体强直,口噤不能言,神思昏闷。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入淡竹沥1合,更煎1-2沸,温服,不拘时候。衣覆取汗,避风。
摘录《圣惠》卷十九
处方15、麻子汤别名麻子仁汤
处方秋麻子3升(净择,水渍1宿),防风2两,桂心2两,生姜2两,石膏(用绵裹)2两,橘皮2两,麻黄3两,竹叶1握,葱白1握,香豉1合。
功能主治大风。
用法用量麻子仁汤(《圣济总录》卷八)。患大风、贼风、刺风,加独活3两。
注意忌葱菜。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麻黄、桂枝、防风、香豉、葱白、生姜透表之药,故取以治周身四肢挛急之风;麻仁、石膏、橘皮、竹叶清里之药,故取以治精神蒙昧;此风火扰乱神明,所以神识不清,殊非本虚之谓。
摘录《千金》卷八
处方16、麻黄汤处方麻黄(去根节,煎,去沫,焙干)半两,桑根白皮(锉)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大黄(生)1分,射干1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1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咽喉肿热,肺胀气急,喉中似有物塞。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以水半盏,煎至3-4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一
处方17、大排风天麻散处方天麻2两,乌蛇(酒炙,用肉)1两1分,羌活(去芦头)1两,独活(去芦头)1两,秦艽(去苗土)2两半,当归(切,焙)1两1分,桂(去粗皮)3分,白芷(炒)1两1分,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干)2两1分,细辛(去苗叶)2两,青葙子(微炒)2两,枳壳(去瓤,麸炒)2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1分(疒帬)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中风,(疒帬)麻不仁,手足牵急。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空心及晚食前温酒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
处方18、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别名桂枝去芍加麻辛附子汤、附子汤、桂附汤、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桂甘姜枣麻附细辛汤、桂姜枣草黄辛附汤
处方桂枝3两,生姜3两,甘草2两,大枣12枚,麻黄2两,细辛2两,附子1枚(炮)。
功能主治振奋阳气,调和营卫,外解风寒,内化水饮。温阳散寒,通利气机。主气分,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心肾阳虚,外感风寒,水饮内停,头痛身痛,恶寒无汗,手足逆冷,心下痞坚,腹满肠鸣,相逐有声,或矢气,或遗尿,脉沉迟而细涩无力。
用法用量桂枝去芍加麻辛附子汤(原书同卷)、附子汤(《外台》卷八引《深师方》)、桂附汤(《三因》卷十四)、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赤水玄珠》卷五)、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金匮要略心典》卷中)、桂甘姜枣麻附细辛汤(《金匮悬解》卷十)、桂姜枣草黄辛附汤(《类聚方》。本方方名,原书(涵芬楼本)作“桂姜草枣黄辛附汤”;《医门法律》引作“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方剂辞典》引作“桂枝去芍药加黄辛附子汤”。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猪肉、冷水、生菜。
各家论述①《金匮要略论注》:药既用桂、甘、姜、枣以和其上,而复用麻黄、附子、细辛少阴的剂以治其下,庶上下交通而病愈,所谓大气一转,其气乃散也。②《古今名医方论》引柯琴:用附子、姜、桂以生阳之气,麻黄、细辛以发阳之汗,甘草、大枣以培胃脘之阳,使心下之水饮外达于皮毛,必如虫行皮中,而坚大如盘者始散。③《金匮要略方论》:本方是桂枝去芍药汤合麻黄细辛附子汤两方相合而成,桂枝去芍药汤主治表证而兼心阳不足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治素体阳虚(主要为肾阳虚)而外感风寒者。今两方合用,殆为心肾阳虚、外感风寒之证而设。方中桂枝配伍麻黄,辛温发汗,宣散水气;附子温经助阳,与细辛相合可祛寒化饮。盖阳虚之体,邪客较深,取细辛可通彻表里,搜邪外出。佐以生姜、大枣,伍麻黄发越水气,合桂枝温通营卫;佐以甘草,调和诸药。
临床应用阴水《福建中医医案医话选编》:陆某,女,24岁。全身浮肿,面色苍白,恶寒,四肢冰冷,脉象沉迟,舌苔白腻,渴不多饮。此证系阴盛阳微,水气泛滥,病名阴水。盖患者脾肾阳气素虚,水湿内蕴,脾主健运,肾主排泄,脾虚不能制水,肾虚不能化水,故水聚而成胀也。治宜消阴救阳、扶寒逐水,主以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桂枝3钱,麻黄2钱,甘草2钱,细辛1钱,附子2钱,生姜2钱,大枣10枚。连服2剂,药后得微汗,四肢转温,恶寒已减,药已中肯,当乘胜再追,用前方再服1剂。恶寒已罢,小便通利,腹胀减小,脉象转缓,阳气亦有渐升之象,前方再服1剂。上部浮肿已消,腹胀再有减小,两足仍浮。后以鸡鸣散、实脾饮出入治愈。
摘录《金匮》卷中
处方19、桂枝汤处方桂(去粗皮)半两,甘草(炙,锉)半两,芍药半两,干姜(炮)半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黄)4-7枚,麻黄(去根节)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初得伤寒时气。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并2服。以衣被盖,令汗透。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处方20、大续命汤处方肉桂2分,附子2分,石膏2分,防己2分,麻黄4分,防风4分,龙齿4分,生姜4分。
功能主治痫病,角弓反张,窜视,口噤,吐沫。
用法用量水煎,加竹沥7匙,生地汁5匙,频服。
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21、羚羊角汤处方羚羊角(镑)1两,麻黄(去根节,煮掠去沫,焙)3两,黄芩(去黑心)1两,赤芍药1两半,羌活(去芦头)1两,白鲜皮1两,防己1两,葛根(锉)1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1两半,石膏(碎)3两,马牙消(研)2两半,甘草(锉,炙)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妇人中风不语,风热壅滞,心闷恍惚,四肢不举。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取1盏,去滓温服,每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处方22、除热粉处方寒水石(碎)、芒消、滑石(碎)、石膏(碎)、赤石脂(碎)、木香、大黄(锉)、甘草(锉)、黄芩(去黑心)、防风(去叉)、芎藭、麻黄根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以蛤粉1升,药末3合,相和,再筛。
功能主治小孩胃热,身体微黄。
用法用量粉儿,每日3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四
处方23、葶苈散处方甜葶苈半两(隔纸炒令紫色),麻黄1分(去根节),贝母1分(煨微黄),甘草1分(炙微赤,锉),杏仁1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咳嗽喘促,胸背满闷,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分4-5次温服。
摘录《圣惠》卷八十三
处方24、敷身香粉处方粟米1斗(作粉),青木香2两,麻黄根2两,附子(炮)2两,甘松香2两,藿香2两,零陵香2两,牡蛎2两。
制法上为末,绢袋盛。
功能主治香身。
用法用量浴后敷身。
摘录《普济方》卷二六八
处方25、除病银屑丸处方银屑1针,紫菀1分,细辛1分,麻黄(去节)1分,黄芩1分,人参3分,大黄3分,甘草(炙)3分,牛黄4铢。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发痫,虽已愈,而根源不断,至长不除。
用法用量每服2-3丸。
摘录《普济方》卷三七八
处方26、麻黄蝎梢散处方麻黄(去根节)半两,蝎梢14个。
制法上锉碎。用薄荷叶遍裹,更用纸裹了,于水中蘸湿,慢火中煨纸及叶干透,取出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风痫发搐。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金银薄荷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卫生总微》卷五
处方27、麻黄汤处方麻黄2两(去节),栀子14枚(擘),香豉1升,甘草1两(炙)。
功能主治服石发困不可解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酒5升渍1宿,加大1升,煮取3升1合,分3次服。
摘录《千金翼》卷二十二
处方28、麻黄解毒汤处方麻黄、升麻、防风、酒芍、酒柏、玄参、甘草、牛蒡、人参、石膏、木通、连翘。
功能主治痘疮,痘紫黑陷。
用法用量《种痘新书》有黄芩,无酒芍。
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十
处方29、羚羊角汤处方羚羊角(镑)1分,芍药1两,枳壳1两(去瓤,麸炒),生干地黄1两(焙),当归1两(切,焙),桂1两(去粗皮),麻黄1两(去根节,煎掠去沫,焙),黄耆1两(锉),五加皮1两(锉),牛膝1两(酒浸,切,焙),独活1两(去芦头),羌活1两(去芦头),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防风(去叉)1两,酸枣仁半两,白僵蚕半两(炒),白附子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
功能主治妇人中风,筋脉挛急,肢体疼痛,行履艰难,神识昏冒,语言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3片,薄荷5叶,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处方30、粉汗散处方麻黄根1两,牡蛎1两(烧赤),龙骨半两,赤石脂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汗出过多。
用法用量盛以绢袋,如扑粉扑之。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二十
处方31、黑丸子处方山茵陈半两,蜀升麻半两,常山半两,芒消半分,麻黄(去节根)1两,官桂(去粗皮)1分,附子1个(烧黑留心)。
制法上为极细末,旋炒1大钱,入杏仁2粒(去皮尖,灯烧黑存性),巴豆○粒(压去油),寒食面糊为丸,如麻子大;大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退热,定吐逆兼除食伤。
用法用量每服5丸,吐不止,茅根竹叶汤送下;热攻泻血,蜜炒生姜汤送下;若吐血、眼眦出血者,生油、冷酒送下;伤寒手脚心冷,冷茶清送下;失音,竹沥酒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四引《灵苑方》
处方32、荆芥散处方陈皮(去白)1两,麻黄(去节)1两,香附子1两,甘草1两,荆芥穗2两,厚朴2两,草果仁3个,白芷半两,桂心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时气风温,寒热瘴疟,往来潮热。
用法用量每服4钱,加生姜3片,大枣2个,水煎服。
摘录《云岐子保命集》卷下
处方33、调肺散处方麻黄2钱(不去节),甘草2钱(生用),杏仁(不去皮尖)2钱,灯心10尺长,湖南蚌粉1块(如弹大小)。
制法上锉为散,入瓷瓶内。
功能主治新旧咳嗽。
用法用量用水1大碗,煮至小半碗,候五更初,再温过,去滓,作1服,滓再煎1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五七引。《卫生家宝》
处方34、葛根首乌汤处方桂枝3钱,芍药3钱,甘草2钱,葛根3钱,麻黄2钱,首乌3钱,生姜3钱,大枣3枚。
功能主治妇人产后,寒伤营血,而病刚痉,发热无汗者。
用法用量水煎大半杯,温服。
摘录《医学摘粹》
处方35、麻黄散处方麻黄(去根节)半两,木通(锉)半两,紫苏茎叶半两,赤茯苓半两,生干地黄半两,枳实(麸炒微黄)半两,天门冬(去心,焙)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伤寒烦热喘促。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一
处方36、麻黄膏处方猪板油2斤(熬去渣入),麻黄2两,百部2两,风子肉2两,花椒2两,升麻1两,紫草1两,枯矾1两。
制法上同熬枯,去滓,滤清后加黄丹2两收,加杏仁泥、硫黄(研极细末),同收成膏。
功能主治一切风寒湿毒或传染而起脓窠癞疥,或湿热湿毒,坐板成疮。
用法用量外涂。
摘录《饲鹤亭集方》
处方37、羚羊角散处方羚羊角屑3分,独活1两,当归3分(锉,微炒),防风1两(去芦头),人参半两(去芦头),赤芍药半两,细辛半两,桂心半两,麻黄1两(去根节)。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产后中风,身体反张如角弓。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处方38、麻黄汤处方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焙)1两,桑根白皮(锉)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紫苏茎叶半两,葛根半两,五味子(炒)半两,甘草(炙,锉)半两,紫菀(去苗土)半两,石膏1两半,葶苈(微炒)1分,桂(去粗皮)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咳嗽,日夜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拍碎),大枣3枚(擘破),同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四
处方39、海桐皮散处方海桐皮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麻黄2两半(去根节),天麻2两,牛膝2两(去苗),桂心1两,防风1两半(去芦头),当归1两,酸枣仁1两(微炒)。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历节风。身体四肢无力,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二十三
处方40、鳖甲汤处方鳖甲(炙)3两,麻黄(去节)3两,升麻3两,前胡3两,羚羊角屑3两,桑根白皮5两,薤白(切)1升,香豉1升(熬,绵别裹),黄芩3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劳热。四肢肿急,少腹满痛,颜色黑黄,关格不通。
用法用量以水1斗,煮取3升,去滓,分为3服。
注意忌苋菜。
摘录《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
处方41、麻黄散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芎䓖1两,川升麻1两,防风1两(去芦头),汉防己1两,桂心1两,羚羊角屑1两,酸枣仁1两,秦艽半两(去苗)。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中风。口面喎[音 wāi]斜,筋脉拘急。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入竹沥1合,更煎1-2沸,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九
处方42、惊气丸处方紫苏子(炒)1两,橘红半两,南木香半两,附子(生,去皮脐)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花蛇(酒浸,炙,去皮骨)半两,白僵蚕(微炒)半两,南星(洗,浸,薄切,姜汁1宿)半两,天麻(去苗)半两,朱砂(研)1分半(为衣),干蝎(去尾针,微炒)1分。
制法上为末,入研脑、麝少许,同研极细,炼蜜为丸,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惊忧积气,心受风邪,发则牙关紧急,涎潮昏塞,醒则精神若痴。
用法用量每服1粒,用金银薄荷汤化下,温酒亦得。
临床应用1.惊气:戊申年军中一人犯法,褫衣将受刃,得释,神失如痴,与一粒服讫而寐,及觉,疾已失。2.江东提辖张载阳妻避寇,夹心数年,授此方,不终剂而愈。
摘录《局方》卷一(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处方43、麻黄汤处方麻黄(去节)4两,桂心2两,甘草2两,大枣14枚(劈)。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新久咳嗽,唾脓血,连年不愈,昼夜肩息。
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取3升,去滓,分温3服,每日3次。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等物。
摘录《外台》卷九引《深师方》
处方44、麻黄散处方麻黄(去根节)半两,升麻半两,消石(研)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小儿丹,若入腹及下部阴卵,百药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井华水调下,空心、日晚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二
处方45、麻黄散处方麻黄根1分(焙),麦麸半两(炒黄黑色)。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胃热盗汗,及衣厚伤温汗出。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至1钱,猪耳煎汤调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引《吉氏家传》
处方46、桔梗散处方桔梗半两(去芦头),射干1两,麦门冬1两(去心),青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麻黄1两(去根节),赤茯苓3分,前胡2分(去芦头),木通3分(锉),大腹皮3分(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实热,上气胸满烦闷,呼吸气促,咽喉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处方47、菊花散处方甘草1两半,川芎1两,苍术1两,甘菊1两,防风3钱,白蒺藜3钱,羌活3钱,木贼3钱,麻黄3钱,黄连3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头目眩。
用法用量每服3钱,食后、临卧酒茶吞下,1日3-4次。
摘录《普济方》卷八十五引《海上方》
处方48、麻黄汤处方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1两,葛根1两,石膏(火煅)1两,桂(去粗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芍药1两,甘草(炙,锉)1两,秦艽(去土)1两,防风(去叉)1两,当归(切,焙)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产后伤寒,头痛目眩。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处方49、麻黄散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桂心半两,羌活半两,赤芍药半两,桔梗半两(去芦头),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诃黎勒1两(用皮),甘草3分(炙微赤,锉),麦糵1两(炒令微黄)。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两感伤寒内实,气逆不顺,皮肉干燥。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和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三
处方50、川乌头丸处方川乌头半两(盐拌,炒令黄,去皮脐),白花蛇肉1两(酒浸,炙微黄),雄黄半两(细研),白僵蚕1两(微炒),天南星1两(微炒),麝香半两(细研),朱砂半两(细研),腻粉1分,天麻1两,当归1两,天雄1两(炮裂,去皮脐),干蝎1两(微炒),麻黄半两(去根节),蝉壳1分(微炒),独活1两,芎䓖半两,地龙半两(微炒),乳香(半两)。
制法上为末,入研了药,更研令细,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历节风疼痛,发歇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5丸,以温酒送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三
处方51、柴胡丸处方柴胡(去苗)1两,鳖甲(醋多,去裙襕)2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焙)1两,山栀子仁1两,常山1两,知母(切,焙)1两,秦艽(去苗土)1两,黄芩(去黑心)1两,白术1两,槟榔(锉)1两,桔梗(炒)1两,芍药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贝母(去心)1两,人参1两,熟干地黄(焙)1两,前胡(去芦头)1两,防风(去叉)1两,紫菀(去苗土)1两,麻黄(去根节)1两,黄耆(细锉)1两,陈橘皮(去白,麸炒)1两,桂(去粗皮)1两,京三棱(炮,锉)3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虚劳寒热,羸瘦食减,肢体困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温酒送下,空心日午、夜卧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处方52、桂枝麻黄汤处方桂枝1两,麻黄1两(去根节),赤芍药1两,杏仁1两(去皮尖,麸炒黄)。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阳明中风,头痛口苦,腹满微喘,发热恶寒,脉浮而紧,下之即小便难者;阳明病,5-6日至7-8日,如疟,热多寒少,1日再发,其脉微缓,为欲愈者;厥阴脉微而恶寒者,为阴阳俱虚,不可吐下者;厥阴发汗,面色赤,有热者,此欲解者。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盏,加生姜5片,大枣2枚,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医方类聚》卷五十四引《通真子伤寒括要》
处方53、麻黄厚朴汤处方厚朴(制)1两,麻黄(去节)1两,杏仁(去皮尖)1两,橘皮1两,甘草半两,半夏(洗)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脾咳。咳则右胁下痛,引肩背痛,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恶风脉浮。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盏半,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普济方》卷一六○引《指南方》
处方54、柴胡当归汤处方柴胡(去苗)1两,当归(切,焙)1两,防风(去叉)1两,白芷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白术1两,牡丹皮1两,桂(去粗皮)1两,天仙藤1两,秦艽(去苗土)1两,桔梗(炒)1两,芍药1两,人参1两,麻黄(去根节)1两,木香1两,知母(切,焙)半两,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虚劳寒热,日渐羸瘦,行步艰难,饮食不进,状如疟疾。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擘),同煎至7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处方55、麻黄散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防风1两(去芦头),干姜半两(炮裂,锉),桂心半两,川乌头半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阴毒伤寒,2-3日不得汗,烦躁。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热酒调下,不拘时候,衣覆取汗。如人行10里未有汗,再服。
摘录《圣惠》卷十一
处方56、黄芩汤处方黄芩(去黑心)3分,杏仁(去皮尖双仁,炒)3分,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焙)3分,羌活(去芦)3分,人参3分,升麻3分,桔梗(炒)3分,黄连(去须)半分,蛤蚧(酥炙)半两。
制法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上焦壅热,久患肺与喘急,喉中作声,不能起动。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煎5沸,去滓,先宜吃解上焦散子,食后、临卧服;未愈,更服葶苈丸。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七引《护命》
处方57、麻黄膏处方麻黄2两,黄柏1两,百部2两,蛇床子1两,川椒1两(以上为甲组药),飞雄黄5钱,硫黄1两,升药底2钱,枯矾3钱(以上为乙组药)。
制法将甲组药用猪油2斤熬枯去滓,加入大枫子油8两,黄蜡4两溶入。将乙组药研末,徐徐拌和,约成膏38两。
功能主治燥湿杀虫。主湿毒疥疮。
用法用量搽涂患处。
注意不可入口。
摘录《中药成方配本》
处方58、桂附汤处方桂(去粗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当归(切,焙)1两,人参1两,茯神(去木)1两,防风(去叉)1两,细辛(去苗叶)1两,萆薢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赤芍药1两,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1两,羌活(去芦头)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妇人中风偏枯,手足不随,或冷或痹。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擘破),同煎7分,去滓温服,空腹、食前各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
处方59、羚羊角汤处方羚羊角1两半(镑),防己1两半,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1两半,侧子(炮裂,去皮脐)半两,五加皮2两,磁石(生杵碎)8两,干姜1两半(炮),芍药1两半,麻黄(去根节)1两半,薏苡仁2两,防风半两(去叉),芎䓖半两,秦艽半两(去苗土),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
功能主治风亸曳,及瘫缓不随。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夜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
处方60、麻黄附子汤处方麻黄3两,甘草2两,附子1枚(炮)。
功能主治温经发汗,兼顾肾阳。主水病,其脉沉小。
用法用量以水7升,先煮麻黄,去上沫,纳诸药煮取2升半,温服8分,日3次。
摘录《金匮》卷中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