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刺黄柏
2023-02-02
更新时间:2023-02-09 07:51:00作者:百科知识库
麻黄(别名龙沙、狗骨、卑相、卑盐),辛;微苦;性温,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主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邪壅于肺;肺气不宣;咳嗽气喘;风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痛;肌肤不仁以及风疹瘙痒;阴疽痰核,小编整理出含有麻黄的处方共2385个,本文发表的是其中的第121~180共60个。
处方1、黑神散处方麻黄根4两(烧尽烟,存性,7分),盆消2两(水少许化开,蘸一遍,水尽为度),自然铜2两(烧红,小便蘸),诃子肉半两,雄黄2两,红豆1钱,没药1两,乳香1两,萝卜子1两,良姜1钱,马兜铃2两(去隔)。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目赤疼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噙水,鼻内搐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七十引《医林方》
处方2、黑奴丸处方麻黄(去根节)1两半,黄芩(去黑心)1两,甘草(炙,锉)1两,灶突墨1两,芒消1两,豉1合(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伤寒坏病,头与骨肉俱痛,狂言妄语,医所不疗者。
用法用量每服1丸,新汲水研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二十九
处方3、薏苡仁汤别名薏苡汤
处方薏苡仁1两,当归1两,芍药1两,麻黄1两,官桂1两,甘草(炙)1两,苍术(米泔浸1宿,去皮,锉,炒)1两。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中风。手足流注疼痛,麻痹不仁,难以屈伸。寒痹疼痛。
用法用量薏苡汤(《医门法律》卷三)。
摘录《奇效良方》卷二
处方4、薏苡仁汤处方薏苡仁2两,独活(去芦头)1两,茵芋1两,细辛(去苗叶)1两,桂(去粗皮)1两,侧子(炮裂,去皮脐)1两,防风(去叉)1两,酸枣仁(微炒)1两,麻黄(去根节,先煮,去沫,焙)1两,五加皮1两,羚羊角(镑)1两,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体虚风邪所中,攻走皮肤,状如刺划。
用法用量每服4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拍破),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十二
处方5、麻黄汤处方麻黄(去节)4两,杏仁4两(去尖皮两仁,碎),栀子仁3两,黄芩3两,防风3两,紫菀3两,升麻3两,桂心3两,茯神3两,人参3两,大枣20枚(擘),石膏6两(碎,绵裹),桑根白皮1升。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消虚热极,止汗。主心风,伤风损脉,脉极热,多汗,无滋润。
用法用量以水1斗,先者麻黄3沸,去沫,下诸药,煮取3升,去滓,分3次服。
注意忌生葱、酢物。
摘录《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
处方6、麻附细辛汤处方麻黄2钱,附子3钱,细辛1钱5分,甘草5分,人参2钱,黄连1钱,芍药1钱5分。
功能主治少阴伤寒,身发热,四肢冷,指甲青,腹痛脉沉。
摘录《玉案》卷二
处方7、麻黄升麻汤处方麻黄2分,桂枝1分,杏仁1分,吴茱萸1分,草豆蔻1分,厚朴1分,曲末1分,羌活1分,柴胡根5分,白茯苓1分,白术5分,青皮5分,升麻根1分,苍术1分,泽泻1分,猪苓1分,陈皮1分,黄连5分,黄柏1分。
功能主治小儿面色痿黄,腹胀食不下。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作1服。以水1大盏,煎至7分,去滓,食前热服。正月、四月,小儿服之神效。
摘录《医学纲目》卷三十八
处方8、飞雪汤处方麻黄3两(去根节),石膏3两(杵碎),芫花1两,川大黄2两。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伤寒衄血数升不住者。
用法用量以水1斗半,煮取7升,放冷,披发仰卧,以淋其囟。血住即止。
摘录《圣惠》卷十
处方9、麻黄汤处方麻黄(去根节,汤掠去沫,焙)2两,萆薢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黄连(去须)1两,当归(切,焙)1两,桂(去粗皮)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甘草(炙,锉)1两,羚羊角(镑)1两,桑根白皮1两半,牡丹皮1两半,羌活(去芦头)1两半,芎䓖1两半,旋覆花(炒)半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14枚。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中风,口眼喎[音 wāi]邪。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切),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
处方10、漏芦汤别名漏芦散、漏芦煮散
处方漏芦2两,白蔹2两,黄芩2两,白薇2两,枳实(炙)2两,升麻2两,甘草(炙)2两,芍药2两,麻黄(去节)2两,大黄3两。
功能主治痈疽、丹疹、毒肿、恶肉。
用法用量漏芦散(《圣惠》卷六十四)、漏芦煮散(《圣济总录》卷一三○)。《圣惠》本方用法:上为散。每服二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肘后方》卷五
处方11、麻黄膏处方麻黄。
功能主治中风不省人事,卒然倒地。
用法用量采麻黄1称,拣去根,1寸长,取东流水3石3斗,以无油腻铛盛5斗者,先煮5沸,掠去沫,逐渐添水,煮至3-5斗以来,滤去麻黄,淘在盆中,澄定良久,滤去滓,取清者,铛内再熬至1斗,再澄再滤,取汁再熬至升半为度,只是搅动,如今着底,澄时须盖覆,不得飞入尘土。共膏放1-2年不妨。如膏稠,用水解熬,再勺服之,甚效。
摘录《普济方》卷九十一引《宣明论》
处方12、黄金散处方麻黄末2钱,麝香1分,蝉蜕。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痘疹初点表闭。
用法用量方中蝉蜕用量原缺。
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十四
处方13、麻黄续命汤处方麻黄2两,防风3两,杏仁2两。
功能主治中风,无汗恶寒。
摘录《保命集》卷中
处方14、麻石加味汤处方麻黄1g,生石膏9g(先煎),杏仁4.5g,甘草1.5g,牛蒡子6g,炙化橘红6g,川贝母3g(以上为3岁小儿用量)。
功能主治清热解表,化痰定喘。主小儿细菌性肺炎,高热喘促,咳嗽痰鸣,躁烦不安。
摘录《临证医案医方》
处方15、干姜汤处方干姜4两,紫菀1两,杏仁70枚(去皮尖双仁,切),麻黄(去节)4两,桂心2两,甘草(炙)2两,五味子1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冷咳逆气。
用法用量水8升,煮取2升7合,分3服。
注意忌海藻、菘菜、生葱等。
摘录《外台》卷九引《深师方》
处方16、麻黄膏处方麻黄20斤(去根,净,捣碎,用水3斗,慢火煎浓汁如膏,入后药末),白附子4两,川乌头4两,两头尖(即竹节江乌,草乌亦可,以豆腐煮过用)4两,川芩4两,川当归4两,何首乌(去皮,不可用铁刀,只用竹刀切片用)4两,防风(去芦)4两,荆芥穗4两,白术4两。
制法上为末。入麻黄膏和匀,作饼如古钱大,晒干或阴干,纸包吊在透风处,勿使黑。
功能主治风气痹木,半身不遂,手足瘫痪不仁,或走注疼痛,历节等症。
用法用量每服1饼,葱汤化下,使汗出,密室内服。
摘录《活人心统》卷一
处方17、款花五味子汤处方款冬花2钱,五味子2钱,麻黄2钱,马兜铃2钱,杏仁(去皮尖)2钱,甘草(炙)1钱。
功能主治小儿久嗽。
用法用量水煎,食远服。
摘录《冯氏锦囊·杂症》卷十二
处方18、葱白散处方川芎2两,苍术(米泔浸)2两,白术2两,甘草(爁)1两,石膏(煅)1两,干葛(焙)1两,麻黄(去根节)3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四时伤寒,头痛壮热,项背拘急,骨节烦疼,憎寒恶风,肢体困倦,大便不调,小便赤涩,呕逆烦渴,不思饮食,又伤风感寒,头痛体热,鼻塞声重,咳嗽痰涎,及山岚瘴气,时行疫疠。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水1盏,加生姜3片,葱白2寸,煎至7分,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局方》卷二(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处方19、麻黄升麻汤处方麻黄(去节)2两半,升麻1两1分,黄芩1两,芍药1两,甘草(生)1两,石膏(煅)1两,茯苓1两。
制法上锉散。
功能主治伤寒表未解,热郁作衄;风邪内缩,久泄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4大钱,以水1盏半,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热服。微汗解。
摘录《三因》卷九
处方20、大黄汤处方大黄(锉,炒)4两,麻黄(去根节)2两,旋覆花2两,甘草(炙,锉)1两,山栀子仁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眼风肿热痛。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取8分,去滓,入朴消末半钱匕,食后服,临卧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
处方21、麻黄汤处方麻黄4两(去节),甘草2两(炙),杏仁40枚(去皮尖两仁),桂心2两,生姜2两,半夏50枚(洗,四破),石膏6两(碎),紫菀1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气极伤热,肺虚多汗,咳唾上气喘急。
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麻黄2沸,去上沫,下诸药,煮取3升,去滓,分3次服。
注意忌海藻、生葱、菘菜、羊肉、饧。
摘录《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
处方22、干地黄汤别名地黄汤
处方生干地黄(炒)2两,芒消1两半,羚羊角(镑)1两半,石膏3两,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去沫)2两半,杏仁(去皮尖双仁,焙)2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肺壅热,喘息短气,唾脓血。
用法用量地黄汤(《普济方》卷二十七)。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处方23、槐子煎处方防风1两,白附子1两,槐子(微炒)1两,僵蚕(微炒)1两,麻黄(去根节)半两,干姜半两,半夏(汤洗7次)半两,上为细末,用好醋两大盏,慢火熬成膏。次用:牛黄1分,麝香1分(研),朱砂半两(细研,水飞),金箔20片(研)。
制法上药拌匀,和成膏,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中风不省。中风癔困不省。
用法用量每服5粒,温酒送下。若牙关紧急,即化破灌之。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三引张涣方
处方24、覆杯汤处方麻黄4两(去节),甘草(炙)2两,干姜2两,桂心2两,贝母2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上气。呼吸牵绳,肩息欲死。
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取2升,分2次服。
注意忌海藻、生菜、菘菜。
临床应用上气有人先有风患,兼有石热,取冷当风,饮酒,房室体虚,未春因天行病,至夏中愈,尚虚,有风热未除,兼药石势过,伤于胃气,因腹胀坚如石,气息不利,因自下后变四肢肿,游走无定,小便不通,积服利药,忽吐逆不下食,变吵,至掣动百脉,状如嘘啼,积日乃变上气,服此方加杏仁二两,与两剂,上气得止。
摘录《外台》卷十(注文)引《范汪方》
处方25、葶苈丸处方甜葶苈2两(隔纸炒),防己半两,麻黄(去根)1分,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半两,黑牵牛5两(内将2两生杵,取末半两,余3两于铫子内炒,候匀热便杵为末,秤3分)。
制法上为极细末,以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解肺热,利胸膈,化痰止嗽。主热嗽。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桑根白皮、生姜煎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处方26、黑神散子处方麻黄1分(去节),川大黄半分(锉),杏仁1分(去皮尖)。
制法上以麸同炒黑色,去麸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壮热。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温酒调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五八引《保童秘要》
处方27、麻黄救急汤处方麻黄、独活、苏叶、防风、前胡、杏仁、桔梗、枳壳、桃仁、红花。
功能主治疏解肌表。主疹正出,忽为风寒所阻,收敛一半,身反发热不退,皮肤外寒内热,寒热交攻,欲出不出,欲入不入,疹色青紫,烦热闷乱,喘急痰壅。
用法用量上加葱白1个、樱桃核每岁3粒,水煎服。
摘录《治疹全书》卷中
处方28、橘皮汤处方橘皮3两,麻黄3两,干紫苏2两,柴胡2两,宿姜4两,杏仁4两,石膏8两。
功能主治肺热气上,咳息奔喘。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9升,煮麻黄2沸,去沫,下诸药,煮取3升,去滓,分3次服。不愈,与2剂。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肺满上气喘咳,当用麻黄、越婢、麻杏甘石等方,虑其甘草、大枣助满,故易橘皮、紫苏以散上奔之气。胆欲大而心欲小之作用略见一斑。
摘录《千金》卷十七
处方29、葛根散处方葛根2两(锉),龙胆半两(去芦头),大青半两,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麻黄1两(去根节),葳蕤1两,赤芍药1两,黄芩1两,石膏2两,川升麻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热病4日,发汗不愈,身体壮热,心膈烦闷,不得睡卧。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七
处方30、解肌汤处方葛根1两,麻黄(去节)半两,芍药半两,甘草半两,桂枝2钱半。
功能主治小儿伤寒温病,时行寒疫,头痛项强,畏寒,肢体拘急,骨节烦疼,腰脊强痛,胸膈烦闷,无汗恶风。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加大枣1枚,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以汗出为度。夏月,加石膏、升麻各1钱。
摘录《婴童百问》卷六
处方31、麻黄加生地黄汤处方麻黄2两半,桂枝2两,甘草半两,杏仁25个(去皮尖),生地黄1两。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妇人伤寒,脉浮而紧,头痛身热,恶寒无汗,发汗后恐热入血室者。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煎服。
摘录《云歧子保命集》卷下
处方32、藁本散处方防风1两,白芷1两,何首乌1两,麻黄1两,甘草1两,白芍药1两,旋覆花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头目昏重,鼻塞清涕。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后茶清调下。
摘录《鸡峰》卷五
处方33、款冬丸别名款冬花丸
处方款冬花1两,麻黄(不去根节)1两,甘草(生)1两,杏仁(不去皮尖)1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款肺气,化痰涎。主寒壅咳嗽,语声不出。
用法用量款冬花丸(《普济方》卷一六一)。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处方34、麻黄丸处方麻黄(去节)2分,细辛2分,甘草2分(炙),款冬花3分,柴胡3分,紫菀3分,茯苓3分,百部3分,枳实(炙)3分,贝母5分,大黄5分,黄芩4分,杏仁6分(炒)。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乌豆大。
功能主治小儿咳嗽,经年不愈,喉鸣喘。
用法用量4-5岁儿每服20丸,每日2次,稍加之。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六引《婴孺》
处方35、漏芦汤处方漏芦1两,连翘1两,黄芩1两,白蔹1两,枳壳1两,升麻1两,麻黄(去根节)1两,朴消1两(另研),大黄半两,紫花地丁半两,金银花半两。
制法上除朴消外,为细末,入消和匀。
功能主治疔肿。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薄荷3叶,煎至7分,空心温服。利下恶物,止药。
摘录《医学正传》卷六引《千金》
处方36、解风散处方荆芥1两,麻黄1两,石膏1两,细辛1两,羌活1两,人参1两,川芎1两,甘草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解利风寒。主风寒头昏,拘急,体倦。
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至7分,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鸡峰》卷五
处方37、麻黄汤处方麻黄(去节)3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研)3两,紫菀3两,柴胡4两,橘皮4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久患气嗽,发时奔喘,坐卧不得,并喉里呀呷,声气欲绝。
用法用量以水6升,煮取2升半,去滓,分3次服。1剂不愈,频服3剂。
摘录《普济方》卷一五九引《集验良方》
处方38、丹参散处方丹参半两,当归(微炒,锉)半两,人参(去芦头)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艾叶(微炒)半两,阿胶(捣碎,炒令黄燥)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三两月,伤寒头痛,壮热呕逆。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2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处方39、麻黄散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防风1两(去芦头),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芎䓖1两,桂心1两,黄芩1两,赤芍药1两,人参1两(去芦头),秦艽1两(去苗),茵芋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风痹,四肢懈惰,不能自举。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九
处方40、葛根汤处方葛根、陈皮、知母、黄芩、麻黄、甘草。
功能主治痘毒斑疹,心烦呕逆。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十一
处方41、麻黄蛇床子粉处方麻黄根31g,蛇床子31g,牡蛎31g,炉甘石31g,干姜31g。
制法上为细粉。
功能主治多汗症,痱子,荨麻疹。
用法用量外扑。
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处方42、麻黄汤处方麻黄8分(去节),蜀椒4分(汗),细辛3分,藁本2分,杏仁50枚(去皮尖两仁者,碎)。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人三十年寒冷,咳逆上气。
用法用量以水7升,煮取3升,分3次服,每日3次。
注意忌生菜。
摘录《外台》卷九引《古今录验》
处方43、麻黄发表汤处方麻黄、荆芥、防风、甘草、牛蒡、羌活、独活、连翘、杏仁、川芎、银花。
功能主治疹因风早没;遍身生疮。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治疹全书》卷下
处方44、葛根散处方葛根1两(锉),麻黄1两(去根节),桂心3分,甘草3分(炙微赤,锉),赤芍药3分,柴胡1两(去苗),细辛3分,石膏2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微香熟)。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产后伤寒3日以前,头痛恶风,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如人行5-7里再服。以微汗为度。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处方45、蔓荆子散处方蔓荆子3分,防风3分(去芦头),羌治3分,芎䓖2分,羚羊角屑3分,细辛半两,枳壳2分(麸炒微黄,去瓤),甘菊花半两,前胡3分(去芦头),白芷半两,藁本半两,石膏2两,赤茯苓3分,旋覆花3两,麻黄3分(去根节),荆芥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妇人风眩,头目昏闷烦疼,言语謇涩,痰逆,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六十九
处方46、黄芩散处方黄芩半两,麻黄1两(去根节),赤芍药3分,石膏2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桂心3分,细辛3分,前胡1两(去芦头)。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头痛,心神烦热,四肢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一
处方47、干姜附子汤处方干姜8两,附子8两,桂心4两,麻黄4两,芎䓖3两。
功能主治心虚寒风,半身不遂,骨节离解,缓弱不收,便利无度,口面喎[音 wāi]斜。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外台》引作“姜附汤”。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方下虽言心虚,而实少火气衰,不能代天宣化。故用干姜附子汤峻补命门之阳;兼桂心,助姜、附益火消阴;肾气有权,则麻黄得以振发表之力;心主血,芎䓖既能治风,又能和血。
摘录《千金》卷八
处方48、麻黄散处方麻黄1两(去根节),赤芍药1两,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细辛半两,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3日,表不解,热毒相搏,或呕或嗽。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衣覆取汗。
摘录《圣惠》卷十五
处方49、救苦丹处方羌活5分,防风5分,升麻5分,麻黄5分,生地吴茱萸5分,黄柏5分,连翅5分,当归3钱,黄连3钱,川芎2钱,藁本2钱,酒芩2钱,生芩2钱,苍术2钱,细辛1钱,甘草1钱,白术1钱,陈皮1钱,红花1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痘疮自发热至见点,毒甚者。
用法用量每服量人大小,加煎剂内同服。
摘录《玉案》卷六
处方50、款冬花丸处方杏仁3分(熬),干姜3两,甘皮1两,麻黄3两,甘草2两,款冬花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三十年咳逆上气,面肿。
用法用量食前每服3丸,每日3次。
摘录《医心方》卷九引《效验方》
处方51、马兜铃散处方马兜铃半两,黄芩半两(去黑心),知母半两(切,焙),白茯苓半两(去黑皮),紫菀半两(去苗土),麻黄半两(去根节),甘草半两(炙,锉),杏仁半两(去皮尖双仁,炒黄),贝母半两(去心),大黄半两(锉,炒)。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热上气喘逆,咳嗽咯血。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煎桑根白皮、枣汤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处方52、麻黄止烦下气汤处方麻黄(去节)3两,栀子仁3两,茯苓3两,子芩3两,白术3两,石膏8两(碎,绵裹),桂心2两,芒消3两,生地黄(切)1升,大枣30枚,鸡子2枚,甘草1两(炙),赤小豆2合。
功能主治心劳实热,好笑无度,自喜,四肢烦热。
用法用量上切,以水1斗煎和,下鸡子白搅调,去沫,下诸药,煎取2升5合,去滓,下竹沥、芒消,煎1沸,分3次服。
注意忌生葱、酢物、桃、李、雀肉、海藻、菘菜等。
摘录《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
处方53、鹤虱丸处方鹤虱2两(微炒,须自来者为良),防风1两,地榆半两,麻黄(去节)半两,雄黄(明者,另研)半两,天麻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一切大风恶疾,除鼻梁塌者不治,其余久新见患,服之无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35丸,温酒送下,日3次。不拘岁月,以效为度。
注意忌鸡、猪、鱼、蒜、粘滑油腻、烧炙煎煿、胡椒热物、房事。
摘录《医统》卷九十三
处方54、麻黄加独活防风汤别名麻黄加独防汤
处方麻黄(去节)1两,桂枝1两,甘草半两,杏仁25个(去皮尖),独活1两,防风1两。
制法上锉细。
功能主治刚痉。发热无汗,恶寒。
用法用量麻黄加独防汤(《伤寒全生集》卷四)。
摘录《此事难知》
处方55、麻黄四物汤处方当归2钱,熟地2钱,白芍2钱,川芎2钱,麻黄1钱,桂枝1钱,杏仁20粒,甘草1钱。
功能主治调经。主妇人寒伤太阳荣分,发热无汗。
用法用量上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四十四
处方56、葛根散别名葛根汤
处方葛根半两(锉),麻黄半两(去根节),人参半两(去芦头),甘草1分(炙微赤,锉),桂心1分。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小儿伤寒,四肢烦热,心躁,口干多渴。
用法用量葛根汤(《普济方》卷三六九)。
摘录《圣惠》卷八十四
处方57、麻石抒阳汤处方柴胡2钱,石膏2钱,白芍5钱,麻黄3分,陈皮3分,半夏1钱,茯苓3钱。
功能主治春温。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五
处方58、漏芦散处方漏芦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1两,前胡(去芦头)1两,麻黄(去根节)1两,黄芩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1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斑出,隐疹如锦文,咳嗽,心神烦闷,呕吐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
处方59、马兜铃散别名马兜铃汤、五味子汤
处方马兜铃1两,麻黄1两(去节),五味子1两,甘草1两(炙令黄色)。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脏虚实不调或痰滞咳嗽,颊红虚烦。鼻渊。
用法用量马兜铃汤(《圣济总录》卷五十)、五味子汤(《圣济总录》卷四十八)。
摘录《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处方60、麻黄引气汤处方麻黄5分,杏仁5分,生姜5分,半夏5分,石膏8两,紫苏4分,白前3分,细辛3分,桂心3分,竹叶(切)1升,橘皮2分。
功能主治肺劳实,气喘鼻张,面目苦肿。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升,煮取3升,去滓,分3次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劳役而邪并于肺,故用金匮厚朴麻黄汤中麻黄、石膏、细辛以泄肺满。泽漆汤中半夏、生姜、白前、桂心以涤痰垢,参入紫苏、橘皮、竹叶以助麻黄、半夏、石膏之力,引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喘息面肿随手可愈矣。
摘录《千金》卷十七
警告!本文使用信息聚合技术汇集而成,仅作学习、研究之用,切不可照本宣科、照猫画虎,身体有恙应尽早就医。本文资料绝大部分注明了出处,但不对信息的正确性负责,更不对使用本文信息导致的后果负责。